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1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双功率MOSFET管谐振驱动电路 被引量:17
1
作者 郭晓君 林维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44-51,共8页
提出一种新型双功率MOSFET管互补谐振驱动电路,对电路的工作原理、性能特性和关键电路参数设计进行分析,并建立仿真和样机实验。该驱动电路由1个变压器和6个半导体器件组成,类似反激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并且以谐振方式工作。理论分析表明... 提出一种新型双功率MOSFET管互补谐振驱动电路,对电路的工作原理、性能特性和关键电路参数设计进行分析,并建立仿真和样机实验。该驱动电路由1个变压器和6个半导体器件组成,类似反激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并且以谐振方式工作。理论分析表明,该电路具有拓扑结构和控制简单、驱动损耗低、驱动速度快、驱动电路中的开关管实现了部分软开关等优点。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功率mosfet管 高频 栅极驱动电路 谐振 驱动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柔性直流双阀组功率自循环策略
2
作者 邹强 姜崇学 +2 位作者 徐莹 陆立文 樊林禛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0-537,共8页
特高压柔性直流系统包含高压端阀组和低压端阀组,其拓扑采用常规特高压直流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单换流站内不经直流线路的阀组间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平衡传输,采用双阀组功率自循环策略并进行试验验证。以特高压柔性直流双阀组背靠背... 特高压柔性直流系统包含高压端阀组和低压端阀组,其拓扑采用常规特高压直流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单换流站内不经直流线路的阀组间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平衡传输,采用双阀组功率自循环策略并进行试验验证。以特高压柔性直流双阀组背靠背运行方式的技术方案为基础,在主回路设计方面,使双阀组的高低压端母线相互连接;在运行策略方面,通过改变以往输电工程的单端单一控制模式,使一个阀组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另一个阀组定有功功率控制,从而实现有功功率自循环,同时调节双阀组的无功功率,实现自主可控,进而在单站双阀组间形成功率闭环。基于实时数字仿真平台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在特高压柔性直流双阀组功率传送期间,有效验证设备大功率耐受,并减少对交流电网的扰动,在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柔性直流 阀组 背靠背接线 功率自循环 控制策略 电网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最小回流功率优化控制
3
作者 王盼 朱继赜 +3 位作者 徐虎 章国光 袁雷 徐岸非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3-202,共10页
为提高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最小回流功率优化方案。针对双重移相的两种工作模式,分析推导各模式下的传输功率、回流功率及零电压开通(ZVS)特性,采用Karush Kuhn Tucker(KKT)条件法结合零电压开通特性... 为提高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最小回流功率优化方案。针对双重移相的两种工作模式,分析推导各模式下的传输功率、回流功率及零电压开通(ZVS)特性,采用Karush Kuhn Tucker(KKT)条件法结合零电压开通特性求解实现回流功率最小化的最优移相比组合,由此提出最小回流功率优化方案及相应的控制策略。基于所提控制策略搭建实验样机,分析该方案的动态特性并对其与单移相控制、传统双重移相优化控制下的稳态特性包括回流功率、效率分析。所提优化控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实验结果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桥DC-DC变换器 回流功率 重移相控制 KKT条件法 零电压开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转速及功率限制的双馈抽蓄自适应调频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劳文洁 史林军 +2 位作者 吴峰 杨冬梅 李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7,I0005,共11页
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可以通过变速运行灵活调节功率,在发电和抽水工况下均具备一定的调频潜能.为挖掘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调频能力,分别建立其适应不同工况运行特点的调频控制模块,提出计及转速及功率限制的自适应变参数调频策... 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可以通过变速运行灵活调节功率,在发电和抽水工况下均具备一定的调频潜能.为挖掘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调频能力,分别建立其适应不同工况运行特点的调频控制模块,提出计及转速及功率限制的自适应变参数调频策略.首先,在建立考虑可逆式水泵水轮机动态特性的机组模型基础上,构建发电工况下将频率偏差转换为附加功率指令、抽水工况下将频率偏差转换为附加转速指令的调频模块.其次,分析各调频参数对于频率动态响应的影响,并以系统频率偏差最小为目标,以机组的转速及功率限制为约束,提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多工况最优调频参数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随机组状态实时调整的自适应变参数调频策略.最后,以含双馈抽水蓄能机组的四机两区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调频策略使机组在不同工况、不同运行状态下均具有良好的调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馈抽水蓄能机组 一次调频 转速及功率限制 自适应 变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限功率运行模式的双馈风电机组自适应频率控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莫中华 王德林 +2 位作者 杨映海 张鹏 周家响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7,共12页
为充分挖掘双馈风电机组在调频领域的潜能,抑制其退出调频时转子转速恢复导致的频率二次跌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限功率运行模式的双馈风电机组自适应频率控制方法。首先,定义启桨风速,在此基础上,优化双馈风电机组的限功率运行模式,提... 为充分挖掘双馈风电机组在调频领域的潜能,抑制其退出调频时转子转速恢复导致的频率二次跌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限功率运行模式的双馈风电机组自适应频率控制方法。首先,定义启桨风速,在此基础上,优化双馈风电机组的限功率运行模式,提高机组减载备用的稳定度与可信度。其次,在机组频率支撑阶段,为适应不同扰动情况,将下垂控制系数与电网频率偏差值以及系统负荷扰动量耦合,根据扰动功率大小以及频率变化值对系数进行实时自适应调整,降低系统最大频率偏差;在转速恢复阶段,为抑制系统频率的二次跌落,借助Sigmoid函数定义双馈风电机组的调频参与系数,使其平缓切换至限功率运行模式,实现转子转速的平稳恢复。最后,通过算例仿真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自适应频率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馈风电机组 功率运行 自适应控制系数 最大频率偏差 频率二次跌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电源电驱动车辆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功率分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奥运 陈光 +1 位作者 贾一帆 景国玺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7,共14页
针对双电源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与驱动控制问题,对于隔离直流(DC)母线构型双逆变器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系统进行定子电流优化及功率分配研究,并着重探究了动力电池与超级电容搭配下的功率分配策略。首先,建立双逆变器开绕组永... 针对双电源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与驱动控制问题,对于隔离直流(DC)母线构型双逆变器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系统进行定子电流优化及功率分配研究,并着重探究了动力电池与超级电容搭配下的功率分配策略。首先,建立双逆变器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数学模型,并推导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架构下的双逆变器功率分配范围边界;然后,分别针对电机效率与功率分配范围提出两种定子电流矢量优化方法,并对比其稳态性能参数;最后,针对动力电池与超级电容的功率输出特性进行分析,在整车能量管理层面提出一种基于以上构型的双电源功率分配策略。使用仿真软件分别在城市道路以及市郊工况下,对所提功率分配策略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功率分配策略在节能性和稳定性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源 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定子电流优化 功率分配 能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端口功率协调的双电源输入PET暂降耐受能力提升方法
7
作者 张腾飞 王光华 +3 位作者 高龙 李静 徐永海 王冲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3,共12页
双电源输入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dual power supply cascaded-type 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DPSC-PET)与两路供电电源相连,运行可靠性高、方式灵活,在中低压配电网中应用前景广泛,深入研究其电压暂降耐受能力与调节方法,对于维... 双电源输入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dual power supply cascaded-type 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DPSC-PET)与两路供电电源相连,运行可靠性高、方式灵活,在中低压配电网中应用前景广泛,深入研究其电压暂降耐受能力与调节方法,对于维持暂降期间DPSC-PET的高效能量传输、保证系统优质供电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DPSC-PET的拓扑与控制策略;其次,针对引起系统传输功率缺额最严重的三相对称电压暂降,分析DPSC-PET暂降耐受能力限制因素;然后,从功率平衡角度出发,提出一种不同输入侧发生暂降时DPSC-PET耐受能力实时分析与双输入端口功率协同调节方法,以实现暂降下低压直流母线电压恢复,提升DPSC-PET应对暂态扰动的能力;最后,搭建DPSC-PET仿真模型,对不同输入侧发生不同程度的电压暂降场景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调节方法能有效提升DPSC-PET的暂降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源输入 电力电子变压器(PET) 电压暂降 耐受能力 直流母线电压 功率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的混合三电平双有源桥变换器回流功率优化
8
作者 刘文强 刘春喜 蔡金汕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9,共10页
针对扩展移相控制下混合三电平双有源桥直流电/直流电(Direct current direct current,DC-DC)变换器普遍存在回流功率大、动态响应慢、鲁棒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输出电压动态矩阵控制与卡罗需-库恩-塔克条件(Karush-Kuhn-Tucker,K... 针对扩展移相控制下混合三电平双有源桥直流电/直流电(Direct current direct current,DC-DC)变换器普遍存在回流功率大、动态响应慢、鲁棒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输出电压动态矩阵控制与卡罗需-库恩-塔克条件(Karush-Kuhn-Tucker,KKT)实现回流功率优化的混合控制策略。建立了传输功率数学模型,对回流功率特性进行分析,并推导了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实现最小回流功率的最优移相比组合;从预测模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三个步骤阐述了动态矩阵控制预测电压实现过程,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最后,通过与传统扩展移相控制以及传输功率误差最小控制进行比较,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在全功率范围内实现回流功率的优化,同时也改善了变换器的动态响应性能,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三电平有源桥变换器 扩展移相控制 KKT条件 动态矩阵控制 回流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流源型PWM整流器的双矢量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森 杨奕 +2 位作者 郭强 马雯 黄勇军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6-225,共10页
电流源型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因其网侧存在LC滤波器,系统的控制难度增加。传统直接功率控制策略下的整流器功率波形存在脉动,因模型预测控制具有卓越的动态特性以及直观的控制规律,采用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Mod... 电流源型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因其网侧存在LC滤波器,系统的控制难度增加。传统直接功率控制策略下的整流器功率波形存在脉动,因模型预测控制具有卓越的动态特性以及直观的控制规律,采用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Model predictive direct power control,MPDPC)对传统控制策略进行改进。首先建立了三相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每个采样周期内的功率变化率,并推导出相邻采样周期之间的功率关系,然后给出基于单矢量的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策略,提出了基于双矢量的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策略,并优选出两个电流矢量,计算在一个采样周期内的作用时间,并对其进行修正。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源型整流器 模型预测控制 矢量 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转速双闭环的增程器发电功率动态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0
作者 姚栋伟 沈俊昊 +1 位作者 吴锋 卢鑫威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1,共8页
针对电动汽车内燃发电增程器发电功率动态控制存在的控制精度不高、响应滞后和反向超调等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结合功率/转速双闭环的增程器发电功率动态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高效运行曲线进行发电功率的转矩/转速解耦,同时考虑了基于... 针对电动汽车内燃发电增程器发电功率动态控制存在的控制精度不高、响应滞后和反向超调等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结合功率/转速双闭环的增程器发电功率动态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高效运行曲线进行发电功率的转矩/转速解耦,同时考虑了基于实际发电功率反馈的内燃机目标发电转矩修正、发电转矩转速动态协调修正。变工况发电试验结果表明,增程器发电过程中的发电功率最大正向超调为1.37 kW,最大反向超调为1.89 kW,稳态误差均小于0.01 kW,功率上升响应时间约为2.5 s,功率下降响应时间约为2.8 s,且工作点均在高效运行曲线附近。该增程器发电功率动态控制策略能够减少瞬态发电功率的响应滞后和反向超调的问题,在工程实践中具备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增程器 发电功率 动态控制策略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移相控制下双有源桥变换器最小回流功率全局优化控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祺 张泽轲 +5 位作者 刘彬 韩栋梁 赵慕欣 郭杰帅 李世翔 郭一甫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21-3930,I0097,I0098,共12页
双有源桥(dual-active-bridge,DAB)DC-DC变换器通常用于能量转换。然而,传统的单移相控制使得变换器在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匹配时产生较大的回流功率,特别是轻载情况下该现象更为严重。现有基于双重移相控制(dualphase-shift,DPS)的回... 双有源桥(dual-active-bridge,DAB)DC-DC变换器通常用于能量转换。然而,传统的单移相控制使得变换器在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匹配时产生较大的回流功率,特别是轻载情况下该现象更为严重。现有基于双重移相控制(dualphase-shift,DPS)的回流功率优化策略,尚未考虑全功率范围内的回流功率,也缺乏对所有工作模式下最小回流功率的研究。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全功率范围、全工作模式的DPS最优控制策略。首先,详细阐述回流功率产生的机理,建立了不同工作模式的传输功率和回流功率数学模型。然后,计及不同工作模式的功率限值,将DPS控制的传输功率分成不同的功率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回流功率的DPS最优控制策略,通过分析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优化路径获得各个功率区的最优移相角,进而提升DAB变换器的传输效率。最后,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所提最小回流功率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桥变换器 重移相控制 最小回流功率 功率范围 全工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大功率SiC MOSFETs短路保护方法
12
作者 汪涛 黄樟坚 +3 位作者 虞晓阳 张茂强 骆仁松 李响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83-1595,共13页
碳化硅(SiC)MOSFETs短路承受能力弱,研究其短路保护方法成为保障电力电子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课题。现有方法大多围绕低压小功率SiC MOSFETs,然而随着电压和功率等级的提升,器件特性有所差异,直接套用以往设计难以实现高压大功率SiC MOSF... 碳化硅(SiC)MOSFETs短路承受能力弱,研究其短路保护方法成为保障电力电子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课题。现有方法大多围绕低压小功率SiC MOSFETs,然而随着电压和功率等级的提升,器件特性有所差异,直接套用以往设计难以实现高压大功率SiC MOSFETs的快速、可靠保护。该文首先详细研究了几种常用短路检测方法;其次基于高压大功率SiC MOSFETs器件特性,深入对比分析了不同短路检测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一种阻容式漏源极电压检测和栅极电荷检测相结合的短路保护方法;最后搭建了实验平台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硬开关短路故障(hard switching fault,HSF)下,保护响应时间缩短了1.4μs,短路能量降低了62.5%;且能可靠识别负载短路故障(fault under load,F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mosfets 高压大功率 短路保护 器件特性 漏源极电压 栅极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编程双向功率MOSFET恒流源的研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兴 贾振元 +1 位作者 郭沛飞 郭东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5-17,共3页
介绍了一种可编程双向功率MOSFET恒流源的组成及原理,并通过实际测试,表明其性能良好。
关键词 可编程向恒流源 功率放大器件 研制 mosf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Super-twisting的双馈感应发电机直接功率控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圣清 文颜烯 +2 位作者 黄远鹏 周志飞 陈欣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29-535,共7页
为提高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直接功率控制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提出一种改进型超螺旋滑模(STSMC)的直接功率控制(DPC)。首先,建立参数摄动下的DFIG最大功率捕获模型和定子磁场定向的双馈感应发电机模型;然后,将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NF... 为提高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直接功率控制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提出一种改进型超螺旋滑模(STSMC)的直接功率控制(DPC)。首先,建立参数摄动下的DFIG最大功率捕获模型和定子磁场定向的双馈感应发电机模型;然后,将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NFTSM)与一种改进型超螺旋(Super-twisting)优化算法结合,设计DFIG直接功率控制器(IST-NFTSMC)。其中所设计的非奇异滑模面能有效避免传统滑模控制(SMC)的奇异现象,且改进超螺旋控制律能有效削弱NFTSMC抖振,提高功率控制精度;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与PI控制和传统SMC控制相比,该控制能削弱DFIG功率与电流抖振问题,加快其收敛速度,提高DFIG直接功率控制稳态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馈感应发电机 直接功率控制 超螺旋滑模控制 定子磁场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有源桥无回流功率控制的死区影响与补偿
15
作者 张国澎 蒋闯闯 +1 位作者 陶海军 陈卓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06-2416,共11页
针对三重移相协同控制(CTPS)加入桥臂死区后,会导致双有源桥(DAB)变换器回流功率发生及软开关失效的问题,提出针对CTPS控制的死区补偿策略.通过分析CTPS控制不同模式下桥臂死区引起的变压器原副边电压及漏感电流的变化,基于回流功率产... 针对三重移相协同控制(CTPS)加入桥臂死区后,会导致双有源桥(DAB)变换器回流功率发生及软开关失效的问题,提出针对CTPS控制的死区补偿策略.通过分析CTPS控制不同模式下桥臂死区引起的变压器原副边电压及漏感电流的变化,基于回流功率产生的原理,更正了不同模式移相比之间的耦合关系,对功率传输模型及CTPS控制模式的切换条件进行修正,实现了死区对CTPS控制影响的有效控制.利用所提的补偿方案,抑制了由死区引起的回流功率,恢复了CTPS控制的软开关性能,具有较补偿前更优的电流应力.分别开展死区补偿前、后的实验,对死区影响的分析和所提出的补偿策略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桥变换器 CTPS控制 回流功率 软开关 死区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新型双重移相电流应力优化控制策略
16
作者 刘春喜 王涛 田迎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98,共11页
针对双有源桥变换器双重移相控制时输入输出电压调节比不匹配时的电流应力过高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双重移相调制下的电流应力分段优化控制策略,通过降低电感电压的方式来降低电流应力,从而提高系统效率。首先分析了新型双重移相调制的工... 针对双有源桥变换器双重移相控制时输入输出电压调节比不匹配时的电流应力过高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双重移相调制下的电流应力分段优化控制策略,通过降低电感电压的方式来降低电流应力,从而提高系统效率。首先分析了新型双重移相调制的工作原理,验证了降低电感电压可以明显降低电流应力。然后考虑不同的传输功率和电压调节比,对相应工作区间的电流应力进行分段优化,推导出最小电流应力下的最优移相比组合,并结合电流应力分段优化设计了闭环控制策略。最后搭建了双有源桥变换器实验样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优化控制相比,所提控制策略在低到中功率范围电流应力和回流功率更小,负载突变时的动态响应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桥变换器 重移相 电流应力 回流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绕组电机的电动汽车双电池集成充电系统准直接功率控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磊 魏佳丹 +2 位作者 王艺威 周波 王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07-3020,共14页
针对基于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和双电池组驱动的电动汽车提出一种集成化充电拓扑,充电运行时将双逆变器和电机绕组复用为双PWM整流器及其输入侧滤波电感。在三相电压源型整流器(VSR)和开绕组永磁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将电网坐标系和电机... 针对基于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和双电池组驱动的电动汽车提出一种集成化充电拓扑,充电运行时将双逆变器和电机绕组复用为双PWM整流器及其输入侧滤波电感。在三相电压源型整流器(VSR)和开绕组永磁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将电网坐标系和电机坐标系相统一,分析了充电状态下的电磁转矩。实际运行时存在双电池剩余电量不相等的情况,导致充电时双通道功率不平衡,因此设计了一种准直接功率控制策略,以解决功率不平衡带来的转矩脉动问题。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集成化充电拓扑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化充电拓扑 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 电池组 准直接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同优化指标的双有源桥变换器全局优化控制
18
作者 王祺 张泽轲 王春花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122,共10页
双有源桥(dual-active-bridge,DAB)变换器在能量双向传输的场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其中单移相控制是其最典型的控制方式。然而,当DAB变换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匹配时会产生较大的回流功率,同时会增大电流应力,轻载时无法实现全部开... 双有源桥(dual-active-bridge,DAB)变换器在能量双向传输的场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其中单移相控制是其最典型的控制方式。然而,当DAB变换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匹配时会产生较大的回流功率,同时会增大电流应力,轻载时无法实现全部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zero-voltage-switching,ZVS)。针对传统单移相控制在电压不匹配运行时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重移相(dual-phase-shift,DPS)控制的全功率范围内保证全部开关管实现ZVS的最小回流功率优化策略,以提高变换器在宽电压调节比下的效率。首先,综合考虑功率的传输特性、电压调节比以及最小回流功率、最小电流应力、全ZVS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全部开关管实现ZVS的功率范围。然后,根据给定的约束条件,通过分段优化的方法,得到全局最优解。最后,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所提优化策略在电压不匹配运行条件下可以使DAB变换器的全部开关管在全功率范围内均能实现ZVS,同时减小了回流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桥变换器 回流功率 电流应力 软开关 重移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定子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直接功率控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连成 肖阳 +2 位作者 苏晓英 金石 陈晓红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7,共9页
新型双定子无刷双馈发电机包括内外功率绕组和内外控制绕组,二者分别通过中间带隔磁环的背靠背笼障转子进行磁场耦合。针对该新型双定子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提出一种直接功率控制方法,内外功率绕组及内外控制绕组分别串联以保持各自同相... 新型双定子无刷双馈发电机包括内外功率绕组和内外控制绕组,二者分别通过中间带隔磁环的背靠背笼障转子进行磁场耦合。针对该新型双定子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提出一种直接功率控制方法,内外功率绕组及内外控制绕组分别串联以保持各自同相绕组的电磁一致性,将功率绕组有功和无功功率滞环比较器输出值及控制绕组磁链扇区号综合,采用查找表得到控制绕组机侧变流器所需输出的电压空间矢量。通过定量对比研究12/8极50 kW样机控制系统阶跃信号作用下的特性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双定子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直接功率控制在亚同步~超同步速度变化范围内变速恒频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无功功率与单位功率因数控制等方面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馈发电机 定子 背靠背笼障转子 直接功率控制 最大功率跟踪 单位功率因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绕组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直接功率控制容错策略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连成 肖阳 +1 位作者 金石 陈晓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78,87,共7页
针对无刷双馈发电机提出了一种控制绕组采用开绕组拓扑(OW-BDFG)的馈电方案,将三相控制绕组两端打开分别连接变流器构成双两电平变流器(D-TLCs)馈电拓扑,对机侧变流器功率器件IGBT因故障切除后的容错控制策略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功率偏... 针对无刷双馈发电机提出了一种控制绕组采用开绕组拓扑(OW-BDFG)的馈电方案,将三相控制绕组两端打开分别连接变流器构成双两电平变流器(D-TLCs)馈电拓扑,对机侧变流器功率器件IGBT因故障切除后的容错控制策略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功率偏差比较直接功率控制(PEC-DPC)的D-TLCs电压空间矢量优化方案。对比分析了8/4极25kW样机的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当机侧变流器1个或2个IGBT被切除后,所提OW-BDFG的PEC-DPC仍可实现变速恒频、最大功率点跟踪及单位功率因数控制,进一步提高了该发电机系统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馈发电机 开绕组 两电平变流器 直接功率控制 容错控制 最大功率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