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铀酰离子发光双指数衰减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志麟 郑企克 吴节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39-145,共7页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铀酰离子发光双指数衰减时的时间分辨发光光谱,测定和研究了相应条件下铀(Ⅵ)的激光拉曼光谱.通过计算机对所得光谱进行定量的拟合分解表明,铀(Ⅵ)的发光双指数衰减是两种发光体UO_2^(2+)和它的水解产物(UO_2)_2(OH)_2^...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铀酰离子发光双指数衰减时的时间分辨发光光谱,测定和研究了相应条件下铀(Ⅵ)的激光拉曼光谱.通过计算机对所得光谱进行定量的拟合分解表明,铀(Ⅵ)的发光双指数衰减是两种发光体UO_2^(2+)和它的水解产物(UO_2)_2(OH)_2^(2+)发光叠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铣离子 发光 双指数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工作面推采采空区涌水双指数动态衰减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周振方 靳德武 +6 位作者 虎维岳 董阳 曹海东 赵春虎 彭江军 赵宝峰 董兴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587-2594,共8页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提出了煤矿工作面推采采空区涌水双指数衰减动力学模型,选取宁东煤田鸳鸯湖矿区典型工作面推采顶板涌水过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双指数动力衰减模型拟合,利用麦克劳林公式等方法确定了具有物理意义的模型参数的近似解...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提出了煤矿工作面推采采空区涌水双指数衰减动力学模型,选取宁东煤田鸳鸯湖矿区典型工作面推采顶板涌水过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双指数动力衰减模型拟合,利用麦克劳林公式等方法确定了具有物理意义的模型参数的近似解,以及工作面推采过程采空区峰值水量及发生位置,动态平衡水量及发生位置,探讨了主要参数的影响因素。结果指示:以动、静两种形态涌入采空区的水量共同作用,控制采空区涌水变化特征,但动态补给量是主控因素;在顶板含水层特征类似,构造影响可忽略条件下,推采速度决定了峰值水量和动态平衡水量发生位置,峰值水量和动态平衡水量受采厚、顶板岩性特征、含水层特征等条件共同影响。研究结果为形成趋势合理、精度较高的工作面涌水量预测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指数衰减模型 工作面采空区 涌水规律 峰值水量 动态平衡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指数表观扩散系数鉴别诊断椎体良、恶性病变 被引量:12
3
作者 韩瑞 夏黎明 +3 位作者 孙子燕 黄璐 林华 陆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6-569,共4页
目的探讨多b值双指数衰减模型的DWI对椎体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椎体疾病患者(共34个病变椎体)行多b值双指数衰减模型的DWI(b值为0、50、100、200、400、600、800、1000s/mm2),其中良性病变13例(21个椎体,良性组),恶... 目的探讨多b值双指数衰减模型的DWI对椎体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椎体疾病患者(共34个病变椎体)行多b值双指数衰减模型的DWI(b值为0、50、100、200、400、600、800、1000s/mm2),其中良性病变13例(21个椎体,良性组),恶性病变9例(13个椎体,恶性组)。以患者自身正常椎体作为对照组(共34个正常椎体)。通过AW 4.3工作站测量并两两比较3组间的Fast ADC及Slow ADC值。结果良性组、恶性组及对照组Fast ADC分别为(4.31±1.48)×10-3 mm2/s、(2.85±1.26)×10-3 mm2/s、(0.86±0.63)×10-3 mm2/s,Slow ADC分别为(0.68±0.08)×10-3 mm2/s、(0.38±0.08)×10-3 mm2/s、(0.23±0.04)×10-3 mm2/s。3组间Fast ADC及Slow AD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多b值双指数衰减模型的DWI可为鉴别诊断椎体良、恶性病变提供有价值的组织学参数(Fast ADC及Slow A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磁共振成像 椎体 双指数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指数DWI对前列腺外周带局限性癌的诊断价值:与单指数DWI对照 被引量:5
4
作者 岳磊 刘晓航 +2 位作者 周良平 毛健 彭卫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16-622,共7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筛查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前列腺癌初诊时尚处于局限性阶段,但目前常规的单指数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局限性前列腺癌与良性病变的鉴别有一定困... 背景与目的:随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筛查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前列腺癌初诊时尚处于局限性阶段,但目前常规的单指数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局限性前列腺癌与良性病变的鉴别有一定困难。该研究旨在应用双指数函数模型探究外周带局限性前列腺癌及慢性炎性反应的水弥散特性,比较前列腺癌、前列腺炎和正常组织的双指数参数的差异,评价双指数DWI鉴别局限性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炎的诊断效能并与单指数DWI相比较。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局限性癌16例,穿刺证实的前列腺炎性反应患者14例,行常规DWI(b值为0和1 000 s/mm^2)和一项10个b值(0~3 000 s/mm^2)DWI检查。测量前列腺癌、前列腺炎及正常组织的单指数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ADC)、快弥散系数(fast ADC,ADCf)、快弥散系数比例(f)和慢弥散系数(slow ADC,ADCs)并进行比较。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各参数鉴别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结果:共测量和计算18处前列腺癌、18处前列腺炎性反应和37处前列腺外周带组织的单、双指数参数。前列腺癌ADC[(0.83±0.11)×10^(-3)mm^2/s]低于其他组织(P<0.01)。前列腺炎ADC[(1.45±0.19)×10^(-3)mm^2/s]低于正常外周带组织[(1.67±0.31)×10^(-3)mm^2/s,P<0.01]。前列腺癌的ADCf[(1.54±023)×10^(-3)mm^2/s]、f[(45.8±5.4)%]及ADCs[(0.52±0.15)×10^(-3)mm^2/s]明显低于其他组织(P<0.01)。与正常外周带组织的ADCf[(3.90±0.40)×10^(-3)mm^2/s]、f[(67.3±8.2)%]和ADCs[(1.51±0.36)×10^(-3)mm^2/s]相比,前列腺炎的ADCf[(3.06±0.49)×10^(-3)mm^2/s]、f[(47.9±3.9)%]和ADCs[(0.91±0.29)×10^(-3)mm^2/s]明显降低(P<0.01)。鉴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炎时,ADC和ADCf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约为0.96和0.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f和ADCf的AUC、灵敏度及特异度明显低于ADC(P<0.01)。结论:双指数DWI可为局限性前列腺癌、炎性反应及正常组织提供特征性的参数ADCf、f和ADCs,且ADCf鉴别前列腺癌与良性病变的准确性与ADC相当。因此,双指数DWI对于提高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诊断效果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 双指数衰减 表观弥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MRI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对女性盆腔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5
作者 乔敏霞 时惠平 +4 位作者 秦丹 周旭嘉 董世博 杨帆 梁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51-954,共4页
目的采用3.0T MRI诊断盆腔病变,确定双指数模型对盆腔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50例盆腔占位患者(良性30例,恶性20例)行MR750-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b值取0、50、300、600、800、1200 s/mm2,在AW 451工作站,利用Functool-MADC软件... 目的采用3.0T MRI诊断盆腔病变,确定双指数模型对盆腔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50例盆腔占位患者(良性30例,恶性20例)行MR750-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b值取0、50、300、600、800、1200 s/mm2,在AW 451工作站,利用Functool-MADC软件进行处理,分别记录并比较良、恶性病变Slow ADC值、Fast ADC值、Standard ADC值、Fraction of fast ADC值,并将Standard ADC图与轴位T2脂肪抑制图像融合。结果良性病变Slow ADC值[(1.83±0.86)×10-3 mm2/s]及Standard ADC值[(1.79±0.78)×10-3 mm2/s]均大于恶性病变[Slow ADC值:(1.05±0.31)×10-3 mm2/s;Standard ADC值:(1.13±0.39)×10-3 mm2/s](t=3.90、3.51,P<0.01),且Slow ADC值在良、恶性病变间差异最大。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Slow ADC值均显著小于Fast ADC值[良性:Slow ADC值为(1.83±0.86)×10-3 mm2/s,Fast ADC值为(16.95±8.63)×10-3 mm2/s;恶性:SlowADC值为(1.05±0.31)×10-3 mm2/s,Fast ADC值为(15.12±9.90)×10-3 mm2/s](t=-10.40、-6.29,P<0.01)。结论双指数衰减模型能很好地鉴别诊断良、恶性盆腔肿瘤,对临床术前诊断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扩散加权成像 双指数衰减模型 诊断 鉴别 女(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硅纳米多孔材料表面的水蒸气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虎 谷伟 +2 位作者 李增耀 陶文铨 胡子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共8页
采用称重法对氧化硅纳米多孔材料在温湿环境中的水蒸气吸附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在25℃分别测定了不同孔隙率的材料在水蒸气相对蒸汽压为0.3~0.9范围内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分别采用不同的多层吸附等温式对材料的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提出... 采用称重法对氧化硅纳米多孔材料在温湿环境中的水蒸气吸附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在25℃分别测定了不同孔隙率的材料在水蒸气相对蒸汽压为0.3~0.9范围内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分别采用不同的多层吸附等温式对材料的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提出了一种双指数衰减动力学吸附模型方程,并和准一/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一起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Redlich-Peterson、Fritz-Schlünder吸附等温式和BET多层吸附模型的拟合相关系数较大;BET多层吸附模型的拟合参数可给出单层饱和吸附量和吸附层数,吸附等温线由单层到多层存在临界点,具有明显的物理意义;氧化硅纳米多孔材料对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动态吸附过程可由双指数衰减模型来描述,与实验数据的相关系数在0.99以上,在整个吸附过程中均与实验数据拟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纳米多孔材料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式 双指数衰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