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筛选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壮飞 肖耀军 +5 位作者 黄泽海 陈彤 赵善超 姜耀东 吴芃 郑少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17-1522,共6页
目的寻找肾癌相关肿瘤标记物,用于肾癌临床诊断、药物治疗靶点的选择及预后监测。方法采用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筛选15例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正常肾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统计学采用t检验进行定量比较,以两组蛋白含量比值在1.5倍及... 目的寻找肾癌相关肿瘤标记物,用于肾癌临床诊断、药物治疗靶点的选择及预后监测。方法采用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筛选15例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正常肾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统计学采用t检验进行定量比较,以两组蛋白含量比值在1.5倍及以上,P<0.05,被认为是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或串联质谱技术进行差异表达蛋白质点鉴定。结果共筛选分离出27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经质谱技术共成功鉴定了26种蛋白质,11种蛋白质在肾癌组织中上调,15种蛋白质下调。其功能覆盖细胞活动的多个方面,其中线粒体短/支链特异性酰基辅酶A脱氢酶、醛糖1-表异构酶、PRDX4、CAPG、β-防御素107、微纤丝相关糖蛋白4等6种蛋白是我们首次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成功筛选的肾癌差异表达蛋白质,并发现了1个预测蛋白(UCRIL)。结论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在肾癌组织中获得较好的筛选效果,新筛选的差异表达蛋白有望成为肾癌分子生物学标记物,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肿瘤标记物 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 定量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建立及差异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谢薇 梁清华 +4 位作者 杨波 蔡颖 何金华 关勇军 左晓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2-217,219,共7页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个多基因多因素参与的病理过程。实验中通过建立与RA发病机制相似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动物模型,运用蛋白质组技术对正常大鼠和CIA大鼠模型不同时间...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个多基因多因素参与的病理过程。实验中通过建立与RA发病机制相似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动物模型,运用蛋白质组技术对正常大鼠和CIA大鼠模型不同时间点滑膜组织的蛋白质点进行比较分析,为鉴定CIA大鼠滑膜病变相关蛋白质及研究RA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牛Ⅱ型胶原和完全福氏佐剂建立CIA大鼠模型,采用一步抽提法抽提滑膜蛋白质,运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各组大鼠滑膜组织的总蛋白质,用PDquest软件分析图谱,比较差异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得到相应肽质指纹图谱,用Mascot查询软件搜索数据库,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结果成功建立了CIA大鼠模型,获得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大鼠滑膜组织双向电泳凝胶图谱。正常组与25、35和45天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凝胶图谱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070±41、1049±22、1079±44和1088±39。在4个组均有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中随机取20个点进行肽质指纹图分析,鉴定了部分与细胞代谢、信号转导及结构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结论建立了分辨率较高且重复性较好的正常大鼠与CIA大鼠不同时间点滑膜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鉴定了一些与CIA大鼠滑膜病变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为识别RA病变相关蛋白质及推断RA病变过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诱导关节炎 蛋白质组 双向凝胶电泳 MALDI-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筛选口腔扁平苔藓唾液差异蛋白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铁军 李昆珊 +4 位作者 刘健 仇永乐 吴景景 安欣 许彦枝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3-796,共4页
目的:应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2-D DIGE)和质谱技术筛选、鉴定与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唾液有关的差异蛋白。方法:收集3例OLP患者及3例健康人唾液,提取唾液总蛋白采用2-D DIGE技术分离蛋白质,寻找差异蛋白质点应用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 目的:应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2-D DIGE)和质谱技术筛选、鉴定与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唾液有关的差异蛋白。方法:收集3例OLP患者及3例健康人唾液,提取唾液总蛋白采用2-D DIGE技术分离蛋白质,寻找差异蛋白质点应用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LC-MS)对差异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结果: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各样品条带清晰,无明显蛋白质丢失,经2-D DIGE分离蛋白质后,蛋白质点重复性较好。OLP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唾液差异蛋白质点数平均为(317±71)个,用质谱技术鉴定了重复性较好的4个差异蛋白质点(分泌型IgAl、锌α-2-糖蛋白、唾液淀粉酶、血清白蛋白)在OLP患者唾液中表达量均上调。结论:分泌型IgAl、锌α-2-糖蛋白、唾液淀粉酶、血清白蛋白在OLP患者唾液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OLP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OLP) 唾液 蛋白质组学 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2-D DIGE) 液相色谱-质谱技术(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在心脏病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魏英杰 胡盛寿 +5 位作者 黄银霞 黄洁 张晓玲 李君 崔传珏 张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7-301,共5页
目的:应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筛选与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引起的与心力衰竭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方法:从本院的心脏病组织库中挑选6例病理诊断明确和各方面资料比较齐全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的左心室... 目的:应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筛选与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引起的与心力衰竭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方法:从本院的心脏病组织库中挑选6例病理诊断明确和各方面资料比较齐全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的左心室心肌标本(来源于心脏移植的受体),以年龄、性别和种族等因素相匹配的因非心脏病死亡的6例正常心脏的左心室心肌作为本实验的对照,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筛选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即蛋白质标志物,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杂交方法检验差异蛋白质的可靠性。结果:经二次重复实验共筛选出5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其中有3个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中表达升高,而另有2个表达降低。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这5个差异蛋白质主要为心肌细胞的骨架蛋白或参与能量代谢和应急保护反应的蛋白质。其中的一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细胞骨架蛋白 Desmin 经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杂交方法得到了进一步验证。结论:本研究应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筛选获得5个与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可能与心力衰竭发生的分子机制相关,并可能用于疾病的分层、判断预后及指导个性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心力衰竭 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 蛋白质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分析人类年龄相关性核性白内障和正常晶状体核的蛋白质组学差异 被引量:2
5
作者 曾艳枫 苏胜 刘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10-613,共4页
目的鉴定年龄相关性核性白内障(age-related nuclear cataract,ARNC)和正常晶状体核蛋白质组学差异。方法用强解聚试剂分别溶解7只不同程度ARNC晶状体核和7只正常晶状体核,提取总蛋白,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通过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 目的鉴定年龄相关性核性白内障(age-related nuclear cataract,ARNC)和正常晶状体核蛋白质组学差异。方法用强解聚试剂分别溶解7只不同程度ARNC晶状体核和7只正常晶状体核,提取总蛋白,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通过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differencein-gel electrophoresis,2-D DIGE)、Decyder6.5软件分析电泳图谱,寻找差异蛋白质点。差异蛋白质点随后用激光辅助解吸/电离飞行时间(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MALDI-TOF)质谱仪鉴定。结果 2-DDIGE结果显示,和正常晶状体核样品相比,39个点的蛋白含量在ARNC样品中显著减少(P<0.05)。MALDI-TOF质谱成功鉴定其中36个蛋白质点,它们分属于9个不同的蛋白质,其中6个蛋白(αA-、βA3-、βA4-、βB1-、γD-晶状体蛋白和一个来自CRYGS家族的未知蛋白DKFZp434A0627)的含量随着ARNC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其他3种蛋白(αB-晶状体蛋白、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和视黄醛脱氢酶1)未呈现这种递减趋势。结论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视黄醛脱氢酶1以及某些晶状体蛋白的减少可能参与ARNC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年龄相关性核性白内障 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双向凝胶电泳分析低浓度烷化剂N-甲基-N′-硝基-N-亚硝胍引起的人羊膜FL细胞蛋白质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1
6
作者 金静华 余应年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3-377,共5页
目的 为了研究哺乳类细胞受到低浓度烷化剂攻击后蛋白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用双向凝胶电泳结合相应的 2 DE分析软件比较烷化剂N 甲基 N′ 硝基 N 亚硝基胍 (MNNG)处理组和二甲基亚砜对照组的FL细胞的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结果MNNG... 目的 为了研究哺乳类细胞受到低浓度烷化剂攻击后蛋白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用双向凝胶电泳结合相应的 2 DE分析软件比较烷化剂N 甲基 N′ 硝基 N 亚硝基胍 (MNNG)处理组和二甲基亚砜对照组的FL细胞的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结果MNNG处理后的FL细胞中检测到 10个新出现的蛋白点 ,同时有 5个蛋白点在MNNG处理后消失 ;有30个点在表达量上有显著变化 ,其中 16个点在MNNG处理后表达升高 ,另 14个点则表达量降低。结论 在低浓度烷化剂攻击的FL细胞中有一系列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改变 ,提示这些发生改变的蛋白质可能参与了哺乳类细胞非定标性突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N′-硝基-N-亚硝胍 双向凝胶电泳 蛋白质组 差异表达 烷化剂 蛋白表达谱 基因突变 DNA损伤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叶绿素缺失突变体Mt6172及其野生型叶片蛋白质组学双向差异凝胶电泳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宋素洁 古佳玉 +5 位作者 郭会君 赵林姝 赵世荣 李军辉 赵宝存 刘录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92-1606,共15页
以空间环境诱变获得的小麦叶绿素缺失突变体Mt6172的白化苗及其野生型邯6172的叶片为材料,进行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蛋白质组学分析。在1645个蛋白点中,发现100个差异1.5倍以上的蛋白点,对在分析胶中得到的85个点进行质谱鉴定,最... 以空间环境诱变获得的小麦叶绿素缺失突变体Mt6172的白化苗及其野生型邯6172的叶片为材料,进行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蛋白质组学分析。在1645个蛋白点中,发现100个差异1.5倍以上的蛋白点,对在分析胶中得到的85个点进行质谱鉴定,最终鉴定出29种差异蛋白的62个差异点,其中50个表达下调,12个表达上调,可分为10个功能群。表达下调的蛋白主要定位于叶绿体中,包括光系统I、光系统II、NAD(P)H脱氢酶复合体和ATP合酶的部分亚基,以及参与卡尔文-本森循环、糖代谢和应激反应的蛋白。非叶绿体蛋白中的大部分表达上调,主要参与抗氧化反应、转录激活和蛋白质折叠等途径。初步推断,光合作用主要蛋白复合体的缺失、叶绿体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和叶绿体RNA转录后编辑途径受阻等可能是Mt6172白化致死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叶绿素缺失突变体 空间诱变 双向差异凝胶电泳技术(2D-DIGE)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高、低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双向凝胶电泳图像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朱文 邓幼林 +4 位作者 周清华 陈晓禾 王艳萍 刘伦旭 车国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背景与目的 肺癌转移是肺癌的恶性标志和特征,也是肺癌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阐明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发现早期诊断和逆转肺癌转移的分子标志物,本研究应用双向 凝胶电泳技术,比较人高转移大细胞肺... 背景与目的 肺癌转移是肺癌的恶性标志和特征,也是肺癌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阐明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发现早期诊断和逆转肺癌转移的分子标志物,本研究应用双向 凝胶电泳技术,比较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和人低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NL9980)间蛋白质组 表达的差异。方法 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L9981和NL9980细胞株的总蛋白,用图像分析 软件比较分析并识别细胞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 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对L9981和NL9980细胞 株的蛋白质表达进行双向电泳分离,成功地获得了蛋白组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在三次 重复实验结果中,在L9981和NL9980细胞株中检测到的蛋白质点数分别为902±169和941±173,蛋白质斑 点位置在IEF方向的平均偏差为(0.858±0.076)mm,在SDS PAGE方向的平均偏差为(1.514±0.127)mm, 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异为12.06%~12.22%。经ImageMaster软件分析后发现有15个蛋白质点仅在L9981 肺癌细胞株中检测到有表达,27个蛋白质点仅在NL9980中检测到有表达。发现4个蛋白质点在两种肺癌 细胞株中均存在,但在两种细胞株间的表达量差异在2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 双向凝胶电泳 转移 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感染细胞的双向凝胶电泳方法建立及其初步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吴双 开妍 +2 位作者 王晓泉 胡顺林 刘秀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29,共5页
为了研究新城疫病毒(NDV)和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以NDV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为材料,对细胞培养方式、样品制备方法、上样量、等电聚焦以及凝胶染色等步骤进行一系列优化,建立了NDV感染CEF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运用PDQue... 为了研究新城疫病毒(NDV)和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以NDV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为材料,对细胞培养方式、样品制备方法、上样量、等电聚焦以及凝胶染色等步骤进行一系列优化,建立了NDV感染CEF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运用PDQuest8.0.1软件对电泳图谱分析后显示:17cmIPG胶条(pH4~7)对应的凝胶上可检测到800个左右蛋白点、蛋白点匹配率达90%,表明NDV感染CEF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模型稳定、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电泳图谱上共发现36个差异表达明显的蛋白点,其中上调表达蛋白点有16个,下调表达蛋白点15个,新出现蛋白点3个,消失蛋白点为2个。NDV感染CEF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的建立为NDV的致病机理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凝胶电泳 差异蛋白质组学 新城疫病毒 鸡胚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组织蛋白质组成分的双向凝胶电泳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红 吕良英 +4 位作者 白伟良 王大佳 黄英 张志波 王维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61-763,共3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巨结肠(HD)狭窄段及正常段肠管组织双向凝胶电泳的蛋白质表达图谱,寻找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E)分离20例HD患者配对狭窄段及正常段肠管组织的总蛋白,银染显色,Image Master 2D ... 目的分析先天性巨结肠(HD)狭窄段及正常段肠管组织双向凝胶电泳的蛋白质表达图谱,寻找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E)分离20例HD患者配对狭窄段及正常段肠管组织的总蛋白,银染显色,Image Master 2D Platinum 6.0软件分析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结果获得了重复性较好的2-DE银染图谱。图像分析显示,狭窄段和正常段肠管组织凝胶的平均匹配率分别为78.1%和86.7%。差异分析共获得103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结论采用2-DE分离HD肠管组织的总蛋白可获得重复性较好的结果。获得的差异蛋白质点为寻找HD早期诊断的分子标记物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蛋白质组学 双向凝胶电泳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的中医寒、热体大鼠蛋白质组表达谱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伟妃 李福凤 +3 位作者 孙祝美 张瑞义 郭春荣 张伟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0期2044-2048,共5页
目的: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中医寒、热体大鼠进行蛋白质组表达谱研究,以期寻找与寒热体相关的蛋白质,并探讨中医寒、热体形成的生物学基础。方法:提取大鼠肝脏细胞的总蛋白,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及MALDI-TOF-MS质谱技术筛选并鉴定... 目的: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中医寒、热体大鼠进行蛋白质组表达谱研究,以期寻找与寒热体相关的蛋白质,并探讨中医寒、热体形成的生物学基础。方法:提取大鼠肝脏细胞的总蛋白,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及MALDI-TOF-MS质谱技术筛选并鉴定寒热体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群。结果:经过筛选和质谱技术共获得10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蛋白表达差异点:氨甲酰磷酸合成酶、二硫键异构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异构酶、细胞质氨肽酶、谷氨酸脱氢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热休克蛋白前体、同型半胱氨酸、葡萄糖调节蛋白前体。结论:中医寒热体大鼠在蛋白质组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酶类蛋白代谢异常可能是寒热体形成的物质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体 热体 差异蛋白质 双向凝胶电泳 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23-H1基因转染前后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幼林 朱文 +4 位作者 周清华 王艳萍 陈晓禾 刘伦旭 车国卫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8-636,共9页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nm23-H1在肺癌中发挥转移抑制的机理,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比较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和转染nm23-H1基因的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nm23-H1)间蛋白表达的差异.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人高转移大细胞...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nm23-H1在肺癌中发挥转移抑制的机理,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比较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和转染nm23-H1基因的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nm23-H1)间蛋白表达的差异.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和转染nm23-H1基因的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nm23-H1)的总蛋白,用图像分析软件比较分析以识别细胞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成功地获得了两株细胞蛋白组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软件分析两种细胞的凝胶电泳图谱后发现,在相同分析条件下识别的蛋白质斑点数L9981为902±169个、L9981-nm23-H1为1160±212个.比较L9981和L9981-nm23-H1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的双向凝胶电泳蛋白质图谱后发现6个蛋白质点仅在L9981中有表达,17个蛋白质点仅在L9981-nm23-H1中有表达.此外,发现13个在两种细胞株中均存在,但表达量差异在2倍以上的蛋白质点(P<0.05).结果提示,nm23-H1基因转染引起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可能是其逆转肺癌侵袭转移的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H1基因 蛋白质组 双向凝胶电泳 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内差异双向电泳-电喷雾串联质谱筛选UVB损伤皮肤细胞潜在的蛋白质靶标
13
作者 孙明忠 郑体花 +4 位作者 徐康 张春艳 杨帆 田余祥 刘淑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6-361,共6页
联用胶内差异双向电泳(2D-DIGE)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nESI MS/MS)鉴定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应答中波紫外线(UVB)损伤的差异表达蛋白,筛选UVB影响皮肤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潜在的靶标蛋白。结果表明:UVB辐射明显影响HaCaT细胞... 联用胶内差异双向电泳(2D-DIGE)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nESI MS/MS)鉴定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应答中波紫外线(UVB)损伤的差异表达蛋白,筛选UVB影响皮肤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潜在的靶标蛋白。结果表明:UVB辐射明显影响HaCaT细胞的蛋白质表达谱,DeCyder软件在每块DIGE凝胶上平均检测到1 200多个蛋白斑点,在DIGE检测限以上有显著性表达差异的斑点有41个。HPLC-nESI MS/MS成功鉴定了9个差异表达最显著斑点,4个表达上调斑点被鉴定为26S蛋白酶体亚基p40.5(PSMD13),组织蛋白酶D(CTSD),6-磷酸葡糖酸内酯酶(PGLS),辅分子伴侣23(PTGES3);5个表达下调斑点被鉴定为层粘连蛋白受体1(RPSA),干扰素-γ诱导因子前体(IL18),钙调蛋白(CALM3),60S酸性核糖体蛋白P2类似物(RPP2)和断裂点丛集区蛋白1(BANF1)。9个差异表达蛋白中,除RPSA、CALM3和CTSD被报道与皮肤烫伤和创伤修复、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迁移、表皮障碍修复相关外,其他蛋白与皮肤细胞损伤和皮肤疾患研究未见报道。这些蛋白是UVB辐射直接影响皮肤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潜在的蛋白质靶标,为进一步在分子水平研究皮肤疾病有效防护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 HACAT细胞 内差异双向凝胶电泳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康复患者血浆蛋白谱的双向凝胶电泳分析
14
作者 白坚石 马秋平 王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61-766,共6页
以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2DE),比较不同中和抗体效价的SARS康复患者血浆样本(实验组)与正常人单采血浆样本(对照组)蛋白谱的异同.结果显示,对照组样本的2DE图谱出现蛋白斑点338±24个,实验组样本出现蛋白斑点348±45个,二者主要... 以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2DE),比较不同中和抗体效价的SARS康复患者血浆样本(实验组)与正常人单采血浆样本(对照组)蛋白谱的异同.结果显示,对照组样本的2DE图谱出现蛋白斑点338±24个,实验组样本出现蛋白斑点348±45个,二者主要斑点的位置与数量基本一致;对照组中少量蛋白斑点的出现频度不同,且有4个蛋白点群的灰度值存在明显的差异;实验组有6个蛋白点群与对照组出现差异,并在相同区域Ⅲ内有4个蛋白斑点的灰度值出现变化,且灰度值变化与样本的中和抗体效价值呈正相关性.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蛋白2DE图谱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血浆 抗体效价 双向凝胶电泳 蛋白谱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痹肿消汤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滑膜双向电泳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波 梁清华 +5 位作者 谢薇 蔡颖 陈疆 熊新贵 关勇军 左晓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9-335,共7页
目的:分析痹肿消汤(bizhongxiao decoction,BZXD)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滑膜双向电泳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为阐明痹肿消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作用机制提供新线索。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模... 目的:分析痹肿消汤(bizhongxiao decoction,BZXD)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滑膜双向电泳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为阐明痹肿消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作用机制提供新线索。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组)、痹肿消汤治疗组(BZXD组),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与完全福氏佐剂制成实验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分别分离正常组、模型组、BZXD组大鼠关节滑膜的总蛋白后,胶体考马斯亮蓝染色,扫描2-DE胶获取电子图像,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比较分析此3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成功复制了CIA大鼠模型;建立了正常组、模型组和BZXD组大鼠滑膜的2-DE图谱,其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947±39,994±41,1031±52,其匹配率为92%,91%,94.2%;模型组的3块胶在蛋白质点位置上有较好的重复性,不同胶间蛋白质点在等电聚焦(isoelectric focusing,IEF)方向的偏差是(0.896±0.217)mm,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do-decylsu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方向的偏差为(1.102±0.104)mm。比较分析模型组和BZXD组大鼠滑膜的2-DE图谱,发现此2组间有328个差异点,BZXD组有174蛋白质点表达上调,147个蛋白质点表达下调,7个蛋白质点只在模型组表达。模型组与正常组之间有193个差异点,123个在模型组表达上调,70个表达下调。结论:建立了CIA大鼠关节滑膜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识别了32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对这些差异蛋白质的鉴定将为痹肿消汤治疗RA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凝胶电泳 痹肿消汤 原性关节炎 滑膜 蛋白质表达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双向电泳检测雌雄小鼠肝组织蛋白组学的差异
16
作者 戎卓娜 李慧玲 +6 位作者 董鹏辉 樊婷婷 李娟 赵毅 王福金 王爱国 王靖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22,共7页
目的检测雌雄小鼠肝组织蛋白质组表达差异,探讨肝病发生的性别差异机制。方法采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two dimension 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2D-DIG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目的检测雌雄小鼠肝组织蛋白质组表达差异,探讨肝病发生的性别差异机制。方法采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two dimension 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2D-DIG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技术检测C57BL/6J雌雄小鼠肝组织的蛋白质组差异表达谱,分离并鉴定差异表达蛋白,应用Western blot进行验证,并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蛋白功能注释、分类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结果经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图像分析得到1767个蛋白点,其中差异倍数≥1.5(P<0.05)的蛋白点325个。从中选择78个差异蛋白点进行MALDI-TOF-MS鉴定,得到48种差异性表达的蛋白质。其中,与雌鼠相比,雄鼠肝组织中高表达的蛋白有14种,低表达的蛋白有34种。选取6个差异蛋白点进行Western blot验证,证明了2D-DIGE结果的可靠性。GO分析结果显示,涉及雌雄鼠肝组织中的差异蛋白在细胞组分、分子功能、生物学过程中的分布广泛。KEGG通路分析发现差异蛋白涉及6条信号通路。结论 C57BL/6J雌雄小鼠肝组织的差异性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为研究性别差异性肝病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础生物学信息和有益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差异 蛋白质组学 生物信息学 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差异对大豆蛋白凝胶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石彦国 程翠林 +1 位作者 朱秀清 江连洲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60,69,共4页
本文通过采用不连续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不同大豆品种中蛋白质的亚基含量比例(7S.M11S)进行了测定,得出品种差异对蛋白质亚基比例的变化影响较明显。同时将不同品种分离蛋白制成凝胶,采用流变仪测其硬度与弹性... 本文通过采用不连续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不同大豆品种中蛋白质的亚基含量比例(7S.M11S)进行了测定,得出品种差异对蛋白质亚基比例的变化影响较明显。同时将不同品种分离蛋白制成凝胶,采用流变仪测其硬度与弹性等物理特性,分别将两个物性指标与7S.M11S比例进行了统计相关分析,得出7S/11S与硬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弹性呈不显著负相关;进行电镜扫描观察证实7S/11S比值越小的品种,其制得的凝胶网络越细密。说明品种差异对大豆蛋白凝胶性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差异 大豆蛋白 7S/11S 十二烷基磺酸钠 凝胶电泳方法 聚丙烯酰胺 大豆品种 分离蛋白 物理特性 相关分析 物性指标 电镜扫描 网络 蛋白质 负相关 不连续 比例 流变仪 亚基 弹性 硬度 制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愈的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蛋白双向电泳初步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瑜 谢贝 +7 位作者 吴玲 孟繁荣 王楠 雷杰 张言斌 彭德虎 谭守勇 刘志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15-317,共3页
选取2013年于广州市胸科医院治疗的初治肺结核,并经1个常规抗结核治疗疗程(6个月)治愈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two dimension electrophoresis,2-DE)对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混合血清全组蛋白进行电泳分离,以PD... 选取2013年于广州市胸科医院治疗的初治肺结核,并经1个常规抗结核治疗疗程(6个月)治愈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two dimension electrophoresis,2-DE)对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混合血清全组蛋白进行电泳分离,以PDQuest 8.0软件根据蛋白质点数、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相对分子质量(relative molecular mass,Mr)等进行差异蛋白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差异蛋白点共有15个,治疗后血清相对应差异蛋白有12个下调,3个上调,Mr为16 200~76 800,PI为5.0~6.8.由此可见,治愈的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存在特异性的差异蛋白,差异蛋白可能作为结核病的重要诊断标志物或者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血清 双向差异凝胶电泳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BNS雄性不育系及其转换系花药差异蛋白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友勇 茹振钢 +1 位作者 苏晴 付庆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40-1550,共11页
BNS是一个新发现的温敏核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它有良好的不育性和转换性,被认为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上有重要价值。为探讨BNS的不育机制,以不育系及其转换系的单核早期、单核晚期到二核期花药为材料,用2-DE和MALDI-TOF-MS方法分离鉴定2个... BNS是一个新发现的温敏核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它有良好的不育性和转换性,被认为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上有重要价值。为探讨BNS的不育机制,以不育系及其转换系的单核早期、单核晚期到二核期花药为材料,用2-DE和MALDI-TOF-MS方法分离鉴定2个系的差异蛋白。结果发现,在转换系中,ATP合酶α和β亚基、胞质苹果酸脱氢酶、线粒体醛脱氢酶亚基、Rubisco亚基等呼吸、光合能量代谢蛋白表达丰富,但在不育系中这些蛋白缺失或下调。在不育系中还分离出山梨醇脱氢酶、组蛋白H2B.2、Harpin诱导子1、延伸因子TU等非小麦正常代谢蛋白。根据这些差异蛋白的功能,推测ATP合酶α、β亚基蛋白最可能是BNS不育的源头蛋白,它的表达可能受其上游的温度感应子调控。BNS的温度感应子隐性突变后转录启动温度阈值上调,在较低温下,α、β亚基基因不表达或表达量小,导致ATP合酶数量减少,继而影响ATP合成。ATP数量减少,使小孢子ATP供应短缺,进一步影响到小孢子的发育,使代谢异常,花粉败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S小麦雄性不育 花药差异蛋白 双向凝胶电泳 MALDI-TOF—MS ATP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药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28
20
作者 陈蕊红 叶景秀 +5 位作者 张改生 王俊生 牛娜 马守才 赵继新 朱建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1-440,共10页
为了能从蛋白质水平揭示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采用IEF/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小麦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S)-1376A及其保持系(A)-1376B在花药发育的单核期、二核期蛋白质进行了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经考马斯亮蓝染色,... 为了能从蛋白质水平揭示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采用IEF/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小麦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S)-1376A及其保持系(A)-1376B在花药发育的单核期、二核期蛋白质进行了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得到了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PDQuest软件在分子质量9.0~100.0ku、等电点4~7线性范围内,可识别约610个蛋白质点,对2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分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肽指纹图谱分析,并利用Mascot软件在NCBInr数据库搜索,鉴定出12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5个差异表达蛋白可能与雄性不育有关,分别是泛素结合酶E2、甘氨酸富集蛋白、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假定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及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小链克隆512,它们参与了物质能量代谢、细胞程序化死亡及花发育调控等过程,推测不育系(S)-1376A雄性不育性可能与这些生理生化代谢有关.研究结果为揭示雄性不育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 差异蛋白质组学 双向凝胶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