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帕霉素协同去甲氧柔红霉素诱导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妍敏 吴康妮 +4 位作者 王颖佳 吴功强 曹伟杰 于晓红 黄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2-488,共7页
目的: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联合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抗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Jurkat细胞株的效应及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分析两药联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Isobologram法分析两药联合作用的性质;电镜形态学观... 目的: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联合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抗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Jurkat细胞株的效应及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分析两药联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Isobologram法分析两药联合作用的性质;电镜形态学观察和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PARP、Caspase8、Caspase9及Akt、p-Akt、P85S6K、p-P85S6K、P70S6K、p-P70S6K、ERK1/2、p-ERK1/2等蛋白质水平表达。结果:CCK-8法示IDA联合Rapa能明显降低IDA的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Isobologram法示两药联合指数小于1。免疫印迹法示两药联用组较IDA单用组更能激活Caspase3和底物PARP,Caspase8和Caspase9在两药联用组均呈现明显激活。IDA联用Rapa后能使mTOR信号通路上游的Akt及下游的P85S6K、P70S6K分子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并能协同下调ERK的磷酸化水平。结论:Rapa和IDA对Jurkat细胞的生长抑制具有协同作用,两药联用时细胞凋亡增加,且通过线粒体和细胞膜双途径增强凋亡效应。其协同机制可能与Rapa逆转IDA引起的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并抑制ERK信号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RKAT细胞 白血病淋巴瘤 成人T细胞 西罗莫司/药理学 去甲氧柔红霉素/药理学 细胞凋亡/药物作用 信号传导 细胞增殖/药物作用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剂量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持续静脉点滴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 被引量:24
2
作者 钱思轩 李建勇 +6 位作者 吴汉新 陆化 仇红霞 陈丽娟 卢瑞南 徐卫 盛瑞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209-213,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标准剂量的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持续静脉点滴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38例AML患者(初治AML30例,难治、复发AML8例)均在治疗前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异常核型15例,复杂染色体... 本研究旨在探讨标准剂量的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持续静脉点滴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38例AML患者(初治AML30例,难治、复发AML8例)均在治疗前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异常核型15例,复杂染色体异常4例。诱导方案为第1-3天IDA12mg/(m2.d),第1-7天Ara-C100mg/(m2.d),持续静脉点滴。结果显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89.5%(34/38),完全缓解(CR)率84.2%(32/38),其中初治AML的CR率为90.0%(27/30),复发、难治AML的CR率为62.5%(5/8),4例复杂染色体异常患者均达细胞遗传学缓解。6例经上述治疗后疾病复发,3例早期复发,3例晚期复发。总生存期中位时间>22月,无病生存中位时间>16月。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粒细胞缺乏所致感染,未见严重的非造血系统不良反应。结论:标准剂量的IDA联合Ara-C24小时持续静脉点滴为初治、复发、难治AML的高效、安全的方案,此方案为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创造了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去甲红霉素 阿糖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诱导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秦铁军 徐泽锋 +6 位作者 方力维 张宏丽 张悦 王敬哲 潘丽娟 胡耐博 肖志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277-1282,共6页
本研究探讨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阿糖胞苷(Ara-C)、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n)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HAI)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31例初治AML患者接受HAI诱导化疗,统计1个疗... 本研究探讨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阿糖胞苷(Ara-C)、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n)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HAI)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31例初治AML患者接受HAI诱导化疗,统计1个疗程的缓解率、长期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比较WHO亚型、遗传学及初始白细胞计数等不同预后分组患者疗效,按照WHO抗癌药物不良反应评估标准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26例患者1个疗程后获完全缓解(CR),CR率为84%。染色体核型预后良好组(n=10)、预后中等组(n=16)、预后不良组(n=5)患者1个疗程的CR率分别为90%、88%、6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7例高白细胞数(白细胞计数≥100×109/L)患者均获CR,24例非高白细胞数组患者19例获CR。中位随访期15(2-56)个月,全部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44%。26例CR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52%,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51%。所有31例患者均完成HAI诱导化疗,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在诱导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发生严重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2×109/L持续的中位时间为16(6-24)天。31例患者均发生Ⅲ-Ⅳ级严重感染,抑制期中位发热持续时间为6(1-36)天。败血症发生率为19.4%(6/31);侵袭性真菌病发生率45.2%(14/31),Ⅲ-Ⅳ级非血液学毒性反应以发热(非感染性)、谷丙转氨酶升高、腹泻、胆红素升高、口腔炎等最为常见,发生率分别为6.5%、6.5%、3.2%、3.2%、3.2%。结论:HAI方案治疗初治AML疗效肯定,特别是1个疗程的缓解率明显高于DA标准诱导方案。HAI方案安全性较好,除非发生严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高三尖杉酯碱 去甲红霉素 诱导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建民 孟沛霖 +3 位作者 王健民 董群生 袁有忠 闵碧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86-287,共2页
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杨建民,孟沛霖,王健民,董群生,袁有忠,闵碧荷近年国外动物实验证实,新药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较柔红霉素(DNR)抗肿瘤活性更强,且对心脏的作者单位第二军医... 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杨建民,孟沛霖,王健民,董群生,袁有忠,闵碧荷近年国外动物实验证实,新药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较柔红霉素(DNR)抗肿瘤活性更强,且对心脏的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液内科,上海,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去甲红霉素 药物疗法 新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去甲氧柔红霉素的预处理方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难治性白血病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程昊钰 杨怡欣 +7 位作者 杨帆 张维婕 费新红 殷宇明 顾江英 满其航 赵杰 王静波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0-246,共7页
目的探讨含去甲氧柔红霉素(IDA)的预处理方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高危难治性白血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6例接受了allo-HSCT的高危难治性白血病患者,采用7种含IDA的预处理方案。总结116例受者的植入情况。采用Kapla... 目的探讨含去甲氧柔红霉素(IDA)的预处理方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高危难治性白血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6例接受了allo-HSCT的高危难治性白血病患者,采用7种含IDA的预处理方案。总结116例受者的植入情况。采用Kaplan-Meier曲线对2年总生存率(OS)、2年无病生存率(DFS)、累积复发率、复发病死率、移植相关病死率(TRM)、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aGVHD)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cGVHD)的累积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6例受者均成功植入。中位随访时间为28(7~70)个月,64例受者存活,2年OS为55.2%,2年DFS为51.7%,2年复发病死率23.3%,2年TRM为18.1%。116例受者中有72例发生aGVHD,aGVHD 2年累积发生率为62.1%,其中Ⅲ~Ⅳ度aGVHD 20例,2年累积发生率为17.2%。59例发生cGVHD,2年累积发生率为55.4%,其中广泛型cGVHD 2年累积发生率为14.7%。116例受者中有30例复发,2年累积复发率为25.9%。结论含IDA的预处理方案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高,可以作为高危难治性白血病患者移植预处理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红霉素 高危难治性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处理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复发 总生存率 无病生存率 累积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曾晓颖 陈瑜 +3 位作者 周励 张芬琴 李秀松 沈志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 观察和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的初治、复发以及难治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急性白血病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辅以其它药物的联合化疗,分为初治组、复发组和难治组三组进行疗效观察比较.结果总有效率达70.6%,初治组与复发组... 目的 观察和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的初治、复发以及难治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急性白血病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辅以其它药物的联合化疗,分为初治组、复发组和难治组三组进行疗效观察比较.结果总有效率达70.6%,初治组与复发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初治组与难治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去甲氧柔红霉素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去甲红霉素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方案治疗22例难治性、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 被引量:1
7
作者 邹外一 罗绍凯 李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 :研究VIDM方案 (长春新碱、去甲氧柔红霉素、地塞米松及马法兰 )对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 (MM)的疗效及其毒性反应。方法 :随机将 45例难治、复发MM患者分为两组 :VIDM组 (治疗组 ) 2 2例 ,采用VIDM方案治疗 ,VAD组 (对照组 ) ... 目的 :研究VIDM方案 (长春新碱、去甲氧柔红霉素、地塞米松及马法兰 )对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 (MM)的疗效及其毒性反应。方法 :随机将 45例难治、复发MM患者分为两组 :VIDM组 (治疗组 ) 2 2例 ,采用VIDM方案治疗 ,VAD组 (对照组 ) 2 3例 ,采用VAD方案治疗 ,观察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 :VIDM组总体有效率(PR +进步 )为 5 9 1%,B组总体有效率为 2 6 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两组间各种主要疗效指标比较 ,VIDM方案明显优于VAD方案 (P <0 0 5 ) :VIDM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比VAD组高 (P <0 0 5 ) ,但均在停药 2周左右恢复 ,未见永久性造血干细胞损伤 ,无需延长疗程 ;VIDM方案髓外副作用较轻。结论 :VIDM方案治疗MM疗效可靠 ,髓外毒副作用轻 ,骨髓抑制程度亦可接受 ,是目前治疗MM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化疗 去甲红霉素 难治性 复发性 药物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小儿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柳国胜 杨慧敏 +2 位作者 陈觉凝 廖国仪 伍曼仪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6期88-88,共1页
小儿白血病在小儿恶性肿瘤中占第一位,占所有的恶性肿瘤的1/3左右。通过新的抗癌药物的应用,小儿白血病的存活率明显提高。我们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方案治疗2例小儿白血病(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1例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 小儿白血病在小儿恶性肿瘤中占第一位,占所有的恶性肿瘤的1/3左右。通过新的抗癌药物的应用,小儿白血病的存活率明显提高。我们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方案治疗2例小儿白血病(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1例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结果提示: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小儿白血病疗效确切,对心脏的毒性小于柔红霉素,但骨髓抑制比柔红霉素更加严重,通常需要加强支持疗法,如给予惠尔血、成分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红霉素 白血病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L甲氧柔红霉素与柔红霉素治疗的比较
9
作者 胡炯 陈钰 +3 位作者 沈志祥 赵维莅 于汀 吴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63-365,共3页
目的提高成人ALL的有效治疗 ,尝试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 (IDA)治疗成人ALL。 方法初发成人ALL病例共 2 8例 ;采用标准的VDP或VDLP方案 :IDA治疗组 (17例 )和柔红霉毒 (DNR)治疗组 (11例 ) ;并对两组的近期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诱导化疗ID... 目的提高成人ALL的有效治疗 ,尝试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 (IDA)治疗成人ALL。 方法初发成人ALL病例共 2 8例 ;采用标准的VDP或VDLP方案 :IDA治疗组 (17例 )和柔红霉毒 (DNR)治疗组 (11例 ) ;并对两组的近期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诱导化疗IDA组缓解率为 82 .4% (14/17) ,早期死亡率 17.6 % ;DNR组缓解率 90 .9% ,早期死亡率 9.1% ,两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巩固化疗疗效 :生存分析曲线示IDA组 10个月无复发生存为41.7% ,总生存率为 83.3% ;而DNR组为 2 3.3%和 37.5 %。两组比较虽无明显差异 ,但仍提示提高缓解质量的趋势。 结论IDA诱导缓解率与DNR组相近 ,但有可能延长持续缓解时间 ;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加强缓解后治疗强度才能提高长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 去甲红霉素 红霉素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分析
10
作者 方建培 陈纯 +1 位作者 黄绍良 钟凤仪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5-75,共1页
自1995年12月以来,我们采用4去甲柔红霉素(ID)联合VLDex方案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0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对象初治1例,男性;难治性9例,男8例,女孩1例。年龄从... 自1995年12月以来,我们采用4去甲柔红霉素(ID)联合VLDex方案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0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对象初治1例,男性;难治性9例,男8例,女孩1例。年龄从8个月至10岁。难治标准为下诸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儿童 淋巴细胞 去甲红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沈志祥 张久莲 +3 位作者 张芬琴 吴方 陈珏 李秀松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18-118,共1页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上海血液病研究所(200025)沈志祥,张久莲,张芬琴,吴方,陈珏,李秀松盐碳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HCl,IDA)是一种新蒽环类...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上海血液病研究所(200025)沈志祥,张久莲,张芬琴,吴方,陈珏,李秀松盐碳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HCl,IDA)是一种新蒽环类药物。国外研究证实,它对初治、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去甲红霉素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19例疗效观察
12
作者 吴汉新 盛瑞兰 钱思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药物疗法 去甲红霉素 治疗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去甲氧柔红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3
作者 孔宪明 陈芳源 +3 位作者 缪金明 王燕婷 欧阳仁荣 陆国红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探讨国人使用口服 4-去甲氧柔红霉素 (IDA)的药代动力学 ,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应用反向高压液相技术 (HPLC)检测 6例初发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口服IDA后药物在血浆、单个核细胞和尿液中的药代动力学变化。 结果药物在单... 目的探讨国人使用口服 4-去甲氧柔红霉素 (IDA)的药代动力学 ,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应用反向高压液相技术 (HPLC)检测 6例初发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口服IDA后药物在血浆、单个核细胞和尿液中的药代动力学变化。 结果药物在单个核细胞内有较高的浓度 ,其变化与血浆内浓度变化一致 ;连续 3d用药 ,血浆及细胞内的浓度高峰出现于第 2d用药后的 6 0min ,或第 3d用药后的 2h左右 ;6d后还能测出药物浓度。第 2疗程用药的血浆药物浓度较第 1疗程低。 结论IDA疗效可能与药物进入细胞内及转化为醇式IDA(IDAOL)能力有关 ,药物血浆内浓度与细胞内浓度的关系有个体差异。用药 6d内药物尿排占总量的 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去甲红霉素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糖胞苷分别联合去甲氧柔红霉素、柔红霉素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对恶性分子表达影响的差异 被引量:13
14
作者 努尔比亚.阿布都热西提 维尼拉.吐尔洪 +1 位作者 努尔阿米娜.依明尼亚孜 帕力旦.艾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01-603,607,共4页
目的:研究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IA)方案以及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对恶性分子表达影响的差异。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IA组和DA组,接受不同化疗方案后2个... 目的:研究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IA)方案以及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对恶性分子表达影响的差异。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IA组和DA组,接受不同化疗方案后2个周期时测定骨髓组织中增殖基因、凋亡基因、侵袭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化疗两个疗程后,IA组患者骨髓组织中Daxx、CDX2、MCL1、BCL2、SOX4、S100A6、MMP9、N-cadherin、ICAM-1、SDF-1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DA组,SHIP1、Bax、C/EBPα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DA组。结论:IA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能够较DA方案更为有效地抑制增殖及侵袭基因的表达、增加凋亡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去甲红霉素 红霉素 阿糖胞苷 恶性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巩固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10例报告
15
作者 李燕华 符仁义 +1 位作者 杨京涛 古利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74-375,共2页
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是新一代蒽环类强有力的抗白血病药物,我们将其用于小儿急性白血病缓解后的巩固治疗阶段,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儿童 急性 白血病 去甲红霉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10例报告
16
作者 杨水葱 张家馨 +1 位作者 邓素莲 刘志刚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255-255,270,共2页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10例报告杨水葱,张家馨,邓素莲,刘志刚(西安第一临床医学院儿科学教研室710061)去甲氧柔红霉素是柔红霉素(DA)去掉其蒽环第4位碳原子上的甲氧基的异构物[1]。脂溶性强,易透过细...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10例报告杨水葱,张家馨,邓素莲,刘志刚(西安第一临床医学院儿科学教研室710061)去甲氧柔红霉素是柔红霉素(DA)去掉其蒽环第4位碳原子上的甲氧基的异构物[1]。脂溶性强,易透过细胞膜,细胞内药物浓度高血浆中半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ALL 药物疗法 去甲红霉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使1例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第三次完全缓解
17
作者 王学文 应江山 +2 位作者 吴兴中 钱晓萍 刘海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87-88,共2页
自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采用全反式维甲酸(RA)诱导分化治疗以来。显示该药安全、高效,不诱发 DIC 和不引起细胞毒性骨髓再生障碍,完全缓解串高达90%以上。为控制复发,以期获得长期生存或治愈,亟待探索缓解后的有效化疗方案。5年多... 自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采用全反式维甲酸(RA)诱导分化治疗以来。显示该药安全、高效,不诱发 DIC 和不引起细胞毒性骨髓再生障碍,完全缓解串高达90%以上。为控制复发,以期获得长期生存或治愈,亟待探索缓解后的有效化疗方案。5年多来,我院应用 RA 治疗 APL 32例,6例(18.75%)复发,其中2例第二次复发,经化疗均再次取得完全缓解(CR3)。现就1例2次复发的 APL 患者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再诱导取得 CR 的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红霉素 诱导分化治疗 全反式维 早幼粒细胞 阿糖 急性白血病 外周血有核细胞 细胞毒性 环磷酞胺 完全缓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米托蒽醌脂质体方案治疗高危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焦余庆 熊昊 +8 位作者 陈智 杨李 陶芳 孙鸣 祁闪闪 卢文婕 王卓 杜宇 罗琳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含米托蒽醌脂质体方案治疗高危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收集武汉儿童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应用含米托蒽醌脂质体方案治疗的AML高危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方案的AML高危患儿,分... 目的:探讨含米托蒽醌脂质体方案治疗高危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收集武汉儿童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应用含米托蒽醌脂质体方案治疗的AML高危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方案的AML高危患儿,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骨髓恢复时间、骨髓完全缓解(CR)率,微小残留病灶(MRD)清除率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等临床特性。结果:患儿接受含米托蒽醌脂质体化疗方案在白细胞(17 vs 21 d)、粒细胞(18 vs 24d)、血小板(17 vs 24 d)及血红蛋白(20 vs 26 d)计数恢复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去甲氧柔红霉素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MRD转阴率分别为90.9%和72.7%,对照组为94.1%和76.4%,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类似。结论:含米托蒽醌脂质体化疗方案治疗高危儿童AML疗效不劣于去甲氧柔红霉素方案,但骨髓抑制时间明显缩短,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托蒽醌脂质体 急性髓系白血病 去甲红霉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方案和DA方案诱导缓解老年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9
作者 田冬华 甘思林 +3 位作者 邢海洲 刘延方 谢新生 孙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82-1285,共4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IA)和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DA)方案诱导缓解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了60例老年初治AML(M3除外)患者应用IA方案或DA方案诱导缓解治疗的临床资料。... 本研究旨在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IA)和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DA)方案诱导缓解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了60例老年初治AML(M3除外)患者应用IA方案或DA方案诱导缓解治疗的临床资料。在IA组22例中男8例,女14例,中位年龄66岁;在DA组38例中男20例,女18例,中位年龄64岁。临床疗效观察指标为化疗1个疗程后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表明:IA组14例患者达完全缓解(CR),CR率为63.63%,DA组12例达CR,CR率为31.5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组与D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3.63%和36.8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血液学不良反应及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两组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治老年AML患者,IA组的1个疗程缓解率和总有效率较DA组高(P<0.05),且I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并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老年患者 去甲红霉素 阿糖胞苷 诱导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成人初治非M3型AML的完全缓解率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7
20
作者 林鹏 王炜 +3 位作者 黄伟波 李明炜 杨小娜 姚海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2-426,共5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化疗方案(柔红霉素、国产去甲氧柔红霉素、进口去甲氧柔红霉素分别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成人初治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完全缓解率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1例成人初治非M3型AM L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3组:A组:... 目的:比较3种不同化疗方案(柔红霉素、国产去甲氧柔红霉素、进口去甲氧柔红霉素分别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成人初治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完全缓解率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1例成人初治非M3型AM L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3组:A组:应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17例);B组:应用国产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24例);C组:应用进口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30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C组完全缓解率(86.67%)显著高于A组(52.94%)和B组(70.83%),B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A组(P<0.05)。3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感染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去甲氧柔红霉素对非M3型AM L患者的疗效优于柔红霉素,尤其进口药物的临床疗效更高;柔红霉素与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均在可控范围,故二者均可作为治疗AML患者的一线药物,患者可根据自身经济能力选择更为合适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红霉素 去甲红霉素 阿糖胞苷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