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叛逆与重生:神话原型与青少年文化的互动再生产——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
1
作者 沈婷芝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8-137,共10页
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是对传统神话原型的现代性重构,实现了与当代青少年文化的深度互动与心理契合。影片围绕“叛逆英雄”“死亡—重生”“父权冲突”等经典神话母题进行叙事重塑,精准呼应了青少年群体在身份焦虑、角色混乱... 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是对传统神话原型的现代性重构,实现了与当代青少年文化的深度互动与心理契合。影片围绕“叛逆英雄”“死亡—重生”“父权冲突”等经典神话母题进行叙事重塑,精准呼应了青少年群体在身份焦虑、角色混乱与自我觉醒方面的心理需求。哪吒的标签化身份塑造及其“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核心叙事表达,已转化为青少年群体表达自我价值与社会认同的重要文化符号。与此同时,粉丝群体的二次创作现象进一步拓展了神话叙事的内涵与传播路径,推动传统叙事符号与青少年文化在新媒体空间内形成互动再生产的良性循环。此外,叛逆母题在海外青少年群体中也引发广泛共鸣,但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化差异所引致的误读风险依然存在,未来国产动画仍需借助更精准的叙事转译与文化背景阐释,以强化全球青少年文化互动效果。以神话原型与青少年文化互动机制为主线,对国产动画叙事策略、青年文化认同机制与新媒体传播路径的深入阐释,不仅为国产动画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启示,也为新时代青少年文化教育与跨文化传播实践提供了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原型 叛逆心理 青少年文化 新媒体传播 粉丝二次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土文字资料与古代神话原型新探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晖 王建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3-114,共12页
从出土文字资料来看 ,神话传说中牛郎与天帝之女织女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其原型是牛郎多次抛弃织女的婚姻悲剧。夏后启是其母化为石后崩裂而出的神话传说 ,原型是夏启之母在生启时 ,因难产而死。传说中“黄帝四面”的神话 ,曾被孔子解... 从出土文字资料来看 ,神话传说中牛郎与天帝之女织女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其原型是牛郎多次抛弃织女的婚姻悲剧。夏后启是其母化为石后崩裂而出的神话传说 ,原型是夏启之母在生启时 ,因难产而死。传说中“黄帝四面”的神话 ,曾被孔子解释成黄帝派使臣于四方 ,但在出土汉简中明确记述说黄帝有四张面孔 ,不过这应是宗庙中有四面的祭主之状。虹霓神话传说及形成原因甚多 ,据殷墟甲骨文来看 ,其原型是长有两个龙头且能以头入河流水溪饮水的动物。而子弹库楚帛书整合了上古零碎的创世神话资料 ,成为我国迄今能见到的最完整的创世神话故事。出土文献为古代神话原型的研究提供了最新资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原型 牛郎织女 夏后启 黄帝 虹霓 创世神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从文、福克纳小说的神话——原型阐释 被引量:2
3
作者 魏李梅 李萌羽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1-153,共3页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和威廉·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天地"可被视为具有象征和隐喻意义的神话体系,但两人对各自创作的神话—原型模式结构的阐释不同:沈从文的小说呈现了"神之再现"的原型模式;福克纳...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和威廉·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天地"可被视为具有象征和隐喻意义的神话体系,但两人对各自创作的神话—原型模式结构的阐释不同:沈从文的小说呈现了"神之再现"的原型模式;福克纳的小说展示的则是"神之解体"的原型模式。二人小说中的主人公体现着不同的神性和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福克纳 神话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话-原型批评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22
4
作者 叶舒宪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5-120,共6页
神话—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其译介和传播在台湾主要是在70年代,在大陆则主要是在八九十年代。作为新时期引进的众多西方当代文学批评之一,它在我国文学研究转型的过程中。
关键词 神话原型批评 神话-原型批评 文学人类学批评 中国比较文学 文化人类学 中国神话 文学研究 结构主义 心理学 原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神话原型的穹顶之下——原型批评文类思想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221,共10页
原型批评与文类在承认单个文学作品之间联系的认识上立场相同,文类形式的重要性得到弗莱文学形式观的有力支持。弗莱对于古典主义文类研究传统的反思促使文类研究与原型批评产生耦合效应,致使文类研究构成弗莱原型批评举足轻重的两翼之... 原型批评与文类在承认单个文学作品之间联系的认识上立场相同,文类形式的重要性得到弗莱文学形式观的有力支持。弗莱对于古典主义文类研究传统的反思促使文类研究与原型批评产生耦合效应,致使文类研究构成弗莱原型批评举足轻重的两翼之一。突破西方"三分法"传统的文类划分论、寓有鲜明历史意识的文类发展论、紧扣文学内部程式差异的文类界限论、遭到神话原型程式解构的文类等级论与文类规则论、神话原型移位理论语境下的文类内涵决定论以及批判以某具体文类为对象重心的狭隘文学批评观,构成原型批评文类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对于俄国形式主义而言,原型批评的文类理论研究更加自觉和富于主体意识,对于现代文类理论在20世纪下半叶进一步开拓新局面意义重大。囿于强烈的唯心主义性质,原型批评文类理论的人为性、先验性特征明显,从而有简单化、机械化、理想化、片面化之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类 原型批评 弗莱 神话原型 俄国形式主义 新批评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话-原型批评”视域中的《列仙传》人物类型解读 被引量:9
6
作者 苟波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9,共8页
以"神话-原型批评"为基本方法,以《金枝》中关于"神王"和"替代者"死亡的理论为依据,解读"汤祷于桑林"和炎帝女儿死亡等神话,可以发现,这类故事实际上表达的是古代帝王和巫师通过死亡-复活并演... 以"神话-原型批评"为基本方法,以《金枝》中关于"神王"和"替代者"死亡的理论为依据,解读"汤祷于桑林"和炎帝女儿死亡等神话,可以发现,这类故事实际上表达的是古代帝王和巫师通过死亡-复活并演变为"神"的特定仪式。《列仙传》中,这种死亡-复活仪式也构成了黄帝、彭祖以及各类早期方仙道士成仙故事的原型;早期仙传中的成仙故事其实是古代"神王""巫君"以及"替代者"通过死亡演变为"神"的原型在"特定时期"的一种演变。这个"特定时期",即巫术逐渐走向衰落、宗教作为一种新的信仰形式逐渐走向历史舞台的新时代,亦构成了神仙传记中各类"神仙"从古代神话中的"神"的原型中脱颖而出的历史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原型批评 《列仙传》 巫君合一 替代者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凡达式美学:科技包装与神话原型内核的缝合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简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20,共3页
《阿凡达》利用数字3D画面、电脑数码特技、巨幕等最新的电影科技对虚拟的"类地球"景观世界——外星族群纳威人的家园潘多拉星球的宇宙结构、神灵体系、化身特性、生物多样性等的想象性表达,在为观众提供视觉审美和想象空间的同时,还... 《阿凡达》利用数字3D画面、电脑数码特技、巨幕等最新的电影科技对虚拟的"类地球"景观世界——外星族群纳威人的家园潘多拉星球的宇宙结构、神灵体系、化身特性、生物多样性等的想象性表达,在为观众提供视觉审美和想象空间的同时,还对人类的原始思维与远古神话原型进行激活,并自觉对人类当前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哲学美学的思考,因而从根本上成为人与自然关系密切的表征,表达了一个人类生存的共通性主题——地球生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凡达式美学 视听奇观 科技崇拜 科技恐慌 生态危机 神话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心灵的回声——从《花狗崖》的神话原型模式论起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涛梅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8-153,共6页
荣格认为文艺创作的根源和动机来自超个人的集体无意识,而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这也是一部作品具有永久性艺术魅力的原因所在。吉尔吉斯斯坦作家艾特玛托夫的中篇小说《花狗崖》正是一部这样的作品,其中充满了神话原型、原... 荣格认为文艺创作的根源和动机来自超个人的集体无意识,而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这也是一部作品具有永久性艺术魅力的原因所在。吉尔吉斯斯坦作家艾特玛托夫的中篇小说《花狗崖》正是一部这样的作品,其中充满了神话原型、原型模式、原型意象、原型母题,因此它具有了跨文化区域跨时代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原型批评 《花狗崖》 神话原型 原型模式 原型意象 原型母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神复活:土家女儿会的神话原型编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柳倩月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6-11,共6页
中国文学人类学学者提出的"N级编码理论",有利于在意义阐释上建立历代文化文本之间的关联。人类学视野里的"恩施土家女儿会"民俗活动与古老的巴人神话"廪君射杀盐水神女"之间遥相呼应,是远古女神文明的... 中国文学人类学学者提出的"N级编码理论",有利于在意义阐释上建立历代文化文本之间的关联。人类学视野里的"恩施土家女儿会"民俗活动与古老的巴人神话"廪君射杀盐水神女"之间遥相呼应,是远古女神文明的民俗化表现。与盐水神女有关的女神原型编码在历代文化文本及当代文艺创作上的具体表现,说明神话原型编码在当代文艺创作和文化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级编码理论 神话原型 盐水神女 女儿会 文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中有神:试论杜诗“大水”意象的神话色彩和原型意味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晓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0-108,共9页
杜甫诗中极富个性的“大水”意象是来自中国上古的神话意象,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和生命体验:一是诗人经历混乱和动荡的社会局势,二是诗人对疾病、衰老和死亡的个人化生命体验,三是洪水神话和黄泉大水隐喻的民族化的心灵结构。杜甫既是... 杜甫诗中极富个性的“大水”意象是来自中国上古的神话意象,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和生命体验:一是诗人经历混乱和动荡的社会局势,二是诗人对疾病、衰老和死亡的个人化生命体验,三是洪水神话和黄泉大水隐喻的民族化的心灵结构。杜甫既是一个仁民爱物、关注社会的现实诗人,也是一个关心自己和“身体”的抒情诗人,还是一个恐慌焦虑的象征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大水”意象 神话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所罗门之歌》中的神话原型与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红洪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40-44,共5页
神话原型构成了《所罗门之歌》这部小说的叙述框架 ,然而 ,这远非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创作的目的。她在审视当今美国黑人生活现状的时候 ,以敏锐的目光发现了黑人自身存在的问题 ,在小说中她不仅勇敢地暴露了这些问题 ,而且用飞... 神话原型构成了《所罗门之歌》这部小说的叙述框架 ,然而 ,这远非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创作的目的。她在审视当今美国黑人生活现状的时候 ,以敏锐的目光发现了黑人自身存在的问题 ,在小说中她不仅勇敢地暴露了这些问题 ,而且用飞行的传说与神化的人物激励人们 ,鼓励他们挣脱精神枷锁 ,获得自我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罗门之歌》 神话原型 自我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亡—重生的大轮回——论挪亚方舟作为神话原型在三部美国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慧珍 冶君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29-33,共5页
通过分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永别了,武器》、《愤怒的葡萄》三部美国文学作品,讨论了《圣经》中的挪亚方舟作为神话原型在这三部现代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三部作品在上帝缺失的情况下暗示的人类重生之途。在《愤怒的葡萄》... 通过分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永别了,武器》、《愤怒的葡萄》三部美国文学作品,讨论了《圣经》中的挪亚方舟作为神话原型在这三部现代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三部作品在上帝缺失的情况下暗示的人类重生之途。在《愤怒的葡萄》中终于有了集体主义的发现,是该神话原型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原型 挪亚方舟 美国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之魅”: 论中国西部电影的神话原型意象书写 被引量:3
13
作者 吉平 古岩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28,共6页
弗莱结合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以及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建立起了以神话原型为理论基础的系统的文学批评理论。不仅在西方,国内许多作家在作品创作中都承袭了这种对神话思维的探寻意识。1920年起,我国陆续出现了一些神话书写作品,神话原型... 弗莱结合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以及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建立起了以神话原型为理论基础的系统的文学批评理论。不仅在西方,国内许多作家在作品创作中都承袭了这种对神话思维的探寻意识。1920年起,我国陆续出现了一些神话书写作品,神话原型作为一种特殊符号进入文学作品当中,成为代替作者表达忧国忧民、救亡图存和讽喻时政的工具,这类文学题材发展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已经十分成熟。在电影这门艺术出现之后,不少导演也开始尝试将神话原型这种符号系统代入影片用以深化叙事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原型 原型意象 文学题材 文学批评理论 精神分析学说 弗莱 人类学理论 特殊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话原型在品牌标志创意中的传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季涛频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神话原型的有效沟通性。方法以荣格的原型与集体无意识为理论依据,以跨学科视角阐述神话原型赋能品牌标志独特的象征意义,构筑品牌与用户有效沟通的桥梁,从视觉层面、心理层面、精神层面剖析品牌标志如何借助神话原型核心性的... 目的探讨神话原型的有效沟通性。方法以荣格的原型与集体无意识为理论依据,以跨学科视角阐述神话原型赋能品牌标志独特的象征意义,构筑品牌与用户有效沟通的桥梁,从视觉层面、心理层面、精神层面剖析品牌标志如何借助神话原型核心性的传播力量诠释企业精神、核心价值,传播品牌文化内涵、产品特质。结论品牌标志创意设计要精心提炼企业愿景、品牌灵魂、产品特质,深研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深挖中国神话原型背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在中国品牌国际化发展中,汲取中国神话原型中的智慧,以原创力及美的形式彰显独特的中国品牌精神,传播中国品牌文化自信,展现中国品牌气质,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提升中国品牌传播价值,促进品牌与消费者心智的有效沟通,创造品牌文化附加值,实现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原型 集体无意识 象征意义 传播价值 文化附加值 品牌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捉妖记2》:东方神话原型与自然复魅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玮 沈立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33,共3页
奇幻电影巨制《捉妖记2》在继承前部电影类型优势的情况下,把奇观化的故事脉络与传统的东方元素融合一体,继续在2018年春节档期间一路披荆斩棘。《捉妖记》电影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的奇幻电影类型创作更为成熟。但是,如何在经济全球化和... 奇幻电影巨制《捉妖记2》在继承前部电影类型优势的情况下,把奇观化的故事脉络与传统的东方元素融合一体,继续在2018年春节档期间一路披荆斩棘。《捉妖记》电影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的奇幻电影类型创作更为成熟。但是,如何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影产业化的时代语境下,重构电影的“民间”想象,勾勒文化多样性的绚丽图景;以及如何续接国产奇幻电影的类型传统,开钻富饶的神话井矿,开采其背后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此为当代电影创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原型 东方 电影类型 复魅 电影产业化 经济全球化 文化多样性 时代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 反讽 神话原型——解读《中国佬》偏重中国传统题材的短小章节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丽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4期109-112,共4页
当代著名华裔美国女作家汤亭亭的<中国佬>描写了四代华人移居美国的经历.小说中隐喻、反讽、神话原型等现代主义创作技巧和非传统的艺术形式,既引起了读者的浓厚兴趣,也引发了众多争议,尤其是其中偏重中国传统题材的短小章节.本... 当代著名华裔美国女作家汤亭亭的<中国佬>描写了四代华人移居美国的经历.小说中隐喻、反讽、神话原型等现代主义创作技巧和非传统的艺术形式,既引起了读者的浓厚兴趣,也引发了众多争议,尤其是其中偏重中国传统题材的短小章节.本文试图探寻小说中四个偏重中国传统题材的短小章节与华人移居美国的叙述之间的种种有机联系,揭示小说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反讽 神话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伯家的苔丝》中神话原型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应悦 丁晓 《电大教学》 2001年第2期24-27,共4页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一代宗师托马斯.哈代(ThomasHardy)的代表作之一《德伯家的苔丝》发表于1891年,从那时起,它就广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我国也有着广泛的影响,本文从作品的神话原型主题入手,作一些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发现一...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一代宗师托马斯.哈代(ThomasHardy)的代表作之一《德伯家的苔丝》发表于1891年,从那时起,它就广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我国也有着广泛的影响,本文从作品的神话原型主题入手,作一些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来加深、拓广对这部著作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文学研究 托马斯 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 神话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莱神话原型理论述评 被引量:1
18
作者 梅笑冰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1期118-123,共6页
关键词 弗莱 神话原型理论 文学结构原则 文学意象 意象结构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中的神话原型与末日隐喻
19
作者 董广坤 王传顺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15-116,共2页
世界经济政治发展是不平衡的,中国在竞争中仍处于劣势地位,一些中国观众对美国的灾难大片《2012年》产生或褒或贬的联想,都是正常的反应和表现。摒弃偏见,从文论角度分析这部电影并弄清它暗含的深层意义更加重要。诺思洛普.弗莱的文学... 世界经济政治发展是不平衡的,中国在竞争中仍处于劣势地位,一些中国观众对美国的灾难大片《2012年》产生或褒或贬的联想,都是正常的反应和表现。摒弃偏见,从文论角度分析这部电影并弄清它暗含的深层意义更加重要。诺思洛普.弗莱的文学人类学中的原型理论能使中国观众更好地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诺亚方舟的故事是这部电影的神话原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讲,"世界末日"是一个隐喻性的世界观,并非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2年》 神话原型 末日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作为调和体系的弗莱神话原型批评
20
作者 易晓明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7-107,共11页
20世纪80年代后,弗莱的身份定位从文学理论家日益扩展为文化批评家乃至思想家,弗莱理论作为神话、文学、文化互联体系的宏大性也日益得到认可。弗莱寻求建立批评的科学学科,其理论以类比途径同一化了诸多宏大知识视域,并在文学中想象结... 20世纪80年代后,弗莱的身份定位从文学理论家日益扩展为文化批评家乃至思想家,弗莱理论作为神话、文学、文化互联体系的宏大性也日益得到认可。弗莱寻求建立批评的科学学科,其理论以类比途径同一化了诸多宏大知识视域,并在文学中想象结构的神话原型及其贯通为文学的整体性、批评的系统性与文化的延伸性中展现了其科学性。通过融合、调和的理论路径才能对弗莱宏大的综合知识体系进行全面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莱神话原型批评 想象论 系统性 调和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