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叛逆与重生:神话原型与青少年文化的互动再生产——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 |
沈婷芝
|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出土文字资料与古代神话原型新探 |
王晖
王建科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0
|
|
3
|
沈从文、福克纳小说的神话——原型阐释 |
魏李梅
李萌羽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4
|
神话-原型批评在中国的传播 |
叶舒宪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2
|
|
5
|
在神话原型的穹顶之下——原型批评文类思想研究 |
陈军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6
|
“神话-原型批评”视域中的《列仙传》人物类型解读 |
苟波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7
|
阿凡达式美学:科技包装与神话原型内核的缝合 |
李简瑷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8
|
人类心灵的回声——从《花狗崖》的神话原型模式论起 |
黄涛梅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9
|
女神复活:土家女儿会的神话原型编码分析 |
柳倩月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3
|
|
10
|
诗中有神:试论杜诗“大水”意象的神话色彩和原型意味 |
邱晓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1
|
论《所罗门之歌》中的神话原型与作用 |
孙红洪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
2002 |
5
|
|
12
|
死亡—重生的大轮回——论挪亚方舟作为神话原型在三部美国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
赵慧珍
冶君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3 |
1
|
|
13
|
“隐喻之魅”: 论中国西部电影的神话原型意象书写 |
吉平
古岩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4
|
神话原型在品牌标志创意中的传播价值研究 |
季涛频
|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5
|
《捉妖记2》:东方神话原型与自然复魅 |
孙玮
沈立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6
|
隐喻 反讽 神话原型——解读《中国佬》偏重中国传统题材的短小章节 |
吴丽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5 |
1
|
|
17
|
《德伯家的苔丝》中神话原型探讨 |
应悦
丁晓
|
《电大教学》
|
2001 |
1
|
|
18
|
弗莱神话原型理论述评 |
梅笑冰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
2004 |
1
|
|
19
|
《2012年》中的神话原型与末日隐喻 |
董广坤
王传顺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20
|
论作为调和体系的弗莱神话原型批评 |
易晓明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