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3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致密砂岩储层黏土矿物形貌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坤阳 杜谷 +1 位作者 王冠 何佳乐 《岩矿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5-253,共9页
致密砂岩气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储层矿物学特征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非常规油气领域研究热点。黏土矿物作为致密砂岩储层的主要组成矿物之一,目前对其形貌特征的研究主要依赖于电子显微术,但受其表面电荷吸附性及样品... 致密砂岩气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储层矿物学特征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非常规油气领域研究热点。黏土矿物作为致密砂岩储层的主要组成矿物之一,目前对其形貌特征的研究主要依赖于电子显微术,但受其表面电荷吸附性及样品表面导电膜二次改造的影响,很难对其表面形貌特征进行准确的精细刻画。然而,致密砂岩储层主体孔径在20~500nm,伊蒙混层黏土、绿泥石、伊利石等黏土矿物为纳米孔隙发育的主要矿物之一,随着致密砂岩储层微纳米孔隙系统的研究深入,黏土矿物纳米形貌特征的研究对于致密砂岩储层评价显得愈发重要,因此,对黏土矿物纳米/亚纳米形貌特征的研究对于储层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到川西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晚成岩阶段中伊蒙混层黏土矿物发育平行阶梯条纹,阶梯的两面凹角处形成了大量的纳米孔隙,是无机纳米孔隙的主要组成部分;绿泥石主要呈面平棱直的理想晶体生长终态,生长层在纵向上有规律地无隙叠置,晶体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伊利石发育平行阶梯条纹或波纹状阶梯,晶体形态不规则,处于亚稳定状态。其次,川西须家河组晚成岩阶段的黏土矿物构造背景相似、经历的成岩演化序列相同,但是通过AFM观察到川西须家河组晚成岩阶段不同种类黏土矿物晶体形态各异、晶面阶梯发育程度不尽相同,表明黏土矿物的形貌特征与成岩作用之间存在着空间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致密砂岩 伊蒙混层黏土 绿泥石 伊利石 生长阶梯 川西须家河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煤岩微观孔隙结构与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石虎 李勇 +4 位作者 刘雅利 王延斌 刘曾勤 陈刚 陈新军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3,共11页
煤岩孔隙结构与力学性质是煤层气地质评价的关键参数,反映煤的储集性与可压性。以山西沁水、大同等盆地4块煤样(大同侏罗系煤、镜质体反射率R_(o)=0.91%,古交山西组2号煤、R_(o)=1.34%,古交太原组8号煤、R_(o)=1.70%,翼城山西组2号煤、R... 煤岩孔隙结构与力学性质是煤层气地质评价的关键参数,反映煤的储集性与可压性。以山西沁水、大同等盆地4块煤样(大同侏罗系煤、镜质体反射率R_(o)=0.91%,古交山西组2号煤、R_(o)=1.34%,古交太原组8号煤、R_(o)=1.70%,翼城山西组2号煤、R_(o)=1.77%)为研究对象,基于原子力显微镜实验,利用图像分割法与Derjaguin-Muller-Toporov力学模型建立微观孔隙结构与力学性质联合表征技术,明确煤样的微观孔隙结构与力学性质,揭示了物质组成、孔隙结构及热演化程度对微观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样的面孔率主要分布于2.72%~4.60%,平均3.58%;总孔表面积为(3.413~5.638)×10^(-2)μm^(2)/μm^(2),总孔容为(0.5~3.9)×10^(-4)μm^(3)/μm^(2),孔径主要分布于10~100 nm,杨氏模量分布于2.24~3.10 GPa,平均2.77 GPa。煤的力学性质受到物质组成、孔隙结构与热演化程度的共同作用,随着水分的减少、挥发分与矿物含量的增加,杨氏模量呈现增大趋势;表面粗糙度、平均孔径、面孔率、比表面积及总孔容增大,杨氏模量表现出减小趋势;随着热演化程度增加,杨氏模量减小。基于原子力显微镜可同步揭示煤岩微观孔隙结构与力学性质,为煤储层储集性与力学研究提供新方法与新思路,对于非常规储层储集性评价及可压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孔径分布 杨氏模量 原子力显微镜 图像分割 煤层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和化学成像的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贺静 郑娜 +4 位作者 徐丽 沈素丹 浦群 房尔园 介素云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56-2171,共16页
探讨了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技术(AFM-IR)的核心机制、技术进展及其在多个学科中的广泛应用。AFM-IR技术融合了原子力显微镜(AFM)的纳米级空间分辨率与红外光谱(IR)的化学分析能力,基于光热诱导共振(photothermal induced resonance,PT... 探讨了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技术(AFM-IR)的核心机制、技术进展及其在多个学科中的广泛应用。AFM-IR技术融合了原子力显微镜(AFM)的纳米级空间分辨率与红外光谱(IR)的化学分析能力,基于光热诱导共振(photothermal induced resonance,PTIR)原理,其不仅延续了AFM在微观形貌表征上的优势,还克服了传统红外光谱在空间分辨率上的局限,并且补充了AFM在化学组分分析上的空白。文中阐述了AFM-IR的工作原理和三种成像技术(接触、轻敲和峰值力轻敲),随后着重讨论了其在聚合物复合材料、生物组织、环境污染物检测以及压电铁电材料和电池材料表征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同时,也提出了AFM-IR技术在提高信噪比和软物质研究中应用的挑战。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以期推动AFM-IR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促进其在材料的设计与性能优化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 纳米结构 聚合物 电池材料 生物工程 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体外纯化蛋白分子的表面结构
4
作者 陈昭颖 方骁枫 +5 位作者 刘丹彦 陈梦琴 凌夕 赵洁旻 魏伟 吴育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199,共7页
目的以课题组纯化获得的蛋白样本为观察对象,对比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的观察结果,并总结AFM观察生物大分子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方法将蛋白样本使用PBS稀释... 目的以课题组纯化获得的蛋白样本为观察对象,对比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的观察结果,并总结AFM观察生物大分子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方法将蛋白样本使用PBS稀释至15 nmol·L^(-1),分别固定于载玻片、硅片和云母片上烘干,制成固相观察样本,SEM样本在观察前镀铂,使用AFM及SEM观察蛋白质表面结构,计算样本高度,对比结果差异。结果带正电的蛋白样本在观察时由于AFM探针的斥力会向右偏移;云母片能很好地消除蛋白正电荷从而避免样本移动;PBS能为蛋白样本提供良好的稳定环境,但PBS盐结晶会干扰探针运行和成像清晰度;SEM样本需要镀铂后观察,无法达到AFM的精度。结论使用AFM和SEM均可在体外环境直接观察蛋白质结构,AFM能提供更高精度的观察结果;在蛋白样本稳定性允许的情况下首选超纯水为溶剂载体,乙醇等挥发性液体也可作为溶剂载体,AFM的应用可为药理学生物大分子互作研究提供一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受体结构 蛋白质体外结构 超微结构 云母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原位探测铵态氮对沉淀态钙磷的溶解动力学
5
作者 葛新飞 张文君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1,共10页
现代农业对磷肥的过度施用导致了其在集约农田中的大量累积,且大部分以枸溶性和难溶性的沉淀态存在,因此提高沉淀态磷的有效性是磷肥高效利用的关键。目前,大量宏观的田间试验已揭示了氮肥对磷肥的活化具有促进效应。然而,微纳尺度上氮... 现代农业对磷肥的过度施用导致了其在集约农田中的大量累积,且大部分以枸溶性和难溶性的沉淀态存在,因此提高沉淀态磷的有效性是磷肥高效利用的关键。目前,大量宏观的田间试验已揭示了氮肥对磷肥的活化具有促进效应。然而,微纳尺度上氮肥和沉淀态磷肥相互作用的原位研究仍然缺乏。本研究选用土壤中常见的磷酸钙矿物(磷酸氢钙(DCPD)、羟基磷灰石(HAP))作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浓度氯化铵(0.5、5、50、500、1000 mmol·L^(-1))为氮源,利用原位原子力显微镜原位观察了不同氮肥添加水平下,DCPD和HAP的表面溶解动力学。结果表明,氯化铵的添加驱动DCPD表面以三角形蚀坑的形式迅速溶解,且随着添加浓度的提高,DCPD表面溶解速率显著增强。结合DCPD表面溶解的定量表征,发现随着氯化铵浓度从0.5 mmol·L^(-1)增至1000 mmol·L^(-1),溶出磷的质量从27.00 mg·kg^(-1)显著增至145.0 mg·kg^(-1)。对于HAP而言,即使氯化铵浓度增至1000 mmol·L^(-1),HAP表面形貌几乎不变,未出现明显溶解,且溶出磷的质量仅为5.00 mg·kg^(-1),与超纯水溶出磷的质量相当(3.00 mg·kg^(-1))。分子水平的动力学力谱结果表明,铵根阳离子和DCPD之间的相互作用力(230.6 pN)显著大于其与HAP之间的相互作用力(154.0 pN)。这表明铵根阳离子在不同磷酸钙表面的结合强度差异显著,造成矿物表面水化层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带来矿物表面溶解的显著差异。本研究在纳米尺度原位表征了磷酸钙表面溶解动力学,并揭示了氯化铵调控其表面溶解的分子机制,为氮磷配施增强土壤供磷能力提供了直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铵态氮 磷酸钙 原位溶解 原子力显微镜 互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拉伸技术揭示金属蛋白酶ADAMTS13的构象
6
作者 谷慧婷 杨俊贤 +2 位作者 方金花 吴建华 林蒋国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1-448,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pH条件下ADAMTS13的构象态。方法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两种拉伸体系(Biotin-Streptavidin体系和6×His-Anti-His抗体体系)下的ADAMTS13分子进行拉伸,并分析断裂力和分子轮廓长度。结果pH 7.4条件下,利用Biotin-Streptavi... 目的探究不同pH条件下ADAMTS13的构象态。方法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两种拉伸体系(Biotin-Streptavidin体系和6×His-Anti-His抗体体系)下的ADAMTS13分子进行拉伸,并分析断裂力和分子轮廓长度。结果pH 7.4条件下,利用Biotin-Streptavidin体系拉伸ADAMTS13时,分子轮廓长度平均值为(30.93±1.56)nm,其频数分布为双峰分布,峰值位置分别为(22.12±0.01)、(49.57±0.05)nm;利用6×His-Anti-His抗体体系拉伸ADAMTS13时,分子轮廓长度平均值为(32.77±0.72)nm,其频数分布为双峰分布,峰值位置分别为(25.73±0.16)、(43.84±0.63)nm。pH 6.0条件下,利用Biotin-Streptavidin体系拉伸ADAMTS13时,分子轮廓长度平均值为(47.07±1.6)nm,其频数分布为3峰分布,峰值位置分别是(22.00±1.25)、(55.09±2.62)、(76.69±3.06)nm。与pH 7.4相比,pH 6.0时ADAMTS13的构象更为伸展。结论ADAMTS13在pH 7.4时存在“闭合”构象态和中间构象态;而在pH 6.0时,ADAMTS13存在“闭合”构象态、中间构象态和“开放”构象态。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ADAMTS13在正常生理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紫癜中的作用,为新型重组ADAMTS13药物的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TS13 原子力显微镜 构象状态 断裂力 分子轮廓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调制原子力显微镜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原子尺度力学测量方法
7
作者 姬厚淋 赵可可 +3 位作者 杨轲萌 刘春萌 张家奇 程少博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6-465,共10页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长边振动水晶振子(length extension resonator,LER)为力学传感器的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杆,通过将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技术与频率调制原子力显微镜(frequency modulated-a...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长边振动水晶振子(length extension resonator,LER)为力学传感器的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杆,通过将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技术与频率调制原子力显微镜(frequency modulated-atomic force microscope,FM-AFM)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纳米材料原子结构动态观测与力学性能同步测量。通过以典型金属(如金)、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金刚石)以及半导体材料(如二硫化钼)为研究对象,系统验证了该样品杆在探究原子尺度力学性能方面的普适性和有效性。(1)金纳米触点在拉伸过程中展现出量子化电导阶梯效应,当触点直径由0.9 nm缩减至0.8 nm和0.6 nm时,其弹簧常数从18.4 N/m逐步降至17.1 N/m和14.2 N/m,对应电导值从9.7 G_(0)阶梯式衰减至8.8 G_(0)和5.2 G_(0);(2)亚10 nm的金刚石颗粒在压缩过程中呈现非线性弹性响应,最大压缩应变约为12.18%;(3)极限尺寸的单层二硫化钼纳米带(2 nm×1.15 nm)展现出良好的弹性性能,测得弹簧常数约为80.4 N/m,推算杨氏模量约达215 GPa。本研究建立的纳米力学测试方法为理解原子尺度材料的力学性能提供了有效手段,在纳米力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 频率调制原子力显微镜 纳米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编码器-解码器卷积神经网络的原子力显微镜针尖估计
8
作者 雷艺彤 陈宇航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3,共9页
原子力显微镜(AFM)探针针尖形貌尺寸是表面微纳结构精确测量、局域物理化学特性准确表征中的关键参数。基于数学形态学的传统方法,针尖盲估计方法可以仅根据扫描图像来评估针尖形状尺寸,但其往往能给出的是针尖尺寸上限值并非真正的针... 原子力显微镜(AFM)探针针尖形貌尺寸是表面微纳结构精确测量、局域物理化学特性准确表征中的关键参数。基于数学形态学的传统方法,针尖盲估计方法可以仅根据扫描图像来评估针尖形状尺寸,但其往往能给出的是针尖尺寸上限值并非真正的针尖尺寸。而且此种方法受扫描噪声影响较大,获得的尺寸精度难以完全满足需求。针对该问题,基于编码器-解码器架构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了AFM针尖形貌尺寸的稳定、准确的估计研究。在网络的监督学习训练中,以包含不同半径和数量的纳米颗粒结构,应用数学形态学膨胀算法模拟一系列设定半径针尖的扫描图像作为训练数据集,并以平均绝对误差作为损失函数来更新网络参数。结果表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于针尖半径包含在训练集范围内的探针所得扫描图像具备准确预测针尖尺寸的能力。但是当扫描图像的对应针尖尺寸超出该范围时,预测的准确性会降低。此外,通过引入叠加噪声的训练数据,模型的预测能力显著提高,可以准确预测含噪声的扫描图像所用探针的针尖尺寸,且无需额外去噪处理。随后在实际AFM扫描图像上的测试结果证实了该方法预测针尖形貌尺寸的有效性。最后通过模拟和实验数据验证了同样的方法还可以用在受针尖效应影响的图像处理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监督学习 原子力显微镜 针尖形状预测 深度学习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束偏转法的原子力显微镜探针一致性装配系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宝良 梁文峰 +1 位作者 杨铁 于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7,共11页
为解决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系统更换探针后光路调整复杂耗时、精度不足的问题,本文首次提出通过精密控制探针与探针夹装配位置来实现更换的探针相对AFM系统原光路位置的一致,进而实现免去AFM系统换针后调整光路... 为解决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系统更换探针后光路调整复杂耗时、精度不足的问题,本文首次提出通过精密控制探针与探针夹装配位置来实现更换的探针相对AFM系统原光路位置的一致,进而实现免去AFM系统换针后调整光路步骤。该系统的光路一致性组件采用光束偏转法对探针位置与偏转进行放大与监测,并使用高精度位移与角度调节平台进行探针相对于探针夹的方位调整。通过实物搭建对探针一致性效果进行了验证,并对紫外光(Ultraviolet,UV)胶水固化过程导致探针位置偏移影响;探针不同偏移量时产生的探测器噪音对AFM系统成像质量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由该系统装配的探针平均位置精度接近1.1μm;并且在AFM系统中更换一致性探针仅需8 s。该系统实现了高精度且质量稳定的探针一致性装配,极大地简化了AFM系统重新校准光路的操作步骤,其与自动换针装置配合可有效提升工业计量型AFM的操作与测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探针装配 光束偏转法 微米级位移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X2000型原子力显微镜(AFM)力的标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芒来 聂时春 张嗣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8-529,541,共3页
根据针尖的形状和各项参数进行了TMX2000型原子力显微镜载荷、粘附力、法向力、横向力及其摩擦力的标定。其标定结果为载荷Fl=0.073×(Ilm-Il0)/Sn×N·m-1,横向力Ft=0.156×It/Sn×N·m-1,摩擦力Ff=0.078×... 根据针尖的形状和各项参数进行了TMX2000型原子力显微镜载荷、粘附力、法向力、横向力及其摩擦力的标定。其标定结果为载荷Fl=0.073×(Ilm-Il0)/Sn×N·m-1,横向力Ft=0.156×It/Sn×N·m-1,摩擦力Ff=0.078×(It+-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afm) X2000型 TM 标定结果 摩擦力 横向力 粘附力 法向力 Sn 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对碳酸钙晶体生长过程影响的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徐敬 方键 李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观测了添加羟基乙叉二膦酸 (HEDP)后的碳酸钙晶粒的表面形貌变化。纯碳酸钙过饱和溶液析出的碳酸钙晶体有两种主要的形态 :薄片状菱形晶体和类似立方体的菱方体晶体。AFM图像显示添加HEDP后菱方体晶体的形貌发生了... 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观测了添加羟基乙叉二膦酸 (HEDP)后的碳酸钙晶粒的表面形貌变化。纯碳酸钙过饱和溶液析出的碳酸钙晶体有两种主要的形态 :薄片状菱形晶体和类似立方体的菱方体晶体。AFM图像显示添加HEDP后菱方体晶体的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呈现一种类似多晶的表面结构 ;而薄片状菱形晶体在添加HEDP前后测量不到生长变化。实验结果表明HEDP对薄片状菱形晶体有阻垢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乙叉二磷酸 HEDP 碳酸钙 晶体生长过程 原子力显微镜 afm 研究 非化学配比阻垢剂 阻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基质沥青老化前后形态变化及微观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关泊 陈俊 郝培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02-2305,共4页
采用旋转薄膜加热(RTFOT)和压力老化(PAV)制备克拉玛依90#短期和中长期老化沥青试样,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老化前后沥青试样的形态变化及微观力学性能,并与其三大指标及高温流变性能建立关系。结果表明,老化使沥青样品在纳米尺度... 采用旋转薄膜加热(RTFOT)和压力老化(PAV)制备克拉玛依90#短期和中长期老化沥青试样,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老化前后沥青试样的形态变化及微观力学性能,并与其三大指标及高温流变性能建立关系。结果表明,老化使沥青样品在纳米尺度上的空间变异性显著增大,会在探针压痕过程中使样品变形所消耗的能力与总作用功之间的比值(PI)显著增大,并会导致沥青样品的黏结强度显著增大。且由模拟老化RTFOT和PAV引起的沥青剪切刚度增大与相位角减小均与PI增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原子力显微镜 基质沥青 形貌 微观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AFM)在光盘检测及其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景蔚萱 蒋庄德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68-374,共7页
Applications of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in optical disc technology are summarized. AFM is ideally suited to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meterscale pit and bump structures in CD/DVD manufacturing, so the relati... Applications of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in optical disc technology are summarized. AFM is ideally suited to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meterscale pit and bump structures in CD/DVD manufacturing, 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on variables and pits/bumps geometry as well as relations between pits/bumps geometry and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discs can be established to perform direct quality control of CD/DVD manufacturing. Applications of AFM in optical disc technology mainly fall into three parts: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opography of discs/stampers, semi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its/bumps geometry of discs/stampers and length analysis of data marks on bump with statistics technology.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opography of discs/stampers and semi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its/bumps geometry of discs/stampers are chiefly oriented to the measurements of high error rate at beginning of play, pit morphology and block error rate, track pitch variations, pit depth monitoring as well as bump morphology and its surface roughness.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oling channels of the mold has deteriorated, resulting in the discs being separated from the stamper while they are too soft due to inadequate cooling in the area where high error rate and block error rate are frequently produced. Length analysis of data marks with statistics technology is aimed at the analysis of track pitch and pitch variation, bump length (offset, deviation, asymmetry) and AFM jitter, bump width and width variation, bump height and height variation as well as side wall angle (slope) and slope vari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AFM images yields important information about optical disc microstructure and in turn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It is very useful to analyze geometric parameters by considering the fundamental length groups of the data marks. The obtained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AFM have particular advantages i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discs/stampers manufactu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盘 质量检测 原子力显微镜 质量控制 模板 凹坑 凸台 抖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用于探究人眼近视与角膜基质生物力学属性的相关性
14
作者 李佩航 邓海琼 +4 位作者 杨舒 李军 赵槐苗 王鑫 王雁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1-241,共1页
目的角膜基质是由多层纤维平行排列构成的胶原纤维板层结构所组成。近视是视力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但近视病理发展与角膜基质中胶原纤维微观结构和角膜基质的生物力学属性之间的复杂层次关系尚未阐明。方法本研究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 目的角膜基质是由多层纤维平行排列构成的胶原纤维板层结构所组成。近视是视力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但近视病理发展与角膜基质中胶原纤维微观结构和角膜基质的生物力学属性之间的复杂层次关系尚未阐明。方法本研究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不同近视程度的角膜基质进行形貌表征和力学属性测量,观察角膜基质内部胶原纤维的微观结构,对实验所得力学属性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同时,采用传统工具Corvis ST在体评估角膜基质的变形响应和宏观尺度下的角膜基质生物力学属性。结果根据透射电子显微镜与原子力显微镜实验所得图像,对胶原纤维直径和纤维间距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近视程度的加深,胶原纤维密度减小,直径明显增加,纤维高度增加,纤维间距明显扩大;根据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压痕实验测量得出角膜基质弹性数据,用Hertz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角膜基质的弹性模量随近视程度的加深而减小,角膜基质的可变形性增加。结论随着近视程度的加深,角膜基质弹性模量降低,变形能力增加,角膜基质变得更加柔软,胶原纤维间隙变宽直径变大,角膜内部结构发生改变。角膜基质的内部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与近视具有极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程度 病理发展 角膜基质 胶原纤维 原子力显微镜 生物力学特性 板层 平行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M-III型原子力显微镜在实验教学中的使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帮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5年第4期34-38,共5页
扫描隧道显微镜(MicroNano AFM-Ⅲ型原子力显微镜),简称原子力显微镜,它集STM、AFM接触/非接触/侧向力/轻敲模式于一体,使人们能够通过实验论证,清晰地观察到物质表面的原子排列状态.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验证量子力... 扫描隧道显微镜(MicroNano AFM-Ⅲ型原子力显微镜),简称原子力显微镜,它集STM、AFM接触/非接触/侧向力/轻敲模式于一体,使人们能够通过实验论证,清晰地观察到物质表面的原子排列状态.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验证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真正深入到原子世界,了解原子结构排列的真实图像,对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对纳米尺度的进一步了解和深入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实验教学 Ⅲ型 扫描隧道显微镜 创造性思维 轻敲模式 原子排列 物质表面 实际操作 隧道效应 子力 原子结构 纳米尺度 STM 侧向力 afm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对牙釉质脱矿再矿化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郝丽英 刘宇峰 +1 位作者 文莺惠 郑赛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1,49,共6页
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无须样本前处理的集形貌直观化和数据量化为一体的高分辨检测工具。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直观观察牙釉质脱矿及再矿化的微观形貌,并量化分析粗糙度和细菌黏附力。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进行形貌观察和硬度值量化... 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无须样本前处理的集形貌直观化和数据量化为一体的高分辨检测工具。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直观观察牙釉质脱矿及再矿化的微观形貌,并量化分析粗糙度和细菌黏附力。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进行形貌观察和硬度值量化,验证原子力显微镜对牙釉质脱矿及再矿化的成像和量化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脱矿时间的增加,牙釉质表面结构疏松,粗糙度增大;经过再矿化处理后,随着再矿化时间的增加,表面变得更为紧致,粗糙度降低。其他表征方法获得相似的结果,验证了原子力显微技术检测分析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牙釉质 脱矿 再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图像识别辅助原子力显微镜单细胞力学特性精准高效探测
17
作者 吕晓龙 李密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8-480,共13页
目的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出现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工具,特别是AFM压痕实验技术已成为细胞力学特性探测的重要方法,从单细胞尺度为生理病理活动过程带来了大量新的认识,是对传统生化集群平均研究方法的有力补充。然而现有AFM压痕实... 目的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出现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工具,特别是AFM压痕实验技术已成为细胞力学特性探测的重要方法,从单细胞尺度为生理病理活动过程带来了大量新的认识,是对传统生化集群平均研究方法的有力补充。然而现有AFM压痕实验技术存在着依赖人工、效率低下等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实际应用。本文通过将光学显微成像自动目标识别技术与AFM压痕技术结合,建立了单个游离态细胞及聚团生长细胞的力学特性精准高效测量方法。方法利用YOLO深度学习算法识别出光学图像中细胞的中心部位,并通过嵌入视觉转换器(ViT)模块的双UNet神经网络模型对细胞边缘部位进行精确分割,同时采用模板匹配算法对光学图像中AFM微球探针进行定位,在此基础上自动确定AFM探针上的微球针尖与细胞不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而对细胞中心部位和边缘部位的力学特性进行快速测量。选取HEK 293(人胚胎肾细胞)和HGC-27(人未分化胃癌细胞)两种细胞进行验证实验,并利用Hertz模型对获取的力曲线进行分析以得到细胞杨氏模量。结果在深度学习光学图像自动识别导引下可将AFM探针准确移动至细胞不同部位(中心和边缘)进行力学特性测量,同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可对单个游离态细胞进行可靠测量,也适用于聚团生长的细胞。结论深度学习图像识别在辅助AFM单细胞力学特性精准高效探测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将深度学习图像识别与AFM结合有助于发展面向生物医学应用的高通量单细胞力学特性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细胞力学特性 光学图像 深度学习 杨氏模量 微球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加工轨迹测压电剪切叠堆二维高频运动位移
18
作者 尹若楠 薛勃 +1 位作者 张津铭 吴哲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8-164,共7页
针对两轴压电剪切叠堆在高频电压驱动下的二维高频运动的位移测量问题,提出使用(AFM)探针在敲击模式下的加工痕迹测量压电剪切叠堆运动位移的方法,首先制备热塑性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薄膜,随后进行AFM探针敲击加工实验,扫描AM... 针对两轴压电剪切叠堆在高频电压驱动下的二维高频运动的位移测量问题,提出使用(AFM)探针在敲击模式下的加工痕迹测量压电剪切叠堆运动位移的方法,首先制备热塑性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薄膜,随后进行AFM探针敲击加工实验,扫描AMF探针加工轨迹并对其进行后处理,成功得到压电剪切叠堆的二维高频运动位移,实现了以半接触的方式对压电剪切叠堆二维高频复杂运动的准确检测,并依据实验数据对压电剪切叠堆二维运动位移随电压幅值及频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10 Hz~5 kHz的激励信号频率范围内,所提出的方法能准确测量压电剪切叠堆的运动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敲击加工 压电剪切叠堆 二维高频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在有机缓蚀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伦滔 王慧如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8,共21页
有机缓蚀剂具有低毒性和高性价比等优点,在低浓度的注射剂量下可以实现优良的缓蚀效果,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碳钢)、电子工业(铜)、车辆船舶和航空航天工业(铝),保护合金材料免受腐蚀危害。现有的电化学测试技术已经在有机缓蚀剂领域... 有机缓蚀剂具有低毒性和高性价比等优点,在低浓度的注射剂量下可以实现优良的缓蚀效果,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碳钢)、电子工业(铜)、车辆船舶和航空航天工业(铝),保护合金材料免受腐蚀危害。现有的电化学测试技术已经在有机缓蚀剂领域得以广泛应用,这种传统的研究方法可以提供有关界面电化学反应的平均动力学信息,但是无法直接解析缓蚀剂的吸附及作用机制。随着金属腐蚀与缓蚀剂研究的微观化和系统化发展,电化学分析手段逐渐与其他分析技术(如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等)紧密结合,开展了对缓蚀剂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在这些分析技术中,原子力显微镜(AFM)由于空间分辨率成像能力高,受工作环境和样品性质的局限较少,在有机缓蚀剂于金属/溶液界面的直观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近年来原子力显微镜在有机缓蚀剂领域的研究进展,简述了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几种操作模式,详述了AFM的接触模式在有机缓蚀剂研究中的普遍应用和其局限性,总结了AFM的敲击模式在表面活性剂吸附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和研究现状并延伸到有机缓蚀剂的吸附研究,综述了AFM几个衍生功能(包括纳米刮擦、力-距离曲线、摩擦力和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在有机缓蚀剂研究中获得的缓蚀剂膜的力学和电化学相关信息,最后对AFM在有机缓蚀剂领域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表面技术 有机缓蚀剂 表面活性剂 接触模式 敲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红外光谱在聚合物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放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5,69,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红外光谱(AFM-IR)在高分子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进展,着重突出了AFM-IR在表征不同试样时的优势。AFM-IR克服了传统表征手段的诸多缺点,可以在纳米尺度上获得试样的化学组成信息,且表征精确性高,检... 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红外光谱(AFM-IR)在高分子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进展,着重突出了AFM-IR在表征不同试样时的优势。AFM-IR克服了传统表征手段的诸多缺点,可以在纳米尺度上获得试样的化学组成信息,且表征精确性高,检测过程对试样无损,因而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以及薄膜材料等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研究聚合物构效关系、改善多种材料性能提供了重要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 高分子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