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原发性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四例报告
1
作者 蔡后荣 侯杰 许景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46-246,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诊断 治疗 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肾上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1例
2
作者 耿舰 丁彦青 李祖国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F003-F003,共1页
原发于肾上腺的恶性淋巴瘤非常少见,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关键词 淋巴 肾上腺肿 原发性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卵巢原发性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3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顾依群 刘淑云 高子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91-891,共1页
关键词 卵巢肿 霍奇金恶性淋巴 病理 诊断 罕见病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时血清补体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丁彬彬 李娜娜 +1 位作者 董白 李子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7,共7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诊断时血清补体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诊断的102例侵袭性NHL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侵袭性NHL患者初次诊断时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预后的相关... 目的:探讨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诊断时血清补体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诊断的102例侵袭性NHL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侵袭性NHL患者初次诊断时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约登指数得出C3和C4的最佳临界值,根据C3、C4临界值将102例患者分为低C3组(C3<1.07)和高C3组(C3≥1.07)、低C4组(C4<0.255)和高C4组(C4≥0.255);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诊断时血清C3、C4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3、C4预测侵袭性NHL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4(95%CI:0.525-0.743;P=0.025),0.651(95%CI:0.541-0.761;P=0.012);C3、C4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07、0.255。K-M生存分析显示,高补体C3、C4水平组具有更短的无进展生存期(PFS)(P=0.0079;P=0.0092)和总生存期(OS)(P=0.021;P=0.02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诊断时高水平血清补体C3(HR=2.37,95%CI:1.07-5.24,P=0.034)、年龄≥60岁(HR=2.34,95%CI:1.11-4.95,P=0.025)是影响侵袭性NHL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诊断时高水平血清补体C3(HR=2.37,95%CI:1.09-5.13,P=0.029)、年龄≥60岁(HR=2.40,95%CI:1.13-5.13,P=0.024)是影响侵袭性NH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诊断时血清补体C3水平为侵袭性NH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 侵袭霍奇金淋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永明教授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福鹏 李捷凯 +2 位作者 陈海琳 朱文伟 周永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索性研究周永明教授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患者,分析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的中长期疗效及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1.2∶1,平均年龄为(55.75±14.4)岁,其中弥漫大B细胞型4... 目的探索性研究周永明教授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患者,分析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的中长期疗效及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1.2∶1,平均年龄为(55.75±14.4)岁,其中弥漫大B细胞型40例,GCB 16例,Non-GCB 23例,滤泡性型(Ⅲ级)6例,套细胞型7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6个月(范围2~45个月),ECOG评分2分以上(P=0.039)、LDH高表达(P<0.001)、IPI中高危/高危(P=0.005)是影响PFS的不良因素,IPI中高危/高危(P=0.002)、LDH高表达(P<0.001)是缩短PFS的危险因素。结论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挖掘并形成制剂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经验方 周永明 侵袭B细胞霍奇金淋巴 回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宣传 许明 +3 位作者 朱同玉 戎瑞明 刘宇军 王国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4-504,共1页
关键词 肾脏 原发性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根治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例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林旭滨 张玉晶 +2 位作者 黄慧强 郭颖 姜文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984-987,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PBNHL)的临床特征、治疗与预后,增加对该罕见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2003年12月本院21例PBNHL的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和随访结果。结果:21例PBNHL,女20例,男1例,中位年龄36岁(21~84岁)... 目的:分析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PBNHL)的临床特征、治疗与预后,增加对该罕见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2003年12月本院21例PBNHL的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和随访结果。结果:21例PBNHL,女20例,男1例,中位年龄36岁(21~84岁)。90%AnnArbor分期为Ⅰ~Ⅱ期,所有患者预后分级均为低危或低中危。病理类型B细胞性87%,外周T细胞性13%。弥漫大B细胞性占53%。8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13例为肿块切除或活检;20例患者接受CHOP方案化疗;4例于化疗后局部放疗。患者双侧乳腺同时或先后发病占33%(7/21),CNS受累比例为14%。随访时间3~116月,中位1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和无事件生存期为26个月和12个月,5年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为39%和19%。结论:PBNHL病理以弥漫大B细胞性最常见,低度恶性NHL少见。CNS侵犯或复发是PBNHL的重要特征,对侧乳腺复发是接受患侧乳腺癌根治术或放疗的患者治疗失败的首要原因。中高度恶性PBNHL治疗可采用乳腺局部切除加全身化疗和乳腺放疗,宜接受中枢预防治疗,应密切监测对侧乳腺病变,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 乳腺 原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易文殊 许雪亮 +1 位作者 向前 江海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26-830,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对18例住院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认为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该病发生部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进行总结。结果:全... 目的:探讨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对18例住院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认为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该病发生部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进行总结。结果:全部患者均表现为眼部占位性病变,其中发生于眼眶者12例(含泪腺3例),占66.7%;发生于结膜者3例,占16.7%;发生于下睑者3例,占16.7%。全部病例中,8例患者被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误诊为"炎性假瘤"。8例被诊为眼部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经病理学检查,16例(88.9%)诊断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的结外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2例诊断为NK/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原发于眼附属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多发生于眼眶,临床和影像学确诊难度大,大多数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容易被误诊为"炎性假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附属器 霍奇金淋巴 MALT淋巴 NK/T细胞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淼 杨金校 +1 位作者 潘永青 项林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1-401,共1页
关键词 原发 霍奇金淋巴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表现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荭 赵建 +3 位作者 于宝海 崔建岭 范娇娇 赵保根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发生于不同部位的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PNLB)的影像表现。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25例PNLB患者,按照病变发生部位分为四肢骨组(13例)和躯干骨组(12例)。对两组的患者发病年龄、骨质破坏类型、软组织肿块... 目的:对比分析发生于不同部位的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PNLB)的影像表现。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25例PNLB患者,按照病变发生部位分为四肢骨组(13例)和躯干骨组(12例)。对两组的患者发病年龄、骨质破坏类型、软组织肿块大小及包绕骨病变形式、MRI信号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四肢骨组的患者发病年龄(中位年龄44岁)较躯干骨组(中位年龄54岁)年轻。在四肢骨组中,以单发病变多见(77%),骨质破坏以溶骨性和混合性破坏为主(各占46%,6/13);在躯干骨组中,骨质破坏类型以溶骨性为主(50%),两组的骨质破坏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以出现软组织肿块多见(72%),但四肢骨组中软组织肿块偏大,呈环绕型生长。MRI信号特点无特异性。结论:四肢骨组中,患者发病年龄相对年轻,骨质破坏以溶骨性和混合性破坏为主,单发病变多见,周围软组织肿块较躯干骨组大,且呈环周包绕性生长。躯干骨组中,患者发病年龄相对较大,骨质破坏类型以溶骨性为主,周围软组织肿块相对偏小,但也呈环绕型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霍奇金淋巴 四肢骨 躯干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例原发性非霍奇金脾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东 梁寒 王殿昌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45-346,382,共3页
研究原发性非霍奇金脾淋巴瘤 (脾NHL)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1 96 4年— 1 998年本院获确诊并治疗 1 5例原发性非霍奇金脾淋巴瘤 ,并作术后随访。结果 :脾NHL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左上腹痛或不适 ,脾肿大 ,贫血和发热。B... 研究原发性非霍奇金脾淋巴瘤 (脾NHL)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1 96 4年— 1 998年本院获确诊并治疗 1 5例原发性非霍奇金脾淋巴瘤 ,并作术后随访。结果 :脾NHL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左上腹痛或不适 ,脾肿大 ,贫血和发热。B超显示脾内多发性占位。Ahmann’s分期 ( 1 4例 ) :Ⅰ期 3例 ,Ⅱ期 4例 ,Ⅲ期 7例。脾切除及脾切除联合腹腔其他脏器切除 1 3例。术后均予化疗 ,其中 2例配合放疗。术后生存 3月— 2 9年不等。手术死亡 3例。大体病理形态多为粟粒结节型 ,病理诊断 (工作分类 ) :低度恶性 7例 ;中度恶性 5例 ;高度恶性2例 ;分类不详 1例。结论 :脾NHL诊断多为术后诊断 ,脾切除既是诊断手段又是治疗手段 ;如果必要 ,积极的外科手段如脾切除联合腹腔其他脏器切除应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mann's分期 脾切除术 原发霍奇金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同时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坚轶 黄洪晖 +4 位作者 韩洁英 徐岚 倪蓓文 陈芳源 欧阳仁荣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6-158,共3页
关键词 原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恶性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鑫 张文颖 周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原发霍奇金淋巴 卵巢 北京协和医院 B超检查 经量减少 大便次数 合并腹水 占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例原发性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建民 朱尊民 +2 位作者 杨靖 张茵 张鲁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0-371,共2页
关键词 原发结外霍奇金淋巴 临床表现 诊断依据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头皮血肿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硬脑膜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阮航 吴京雷 +2 位作者 段发亮 何主强 陈晓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46-1046,共1页
患者女,57岁。因"发现反复增大的额部头皮血肿2个月"入院。患者撞击硬物后发现左额部头皮肿物,逐渐增大,伴疼痛,穿刺抽吸后缩小,抽吸物为暗红色血液,但1周后血肿再次增大入院。查体:神经系统查体阴性,左额部见一大小约5 cm×3 c... 患者女,57岁。因"发现反复增大的额部头皮血肿2个月"入院。患者撞击硬物后发现左额部头皮肿物,逐渐增大,伴疼痛,穿刺抽吸后缩小,抽吸物为暗红色血液,但1周后血肿再次增大入院。查体:神经系统查体阴性,左额部见一大小约5 cm×3 cm包块,有波动感,轻压痛,无红肿及分泌物,移动度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血肿 霍奇金淋巴 首发症状 硬脑膜 原发 神经系统查体 头皮肿物 穿刺抽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的潜伏感染及其编码的癌基因在鼻咽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文枫 张连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93-796,801,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患者中EB病毒的感染情况以及在EB病毒潜伏感染状态下编码的病毒癌基因产物潜伏膜蛋白-1(LMP-1)与鼻咽部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另外还对该组鼻咽淋巴瘤的组织细胞起源进行了分析。方法:... 目的:探讨鼻咽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患者中EB病毒的感染情况以及在EB病毒潜伏感染状态下编码的病毒癌基因产物潜伏膜蛋白-1(LMP-1)与鼻咽部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另外还对该组鼻咽淋巴瘤的组织细胞起源进行了分析。方法:我们选用EBER-1/2mRNA探针,经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70例鼻咽恶性淋巴瘤和10例鼻咽慢性炎症病例中的EB病毒感染,同时使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分别标记了LMP-1、CD45RO、CD20及CD56阳性细胞。结果:EB病毒mRNA在鼻咽恶性淋巴瘤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62.9%)明显高于慢性炎症患者(0%)。LMP-1蛋白在上述两者间也有差异表达,肿瘤组(68.6%)高于炎症组(20.0%)(P=0.003)。本组有12例NK/T细胞淋巴瘤,特征性表达CD56,与LMP-1相关,但不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LMP-1阳性高表达率除与鼻咽淋巴瘤患者出现临床B症状相关(P=0.043)外,与临床分期、出现区域淋巴结肿大均不相关,但LMP-1的表达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在死亡患者组中有LMP-1的高表达。结论:在鼻咽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EB病毒的感染及其编码的癌蛋白LMP-1的产生起到了致关重要的作用。此外,LMP-1与不良临床特征和预后相关,同时还与CD56(+)的NK/T细胞淋巴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恶性淋巴 EB病毒 潜伏膜蛋白-1 鼻咽NK/T细胞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阴茎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晓伟 黄亚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4-515,共2页
患者男,60岁,阴茎持续勃起3个月余入院,伴排尿困难,尿痛,症状渐加重并伴有血块。近期无明显体重下降。体检:阴茎持续勃起状态,龟头发紫,表面皮肤无明显破溃,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辅检:B超示左侧精索增粗,考虑炎症改变,左侧睾丸鞘膜... 患者男,60岁,阴茎持续勃起3个月余入院,伴排尿困难,尿痛,症状渐加重并伴有血块。近期无明显体重下降。体检:阴茎持续勃起状态,龟头发紫,表面皮肤无明显破溃,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辅检:B超示左侧精索增粗,考虑炎症改变,左侧睾丸鞘膜腔积液阴囊壁水肿,双侧阴茎海绵体肿大,海绵体动脉阻力指数增高,阴茎皮下组织水肿,根部少量积液、积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 阴茎癌 原发 阴茎全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缓解后全身复发1例
18
作者 沈艺雯 吴楠 +1 位作者 徐以轩 吴剑秋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08,共2页
患者男性,53岁。2019年8月出现视物不清。头颅MRI提示双侧丘脑、右侧脑室体部及左侧小脑绒球多发占位,见图1。2019年9月患者在当地医院接受第三脑室后部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结合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结果:CD79a(3+)、... 患者男性,53岁。2019年8月出现视物不清。头颅MRI提示双侧丘脑、右侧脑室体部及左侧小脑绒球多发占位,见图1。2019年9月患者在当地医院接受第三脑室后部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结合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结果:CD79a(3+)、CD20(3+)、C-MYC(30%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 复发 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 结外霍奇金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脏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宁宁 葛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127-2127,共1页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宁波市第二医院最近收治1例原发性肝脏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关键词 霍奇金 淋巴 肝脏 原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臼噻吩苷联合方案治疗20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军宁 许立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14-215,共2页
目的 :观察鬼臼噻吩苷 (VM 2 6 )联合方案 (CVMxP)对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病人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CVMxP方案 (环磷酰胺 5 0 0mg/m2 ivd1,VM 2 6 10 0mg/m2 ivd1;米托蒽醌 10mg/m2 ivd 1,强的松 40mg/m2 pod1— 5。 2 1天为 1周期 ,... 目的 :观察鬼臼噻吩苷 (VM 2 6 )联合方案 (CVMxP)对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病人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CVMxP方案 (环磷酰胺 5 0 0mg/m2 ivd1,VM 2 6 10 0mg/m2 ivd1;米托蒽醌 10mg/m2 ivd 1,强的松 40mg/m2 pod1— 5。 2 1天为 1周期 ,共用 2周期。)治疗有病理学证实的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病人 ,观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可评价疗效的病例为 2 0例 ,病理类型为中高度恶性 ,临床分期为Ⅱ—Ⅳ期。总有效率 75 % ,完全缓解 (CR)率 2 5 %。初治病人CR率 5 0 % (4 /8) ,复治病人仅 1例获CR(1/12 )。初治病人 8例全部有效 ,复治病人有效率 5 8 3% (7/12 )。曾经CHOP方案治疗的病人有效率 6 3 6 %。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 ,80 %病人有Ⅰ—Ⅳ度白细胞减少 ,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占 2 0 %。血小板减少程度较轻。结论 :CVMxP联合方案是治疗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安全有效的方案 ,和文献报道的其他方案具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恶性淋巴 鬼臼噻吩苷 米托蒽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