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圆弧弧齿锥齿轮传动误差高精度检测
1
作者 唐艳玲 李强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5,30,共6页
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的齿距偏差对线接触弧齿锥齿轮传动接触的影响复杂,其对齿面接触应力和弹性变形呈现非规律属性。传动误差检测过程中,受到上述因素影响,双圆弧弧齿锥齿轮传动因误差因素会产生边缘接触导致齿轮坐标系失真,齿距偏差和小... 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的齿距偏差对线接触弧齿锥齿轮传动接触的影响复杂,其对齿面接触应力和弹性变形呈现非规律属性。传动误差检测过程中,受到上述因素影响,双圆弧弧齿锥齿轮传动因误差因素会产生边缘接触导致齿轮坐标系失真,齿距偏差和小轮轴线误差对齿面接触应力和弹性变形的影响较大,导致误差搜索过程失败。提出一种双圆弧弧齿锥齿轮传动误差高精度检测方法。构建传动误差分析模型,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扭矩以及安装制造等因素对传动误差的影响,确定传动误差产生的原因。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将检测齿廓变换到理论齿廓坐标系中。利用理论齿廓法向等距线,获取包容实际齿廓点的两条等距线齿廓,组建双圆弧弧齿锥齿轮传动误差搜索模型,完成对传动误差高精度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额定负载和不同负载情况下得到的双圆弧弧齿锥齿轮传动误差检测结果与真实值的检测结果拟合度相对较高,说明所提方法可以得到具有更加可靠且精准的传动误差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弧齿锥齿轮 控制变量法 扭矩 坐标变换 传动误差 高精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弧弧齿锥齿轮传动的切齿啮合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武宝林 杨素君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26-729,共4页
基于双圆弧齿轮的齿形特点 ,结合弧齿锥齿轮的加工原理 ,进行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的切齿啮合分析 ,得到了切齿啮合过程中的啮合方程。
关键词 双圆弧弧齿锥齿轮传动 齿面方程 啮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的精确建模及其弯曲强度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盛云 吴光强 武宝林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40-1244,共5页
利用切齿啮合过程中得到的实际包络的双圆弧弧齿锥齿轮齿面方程,通过三维CAD软件绘制了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的实际加工齿面,进而通过此曲面得到了实际加工后的双圆弧弧齿锥齿轮轮齿的三维实体模型。利用CAD软件与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接口,将... 利用切齿啮合过程中得到的实际包络的双圆弧弧齿锥齿轮齿面方程,通过三维CAD软件绘制了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的实际加工齿面,进而通过此曲面得到了实际加工后的双圆弧弧齿锥齿轮轮齿的三维实体模型。利用CAD软件与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接口,将所建立轮齿的实体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网格划分。最后对得到的有限元模型施加三组载荷,进行了双圆弧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的有限元分析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弧弧齿锥齿轮传动 加工曲面 三维实体建模 弯曲强度 有限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章动传动接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祎煌 张俊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11-1418,共8页
接触特性是表征齿轮传动性能的重要指标。为明晰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章动传动的接触特性,利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加载接触分析。首先,基于啮合原理推导双圆弧弧齿锥齿轮齿面方程并生成齿轮副的三维模型;其次,利用Ansys Workbench建立齿轮副... 接触特性是表征齿轮传动性能的重要指标。为明晰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章动传动的接触特性,利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加载接触分析。首先,基于啮合原理推导双圆弧弧齿锥齿轮齿面方程并生成齿轮副的三维模型;其次,利用Ansys Workbench建立齿轮副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双圆弧锥齿轮副的齿面啮合状态;最后,分析负载与安装误差对齿轮副传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双圆弧弧齿锥齿轮存在分别位于凹、凸齿面上的双点接触状态,且锥齿轮靠近小端部位为应力危险点;增大负载有利于提高齿轮啮合的重合度,降低齿间载荷分配系数,一定程度上可提高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安装误差对齿轮副齿面接触状态有较大影响,负向偏置误差与正向章动角误差不利于齿轮承载与传动稳定,在实际应用中应合理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弧齿锥齿轮 章动传动 接触特性 安装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弧谐波齿轮传动柔轮齿廓参数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6
5
作者 杨勇 王家序 +2 位作者 周青华 周广武 蒲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6-193,共8页
"双共轭"啮合区间对提高双圆弧谐波齿轮传动扭转刚度和传动精度有重要作用,提出一种增大"双共轭"啮合区间的方法。综合利用分段函数和啮合不变矩阵建立柔轮齿廓弧长参数方程和理论啮合方程,可有效简化谐波传动理论... "双共轭"啮合区间对提高双圆弧谐波齿轮传动扭转刚度和传动精度有重要作用,提出一种增大"双共轭"啮合区间的方法。综合利用分段函数和啮合不变矩阵建立柔轮齿廓弧长参数方程和理论啮合方程,可有效简化谐波传动理论共轭齿廓的求解过程。基于此,以缩小共轭齿廓间差异为目标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对柔轮齿廓分别以公切线倾角、公切线纵向长度和凹圆弧齿廓半径为自变量进行单参数及多参数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该优化设计方法可实现柔轮齿廓参数的合理选择,保证谐波传动"双共轭"运动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传动 圆弧齿 齿廓参数 共轭齿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弧谐波齿轮传动齿廓设计与参数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家序 刘彪 +2 位作者 周祥祥 李俊阳 肖科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4-170,共7页
谐波传动轮齿齿廓对装置传动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提高谐波传动装置性能,采用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柔轮齿廓,并建立以弧长为参数的双圆弧齿廓函数。基于改进运动学谐波啮合理论研究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的共轭区域、共轭齿廓,并分析齿... 谐波传动轮齿齿廓对装置传动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提高谐波传动装置性能,采用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柔轮齿廓,并建立以弧长为参数的双圆弧齿廓函数。基于改进运动学谐波啮合理论研究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的共轭区域、共轭齿廓,并分析齿廓齿形参数和齿廓位置参数对共轭区域及共轭齿廓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在啮合过程中有2个共轭区域,且存在两次啮合及两点啮合现象;柔轮凸齿廓与凹齿廓圆弧半径、公切线倾角与长度、径向变形量系数、壁厚等对谐波传动的共轭角度与区间、共轭齿廓弧长、共轭齿廓半径与位置等影响显著,且研究实例中适当减小上述啮合参数或结构参数有利于提高谐波传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传动 圆弧齿 参数影响 共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共轭原理的双圆弧齿廓谐波齿轮传动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家序 周祥祥 +2 位作者 李俊阳 肖科 周广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0-166,共7页
综合考虑谐波传动啮合齿廓、弹性变形等因素影响,采用公切线双圆弧齿廓作为谐波传动轮齿齿廓,分别得到基于包络啮合理论、改进运动学啮合理论的精确齿面共轭原理与近似原理,对不同共轭原理的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的共轭区域、共轭齿廓、... 综合考虑谐波传动啮合齿廓、弹性变形等因素影响,采用公切线双圆弧齿廓作为谐波传动轮齿齿廓,分别得到基于包络啮合理论、改进运动学啮合理论的精确齿面共轭原理与近似原理,对不同共轭原理的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的共轭区域、共轭齿廓、运动轨迹及啮合侧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存在2个共轭区域,且存在"双共轭"现象。包络啮合理论与基于改进运动学的谐波啮合理论对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共轭区域、共轭齿廓基本无影响。近似原理对共轭齿廓、啮合完成区域运动轨迹、长轴附近轮齿侧隙影响较小,对共轭区域、啮合初始区域运动轨迹、远离长轴的轮齿侧隙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传动 圆弧齿 共轭原理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谐波齿轮传动设计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家序 周祥祥 +2 位作者 李俊阳 肖科 李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63,共8页
谐波传动轮齿齿廓对装置啮合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提高谐波传动的啮合性能,采用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柔轮齿廓,基于改进运动学理论计算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共轭区域、共轭齿廓,并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对理论共轭齿廓进行圆弧拟合;利用MA... 谐波传动轮齿齿廓对装置啮合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提高谐波传动的啮合性能,采用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柔轮齿廓,基于改进运动学理论计算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共轭区域、共轭齿廓,并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对理论共轭齿廓进行圆弧拟合;利用MATLAB对谐波传动侧隙、重合度、装配变形、运动轨迹等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圆弧谐波传动轮齿啮合连续、啮合点不断改变,且存在'双共轭'现象,理论啮合弧长为109.3mm,重合度达到69.03,啮合性能显著优于传统渐开线齿廓谐波传动,并且优选径向变形量系数是消除谐波传动啮合干涉的重要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传动 圆弧齿 改进运动学 运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的实体建模方法及加工过程模拟 被引量:13
9
作者 姚俊红 武宝林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3-24,共2页
以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的加工原理为基础 ,借助绘图软件AutoCAD这一工具 。
关键词 圆弧齿锥齿轮 实体建模 加工过程模拟 AUTOCAD 齿轮传动 切削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弧弧齿锥齿轮齿面接触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瑞亮 王铁 李红梅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0-83,共4页
齿面接触分析是双圆弧弧齿锥齿轮啮合分析的有效工具,是进行加载齿面接触分析、有限元分析的基础。文中利用齿面接触分析(Tooth ContactAnalysis,TCA)原理,结合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的齿形特点,对其TCA程序的关键内容及实现方法进行了介绍,... 齿面接触分析是双圆弧弧齿锥齿轮啮合分析的有效工具,是进行加载齿面接触分析、有限元分析的基础。文中利用齿面接触分析(Tooth ContactAnalysis,TCA)原理,结合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的齿形特点,对其TCA程序的关键内容及实现方法进行了介绍,实现了对双圆弧弧齿锥齿轮传动啮合质量的数值仿真分析。最后通过实例对该TCA程序进行了验证,为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弧 齿锥齿轮 齿面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齿锥齿轮传动误差曲线的双层优化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光磊 刘则良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23-227,222,共6页
针对轮齿啮合分析得到的传动误差曲线与预置的对称抛物线型传动误差曲线的差别,提出了弧齿锥齿轮传动误差曲线的双层优化法。分为外层优化和内层优化,两者交替进行。在内层,基于局部综合法设计小轮机床加工参数,进行轮齿啮合分析,获得... 针对轮齿啮合分析得到的传动误差曲线与预置的对称抛物线型传动误差曲线的差别,提出了弧齿锥齿轮传动误差曲线的双层优化法。分为外层优化和内层优化,两者交替进行。在内层,基于局部综合法设计小轮机床加工参数,进行轮齿啮合分析,获得传动误差曲线和齿面接触印痕。为了保证实际传动误差曲线与理论传动误差曲线在最小二乘意义下吻合,建立吻合度目标函数,通过调整加工小轮时的4个高阶变性系数,消除轮齿啮合分析得到的实际传动误差曲线与理论传动误差曲线的差距。在外层,为了保证传动误差曲线对称,建立对称度目标函数,通过调整齿面参考点沿齿高的位置,使传动误差曲线两侧对称。以某弧齿锥齿轮副为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双层优化法能够实现预置的对称抛物线型传动误差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锥齿轮 传动误差 层优化 局部综合 齿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弧谐波齿轮传动基本齿廓设计 被引量:66
12
作者 辛洪兵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6-662,共7页
在研究圆弧齿廓谐波齿轮传动啮合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圆弧谐波齿轮传动柔轮和刚轮基本齿廓设计方法。该基本齿廓可以保证啮合过程中,柔轮和刚轮齿廓始终处于共轭运动状态,特别在啮合过程中,存在柔轮凸齿廓和凹齿廓分别与刚轮凹齿廓和... 在研究圆弧齿廓谐波齿轮传动啮合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圆弧谐波齿轮传动柔轮和刚轮基本齿廓设计方法。该基本齿廓可以保证啮合过程中,柔轮和刚轮齿廓始终处于共轭运动状态,特别在啮合过程中,存在柔轮凸齿廓和凹齿廓分别与刚轮凹齿廓和凸齿廓同时处于共轭运动的"双共轭"啮合区间,这对于提高双圆弧谐波齿轮传动扭转刚度和传动精度具有重要作用。开发了椭圆凸轮波发生器双圆弧谐波齿轮传动基本齿廓,根据该齿廓设计制造了双圆弧谐波齿轮滚齿刀、双圆弧谐波齿轮插齿刀和双圆弧谐波齿轮传动样机。对比分析与实验表明,与渐开线齿廓相比,双圆弧齿廓谐波齿轮传动的柔轮强度、传动精度和扭转刚度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弧齿 谐波齿轮传动 齿轮刀具 基本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弧弧齿锥齿轮齿根应力沿齿长分布的研究
13
作者 张秀亲 李瑞斌 许恒伟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215-218,共4页
用有限元方法 ,对双圆弧弧齿锥齿轮沿齿长方向齿根应力进行了计算 .通过应力计算结果的分析 ,得出了凸、凹两齿侧应力沿齿长的分布规律 .计算结果表明 ,对凹齿侧 ,最大应力发生在靠近小端处 ;对凸齿侧 ,最大应力发生在靠近齿长中点大端处 .
关键词 齿 圆弧齿锥齿轮 应力分布 有限元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齿锥齿轮动力特性分析及其神经网络控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亚平 杨江辉 +2 位作者 王瑞邦 窦建明 王建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6-172,共7页
针对含间隙锥齿轮系统动力学特性转迁及其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胞元映射理论的参数解域结构和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控制方法。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7自由度弧齿锥齿轮动力学模型,基于胞元映射理论构建了频率和负载参数平面,采用伪不... 针对含间隙锥齿轮系统动力学特性转迁及其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胞元映射理论的参数解域结构和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控制方法。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7自由度弧齿锥齿轮动力学模型,基于胞元映射理论构建了频率和负载参数平面,采用伪不动点延续追踪算法求解了系统的分岔、齿面冲击、脱啮、齿背接触和动载特性转迁规律,分析发现频率和齿面冲击是影响周期分岔的主要因素,随负载增大其脱啮、冲击减弱,动载系数增大。针对平面中系统混沌现象,设计了参数反馈控制器、基于Poincaré截面欧氏距离构造适应度函数,用自适应引力搜索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实现了系统混沌、拟周期和周期运动向周期轨道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动 齿锥齿轮传动系统 分岔 齿面冲击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动式双圆弧螺旋锥齿轮齿面曲率与运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益 潘伶 +1 位作者 尹志强 张俊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37-1146,共10页
为了准确评估章动式双圆弧锥齿轮副两处啮合区域之间的啮合特点和差异,对表征齿轮传动质量好坏的曲率和相对运动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首先,基于齿轮空间啮合原理,推导了双圆弧内、外锥齿轮的齿面参数方程;接着,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章... 为了准确评估章动式双圆弧锥齿轮副两处啮合区域之间的啮合特点和差异,对表征齿轮传动质量好坏的曲率和相对运动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首先,基于齿轮空间啮合原理,推导了双圆弧内、外锥齿轮的齿面参数方程;接着,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章动传动啮合坐标系,采用齿面接触分析(TCA)方法,得到了无装配误差情况下接触点的运动轨迹;然后,根据微分几何理论推导出了接触点处各类曲率和速度的数学表达式,并根据赫兹(Hertz)弹性接触理论确定了齿面接触区形态;最后,采用算例分析了接触点的主曲率、诱导法曲率、卷吸速度、相对滑动速度和滑滚比等变化趋势及其反映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椭圆长轴方向诱导法曲率接近0,短轴方向诱导法曲率绝对值较小,由齿面公法矢量方向可知,两啮合区域在传动过程中不发生曲率干涉现象,且具有良好的接触强度;相对滑动速度远小于卷吸速度,这有利于减小磨损;两区域的滑滚比均趋近0,表明传动接近纯滚动;瞬时接触点和齿面接触区均位于啮合齿面中部并沿整个齿宽方向分布,有限元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该研究结果可为章动式双圆弧锥齿轮的弹流润滑和磨损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传动 圆弧齿 章动传动 齿面接触分析 诱导法曲率 滑滚比 啮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重载弧齿锥齿轮齿面多目标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任鸿飞 王三民 +2 位作者 陈鹏 张旭阳 张全清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5-231,共7页
以提高弧齿锥齿轮强度性能和减振降噪为出发点,基于TCA(Tooth contact analysis)、LTCA(Load tooth contact analysis)及局部综合法建立高重合度与低啮合转换处传动误差幅值的齿面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利用带精英策略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以提高弧齿锥齿轮强度性能和减振降噪为出发点,基于TCA(Tooth contact analysis)、LTCA(Load tooth contact analysis)及局部综合法建立高重合度与低啮合转换处传动误差幅值的齿面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利用带精英策略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优化3个齿面2阶接触参数,根据目标函数重要程度从Pareto最优解集中选择最终优化解。结果表明:给定工况下,优化后的2阶参数使得弧齿锥齿轮副重合度增加了16.69%,啮合转换处传动误差幅值降低了87.33%;同时承载传动误差均值、齿面接触应力均值与大小轮齿根弯曲应力均值分别降低了11.82%、0.25%、12.32%和13.61%,改善了齿轮副的强度性能和啮合性能,实现了减振降噪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锥齿轮 重合度 传动误差 多目标优化 NSGA-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形法在双圆弧锥齿轮齿面方程研究中的应用
17
作者 许恒伟 李进宝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5期528-531,共4页
以双圆弧锥齿轮的齿面方程为依据 ,绘制出双圆弧锥齿轮的齿面、轮齿及整个齿轮的图形 ,从一侧面验证了齿面方程的正确性。
关键词 圆弧锥齿轮 计算机绘图 齿面方程 图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形柔轮谐波传动三维双圆弧齿廓设计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家序 周祥祥 +2 位作者 李俊阳 肖科 周广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6-624,713,共10页
为了提高装置的啮合性能,以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柔轮装配变形及改进运动学理论获得单截面内的谐波传动精确共轭理论,建立共轭齿廓优化设计模型.考虑柔轮变形倾角的影响,采用合理调整柔轮轮齿径向位置的方法设计满足空... 为了提高装置的啮合性能,以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柔轮装配变形及改进运动学理论获得单截面内的谐波传动精确共轭理论,建立共轭齿廓优化设计模型.考虑柔轮变形倾角的影响,采用合理调整柔轮轮齿径向位置的方法设计满足空间啮合要求的三维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装置,开展计算机仿真分析及实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存在有效的共轭区域及有效的共轭齿廓.为了满足空间啮合要求,柔轮轮齿各截面所需调整的径向位置量与该截面至主截面间的距离成线性关系变化.设计的齿廓在主截面完全啮合,沿轴向其余截面部分啮合,仿真结果与实验观察结果基本吻合,说明了该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传动 变形倾角 圆弧齿 空间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齿锥齿轮几何传动误差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魏冰阳 周彦伟 +1 位作者 方宗德 邓效忠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0-12,共3页
提出基于传动误差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通过TCA和LTCA对传动误差曲线的设计进行啮合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 ,根据工作载荷合理地确定传动误差转换点处的幅值与总的幅值 ,可降低弧齿锥齿轮对误差的敏感性 ,可使工作载荷下传动误差波动幅值最... 提出基于传动误差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通过TCA和LTCA对传动误差曲线的设计进行啮合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 ,根据工作载荷合理地确定传动误差转换点处的幅值与总的幅值 ,可降低弧齿锥齿轮对误差的敏感性 ,可使工作载荷下传动误差波动幅值最小 ,同时可有效地避免或减轻边缘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锥齿轮 几何传动误差 TCA 啮合仿真 边缘接触 LT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齿锥齿轮四阶传动误差的设计 被引量:7
20
作者 苏进展 方宗德 蔡香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4,共6页
为获得给定设计重合度和实际载荷工况下传动误差的不同啮合转换点幅值和最小波动量,提出了小轮采用变性法加工的弧齿锥齿轮四阶传动误差设计方法.通过改变接触迹线方向和参考点位置来获得齿轮副预置重合度和啮合位置对称;预置四阶传动... 为获得给定设计重合度和实际载荷工况下传动误差的不同啮合转换点幅值和最小波动量,提出了小轮采用变性法加工的弧齿锥齿轮四阶传动误差设计方法.通过改变接触迹线方向和参考点位置来获得齿轮副预置重合度和啮合位置对称;预置四阶传动误差的表达式,由逆轮齿接触分析(TCA)方法获得相应的高阶变性系数.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调整滚比多项式的前四项系数,可以获得不同啮合转换点幅值的四阶传动误差,并对承载传动误差的波动量及所对应的载荷产生影响;四阶传动误差是通过控制齿面相对修形量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传动 齿锥齿轮 四阶传动误差 变性法 对称性 重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