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克隆抗体JPG3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于血吸虫病疗效考核的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尹东 陈红根 +4 位作者 许雪萍 衣方誉 姜唯声 曾小军 王腊梅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26-726,678,共2页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JPG3抗体夹心免疫吸附试验 血吸虫病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丛根病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皙玮 吴玉梅 马龙彪 《中国糖料》 2009年第3期30-31,共2页
对甜菜丛根病毒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assay,DAS-ELISA)法进行了检测,并对测定方法及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甜菜丛根病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 抗体夹心免疫吸附(DAS-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建立及应用
3
作者 何君 杜兰英 +2 位作者 庄辉 黄策 周育森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8-30,共3页
建立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用于梅毒血清学诊断和调查。其法 ,用表达的重组抗原TPN17和TmpA ,建立检测血清特异抗体的间接ELISA ,并与其它检测方法比较 ,分别检测梅毒参比血清、病人及献血员血清。其结果 ,敏感... 建立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用于梅毒血清学诊断和调查。其法 ,用表达的重组抗原TPN17和TmpA ,建立检测血清特异抗体的间接ELISA ,并与其它检测方法比较 ,分别检测梅毒参比血清、病人及献血员血清。其结果 ,敏感性、特异性均为 10 0 %。新建ELISA与TPHA的总符合率为 95 .7% ,明显高于RPR与TPHA的总符合率 ( 89.1% )。献血员人群抗体阳性率为 0 .3%~ 0 .6 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重组抗原 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杏仁过敏原苦杏仁球蛋白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洁琼 高淑霞 +2 位作者 生威 张燕 王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73-177,共5页
提取中国甜杏仁过敏原蛋白苦杏仁球蛋白,分别制备兔和鼠多克隆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结果表明:对甜杏仁中苦杏仁球蛋白的检测限为(6.36±1.02)μg/L;对中国苦杏仁及美国大杏仁中苦杏仁球蛋白的检测限分别为(12... 提取中国甜杏仁过敏原蛋白苦杏仁球蛋白,分别制备兔和鼠多克隆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结果表明:对甜杏仁中苦杏仁球蛋白的检测限为(6.36±1.02)μg/L;对中国苦杏仁及美国大杏仁中苦杏仁球蛋白的检测限分别为(12.11±1.70)μg/L和(18.95±1.52)μg/L,且与常见的14种植物性蛋白没有交叉反应,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将该方法用于法式小面包、饼干和脱脂牛乳中杏仁过敏原的检测,苦杏仁球蛋白的添加回收率为78.94%~125.15%,且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5.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 苦杏仁球蛋白 抗体夹心免疫吸附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4型鸭疫里默氏杆菌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程安春 汪铭书 +4 位作者 方鹏飞 郭宇飞 刘兆宇 陈孝跃 周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11-14,共4页
应用超声波裂解法制备的血清4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A)裂解物作为抗原包被酶标板,成功建立了4型RA抗体检测的间接ELISA法。
关键词 间接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血清4型 鸭疫里默氏杆菌 抗原 抗体检测 养鸭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2型鸭疫里默氏杆菌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程安春 汪铭书 +4 位作者 方鹏飞 郭宇飞 刘兆宇 陈孝跃 周毅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RA 抗体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ELISA 间接免疫吸附试验 抗原成分 慢性 鸭疫里默氏杆菌 气囊炎 琼脂扩散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方法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7
作者 夏勇 吴学诗 张美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4期1588-1590,共3页
目的:建立临床适用的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探讨EGF在临床常见肿瘤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EGF单抗包被酶标板,兔抗EGF多抗为二抗,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作为酶标抗体建立夹... 目的:建立临床适用的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探讨EGF在临床常见肿瘤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EGF单抗包被酶标板,兔抗EGF多抗为二抗,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作为酶标抗体建立夹心法ELISA检测临床常见肿瘤患者及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清EGF含量。结果:建立的EGF酶联免疫吸附法最小检测限达15.6ng/L,批内精密度为8.7%,批间精密度为11.6%,平均回收率为94.7%,符合临床检测要求。血清EGF含量在31名正常人为(1.305±0.382)ng/mL,24名乳腺癌病人术前值为(0.729±0.347)ng/mL,术后为(0.711±0.332)ng/mL,17名结直肠癌病人术前为(0.678±0.311)ng/mL,术后为(0.658±0.298)ng/mL,19名胃癌病人术前为(0.598±0.224)ng/mL,术后为(0.614±0.257)ng/mL。各肿瘤组患者血清EG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建立了适用于临床检测的EGF酶联免疫检测方法,肿瘤患者血清中EGF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该检测方法的建立为进一步探讨肿瘤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心免疫吸附试验 人表皮生长因子 方法建立 免疫检测方法 血清EGF ELISA检测 免疫吸附 健康对照组 factor 含量变化规律 肿瘤患者 辣根过氧化物 病人术前 临床常见 临床检测 批间精密度 平均回收率 体检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庞保平 程家安 陈正贤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9年第1期31-34,共4页
应用白背飞虱单克隆抗体比较了3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结果表明: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灵敏度高于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为0.03125μg蛋白/ml(相当于1/256头成虫)和0.0625μg蛋白/ml(相当于1... 应用白背飞虱单克隆抗体比较了3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结果表明: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灵敏度高于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为0.03125μg蛋白/ml(相当于1/256头成虫)和0.0625μg蛋白/ml(相当于1/128头成虫),而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无法使用。样品中非目标抗原(捕食者)浓度对检测结果有显著的影响,且对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吸附试验 灵敏度 非目标抗原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和e抗体
9
作者 梅雅馨 康庸 +3 位作者 孟令先 李翔 许健音 孙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85年第2期132-134,共3页
应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检测e抗原、e抗体,是一种特异性强、敏感度高、重复性好的方法。较ID法大大提高了检出率。
关键词 免疫吸附试验 乙肝E抗原 乙肝e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姜片虫感染者血清抗体
10
作者 陈思礼 陈强 +10 位作者 袁媛 周雨丝 李玲 张喜红 刘辉 陈建设 陈思义 吴凤娇 廖林贵 石教伦 余祥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3-125,共3页
超声粉碎制备姜片吸虫成虫冷浸抗原,以1:3500工作浓度包被酶标板;采用Kato—Katz氏定透法普查姜片吸虫病,对虫卵阳性者用ELISA法测定血清抗体,同时测定健康居民的血清和其他吸虫病患者血清,以评价ELISA法检测姜片虫病血清抗体的敏感性... 超声粉碎制备姜片吸虫成虫冷浸抗原,以1:3500工作浓度包被酶标板;采用Kato—Katz氏定透法普查姜片吸虫病,对虫卵阳性者用ELISA法测定血清抗体,同时测定健康居民的血清和其他吸虫病患者血清,以评价ELISA法检测姜片虫病血清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交叉反应性。按常规ELISA方法操作,目视与酶标仪判断结果。普查2 189人中姜片吸虫卵阳性者168例;168例中165例ELISA阳性,ELISA与Kato—Katz氏定透法的阳性符合率98.21%;健康居民血清147份,阳性6份,阳性率4.08%;与血吸虫病交叉阳性为9.38%,肺吸虫病交叉阳性为5.36%。应用此法检测姜片虫感染者血清抗体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和交叉反应率低等特点,可代替粪检法广泛用于姜片吸虫感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片吸虫 成虫抗原 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抗体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常见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詹文辉 《福建畜牧兽医》 2013年第4期36-37,共2页
用酶标记物进行免疫学检测的方法称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该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可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主要有间接ELISA、阻断ELISA、双抗体夹心ELISA三种方法。目前该技术在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伪狂犬... 用酶标记物进行免疫学检测的方法称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该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可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主要有间接ELISA、阻断ELISA、双抗体夹心ELISA三种方法。目前该技术在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乙型脑炎、猪链球菌病、猪圆环病毒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细小病毒病等动物疫病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吸附试验 抗体夹心ELISA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间接ELISA 阻断ELISA 原因 猪圆环病毒病 猪细小病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与PCR法对检测牛I型疱疹病毒结果的比较研究
12
作者 张光磊 魏田田 +1 位作者 高月 梁云坤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第2期7-7,共1页
目的:为了建立一套标准的对牛I型疱疹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体系(Sandwich ELISA)。方法:该试验基于超免疫兔和豚鼠的抗体血清中和纯化后的牛I型疱疹病毒。牛I型疱疹病毒的浓度和纯度采取聚乙二醇沉淀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进行测定... 目的:为了建立一套标准的对牛I型疱疹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体系(Sandwich ELISA)。方法:该试验基于超免疫兔和豚鼠的抗体血清中和纯化后的牛I型疱疹病毒。牛I型疱疹病毒的浓度和纯度采取聚乙二醇沉淀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进行测定。抗体通过提取高纯度的IgG用弗氏佐剂进行收集。结果:通过滴定法测得最佳抗体稀释浓度为1:4000,与之相反的结合物稀释浓度为1:2000。通过95个临床样本,与传统的PCR检测比较,Sandwich-ELISA检测法展现出91.9%的敏感度和93.1%的特异性并表现出显著的阳性反应。结论:这些结果表明该ELISA法能够有效地检测BHV-1病毒并且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心免疫吸附试验 PCR法检测 牛I型疱疹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被引量:1
13
《养殖技术顾问》 2009年第8期105-105,共1页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下简称ELISA):是酶免疫测定技术中应用最广的技术。基本方法是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表面,使酶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用洗涤法将液相中的游离成分洗除。
关键词 免疫吸附试验 抗原抗体反应 测定技术 固相载体 聚苯乙烯 反应板 标记 洗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兽药残留检测应用中的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汉中 《河北农业》 2023年第4期78-79,共2页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当前应用广泛的一项定性/半定量检测抗体(抗原)的免疫酶检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将待测物质(违禁物或兽药小分子)作为抗原与其特异性抗体反应,再利用酶的高效催化性将此反应效果放大...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当前应用广泛的一项定性/半定量检测抗体(抗原)的免疫酶检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将待测物质(违禁物或兽药小分子)作为抗原与其特异性抗体反应,再利用酶的高效催化性将此反应效果放大,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故可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兽药残留检测、生物毒素检测、农药残留检测、微生物检测、转基因产品检测等多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吸附试验 兽药残留检测 抗原抗体复合物 固相载体 线性相关关系 颜色反应 微生物检测 反应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抗原夹心法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2种方法的比较
15
作者 陈新瑞 蒋姣伏 +1 位作者 曾胥 秦立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3-714,共2页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抗体 抗原夹心 免疫吸附试验 诊断 初筛试验 AIDS HIV 常规方法 凝聚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1和2在特应性皮炎患儿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6
作者 陈圆丹 高海媚 +4 位作者 许锦华 纪秀外 肖静 陈晓艺 钟连生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0,共4页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A)是一种肿瘤细胞相关抗原,在多种鳞状细胞癌(SCC)中高表达,可作为SCC的血清学及组织学标志物,其血清水平检测常用于SCC的诊断、预后判断、病情监测及疗效评价等[1-3]。近年来,有研究表明SC...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A)是一种肿瘤细胞相关抗原,在多种鳞状细胞癌(SCC)中高表达,可作为SCC的血清学及组织学标志物,其血清水平检测常用于SCC的诊断、预后判断、病情监测及疗效评价等[1-3]。近年来,有研究表明SCCA,尤其SCCA2可能参与了特应性皮炎(AD)等炎症性皮肤病的发病过程[4]。本研究通过检测AD患儿血清SCCA1和SCCA2的水平,分析和探讨了其与AD病情严重程度、瘙痒严重程度等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鳞状细胞癌抗原 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相思子毒素 被引量:13
17
作者 穆晞惠 童朝阳 +3 位作者 郝兰群 许秀玲 刘冰 沈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63-764,766,共3页
目的:建立相思子毒素(abrin)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为abrin临床诊断、中毒治疗、法医学鉴定等应用领域提供技术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来检测微量abrin。结果:该法检测abrin线性范围为0.25~125μg/L,线性回归方程为Y... 目的:建立相思子毒素(abrin)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为abrin临床诊断、中毒治疗、法医学鉴定等应用领域提供技术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来检测微量abrin。结果:该法检测abrin线性范围为0.25~125μg/L,线性回归方程为Y=0.51015X+0.4153(r=0.9880,n=10,P<0.0001),检测下限为0.25μg/L。不同浓度蓖麻毒素(ricin)、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对检测结果基本无干扰。该法能用于abrin毒素污染水样、土样、食品、血液等模拟样品的分析,相对标准差为3.52%~4.86%,具有较好的重现性。结论:成功地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abrin,将多克隆抗体的强富集能力和单克隆抗体(mAb)的特异性结合起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适用于各种微量abrin样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思子毒素 抗体夹心 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人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钙粘蛋白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丁洁 何杨 +3 位作者 杨剑锋 左斌 杨炳华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62-566,共5页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钙粘蛋白(sVE-cadherin)浓度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原核表达的人VE-cadherin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棋盘格滴定法筛...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钙粘蛋白(sVE-cadherin)浓度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原核表达的人VE-cadherin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棋盘格滴定法筛选出最佳双抗体组合,其中检测抗体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建立检测人血浆sVE-cadherin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评价。同时采用该法检测28名健康体检者和60例肿瘤患者的血浆sVE-cadherin浓度。结果:经筛选共获得6株单克隆抗体,通过筛查配对,成功建立检测人血浆可溶性VE-cadherin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该方法的检测限为24.7 pg/ml,批内变异系数(CV)为4.1%-7.7%,批间CV为8.7%-10.8%,平均回收率为96.7%。用该法检测28名健康体检者血浆VE-cadherin浓度为262.1±11.75 pg/ml,而用该方法检测24例白血病患者血浆VE-cadherin浓度为173.9±17.98 pg/ml,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14例胃癌患者血浆VE-cadherin浓度为311.7±25.24 pg/ml(P>0.05),11例肺癌患者血浆VEcadherin浓度为206.8±25.01 pg/ml,均低于正常人(P<0.05),11例其他肿瘤(9例乳腺癌,1例胶质瘤,1例肝癌)患者血浆VE-cadherin浓度为310.7±11.82 pg/ml(P>0.05)。结论: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试剂盒有较好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可用于人血浆中可溶性VE-cadherin含量的检测,并可作为肿瘤诊断的一种新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钙粘蛋白 单克隆抗体 抗体夹心 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赤霉醇酶标抗原的制备及其直接和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媛 刘贤进 +4 位作者 余向阳 张存政 张晓 刘蓉蓉 龚振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41-144,共4页
采用活性酯法将半抗原玉米赤霉醇-16-羧丙基醚与辣根过氧化物酶连接,制备了三种结合比的酶标抗原。通过紫外吸收法和直接非竞争ELISA法对酶标抗原的偶联结果和抗原性进行鉴定。最终选择结合比为1.3∶1的酶标抗原建立直接竞争ELISA检测... 采用活性酯法将半抗原玉米赤霉醇-16-羧丙基醚与辣根过氧化物酶连接,制备了三种结合比的酶标抗原。通过紫外吸收法和直接非竞争ELISA法对酶标抗原的偶联结果和抗原性进行鉴定。最终选择结合比为1.3∶1的酶标抗原建立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并对建立的直接竞争ELISA(DC-ELISA)与间接竞争ELISA(IC-ELISA)方法在检出限、检测线性范围、检测时间和二抗的使用方面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醇 抗原 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轮状病毒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5
20
作者 侯美如 侯喜林 +3 位作者 高俊峰 刘振格 王杰 杨明发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19-23,共5页
用差速离心法纯化的牛轮状病毒(BRV)分别免疫鼠和兔,制备了鼠抗BRV和兔抗BRV超免疫血清,并用层析方法进行了纯化,建立了检测BRV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该双抗体夹心ELIS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兔抗BRV IgG包被浓度为10μg.mL-1,鼠抗BRV Ig... 用差速离心法纯化的牛轮状病毒(BRV)分别免疫鼠和兔,制备了鼠抗BRV和兔抗BRV超免疫血清,并用层析方法进行了纯化,建立了检测BRV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该双抗体夹心ELIS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兔抗BRV IgG包被浓度为10μg.mL-1,鼠抗BRV IgG工作浓度为5μg.mL-1,样品反应时间60 min,酶标抗体工作浓度为1∶5 000,以OD450 nm≥0.432作为阳性判定标准。该方法的板间、板内重复性变异系数小于10%,最低检测浓度为1.41μg.mL-1,并与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牛冠状病毒(BCV)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等病原无交叉反应。用建立的ELISA方法与BRV RT-PCR方法同时检测40份临床粪便样品,符合率达到95%。结果表明,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可用于BRV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轮状病毒 抗体夹心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