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辅助性T淋巴细胞17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和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涂琛 游晶 +4 位作者 刘怀鄂 陈红英 洪敏 刘子杰 娄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130-2134,共5页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和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7—1...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和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64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1例(CHB组)、代偿期肝硬化(CLC)患者21例(CLC组)、失代偿期肝硬化(DCLC)患者22例(DCLC组)。同期选取本院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Th17、Treg表达率,计算Th17/Treg比值;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 PCR)法测定外周血RORγt、Foxp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4组年龄、ALT、AST、T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CLC组、DCLC组Th17、Treg表达率及Th17/Treg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DCLC组Th17、Treg表达率及Th17/Treg比值均高于CHB组,Th17表达率及Th17/Treg比值均高于CLC组(P<0.05)。CHB组、CLC组、DCLC组RORγt mRNA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DCLC组RORγt mRNA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CHB组、CLC组(P<0.05)。CHB组、CLC组、DCLC组外周血Th17表达率与RORγt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CHB组、CLC组、DCLC组外周血Treg表达率与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CHB组、CLC组、DCLC组外周血Th17表达率、RORγt mRNA表达水平与ALT呈正相关(P<0.05);CHB组外周血Foxp3mRNA表达水平与ALT呈正相关(P<0.05);CHB组RORγt mRNA表达水平、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AST、TBIL呈正相关(P<0.05)。结论 Th17、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Foxp3可能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进展与肝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T淋巴细胞 辅助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 /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水平与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阳性调节性T细胞及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素杰 谭芹 +3 位作者 韦渊 王洁 范杰 岳二丽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74-678,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与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阳性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疾病活动度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113例不同分型OLP患者为研究对象(试验组),其中网纹型45例,充血型36例,糜烂型32...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与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阳性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疾病活动度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113例不同分型OLP患者为研究对象(试验组),其中网纹型45例,充血型36例,糜烂型32例。另选取健康志愿者76例设为对照组。血清Ang-2和Foxp3+Treg水平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统计OLP患者临床体征评分、OLP网纹-萎缩-糜烂(RAE)病损评分和疾病活动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明确Ang-2水平与Foxp3+Treg及各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分型OLP患者血清Ang-2、Foxp3+Treg水平均升高(P<0.05);与网纹型相比,糜烂型和充血型患者血清Ang-2、Foxp3+Treg水平升高(P<0.05);与充血型相比,糜烂型患者血清Ang-2、Foxp3+Treg水平升高(P<0.05)。糜烂型和充血型患者临床体征评分、RAE病损评分、疾病活动评分均高于网纹型(P<0.05);与充血型患者相比,糜烂型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升高(P<0.05)。OLP患者血清Ang-2水平与Foxp3+Treg、临床体征评分、RAE病损评分、疾病活动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1、0.548、0.554、0.528,P<0.001)。结论血清Ang-2水平在OLP患者体内异常升高,且其升高程度与患者Foxp3+Treg水平、临床体征、病损程度及疾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2 口腔扁平苔藓 翼状螺旋转录因子 调节性T细胞 疾病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叉状头螺旋转录因子3在斑秃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林 杨莹 +5 位作者 隋佳佳 陈晓红 文国容 陈永艳 晏文 罗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92-495,共4页
目的:探讨斑秃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转录因子叉状头螺旋转录因子(FOXP)3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 :将52例斑秃患者分为活动期组18例,稳定期组34例;局限型斑秃组41例,重型斑秃组11例。选取5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蛋白质印... 目的:探讨斑秃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转录因子叉状头螺旋转录因子(FOXP)3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 :将52例斑秃患者分为活动期组18例,稳定期组34例;局限型斑秃组41例,重型斑秃组11例。选取5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2组PBMCs中FOXP3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PBMCs中FOXP3蛋白表达均值为1.33±0.66,斑秃患者活动期组为0.45±0.34,稳定期组为0.80±0.4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89,P<0.05);活动期组和稳定期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斑秃活动期组低于稳定期组(P<0.05)。重型斑秃组FOXP3蛋白表达均值为0.41±0.26,局限型斑秃组为0.75±0.4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77,P<0.05);且重型斑秃组和局限型斑秃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型斑秃组低于局限型斑秃组(P<0.05)。斑秃患者PBMCs中FOXP3蛋白表达水平与斑秃病情的严重程度(SALT)呈负相关(r=-0.33,P<0.05)。结论:斑秃患者PBMCs中转录因子FOXP3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斑秃的细胞免疫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转录因子 螺旋转录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和叉头样转录因子3 mRNA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孔丽 张玉卓 +6 位作者 金萌 王闪闪 杜静华 张玉果 王荣琦 任伟光 南月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21-272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和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的表达及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门诊及住院...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和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的表达及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5例,同期选择健康自愿者35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PBMC中TIPE2 mRNA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肝脏血清生化指标、AFP、血白细胞及肿瘤大小、数量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2组患者ALT、AST、AST/ALT、TBil、WBC、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原发性肝癌组患者TIPE2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396±0.174 vs 1.045±0.330,t=12.187,P<0.01);而Foxp3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4.498±1.672 vs 1.922±1.297,t=7.746,P<0.01)。TIPE2 mRNA表达与血清ALT、AST、AST/ALT及AFP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52、-0.833、-0.992、-0.848,P值均<0.05),而Foxp3 mRNA表达与ALT、AST、AST/ALT及AFP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9、0.536、0.843、0.640,P值均<0.05)。TIPE2 mRNA表达与Foxp3 mRNA呈负相关(r=-0.821,P<0.01)。结论肝癌患者的TIPE2 mRNA表达下调,而Foxp3 mRNA表达上调,并与肝细胞损伤程度和AFP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TIPE2基因可能通过负性调控Treg介导的免疫反应参与肝癌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 转录因子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康法对脑缺血小鼠神经功能及叉头转录因子3和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杨赫 唐强 朱路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37-1442,共6页
目的探索针康法对脑缺血小鼠叉头转录因子3 (Foxp3)和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RORγ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5只成年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每组9只。每组再分为3 d、7 d、14 d 3个亚组。... 目的探索针康法对脑缺血小鼠叉头转录因子3 (Foxp3)和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RORγ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5只成年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每组9只。每组再分为3 d、7 d、14 d 3个亚组。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采用线栓法建立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仅手术不予治疗,针刺组接受头穴丛刺针灸治疗,康复组接受跑台训练,针康组接受头穴丛刺结合跑台治疗。术后各时间点,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价神经功能,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缺血侧脑组织Foxp3、RORγt表达。结果术后各时间点,假手术组mNSS为0分,模型组mNSS均高于假手术组(P <0.05)。术后3 d,与模型组比较,康复组、针康组mNSS降低(P <0.05)。术后14 d,与模型组和针刺组比较,针康组mNSS降低(P <0.05)。术后各时间点,针康组Foxp3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 <0.05)。术后3 d,针康组RORγt表达量较其他组均增加(P <0.05)。术后7 d,针康组RORγt表达量较针刺组、假手术组增加(P <0.05)。结论针康法可改善脑缺血小鼠组织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可能通过调节Foxp3、RORγt表达降低炎症的水平,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针康法 转录因子3 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样转录因子3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桂芬 陈世耀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1-274,共4页
叉头样转录因子3(forkhead box protein 3,Foxp3)过去被认为是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关键转录因子,近来发现其在胃癌细胞中也有表达,这可能是一种新的肿瘤免疫逃逸机制。胃癌患者外周血及微环境中Foxp3蛋白及mRNA的高... 叉头样转录因子3(forkhead box protein 3,Foxp3)过去被认为是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关键转录因子,近来发现其在胃癌细胞中也有表达,这可能是一种新的肿瘤免疫逃逸机制。胃癌患者外周血及微环境中Foxp3蛋白及mRNA的高表达可能涉及到多种信号通路,具有重要的基因调控作用并最终使肿瘤逃逸机体的免疫杀伤,干预其表达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免疫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调节性T细胞 转录因子3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自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叉头框家族转录因子P3表达量的影响
7
作者 姚战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及白癜风等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疾病,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是一类可以调节其他免疫细胞功能的T细胞亚型,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免疫效应从而维持体内免疫稳... 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及白癜风等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疾病,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是一类可以调节其他免疫细胞功能的T细胞亚型,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免疫效应从而维持体内免疫稳态[1]。近年来研究发现叉头框家族成员P3(forkhead box P3,Foxp3)是调节性T细胞的特异性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调节性T细胞 免疫抑制 框家族转录因子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样转录因子3的表达与大鼠实验性根尖周炎骨吸收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阳沙沙 彭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观察叉头样转录因子3(forkhead box P3,Foxp3)在大鼠实验性根尖周病变中的表达,探讨Foxp3与根尖周骨吸收的关系。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开髓,于术后0,7,14,21,28,35d取下颌骨,制备组织切片,分别用HE染色观察骨吸收范围,免疫组织化... 目的:观察叉头样转录因子3(forkhead box P3,Foxp3)在大鼠实验性根尖周病变中的表达,探讨Foxp3与根尖周骨吸收的关系。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开髓,于术后0,7,14,21,28,35d取下颌骨,制备组织切片,分别用HE染色观察骨吸收范围,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oxp3的表达和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破骨细胞的形成。结果:术后0~21d(急性期),Foxp3表达维持低水平,而破骨细胞迅速增多伴随骨吸收范围快速增大;术后21~35d(慢性期),Foxp3表达增高,而破骨细胞数目迅速减少,骨吸收无继续扩大趋势。结论:Foxp3表达于根尖周病损中,可能主要在慢性期控制炎症扩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3 根尖周炎 骨吸收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稽留流产患者滋养细胞中FoxO3a转录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8
9
作者 潘翠娇 王玉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滋养细胞中叉头框转录因子3a(FoxO3a)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的关系.方法:选取30例经B超及HCG动态监测证实为稽留流产病例的绒毛组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30例因非意愿妊娠行人工流产的正常妊娠病例的绒毛组织作为对照组.免疫...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滋养细胞中叉头框转录因子3a(FoxO3a)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的关系.方法:选取30例经B超及HCG动态监测证实为稽留流产病例的绒毛组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30例因非意愿妊娠行人工流产的正常妊娠病例的绒毛组织作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绒毛组织标本中FoxO3a及Caspase-3的表达并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其阳性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FoxO3a的表达位于滋养细胞胞质或胞核,Caspase-3的表达位于绒毛滋养细胞胞质;与正常妊娠组相比,稽留流产组滋养细胞中的FoxO3a表达降低和Caspase-3表达增多;组内FoxO3a及Caspase-3的表达有线性相关(P<0.05).结论:稽留流产滋养细胞中FoxO3a表达降低可能与细胞过度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稽留流产 绒毛 转录因子3a 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马酮通过FOXO3-FOXM1轴调控甲状腺癌BCPAP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化疗耐药
10
作者 王洪涛 马正 +2 位作者 单四新 朱坤良 苑留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71-877,共7页
目的:探究吉马酮通过叉头盒蛋白O3(FOXO3)-FOX亚类M1转录因子(FOXM1)信号通路调控人甲状腺癌细胞BCPAP和多柔比星(DOX)耐药BCPAP细胞(BCPAP/DOX)的增殖、迁移和化疗耐药。方法:常规培养BCPAP细胞,用BCPAP细胞构建BCPAP/DOX细胞,用MTT法... 目的:探究吉马酮通过叉头盒蛋白O3(FOXO3)-FOX亚类M1转录因子(FOXM1)信号通路调控人甲状腺癌细胞BCPAP和多柔比星(DOX)耐药BCPAP细胞(BCPAP/DOX)的增殖、迁移和化疗耐药。方法:常规培养BCPAP细胞,用BCPAP细胞构建BCPAP/DOX细胞,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吉马酮对BCPAP和BCPAP/DOX细胞增殖的影响。将BCPAP和BCPAP/DOX细胞分为Ctrl组(空白对照)、sh-NC组(转染sh-NC质粒)、低浓度吉马酮组(0.10 mmol/L)、高浓度吉马酮组(0.15 mmol/L)、高浓度吉马酮(0.15 mmol/L)+sh-FOXO3组(转染sh-FOXO3质粒),用转染试剂将sh-NC质粒和sh-FOXO3质粒转至相应的BCPAP和BCPAP/DOX细胞中。用CCK-8法、划痕愈合实验和WB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以及FOXO3、FOXM1、BAX、MMP-9和多药耐药-1(MDR-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BCPAP和BCPAP/DOX细胞中成功地敲减了FOXO3的表达,低浓度和高浓度吉马酮均可显著抑制BCPAP和BCPAP/DOX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降低细胞中FOMX1、MMP-9或MDR-1(BCPAP/DOX细胞)蛋白的表达,提升FOXO3和BAX蛋白的表达(均P<0.05),与低浓度比较,高浓度吉马酮的作用更为显著(均P<0.05),敲减FOXO3后可部分逆转吉马酮对这两种细胞的作用(均P<0.05)。结论:吉马酮可能通过FOXO3/FOXM1信号通路调控BCPAP和BCPAP/DOX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降低BCPAP/DOX细胞化疗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马酮 盒蛋白O3 盒亚类M1转录因子 甲状腺癌 增殖 迁移 化疗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母素乙调节FOXO3-FOXM1信号轴对卵巢癌生物学行为和化疗耐药性的影响
11
作者 杨发珍 张红敏 +1 位作者 着么 王乾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76-982,共7页
目的探讨贝母素乙(PMI)调节叉头框蛋白O3(FOXO3)-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信号轴对卵巢癌增殖、侵袭、迁移、凋亡和化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以卵巢癌SKOV3细胞、SKOV3/顺铂(DDP)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DDP对SKOV3细胞、SKOV3/DDP细胞... 目的探讨贝母素乙(PMI)调节叉头框蛋白O3(FOXO3)-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信号轴对卵巢癌增殖、侵袭、迁移、凋亡和化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以卵巢癌SKOV3细胞、SKOV3/顺铂(DDP)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DDP对SKOV3细胞、SKOV3/DDP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以及PMI对SKOV3/DDP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将SKOV3/DDP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DDP组(20μg/mL DDP)、L-PMI组、M-PMI组、H-PMI组(20μg/mL DDP联合50、100、200μmol/L PMI)、甘珀酸(CBX)组(20μg/mL DDP和200μmol/L PMI联合50 ng/mL CBX)。平板克隆实验检测SKOV3/DDP细胞的增殖;Transwell TM实验检测SKOV3/DDP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流式细胞术检测SKOV3/DDP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SKOV3/DDP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多药耐药相关蛋白5抗体(MRP5)、FOXO3、FOXM1蛋白表达量。结果SKOV3细胞和SKOV3/DDP细胞增殖抑制率在DDP干预下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显著增加,且SKOV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高于SKOV3/DPP细胞。SKOV3/DDP细胞增殖抑制率在PMI干预下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显著增加。DDP组克隆细胞数、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PCNA、MRP5、FOXM1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凋亡率、caspase-3、FOXO3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与DDP组比较,L-PMI组、M-PMI组、H-PMI组的克隆细胞数、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PCNA、MRP5、FOXM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凋亡率、caspase-3、FOXO3蛋白表达显著上升;CBX组克隆细胞数、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PCNA、MRP5、FOXM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H-PMI组,凋亡率、caspase-3、FOXO3蛋白表达显著低于H-PMI组。结论PMI可能是通过激活FOXO3,抑制FOXM1,进而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化疗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素乙 框蛋白O3 转录因子M1 卵巢癌 肿瘤免疫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OXO3a/Nrf2信号通路探讨尿毒症骨骼肌自噬的分子机制
12
作者 马娟 郭银雪 胡茂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6-993,共8页
目的:探讨叉头盒(forkhead box,FOX)O蛋白3a(forkhead box O3a,FOXO3a)/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的调节尿毒症骨骼肌自噬的机制。方法:24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 目的:探讨叉头盒(forkhead box,FOX)O蛋白3a(forkhead box O3a,FOXO3a)/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的调节尿毒症骨骼肌自噬的机制。方法:24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组和CKD+AST-120(AST)组,每组8只。通过5/6肾切除术建立CKD模型。在肾切除术后4周,CKD+AST组小鼠给予含AST-120粉末(尿毒毒素的木炭吸附剂)饮食,持续8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腓肠肌组织中的自噬溶酶体。C2C12小鼠成肌细胞分为对照(Control,Con)组、硫酸吲哚酚(indophenol sulfate,IS)组、IS+si-FOXO3a组。实时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FOXO3a表达情况。Giemsa染色对C2C12肌管直径进行量化。结果:与CKD组相比,CKD+AST组血清IS水平和腓肠肌组织中FOXO3a表达、自噬溶酶体的数量明显降低(P<0.05),以及腓肠肌、胫骨前肌、比目鱼肌质量明显增加(P<0.05)。与IS组相比,IS+si-FOXO3a组C2C12细胞中FOXO3a、肌肉萎缩盒基因(Muscle Atrophy F-box,atrogin-1)肌肉环脂蛋白1(muscle RING-finger protein-1,MuRF-1)的表达和细胞自噬通量明显降低(P<0.05),以及细胞直径明显增加(P<0.05)。与Sham组相比,CKD组小鼠腓肠肌组织中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表达明显升高(P<0.05),和NRF2表达明显降低(P<0.05)。AST治疗逆转了CKD小鼠腓肠肌组织中这些蛋白的变化。si-NRF2逆转了FOXO3a敲低对自噬流量的抑制作用。结论:IS可能通过持续刺激FOXO3a-KEAP1-NRF2轴促进骨骼肌过度自噬,参与尿毒症少肌症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盒O蛋白3a 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 尿毒症 骨骼肌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FOXP3、PD-1、PD-L1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雅莉 李西川 +2 位作者 张莉 毕胜利 张春泽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22,共7页
为了解宫颈癌组织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程序性死亡受体-l(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选取宫颈癌患者7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将其分别纳入宫颈癌组和CIN组.比... 为了解宫颈癌组织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程序性死亡受体-l(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选取宫颈癌患者7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将其分别纳入宫颈癌组和CIN组.比较宫颈癌组与CIN组、HPV感染组(26例)与无HPV感染组(44例)宫颈癌组织FOXP3、PD-1、PD-L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宫颈癌组织中3种蛋白阳性表达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发现,宫颈癌组P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CIN组的数值(P<0.05);HPV感染组宫颈癌组织FOXP3、PD-1、PD-L1蛋白的免疫组化评分均高于无HPV感染组(P<0.05)的评分.PD-1蛋白表达与PD-L1蛋白表达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FIGO分期的Ⅲ期或Ⅳ期、组织学分级中低分化、淋巴结转移中有淋巴结转移者FOXP3、PD-1、PD-L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为Ⅲ期或Ⅳ期、组织学分级为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为宫颈癌组织3种蛋白阳性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总之,宫颈病变与HPV感染均可导致FOXP3、PD-1、PD-L1蛋白呈高表达状态,3种蛋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反映患者病情、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翼状螺旋转录因子 程序性死亡受体-l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p3在Graves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钱伟 张强 吴汉妮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研究Graves病患者外周血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探讨其在Graves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32例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细胞表面及胞内双重染色后通过流式细胞术(FCM)测定Foxp3的表达,同时... 目的:研究Graves病患者外周血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探讨其在Graves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32例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细胞表面及胞内双重染色后通过流式细胞术(FCM)测定Foxp3的表达,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的水平。结果:GD组治疗前外周血Foxp3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同时测定的FT3、FT4呈显著负相关(P<0.01);治疗后,随着甲状腺功能的逐渐改善Foxp3水平虽仍低于正常对照(P<0.05)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GD患者体内存在Foxp3的表达异常,Foxp3可能参与了GD的发病,而高甲状腺素血症与Foxp3调节性T细胞两者之间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翼状螺旋转录因子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O1及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MAPLC3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霍小蕾 王金胜 +2 位作者 张毅强 韩玲娜 曹文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3-776,共4页
目的探讨叉头转录因子O亚家族1(FoxO1)及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APLC3)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2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胃癌组)及67例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采用荧光实时定... 目的探讨叉头转录因子O亚家族1(FoxO1)及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APLC3)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2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胃癌组)及67例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PCR)法检测FoxO1、Beclin1及MAPLC3水平,比较组间的水平变化并分析胃癌组中FoxO1、Beclin1及MAPLC3表达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组织FoxO1、Beclin1及MAPLC3水平变化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TNM分期、分化程度、部位、淋巴结转移及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关系。结果qPCR检测结果显示,胃癌组的FoxO1、Beclin1及MAPLC3水平依次为(0.489±0.032)、(0.148±0.012)和(0.581±0.03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的FoxO1水平与Beclin1水平呈正相关(r=0.270,P=0.014),Beclin1水平与MAPLC3水平呈正相关(r=0.351,P=0.001),但FoxO1水平与MAPLC3水平无关(r=0.208,P=0.061);FoxO1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Beclin1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均有关,且MAPLC3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及CEA水平均有关。结论FoxO1、Beclin1及MAPLC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且均与TNM分期有关,对胃癌诊断及病情评估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转录因子O亚家族(FoxO1) BECLIN1 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APL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P3在结肠癌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邱磊 邵华 苗永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38-1440,共3页
目的:研究叉头样螺旋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forkhead box P3,FOXP3)在结肠癌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OS)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90例原发性结肠腺癌癌细胞FOXP3的表达,分析... 目的:研究叉头样螺旋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forkhead box P3,FOXP3)在结肠癌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OS)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90例原发性结肠腺癌癌细胞FOXP3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结肠癌癌细胞表达FOXP3(+)的病例较癌细胞FOXP3(-)的病例预后差(χ2=4.427,P=0.035);淋巴结阳性组癌细胞FOXP3阳性率高于淋巴结阴性组(χ2=11.244,P=0.000);TNM分期越早癌细胞FOXP3阳性率越低(χ2=7.603,P=0.006)。结论:结肠癌癌细胞表达FOXP3(+)可能是结肠癌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螺旋转录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P3基因在人类变应性鼻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冰 李晓瑜 万礼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065-4067,共3页
目的:应用寡聚核苷酸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FOXP3基因在人类变应性鼻炎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包含14500条人类全长基因的寡聚核苷酸芯片HG-U133A2.0检测6例人类变应性鼻炎黏膜组织,6例正常鼻黏膜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分析FOXP3基因差异表达的差... 目的:应用寡聚核苷酸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FOXP3基因在人类变应性鼻炎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包含14500条人类全长基因的寡聚核苷酸芯片HG-U133A2.0检测6例人类变应性鼻炎黏膜组织,6例正常鼻黏膜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分析FOXP3基因差异表达的差异,并进行realtimeRT-PCR验证。结果:基因芯片筛选出FOXP3基因表达下调,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FOXP3基因表达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结论:变应性鼻炎基因表达谱存在差异,FOXP3基因表达降低可能对人类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基因芯片 转录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FOXK2对卵巢癌SK-OV-3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华真 孔令芹 +1 位作者 刘继锁 李景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5-390,共6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叉头框转录因子FOXK2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黏附等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FOXK2基因编码序列克隆到慢病毒表达载体,在HEK293T细胞中包装慢病毒并感染人卵巢癌SK-OV-3细胞,用qPCR和Western blot... 目的:探讨过表达叉头框转录因子FOXK2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黏附等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FOXK2基因编码序列克隆到慢病毒表达载体,在HEK293T细胞中包装慢病毒并感染人卵巢癌SK-OV-3细胞,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表达效果,用CCK-8法、细胞划痕愈合、Transwell和细胞黏附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用qPCR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物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FOXK2基因过表达载体并包装成慢病毒,将该慢病毒成功感染了SK-OV-3细胞并使FOXK2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过表达FOXK2后,SK-OV-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黏附能力显著升高(P<0.05或P<0.01),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vimentin和fibronectio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过表达FOXK2基因导致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黏附能力显著升高,其分子机制可能是阻止肿瘤细胞的EMT进程,FOXK2可能是卵巢癌诊疗的一个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FOXK2 卵巢癌 SK-OV-3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调Foxp3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侵袭和迁移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永碧 赖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3-175,179,共4页
目的:探讨Foxp3基因对卵巢癌细胞Skov3侵袭与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Foxp3基因过表达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导入Skov3细胞;以空载体转染细胞株为对照,通过细胞增殖、侵袭、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观察Skov3细胞Foxp3基因的表... 目的:探讨Foxp3基因对卵巢癌细胞Skov3侵袭与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Foxp3基因过表达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导入Skov3细胞;以空载体转染细胞株为对照,通过细胞增殖、侵袭、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观察Skov3细胞Foxp3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过表达Foxp3后细胞的侵袭与转移能力变化,检测MMP-2以及MMP-9基因表达变化。结果:导入过表达Foxp3质粒后,Skov3细胞的Foxp3表达显著升高;与空载体相比,过表达Foxp3基因显著抑制Skov3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并显著降低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论:上调Fox P3基因表达能通过下调MMP-2和MMP-9基因表达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行为,为深入研究Foxp3基因在体内的抑瘤作用和卵巢癌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状/翅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b-3p靶向FoxO3基因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预后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仁国 罗婷婷 贺微微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05-1011,共7页
目的:探讨miR-29b-3p靶向叉头转录因子O亚型3(forkhead box class O3,FoxO3)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方法:人肝细胞HL-7702(L02)通过miR-29b-3p抑制剂或NC抑制剂或pcDNA-FoxO3转染,经棕榈酸(... 目的:探讨miR-29b-3p靶向叉头转录因子O亚型3(forkhead box class O3,FoxO3)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方法:人肝细胞HL-7702(L02)通过miR-29b-3p抑制剂或NC抑制剂或pcDNA-FoxO3转染,经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处理后,采用油红O染色测定脂质积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ELISA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采用RT-qPCR检测FoxO3、miR-29b-3p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FoxO3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29b-3p靶向FoxO3。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组TG(2.05±0.22)mmol/L、TC(7.80±1.23)mmol/L、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149.67±8.96)%、白介素(interleukin,IL)-6(157.00±18.33)%、IL-8(177.33±24.58)%、miR-29b-3p(161.00±13.00)%、MDA(0.456±0.028)nmol/mL及油红O染成红色的脂滴数量明显升高,SOD(12.91±0.53)ng/mL、GSH-Px(0.515±0.038)ng/mL含量及FoxO3(65.93±4.56)%表达明显降低;miR-29b-3p靶向FoxO3;与PA组比较,PA+miR-29b-3p inhibitor组、PA+miR-29b-3p inhibitor+pcDNA-FoxO3组可明显降低TG、TC、TNF-α、IL-6、IL-8、miR-29b-3p、MDA含量及油红O染成红色的脂滴数量,明显升高SOD、GSH-Px含量。结论:miR-29b-3p靶向FoxO3可减轻PA诱导的L02细胞脂质积累和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miR-29b-3p 转录因子O亚型3 脂质蓄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