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杏仁过敏原苦杏仁球蛋白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洁琼 高淑霞 +2 位作者 生威 张燕 王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73-177,共5页
提取中国甜杏仁过敏原蛋白苦杏仁球蛋白,分别制备兔和鼠多克隆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结果表明:对甜杏仁中苦杏仁球蛋白的检测限为(6.36±1.02)μg/L;对中国苦杏仁及美国大杏仁中苦杏仁球蛋白的检测限分别为(12... 提取中国甜杏仁过敏原蛋白苦杏仁球蛋白,分别制备兔和鼠多克隆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结果表明:对甜杏仁中苦杏仁球蛋白的检测限为(6.36±1.02)μg/L;对中国苦杏仁及美国大杏仁中苦杏仁球蛋白的检测限分别为(12.11±1.70)μg/L和(18.95±1.52)μg/L,且与常见的14种植物性蛋白没有交叉反应,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将该方法用于法式小面包、饼干和脱脂牛乳中杏仁过敏原的检测,苦杏仁球蛋白的添加回收率为78.94%~125.15%,且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5.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 苦杏仁球蛋白 抗体夹心免疫吸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沙门氏菌 被引量:36
2
作者 伍燕华 牛瑞江 +4 位作者 赖卫华 山珊 刘道峰 倪小琴 冯荣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2-65,共4页
沙门氏菌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在中国的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病例占第一位。本研究以福尔马林灭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免疫雌性日本大耳兔,制备抗沙门氏菌多克隆抗体。以抗沙门氏菌多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以抗沙门... 沙门氏菌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在中国的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病例占第一位。本研究以福尔马林灭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免疫雌性日本大耳兔,制备抗沙门氏菌多克隆抗体。以抗沙门氏菌多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以抗沙门氏菌单克隆抗体C1359作为检测抗体,建立快速检测沙门氏菌双抗夹心ELISA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检测A、B、C、D、E等五种典型的沙门氏菌,对沙门氏菌纯培养液的最低检测量为1×104CFU/mL,与其他杂菌不存在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多克隆抗体 夹心免疫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双抗夹心法检测临床鼻咽抽吸物中呼吸道合胞病毒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永鹏 靳输梅 +5 位作者 詹炉停 温桂平 赵敏 张伟 夏宁邵 郑子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5-510,共6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引起5周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目前常用的试剂盒是美国Diagnostic Hybrids公司研发的7项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但其价格昂贵,且需荧光显微镜辅助诊断,不利于在基层医...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引起5周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目前常用的试剂盒是美国Diagnostic Hybrids公司研发的7项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但其价格昂贵,且需荧光显微镜辅助诊断,不利于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推广,国内尚无上市的快速诊断试剂用于临床检测.为此建立用于RSV抗原检测的早期快速诊断试剂,并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为参比,同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双抗夹心法和免疫荧光法对112份临床鼻咽抽吸物(NPA)样本进行检测.ELISA双抗夹心法和免疫荧光法的灵敏度分别为79.31%和74.14%,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6.30%,Kappa值分别为0.787 1和0.689 5,两者均与RT-PCR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此外,将ELISA双抗夹心法与免疫荧光法比较,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ELISA双抗夹心法操作简便,特异性高,有望代替进口检测试剂盒完成RSV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融合蛋白 免疫吸附分析夹心 快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鸡白细胞介素-2 被引量:1
4
作者 翁凌 张凌晶 +1 位作者 张其标 曹敏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142-145,共4页
利用抗鸡白细胞介素-2(ChIL-2)单克隆抗体作包被抗体、生物素标记的抗ChIL-2多克隆抗体作检测抗体建立了一个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系统.此系统对鸡白细胞介素-2的检测灵敏度为50 pg/mL.两种抗体与鸡干扰素-α和人白细胞介素-2等细... 利用抗鸡白细胞介素-2(ChIL-2)单克隆抗体作包被抗体、生物素标记的抗ChIL-2多克隆抗体作检测抗体建立了一个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系统.此系统对鸡白细胞介素-2的检测灵敏度为50 pg/mL.两种抗体与鸡干扰素-α和人白细胞介素-2等细胞因子不产生任何非特异性反应.以不同种类的促有丝分裂剂或鸡病毒刺激鸡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分泌产生的天然鸡白细胞介素-2的量用此系统检出.在促有丝分裂剂中,植物血凝素(PHA)导致ChIL-2的产生量最高;在病毒方面,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最能促使ChIL-2的分泌.本研究建立的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系统为我们以定量方式测定鸡白细胞介素-2提供了一个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鸡白细胞介素-2 抗体夹心免疫吸附测定 WESTERN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丛根病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皙玮 吴玉梅 马龙彪 《中国糖料》 2009年第3期30-31,共2页
对甜菜丛根病毒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assay,DAS-ELISA)法进行了检测,并对测定方法及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甜菜丛根病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 抗体夹心免疫吸附(DAS-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荞麦过敏蛋白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新瑀 崔晓东 +2 位作者 杨欢 葛川 王转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3-56,共4页
提取制备荞麦过敏原蛋白(TBt)并免疫动物,分别制备鼠多克隆抗体和兔多克隆抗体,建立了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荞麦过敏原。SDS-PAGE结果表明,纯化的TBt纯度达到98%以上,鼠抗血清效价为1∶6400。建立的... 提取制备荞麦过敏原蛋白(TBt)并免疫动物,分别制备鼠多克隆抗体和兔多克隆抗体,建立了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荞麦过敏原。SDS-PAGE结果表明,纯化的TBt纯度达到98%以上,鼠抗血清效价为1∶6400。建立的双抗夹心ELISA法对荞麦过敏原蛋白的最低检测限为0.16μg/m L,线性范围为0.16~16μg/m L。并采用建立的双抗夹心ELISA法对市场出售的15种食品中荞麦过敏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绝大多数食品中的荞麦过敏原都有很好的特异性及灵敏性,说明该法可用于食物过敏原的诊断及食品中微量荞麦过敏成分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过敏蛋白 多克隆抗体 免疫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双链DNA抗体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之青 郑冰 李恩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抗双链DNA(double-stranded DNA,dsDNA)抗体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radioimmunoassay,RIA)法和ELISA 法同时检测186 例系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抗双链DNA(double-stranded DNA,dsDNA)抗体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radioimmunoassay,RIA)法和ELISA 法同时检测186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183 例非SLE 自身免疫疾病患者、78 例非自身免疫病对照和50 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dsDNA 抗体,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RIA 法和ELISA 法对于SLE 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47.31%和62.90%、特异度分别为85.85%和81.6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和67.2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15%和78.14%。2 种方法检测值均随疾病的活动度升高而增高。结论· ELISA 法对SLE的诊断特异度与RIA 法接近,但其敏感度更高,可有效筛查SLE 患者。同时,2 种方法均有助于监测SLE 病情的活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链DNA抗体 免疫吸附 放射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核抗体对比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夏勇 李齐光 +1 位作者 唐希才 邱志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449-2451,共3页
目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eent assay,IF)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临床疑似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并进行相关性及对比分析。方法:IF法按说明书操作,在荧光显微镜... 目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eent assay,IF)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临床疑似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并进行相关性及对比分析。方法:IF法按说明书操作,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特异的荧光核型为阳性;ELISA法按说明书操作,浓度≥18U/mL为阳性,12~18U/mL为可疑,≤12U/mL为阴性。结果:检测临床疑似自身免疫患者血清138份,IF法阳性50份,阴性88份,阳性率36.23%,ELISA法阳性78份,阴性60份,阳性率56.52%。经卡方检验P<0.01。其中IF法样本血清稀释倍数与ELISA法检测浓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99。结论:两种方法检测抗核抗体差异有显著性,ELISA法敏感度明显高于IF法。同时,IF法样本血清抗核抗体血清稀释倍数与ELISA法的浓度呈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 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唑磷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中包被抗体稳定剂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桂文君 梁赤周 +2 位作者 王姝婷 王春梅 朱国念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65-171,共7页
选择了甘油、山梨醇、聚乙二醇(PEG)、卵清蛋白(OVA)、多肽、糖、氨基酸等试剂,通过经验法和正交法相结合的手段配制了一系列稳定剂,对吸附在酶标板上的三唑磷多克隆抗体进行处理(37℃,1h)后,再在37℃下连续贮存7d,利用直接竞争EL... 选择了甘油、山梨醇、聚乙二醇(PEG)、卵清蛋白(OVA)、多肽、糖、氨基酸等试剂,通过经验法和正交法相结合的手段配制了一系列稳定剂,对吸附在酶标板上的三唑磷多克隆抗体进行处理(37℃,1h)后,再在37℃下连续贮存7d,利用直接竞争ELISA法对不同稳定剂处理的包被抗体免疫活性、亲合性及检测灵敏度进行检测,并与未经稳定剂处理的对照进行比较,筛选得到效果较好的稳定剂1(质量分数:甘油2.5%,氨基酸1.5%,蛋白胨3.0%,离子螯合剂0.1%,防腐剂0.01%)。用稳定剂1处理包被抗体后,4-6℃下保存半年及37℃下保存14d的试验结果表明,抗体的活性相对保持率分别为97.8%和94.2%;其免疫活性、亲合性(I50分别为68.43和54.38ng/mL)及灵敏度(I10分别为3.72和3.22ng/mL)与常规方法包被的抗体(包被好后不贮存,直接检测,I50为60.73ng/mL,I10为3.11ng/mL)无明显差异;冻融试验表明,经稳定剂1处理的三唑磷抗体在反复冻-融次数不超过8次时其活性也是稳定的。说明筛选出的稳定剂可以显著提高三唑磷多克隆包被抗体的稳定性,可用于三唑磷ELISA试剂盒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吸附测定 稳定剂 三唑磷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酸A多克隆抗体制备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耀武 田益玲 +2 位作者 李升云 杨心怡 马晓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332-337,共6页
以牛血清白蛋白为载体,采用活化酯法合成灵芝酸A的偶联抗原作为免疫原,按照免疫程序接种试验兔,获得针对偶联抗原的多克隆抗体。对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及靶向进行分析后,构建灵芝酸A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结果显示:多克隆抗体中... 以牛血清白蛋白为载体,采用活化酯法合成灵芝酸A的偶联抗原作为免疫原,按照免疫程序接种试验兔,获得针对偶联抗原的多克隆抗体。对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及靶向进行分析后,构建灵芝酸A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结果显示:多克隆抗体中存在靶向偶联抗原3个区域的独特型抗体,总效价为1∶78 125,其中抗灵芝酸A特异性抗体效价为1∶3 125。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灵芝酸A检出限为0.3μg/L,半数抑制浓度为4.0μg/L,线性范围在0.6~27.3μg/L之间。样品测定批间变异系数低于10%,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2.9%~118.6%之间,对22份灵芝粉剂产品的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品牌产品中灵芝酸A含量的差异极显著,该法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相比,相关系数为0.972。结果表明,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灵芝酸A可行,该方法能够为灵芝保健品市场中相关产品的质量监控提供一种辅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酸A 多克隆抗体 间接竞争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鳐乙酰胆碱酯酶标记第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前 李凤珍 +1 位作者 孙曼霁 刘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69-471,共3页
目的:以电鳐乙酰胆碱酯酶标记二抗,建立该酶的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高碘酸钠氧化法。结果:标记过程中对AChE的酶活性影响较大的因素有pH值,温度以及NaIO4浓度。AChE酶标记的羊抗小鼠IgG的效价至少高于HRP,酶标记的羊抗小鼠Ig... 目的:以电鳐乙酰胆碱酯酶标记二抗,建立该酶的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高碘酸钠氧化法。结果:标记过程中对AChE的酶活性影响较大的因素有pH值,温度以及NaIO4浓度。AChE酶标记的羊抗小鼠IgG的效价至少高于HRP,酶标记的羊抗小鼠IgG一个数量级。结论:制备的乙酰胆碱酯酶标记第二抗体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中高效地取代辣根过氧化物酶及碱性磷酸酶标记第二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吸附测定 电鳐乙酰胆碱酯 高碘酸钠氧化 乙酰胆碱酯标记二抗 抗体结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JPG3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于血吸虫病疗效考核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尹东 陈红根 +4 位作者 许雪萍 衣方誉 姜唯声 曾小军 王腊梅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26-726,678,共2页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JPG3抗体夹心免疫吸附试验 血吸虫病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胚乳贮藏蛋白多克隆抗体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的建立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兆华 宋希云 +2 位作者 张恩盈 张元景 吕俊华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61-164,169,共5页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蛋白提取液、提取时间、还原剂DTT、封闭液、包被物与抗体浓度等对小麦胚乳贮藏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影响,建立了适宜于小麦胚乳醇溶蛋白(G liad in)和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ow molecu lar we ight glute-n in subun it,LM...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蛋白提取液、提取时间、还原剂DTT、封闭液、包被物与抗体浓度等对小麦胚乳贮藏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影响,建立了适宜于小麦胚乳醇溶蛋白(G liad in)和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ow molecu lar we ight glute-n in subun it,LMW-GS)多克隆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贮藏蛋白 多克隆抗体 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抗精子抗体
14
作者 张江兰 谢琪璇 张春雪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S1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免疫吸附 血清抗精子抗体 生殖免疫 放射免疫 检测技术 免疫吸附技术 测定结果 暨南大学 聚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抗精子抗体
15
作者 张江兰 谢琪璇 张春雪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3期76-81,共6页
将酶联免疫吸附技术用于人血清抗精子抗体的检测,126例,临床检查结果所得,平均批内变异系数为6.5%,平均批间变异系数为7.1%,证实该法稳定性、重复性良好。44例正常供血者标本得正常值为 O.D(?)0.355。将其与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的精子浅... 将酶联免疫吸附技术用于人血清抗精子抗体的检测,126例,临床检查结果所得,平均批内变异系数为6.5%,平均批间变异系数为7.1%,证实该法稳定性、重复性良好。44例正常供血者标本得正常值为 O.D(?)0.355。将其与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的精子浅盘凝集试验(TAT)结果比较,两者符合率达8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吸附 抗精子抗体 免疫不孕(育)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异性对硫磷单克隆抗体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建立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丽兰 张娅 +7 位作者 邹承武 甘志勇 吴静娜 李乾坤 吕玉莲 易国强 温绍聪 何丽珊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93-1200,共8页
【目的】制备特异性识别对硫磷(PA)的单克隆抗体,建立其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ic-ELISA),为实现对硫磷的农残快检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化合物4-(二乙氧基硫代磷酸酯基)苯甲酸为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 【目的】制备特异性识别对硫磷(PA)的单克隆抗体,建立其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ic-ELISA),为实现对硫磷的农残快检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化合物4-(二乙氧基硫代磷酸酯基)苯甲酸为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制备人工抗原,免疫7周龄Balb/c雌性小鼠,取抗血清效价最高、特异性最优小鼠的脾脏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方法(i-ELISA)及ic-ELISA分别评价融合细胞株的阳性和特异性,通过有限稀释法筛选稳定分泌对硫磷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再通过棋盘格试验筛选出抗原抗体最佳工作浓度组合建立对硫磷ic-ELISA标准曲线,并基于对硫磷单克隆抗体与各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率,评估ic-ELISA的特异性。采购西红柿样品进行对硫磷的添加回收试验,运用气相色谱法(GC)验证ic-ELISA的准确性。【结果】成功合成对硫磷人工抗原PA-BSA和PA-OVA,经5次免疫后融合小鼠的血清效价为8×103;通过有限稀释法筛选获得灵敏度高、特异性最强的对硫磷单克隆细胞株4F11A10。以2μg/mL包被抗原PA-OVA、0.25μg/mL细胞株4F11A10分泌抗体为最佳抗原抗体工作浓度组合,建立对硫磷ic-ELISA及其标准曲线,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50 ng/mL,检测范围(IC20~IC80)为2.34~300 ng/mL;所建立的对硫磷ic-ELISA与5种有机磷农药(丙溴磷、杀扑磷、倍硫磷、水胺硫磷和甲拌磷)均无交叉反应。对比ic-ELISA和GC测定西红柿样品中对硫磷的添加回收试验结果,发现ic-ELISA的添加回收率为84.86%~100.27%,GC的添加回收率为97.60%~106.40%,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建立的ic-ELISA可用于快速检测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中的对硫磷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硫磷 间接竞争免疫吸附分析方(ic-ELISA) 单克隆抗体 气相色谱(G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郭鹏利 路云龙 +5 位作者 李想 李丽华 任孝茹 陈利莉 张敢为 季艳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50-255,共6页
在前期已获得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EB)纳米抗体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用于检测食品中SEB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为食品及农产品质量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优化表达条件... 在前期已获得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EB)纳米抗体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用于检测食品中SEB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为食品及农产品质量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优化表达条件后,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获得抗SEB的纳米抗体B7;以纳米抗体B7作为捕获抗体,以噬菌体展示的抗SEB纳米抗体B6为检测识别元件,建立夹心ELISA方法;以牛奶、牛肉及西瓜汁为样本对其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显示,纳米抗体B7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表达量为6.2 mg/L;该方法在16~1 024 n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0 4),最低检出限为(9.58±0.07)ng/mL;该方法与SEC有42.18%的交叉,与SEA及另外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明显交叉;牛奶、牛肉和西瓜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7.26%~108.43%,79.36%~106.56%和83.81%~99.43%。该方法以纳米抗体作为识别元件,可应用于实际食品及农产品中的SEB高灵敏检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 纳米抗体 噬菌体 免疫吸附 高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结果比较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立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75-1178,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抗PR3抗体、抗MPO抗体的检测结果。方法:分别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A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B方法)对166例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50例健康者血清中抗PR3抗体、抗MPO抗体进行定量检测,... 目的:比较分析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抗PR3抗体、抗MPO抗体的检测结果。方法:分别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A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B方法)对166例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50例健康者血清中抗PR3抗体、抗MPO抗体进行定量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方法测定高、中、低质控血清的批内和批间重复性优于B方法,A、B方法测定质控血清的准确度均符合要求;A、B方法测定抗PR3抗体、抗MPO抗体临床样本的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7 8,0.989 6;A、B方法的检测结果采用kappa分析,kappa系数分别为0.897和0.882。结论:磁微粒化学发光法(A方法)测定抗PR3抗体、抗MPO抗体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B方法),更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髓过氧化物 蛋白3 免疫吸附 磁微粒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虫啉残留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广领 姜金庆 +2 位作者 陈锡岭 张淑静 王自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8-233,共6页
通过化学修饰合成吡虫啉(imidacloprid,IMI)人工半抗原,采用碳二亚胺法(EDC)将该抗原与牛血清蛋白和卵清蛋白偶联成功制备分子结合比合理的免疫抗原(IMI-BSA)和包被抗原(IMI-OVA)。对经IMI-BSA免疫的6周龄Balb/c实验鼠的免疫抗血清进行... 通过化学修饰合成吡虫啉(imidacloprid,IMI)人工半抗原,采用碳二亚胺法(EDC)将该抗原与牛血清蛋白和卵清蛋白偶联成功制备分子结合比合理的免疫抗原(IMI-BSA)和包被抗原(IMI-OVA)。对经IMI-BSA免疫的6周龄Balb/c实验鼠的免疫抗血清进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和阻断酶联免疫吸附,初步探明抗吡虫啉多克隆抗体(IMI-pAb)的免疫学特性。在此基础上,采用聚乙二醇(PEG)介导细胞融合技术进行了免疫鼠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阳性杂交瘤细胞筛选和克隆化培养,获得3C8杂交瘤细胞株。结果显示:该3C8杂交瘤细胞株具有高效价、高亲和力和强特异性的特点;通过方阵滴定法确定最佳抗原包被浓度和最佳抗体稀释倍数,建立基于吡虫啉单克隆抗体(IMI-mAb)的IMI残留阻断酶联免疫吸附,其线性范围为7.48×10-6~3.24×10-4mg/mL(R2=0.9928),最低检测限为8.00×10-6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单克隆抗体 残留 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20
作者 许龙 章英 +5 位作者 朱立鑫 范艳 赖肖 孟玮 胡娜 刘仁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02-206,共5页
采用活泼酯法将双酚A的结构类似物双酚酸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人工抗原,用制备的人工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聚乙二醇法进行细胞融合制备双酚A单克隆抗体,成功获得一株分泌抗双酚A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3H1,经鉴定抗体属于Ig G1亚型,轻链为... 采用活泼酯法将双酚A的结构类似物双酚酸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人工抗原,用制备的人工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聚乙二醇法进行细胞融合制备双酚A单克隆抗体,成功获得一株分泌抗双酚A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3H1,经鉴定抗体属于Ig G1亚型,轻链为κ,并建立了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线性范围为1~50 ng/m L,最低检测限为0.43 ng/m L,半数抑制浓度为6.56 ng/m L。回收率为82.83%~101.94%,变异系数为2.94%~12.95%。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A 单克隆抗体 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