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脂双层(BLM)概念及其实验进展——BLM的40年 被引量:9
1
作者 毕只初 H.T.TIEN A.L.OTTOVA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7-454,共8页
类脂双层研究的动力是来自生物世界 .虽然 196 1年首次报道生物体外的双层类脂膜 (BLMs)自组装 ,但从Hooke (16 72年 )起 ,实验科学家一直在处理有关BLM类型的界面吸附现象 .BLMs (或平面的类脂双层 )已应用在许多方面 ,即从基础的膜生... 类脂双层研究的动力是来自生物世界 .虽然 196 1年首次报道生物体外的双层类脂膜 (BLMs)自组装 ,但从Hooke (16 72年 )起 ,实验科学家一直在处理有关BLM类型的界面吸附现象 .BLMs (或平面的类脂双层 )已应用在许多方面 ,即从基础的膜生物物理学到实际的爱滋病研究 ,从通过水光分解的太阳能转换 ,到应用支持双层类脂膜 (s BLMs)的生物传感器的发展 ,到包括细胞凋亡 (apoptosis)在内的光生物学 .综述了类脂双层概念的起源及其实验进展 ,以及BLMs用作某些生物膜模型的最新研究 .此外 ,简要描述近来有关通过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分子类脂膜 化学传感器 自组装 界面现象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减压渣油馏分的油-水界面性质 Ⅹ.大庆减渣与伊朗轻质减渣馏分油-水薄液膜的性质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勃 李鸿雁 +2 位作者 张路 赵濉 李明远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98,共8页
采用双分子类脂膜实验装置研究了大庆减压渣油与伊朗轻质减压渣油馏分的油-水薄液膜的膜电容(膜厚度)、排液-破裂方式、膜稳定时间(膜寿命)。结果表明,减渣馏分越重,分子吸附状态稳定,其油-水薄液膜越厚,膜稳定性越好。减渣馏分油-水薄... 采用双分子类脂膜实验装置研究了大庆减压渣油与伊朗轻质减压渣油馏分的油-水薄液膜的膜电容(膜厚度)、排液-破裂方式、膜稳定时间(膜寿命)。结果表明,减渣馏分越重,分子吸附状态稳定,其油-水薄液膜越厚,膜稳定性越好。减渣馏分油-水薄液膜的排液-破裂有连续排液-破裂方式、“黑洞”排液-破裂方式和逐层破裂排液方式。当馏分越轻、馏分在油相中质量分数越低、表面活性剂加量越多时,以连续排液-破裂方式为主;而馏分越重、馏分在油相中的质量分数越高、表面活性剂加量越少时,以“黑洞”排液-破裂方式和逐层破裂排液方式为主。油相的组成,水相中的酸、碱、盐以及外加表面活性剂对减渣馏分的界面活性、吸附状态、电荷吸附量影响不同,相应的膜电容(膜厚度)和膜稳定时间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界面性质 大庆减压渣油 馏分油 薄液 减渣 轻质 伊朗 双分子类脂膜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