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位制视角下学校“县管校聘”落聘教师名单的产生研究
1
作者 钱佳 崔晓楠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7,共11页
基于“县管校聘”政策实施中某县C初中“校聘”落聘教师名单产生的案例叙述,从单位制视角分析了学校内教师在面对竞聘时的行为逻辑和学校治理逻辑。研究发现,在“县管校聘”名单产生过程中,单位组织内存在“权力合法化”“积极分子庇护... 基于“县管校聘”政策实施中某县C初中“校聘”落聘教师名单产生的案例叙述,从单位制视角分析了学校内教师在面对竞聘时的行为逻辑和学校治理逻辑。研究发现,在“县管校聘”名单产生过程中,单位组织内存在“权力合法化”“积极分子庇护”“领导—积极分子合谋”“有原则的特殊主义”等微观策略,而“非积极分子”且“低生产性”的教师离校概率最高。这些看似违背正式制度的“潜规则”恰恰是治理环境的产物:当前中小学面临非制度化任务过重和组织激励不足的困境,这种治理环境扩大了单位对积极分子的需求,学校领导倾向于运用灵活策略决定教师流向,达成对教师的单位控制和提升学校绩效等目标;同时,单位制塑造了教师的学校单位依赖与单位意识,强化教师个体对尊严与承认的追求,还建构起教师在面对校聘背后身份认同危机时的个体行为逻辑。然而,单位制视角下“县管校聘”政策执行会带来新的微观不公平问题,也有悖于其政策初衷,亟需从本土案例的视角形成具有中国话语意义的理论与实践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管校聘 单位制 教师名单 积极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县管校聘”政策下中小学流动教师教学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
2
作者 薛正斌 尹文斐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3-37,共5页
民族地区“县管校聘”政策有效促进了城乡不同中小学之间的师资流动,同时城乡中小学流动教师遇到了很多教学适应问题,主要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设施、备课方式等。中小学流动教师尽快适应新的学校教学环境的对策:加... 民族地区“县管校聘”政策有效促进了城乡不同中小学之间的师资流动,同时城乡中小学流动教师遇到了很多教学适应问题,主要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设施、备课方式等。中小学流动教师尽快适应新的学校教学环境的对策:加强入职培训更新中小学流动教师的教学理念、赋能学校教研活动帮助流动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流动教师适应教学对象、促进校际教学资源均衡发展解决流动教师适应教学设备困境、建立导师制度有效指导流动教师的备课教学工作,从而提高“县管校聘”政策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县管校聘”政策 中小学流动教师 教学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管校聘”政策的实施困境及破解之道 被引量:24
3
作者 侯洁 李睿 张茂聪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9-32,共4页
"县管校聘"是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探索。山东省潍坊市作为试点地区,对政策实施做出了有益贡献,但仍存在教师及学校对政策的认同程度存在差异、教育行政部门工作协调困难、配套保障机制缺失等突出问题。&qu... "县管校聘"是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探索。山东省潍坊市作为试点地区,对政策实施做出了有益贡献,但仍存在教师及学校对政策的认同程度存在差异、教育行政部门工作协调困难、配套保障机制缺失等突出问题。"县管校聘"政策的进一步推进,亟待建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完善教师工资福利保障机制、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管校聘 教师流动 契约化管理 跨校竟聘 绩效工资 城乡教育一体化 潍坊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管校聘”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前提与风险 被引量:28
4
作者 姜超 邬志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62,共6页
"县管校聘"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是当前基础教育政策焦点。这一政策暗含了以下逻辑前提:教师应该成为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突破口";依靠行政机制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交流;教师交流能对薄弱学校"填谷"。... "县管校聘"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是当前基础教育政策焦点。这一政策暗含了以下逻辑前提:教师应该成为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突破口";依靠行政机制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交流;教师交流能对薄弱学校"填谷"。结合教育现实对这些前提进行分析,发现这项政策存在以下风险:对教师作用估计过高、对行政协调困难估计不足、对其他交流机制欠缺考虑、破坏教师原有的工作生态。为了规避这些政策风险,提出以下改进办法:建立县域内教师需求电子平台和教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摸清县域教师总体状况,统一安排总量结构;以市场机制为主,尊重教师自主选择;建立优秀教师的增量培育机制和交流期限累加激励制度;实施梯度教师交流模式,逐步扩大交流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人事制度改革 县管校聘 教师管理 教师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管校聘”政策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师资交流轮岗的问题与对策--基于S省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9
5
作者 陈英文 张慧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6期23-27,共5页
对S省9个代表性地市的部分县区开展的“县管校聘”政策实施以来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的交流轮岗现状调查显示:部分基层校长和教师对“县管校聘”政策理解不到位,不同县(区)间教师交流轮岗推进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教师流动主观意愿整体水... 对S省9个代表性地市的部分县区开展的“县管校聘”政策实施以来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的交流轮岗现状调查显示:部分基层校长和教师对“县管校聘”政策理解不到位,不同县(区)间教师交流轮岗推进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教师流动主观意愿整体水平参差不齐,监测与调控的专业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县管校聘”政策背景下解决义务教育学校师资交流轮岗问题的对策是:加强示范引领,提升校长和教师政策理解程度;积极运用调节杠杆,统筹省域政策推进水平;因人因事制宜,激发教师交流轮岗的主观意愿;加强监测与评估专业性,完善督导评估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管校聘 义务教育学校 师资 交流轮岗 示范引领 统筹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管校聘教师流动政策的实施困境与破解路径 被引量:14
6
作者 范文卿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1,共3页
县管校聘政策可以提供交流平台与机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然而,县管校聘政策在实施中存在诸多困境,如流动教师对政策认识不到位、行政协调难度较大、配套保障机制缺失、教师归属感较低。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县管校聘政策可以提供交流平台与机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然而,县管校聘政策在实施中存在诸多困境,如流动教师对政策认识不到位、行政协调难度较大、配套保障机制缺失、教师归属感较低。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联动机制和保障机制保障县管校聘政策的高效落实,从而有效提升教师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管校聘 教师流动 轮岗交流 师资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管校聘制度下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夏泽胜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4期8-10,共3页
县管校聘制度旨在通过优化配置教师资源来赋能县域教育均衡发展,但在试点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农村教师参与边缘化、选岗被动化、竞聘薄弱化、人际紧张化等问题。从县管校聘制度的价值设定出发,聚焦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三方协同”治理... 县管校聘制度旨在通过优化配置教师资源来赋能县域教育均衡发展,但在试点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农村教师参与边缘化、选岗被动化、竞聘薄弱化、人际紧张化等问题。从县管校聘制度的价值设定出发,聚焦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三方协同”治理机制、“四级联动”沟通机制、“五维并举”发展机制、“六优增值”评价机制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管校聘 农村教师 师资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县管校聘”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33
8
作者 赵垣可 刘善槐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3-61,共9页
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是义务教育教师管理制度的创新之举,有助于打破城乡之间师资固化的局面,激发教师活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国家及地方政策体系的不完善、执行机构的政策执行能力弱化、目标... 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是义务教育教师管理制度的创新之举,有助于打破城乡之间师资固化的局面,激发教师活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国家及地方政策体系的不完善、执行机构的政策执行能力弱化、目标群体对政策认同度不高以及缺乏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是制约“县管校聘”政策有效落实的主要因素。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政策有效执行,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县管校聘”政策体系;坚持“高位推动”,力促“县管”“校聘”精准落地;构建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提升目标群体的政策认同度;优化“县管校聘”政策执行环境,营造良好政策执行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管校聘 教师 义务教育 政策执行 史密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进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垣可 刘善槐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4-131,共8页
"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是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创新之举。这项改革在实践中遭遇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挑战、政策执行者的道德风险以及公立中小学校及教师的发展性难题。这些改革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可归为"县管校聘&... "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是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创新之举。这项改革在实践中遭遇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挑战、政策执行者的道德风险以及公立中小学校及教师的发展性难题。这些改革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可归为"县管校聘"政策体系的不完备、改革行动者的利益导向、改革的保守主义传统与分数至上的考评文化等。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持续深入开展需要完善"县管校聘"政策体系,增强政策现实操作性;强化改革监督机制,规范改革行动者的利益行为;构建利益协调机制,调动各方改革积极性;完善教育考核评价制度,引导大众形成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健全舆情监控体系,制定改革应急处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管校聘 教师管理 政策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管校聘背景下教师交流现状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国强 邵光华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4期8-11,共4页
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我国近几年实施教师流动政策。由于受“校管校用”教师管理制度制约,教师流动实施效果不佳,开始试点“县管校聘”教师管理改革。分析县管校聘下的教师流动,发现又陷入部门合作不畅、教师抗阻、教师归属感降低、加剧... 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我国近几年实施教师流动政策。由于受“校管校用”教师管理制度制约,教师流动实施效果不佳,开始试点“县管校聘”教师管理改革。分析县管校聘下的教师流动,发现又陷入部门合作不畅、教师抗阻、教师归属感降低、加剧城乡教育差距等困境。为解决这些问题,须准确解读政策内涵,深刻领会县管校聘的主旨要义;赋予教育行政部门财权和人事权,做好县、校协调;提高农村学校吸引力,让城区优师愿意来,农村优师留得住;完善教师流动制度,营造和谐工作氛围,提高教师归属感;深入调研,总结经验,稳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管校聘 城乡教师流动 实施困境 改进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文学 王寰安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6,共3页
"县管校聘"是近几年提出的教师人事制度的重大变革,目的在于打破义务教育教师流动不畅的政策桎梏,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但我们冷静思考后发现,作为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县管校聘"在实施过程中不但会遭到原有利益... "县管校聘"是近几年提出的教师人事制度的重大变革,目的在于打破义务教育教师流动不畅的政策桎梏,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但我们冷静思考后发现,作为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县管校聘"在实施过程中不但会遭到原有利益相关者的阻挠,产生一系列改革成本,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要确保"县管校聘"顺利实施并取得成功,我们必须明确改革成本分担主体,建立健全成本补偿机制;完善配套制度,破解"县管校聘"实施困境;树立风险意识,"未亡羊,先补牢",做好风险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管校聘 教师管理 教育资源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域理论视域下“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行动空间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垣可 刘善槐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1-91,共11页
“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是发生于一定场域里的实践。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发现场域中的资本类型主要有政治资本、制度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劳动资本及经济资本,政府部门、学校、教师等行动者依托自己所掌握的资本在场域中占据不... “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是发生于一定场域里的实践。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发现场域中的资本类型主要有政治资本、制度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劳动资本及经济资本,政府部门、学校、教师等行动者依托自己所掌握的资本在场域中占据不同的位置。政府部门内部的互动实践决定了“县管”效力,“教育局―学校―教师”的互动实践则直接影响了“校聘”成效。场域中行动者的互动在一段时间后会逐步形成一种具有阶段性、相对稳定性及动态生成性特征的局部秩序,既是行动者互动实践的阶段性结果,也是行动者下一步采取策略性行动的条件和背景,为区域内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变迁奠定了基础,但需警惕因局部秩序导致的改革“内卷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 县管校聘 教师管理 局部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管校聘”制度下教师流动政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娟 常国良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27期40-42,共3页
为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我国提出“县管校聘”的交流轮岗政策,这一制度对改善乡村地区与薄弱学校教师的师资力量、盘活教师队伍具有重大意义。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执行力度低、配套制度不健全、... 为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我国提出“县管校聘”的交流轮岗政策,这一制度对改善乡村地区与薄弱学校教师的师资力量、盘活教师队伍具有重大意义。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执行力度低、配套制度不健全、教师对政策认同感低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落实“县管校聘”政策,本文提出加强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执行力度、完善相关配套保障机制、增强教师的认同感等对策,以期能够推动教师交流轮岗政策的稳步推进、改善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管校聘 教师流动 教育均衡 义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管校聘”体制下教师交流轮岗的机制建构 被引量:20
14
作者 袁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7-132,共6页
良好的制度设计既需要体制依托,也需要机制支撑。目前,我国确立了“县管校聘”的教师交流轮岗的体制框架,但还有“县管”怎么管、交流轮岗教师人选如何确定、教师交流轮岗的积极性如何提高、怎样在流入校高效开展工作等一系列机制问题... 良好的制度设计既需要体制依托,也需要机制支撑。目前,我国确立了“县管校聘”的教师交流轮岗的体制框架,但还有“县管”怎么管、交流轮岗教师人选如何确定、教师交流轮岗的积极性如何提高、怎样在流入校高效开展工作等一系列机制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为此,需要建立或完善县级各部门的横向协调机制、科学合理的交流轮岗教师遴选机制、有利于教师交流轮岗积极性提高的补偿激励机制、推动交流轮岗教师高效开展工作的保障与督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管校聘 义务教育 师资配置 交流轮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管校聘”背景下教师专业人员身份的困境与再确认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昕鹏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23,共5页
《教师法》将教师身份定位于"专业人员",但该身份在实践中尤其是"县管校聘"试点地区教师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遭遇了诸多困境。受制于"专业人员"身份的内涵与外延,教师的权利义务、管理方式和权益受损时的... 《教师法》将教师身份定位于"专业人员",但该身份在实践中尤其是"县管校聘"试点地区教师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遭遇了诸多困境。受制于"专业人员"身份的内涵与外延,教师的权利义务、管理方式和权益受损时的法律救济等问题的解决均欠缺法理基础。为推进试点地区教师交流轮岗的顺利进行,应将公立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界定为"国家工作人员",同时推进教师行政合同的有效适用和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为教师管理体制改革保留一定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管校聘 教师身份 专业人员 国家工作人员 教师行政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管校聘”制度的政策全景、落地挑战和扎根进路 被引量:15
16
作者 蔡群青 宗国庆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36,共7页
"县管校聘"制度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教师共享性和流动性,优化师资配置和提高教师工作活力的重要政策落实载体与举措。在全面推行"县管校聘"的关键阶段,需要重视以教师留与流的矛盾、校长权与责的矛盾... "县管校聘"制度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教师共享性和流动性,优化师资配置和提高教师工作活力的重要政策落实载体与举措。在全面推行"县管校聘"的关键阶段,需要重视以教师留与流的矛盾、校长权与责的矛盾、教育系统内与外的矛盾为核心的落地挑战。为确保"县管校聘"的落地扎根,教育系统内外部多方主体需构建县域内统一的保证教师能动,促进教师想动,助推教师持续动的制度体系,为"县管校聘"的依法实施、公平保障、落实质量和社会认可提供持续的动力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管校聘”制度 教师流动 制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管校聘”如何从理论走向实践 被引量:8
17
作者 魏玉祥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15,共3页
“县管校聘”的推行,不仅有利于激发教师队伍内在活力,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而且有利于教师跨校流动,促进师资优化均衡配置。但从近几年推行情况看,“县管校聘”在落实中多流于形式,“县管”缺位,“校聘”权力被放大,缺少有效制约... “县管校聘”的推行,不仅有利于激发教师队伍内在活力,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而且有利于教师跨校流动,促进师资优化均衡配置。但从近几年推行情况看,“县管校聘”在落实中多流于形式,“县管”缺位,“校聘”权力被放大,缺少有效制约和有效监督,教师申诉渠道不畅通,改革主体不支持。好的改革设想必须有科学的制度作保障,科学的制度必须用科学的程序去落实,科学的程序必须在有效的监督下运行。厘清“县管”与“校聘”的主体责任,“县管校聘”才能从困境曲折的小径探索迈入大面积实施的康庄大道,实现“县管校聘”的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管校聘 师资优化配置 教育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县“县管校聘”政策实施的现实困境与对策出路 被引量:4
18
作者 左崇良 欧健婷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2-45,共4页
以广东省肇庆市G县为例,通过多种形式的调研,分析山区县在推行县管校聘政策中面临的现实困境。研究发现,G县实施县管校聘政策主要面临教师资源流动不畅、教师考核标准不一、教师参与意愿不强等问题,其原因在于顶层设计欠周密、政策激励... 以广东省肇庆市G县为例,通过多种形式的调研,分析山区县在推行县管校聘政策中面临的现实困境。研究发现,G县实施县管校聘政策主要面临教师资源流动不畅、教师考核标准不一、教师参与意愿不强等问题,其原因在于顶层设计欠周密、政策激励性不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对此,建议改革教师管理制度,推进教师有序流动;构建协同培育机制,缩小城乡师资差距;出台教师激励制度,吸引优秀教师到乡村任教;建设财政统筹机制,为乡村教师提供生活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管校聘 师资均衡 教育均衡 乡村教育 乡村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县管校聘"良机提升教师管理效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俊峰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5-57,共3页
"县管校聘"为学校和教师发展带来新机遇。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伊洛中学借此契机,帮助教师建立正确职业观,不断优化教师聘任方式,通过交流竞聘、跨校竞聘、双选双聘等方式,激发教师内在发展动力;同时通过价值引领、文化浸润等方... "县管校聘"为学校和教师发展带来新机遇。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伊洛中学借此契机,帮助教师建立正确职业观,不断优化教师聘任方式,通过交流竞聘、跨校竞聘、双选双聘等方式,激发教师内在发展动力;同时通过价值引领、文化浸润等方式,探索教师管理新路径,助力教师队伍实现更优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管校聘 交流竞聘 双选双聘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管校聘对教师惩戒权的影响与规范
20
作者 刘云峰 肖黎明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11期17-19,共3页
2020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将开始全面推行县管校聘制,面对新的教师人事管理模式,如何正确使用、监督和规范教师的惩戒权,成为一个急需研究与解决的教育问题。教师应当调整心态,控制情绪,合理使用与创新教师惩戒权;上级教育领导部门要完善... 2020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将开始全面推行县管校聘制,面对新的教师人事管理模式,如何正确使用、监督和规范教师的惩戒权,成为一个急需研究与解决的教育问题。教师应当调整心态,控制情绪,合理使用与创新教师惩戒权;上级教育领导部门要完善规定,加强监管与沟通,支持教师合理的惩戒行为,共同努力使教育惩戒更好地纠正学生不良言行,培养个体遵纪守法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管校聘 教师惩戒权 教师权威 权力约束 小学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