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audin-10与原发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1
作者 周雯 王青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8期1413-1421,共9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claudin-10表达与原发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Ovid MEDLINE、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提取claudin-10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以及预后的数据,...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claudin-10表达与原发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Ovid MEDLINE、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提取claudin-10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以及预后的数据,应用RevMan 5.3和Stata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篇文献,512例原发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原发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织中claudin-10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22,95%CI(2.26,4.60),P<0.01]。claudin-10高表达与肿瘤大小[OR=6.21,95%CI(2.44,15.83),P<0.01]、分化程度[OR=0.56,95%CI(0.32,0.99),P=0.05]、淋巴结转移[OR=3.41,95%CI(1.09,10.65),P=0.03]呈正相关;与患者性别[OR=1.62,95%CI(0.91,2.90),P=0.10]、年龄[OR=1.72,95%CI(0.97,3.07),P=0.06]、远处转移[OR=4.51,95%CI(0.55,36.70),P=0.16]、患者预后[HR=1.99,95%CI(0.93,4.23),P=0.08]无关。结论:claudin-10表达与原发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是潜在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udin-10 原发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META分析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癌因性疲乏现状及其与膳食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罗珊 朱瑞芳 邱服斌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9-725,共7页
目的:调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癌因性疲乏现状及饮食习惯,明确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的癌因性疲乏现状及其与膳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6月—12月就诊于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及肿瘤科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82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调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癌因性疲乏现状及饮食习惯,明确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的癌因性疲乏现状及其与膳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6月—12月就诊于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及肿瘤科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癌症疲乏量表、膳食调查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癌因性疲乏总分为(27.33±8.66)分。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标准,全谷物及杂豆摄入量、蔬菜摄入量、水果摄入量、水产品摄入量、液态奶摄入量、禽畜摄入量、食用盐摄入量、每周食物摄入种类的不达标率分别为59.8%、59.8%、72.0%、58.4%、82.9%、65.9%、34.1%、96.3%。多种膳食摄入量均低于指南推荐,食物摄入种类单一。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全谷物及杂豆日均摄入量≤150 g、鱼类每周均摄入量<300 g、常用烹饪油(以高饱和脂肪酸为主)是癌因性疲乏的主要危险因素。分层分析结果显示,膳食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主要体现于癌症病人中的非肥胖人群。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整体膳食质量较差,且普遍存在癌因性疲乏,膳食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的癌因性疲乏具有明显影响。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制定抗疲乏食疗方案时应从多渠道出发,强化其健康膳食观念,促使其建立更为健康的膳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癌因疲乏 膳食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9例老年消化系统多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董雪娟 蔡昌豪 +1 位作者 吴本俨 张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7-31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多原发恶性肿瘤(MPMNs)的临床特点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974-2007年就诊的155例老年MPMNs患者,对其中119例消化系统MPMNs的发生部位、发病年龄、间隔时间、病理类型、生存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首发癌、再发...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多原发恶性肿瘤(MPMNs)的临床特点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974-2007年就诊的155例老年MPMNs患者,对其中119例消化系统MPMNs的发生部位、发病年龄、间隔时间、病理类型、生存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首发癌、再发癌、第三癌发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71、77、79.5岁;消化系统好发器官依次为胃(40.3%)、大肠(34.5%)、食管(10.5%)、肝脏(8.7%);按系统受累依次为:消化、呼吸、泌尿、男性生殖及血液系统。消化系统肿瘤以腺癌为主。119例消化系统MPMNs中,同时性多原发癌(SMPC)26例,异时性多原发癌(MMPC)93例,间隔时间共156个。结论胃及大肠是老年男性消化系统肿瘤的好发部位,且以腺癌为主。异时性多原发癌预后好于同时性多原发癌,且原发癌与再发癌间隔时间越长,患者预后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 肿瘤 原发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外阴恶性肿瘤初始治疗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4
作者 郑乐 贾海清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外阴恶性肿瘤初始治疗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辽宁省肿瘤医院2005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收治的228例行初始治疗的原发性外阴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及随访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原发性... 目的:探讨原发性外阴恶性肿瘤初始治疗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辽宁省肿瘤医院2005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收治的228例行初始治疗的原发性外阴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及随访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原发性外阴恶性肿瘤总体生存率(OS)的相关因素。结果:228例原发性外阴恶性肿瘤中位年龄为55岁(15~80岁),中位随访时间78个月。3年无进展生存率(PFS)为72.8%,3年OS为76.4%,5年OS为70.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直径、淋巴结是否转移、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均与5年OS有关(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 3.96,95%CI 1.90~6.01)、肿瘤直径>4 cm(OR 3.58,95%CI 2.02~6.37)、淋巴结转移(OR 1.85,95%CI 1.28~3.00)是影响初始治疗后5年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肿瘤直径和腹股沟淋巴结状态是原发性外阴恶性肿瘤初始治疗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若手术治疗后发现淋巴结转移或肿瘤直径较大等高危因素,建议术后补充放化疗,以改善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外阴恶性肿瘤 初始治疗 危险因素 生存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单眼眶内原发性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一例报告
5
作者 陈静 魏锐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42-842,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单眼眶内原发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肿瘤 诊断 CT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原发恶性肿瘤 被引量:71
6
作者 王成峰 邵永孚 +1 位作者 张海增 兰忠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39-442,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原发恶性肿瘤(MPMNs)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58~1997年收治的2011例MPMNs的构成比、发病年龄、性别比、间隔时间、好发部位。结果 :MPMNs所占构成比为2.0%;平均发病年龄为50.7岁;高发年龄为50~59... 目的 :探讨多原发恶性肿瘤(MPMNs)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58~1997年收治的2011例MPMNs的构成比、发病年龄、性别比、间隔时间、好发部位。结果 :MPMNs所占构成比为2.0%;平均发病年龄为50.7岁;高发年龄为50~59岁 ,占31.1%。性别比(男:女)为1:1.3。结论 :恶性肿瘤病例中 ,MPMNs的发生频度似有随时间推移而增多的倾向。MPMNs的发病年龄在逐渐增大。MPMNs例数女性多于男性 ,但男性例数增加较快 ,使男女性例数逐渐接近。MPMNs的第一和第二原发癌间隔时间随时间推移在延长 ,但第一和二 ,二和三 ,三和四 ,四和五原发癌的时间间隔则逐渐缩短。MPMNs的好发器官为同一器官 ,成对器官和同系统的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恶性肿瘤 构成比 同时 异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性下调蛋白4在消化系统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代俊泽 金燕 金海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0-417,共8页
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性下调蛋白4(neural precursor cell expressed,developmentally down-regulated protein 4,NEDD4-1,部分文章也称NEDD4)是近年来才备受关注的肿瘤相关基因,属于E3 HECT(homologous to E6 associated protein C ter... 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性下调蛋白4(neural precursor cell expressed,developmentally down-regulated protein 4,NEDD4-1,部分文章也称NEDD4)是近年来才备受关注的肿瘤相关基因,属于E3 HECT(homologous to E6 associated protein C terminus,E6蛋白c端同源基因)泛素连接酶NEDD4样家族成员。泛素连接酶,能够参与多种蛋白质的泛素化、溶酶体及蛋白酶体的降解、胞核-胞质转位等,间接影响不同恶性肿瘤的多种信号通路。随着大量NEDD4-1与肿瘤相关实验的不断深入,目前已发现其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癌细胞侵袭转移、拮抗耐药性等许多途径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在消化系统肿瘤中,NEDD4-1主要通过PTEN/PI3K/AKT、TGF-β、Hippo、LDLRAD4等多条通路促进肝细胞癌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在胰腺癌中发现,NEDD4-1在PI3K/AKT信号通路中发挥癌基因作用,但在与Myc-SIRT2所形成的信号环路中,却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在胃癌和结直肠癌中,NEDD4-1所参与的信号通路与其他消化系统肿瘤均不相同,NEDD4-1能独立于PTEN/PI3K/AKT通路而发挥促进胃癌恶化、转移(EGFR信号通路)和抑制结直肠癌肿瘤生长(WNT信号通路)的作用。NEDD4-1已经成为人们治愈肿瘤的热门研究方向。本文通过系统总结NEDD4-1在不同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功能、信号通路和潜在抑制剂等,进行探讨NEDD4-1与不同信号通路的关系,旨为临床在癌症治疗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下调蛋白4 泛素化 E3泛素连接酶 消化系统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肝细胞癌伴同时性多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6
8
作者 俞花 朱珍 +5 位作者 陆新元 董辉 赵骞 冼志红 丛文铭 吴孟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57-960,共4页
多原发性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PMN)是指同一患者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以上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可累及多个组织器官。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暴露于对多器官均具有致癌作用的致癌因素.或先后接触不... 多原发性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PMN)是指同一患者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以上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可累及多个组织器官。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暴露于对多器官均具有致癌作用的致癌因素.或先后接触不同类型的致癌因子,都可能导致MPMN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原发恶性肿瘤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原发性恶性肿瘤2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黄斌 翟梅娟 +3 位作者 刘红胜 仇玲玲 孙丽君 徐锦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目的:探讨阑尾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22例阑尾原发性恶性肿瘤进行临床资料回顾及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原发性恶性肿瘤22例(类癌19例,腺癌3例),类癌表达内分泌标记阳性,腺癌表达上皮性标记而内分泌标记阴性... 目的:探讨阑尾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22例阑尾原发性恶性肿瘤进行临床资料回顾及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原发性恶性肿瘤22例(类癌19例,腺癌3例),类癌表达内分泌标记阳性,腺癌表达上皮性标记而内分泌标记阴性。结论:阑尾原发性恶性肿瘤少见,临床术前表现为炎症,多由术后病理检查偶尔发现,免疫组化有利于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肿瘤/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回顾研究 原发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HCV在原发性肝癌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人群中的感染率调查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青霞 关东 +1 位作者 陈光意 李红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4-105,共2页
为了调查原发性肝癌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人群中HBV、HCV感染率 ,将上述三组人群的HBV、HCV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组HBV感染率、HBV/HCV混合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其它恶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 (P <0 0 1) ;其... 为了调查原发性肝癌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人群中HBV、HCV感染率 ,将上述三组人群的HBV、HCV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组HBV感染率、HBV/HCV混合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其它恶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 (P <0 0 1) ;其他恶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单纯HCV感染率在三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由此可见HB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HCV 原发肝癌 恶性肿瘤患者 健康人群 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与多原发恶性肿瘤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成峰 邵永孚 兰忠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49-351,共3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在MPMNs中的地位。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5 8年~ 1997年收治的 398例乳腺癌伴MPMNs。结果 :1)双原发乳腺癌发生率为 2 5 % ,发病年龄 41岁 ,间隔时间 5 4年。 5、10、2 0年生存率分别为86 6 %、5 7 7%和 2 5 8%。 2 ... 目的 :探讨乳腺癌在MPMNs中的地位。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5 8年~ 1997年收治的 398例乳腺癌伴MPMNs。结果 :1)双原发乳腺癌发生率为 2 5 % ,发病年龄 41岁 ,间隔时间 5 4年。 5、10、2 0年生存率分别为86 6 %、5 7 7%和 2 5 8%。 2 )同一乳腺PD伴乳腺癌发病率为 0 9% ,高发年龄为 47 3岁。 5、10、2 0年生存率为 :6 4 7%、5 0 %和 2 0 6 %。 3)乳腺癌伴其他脏器癌瘤的MPMNs发生率为 3 6 % ,高发年龄 49 4岁 ,间隔时间为 8 6年。好发器官为肺、子宫、食管、卵巢和大肠。 4)乳腺癌作为第二、三原发癌的MPMNs发生率 2 3% ,年龄 5 0 1岁 ,间隔时间 7 1年 ;第一原发癌好发器官为 :子宫、大肠、卵巢和食管。结论 :1)乳腺是MPMNs的主要受累器官。2 )乳腺癌伴发MPMNs中易受累的器官为 :女性激素的靶器官 (乳腺、子宫、卵巢 )和乳腺癌放疗区域的器官 (肺和食管 )。 3)正确诊断和治疗可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恶性肿瘤 乳腺癌 同时 异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相关物质动态检测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效本 阮秀花 张喜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0-251,共2页
探讨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动态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116例PHC患者、30例正常人和54例良性肝病患者血清TSGF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PHC组TSCF测定值为(70.1±13.5)U/ml,低于良性肝病组(73.2±1... 探讨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动态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116例PHC患者、30例正常人和54例良性肝病患者血清TSGF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PHC组TSCF测定值为(70.1±13.5)U/ml,低于良性肝病组(73.2±14.4)U/ml,而高于正常对照组(54.7±5.6)U/ml;甲胎蛋白(AFP)弱阳性PHC患者TSGF测定值和阳性率均高于AFP阳性患者;84例非PHC患者检出TSGF阳性26例,随访1年确诊为PHC 4例。TSGF可作为PHC早期诊断的血清学灵敏检测指标,在良性肝病高危人群中实施TSGF动态检测,可及早发现PHC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相关物质 动态检测 早期诊断 原发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原发恶性肿瘤合并口腔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小玲 魏奉才 孙善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方法收集21例合并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多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共发生44个恶性肿瘤,其中24个位于消化道及呼吸道,10... 目的探讨多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方法收集21例合并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多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共发生44个恶性肿瘤,其中24个位于消化道及呼吸道,10个位于涎腺、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其他10个发生于头皮、耳前区皮肤、甲状腺、膀胱及血液系统。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共25个,主要的病理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其次是腺样囊性癌;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舌,其次是腮腺、颌下腺、颊黏膜及牙龈。结论在口腔颌面部,舌及涎腺是多原发恶性肿瘤的好发部位,与消化道、呼吸道密切相关,应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认真的随访;对于女性患者,乳腺及生殖系统应是检查的重点。定期随访、早发现、早诊断及积极有效的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原发 口腔颌面部 回顾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部低度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鸣 阮军忠 支修益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87-289,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部低度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方法 总结并分析了我院胸外科自 195 6年 2 0 0 0年间手术治疗 89例原发性肺部低度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 89例中 ,支气管类癌 5 4例 ,粘液表皮样癌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部低度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方法 总结并分析了我院胸外科自 195 6年 2 0 0 0年间手术治疗 89例原发性肺部低度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 89例中 ,支气管类癌 5 4例 ,粘液表皮样癌 18例 ,腺样囊性癌 17例。行气管内肿物单纯切除 3例 ,肺叶切除 49例 ,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 14例 ,全肺切除 14例 ,肺楔形切除 6例。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资料统计显示支气管类癌的 5年生存率为 91.3 % ,腺样囊性癌的 5年生存率为 70 .6% ,粘液表皮样癌的 5年生存率为 10 0 % ,未出现复发及转移。结论 支气管类癌、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是一组低度恶性的肺部肿瘤 ,主要好发于主支气管和叶支气管 ,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肺部反复感染和间断血痰。胸部影像学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多能获得明确诊断。其治疗手段主要是外科手术 ,切除范围取决肿瘤的部位和受阻塞的肺组织的情况 ,常规肺叶切除和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是主要的外科手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特点 原发肺部低度恶性肿瘤 外科治疗 诊断 影像学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对原发性肝脏少见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评估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辉 肖恩华 +2 位作者 李德泰 刘国清 童石铭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 :初步探讨CT对原发性肝脏少见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原发性肝脏少见恶性肿瘤CT征像和手术情况 ,对常规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的CT征像与手术难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术前CT所示病灶较大、多叶受累、包膜... 目的 :初步探讨CT对原发性肝脏少见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原发性肝脏少见恶性肿瘤CT征像和手术情况 ,对常规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的CT征像与手术难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术前CT所示病灶较大、多叶受累、包膜不完整、门脉主分支受侵犯、肝门结构受累及肝外结构受累等征像对手术难度的增大具有显著性 (均P <0 .0 5 ) ,易发并发症 ,甚至死亡。结论 :CT可为原发性肝脏少见恶性肿瘤提供直接的判断手术难度的征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原发肝脏少见恶性肿瘤 治疗方法 评估 X线计算机断层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人原发性肾脏恶性肿瘤临床回顾 被引量:1
16
作者 宫大鑫 刘屹立 +2 位作者 邵力宇 孙志熙 刘同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原发肾脏恶性肿瘤 青年人 病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原发与继发恶性肿瘤CT表现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雷 周正荣 钱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09-913,共5页
背景与目的:胰腺继发恶性肿瘤少见,胰腺原发和继发恶性肿瘤能否准确诊断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很大影响。本文旨在探讨CT在原发与继发胰腺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提高术前定性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胰腺原发性与29例胰腺继... 背景与目的:胰腺继发恶性肿瘤少见,胰腺原发和继发恶性肿瘤能否准确诊断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很大影响。本文旨在探讨CT在原发与继发胰腺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提高术前定性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胰腺原发性与29例胰腺继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和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和比较肿瘤发生的部位、数量、大小、肿块的密度、有无胰管扩张、胰周血管侵犯和病灶强化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原发胰腺癌有14例发生在胰头,继发性恶性肿瘤有6例发生在胰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胰腺癌有10例伴胰周血管的侵犯,而继发恶性肿瘤未发现肿块对胰周血管的侵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胰腺癌增强后呈轻度强化;继发恶性肿瘤增强后13例明显强化,15例轻度强化,1例无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肿瘤的发生部位、是否侵犯胰周血管及病灶强化程度是胰腺原发与继发恶性肿瘤的鉴别点,CT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原发肿瘤 继发恶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明福 张哉根 王亚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 :分析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 (PCMT)的发病学特点、病理组织类型及形态学基础。方法 :应用HE染色 ,组化及免疫组化标记对 9例PCMT进行了形态学观察 ,并对其临床资料作了分析。结果 :根据形态学发现和免疫组化结果 ,9例PCMT可分为心脏... 目的 :分析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 (PCMT)的发病学特点、病理组织类型及形态学基础。方法 :应用HE染色 ,组化及免疫组化标记对 9例PCMT进行了形态学观察 ,并对其临床资料作了分析。结果 :根据形态学发现和免疫组化结果 ,9例PCMT可分为心脏恶性间皮瘤 (3例 )、血管肉瘤 (2例 )、B细胞淋巴瘤 (2例 )、心包胸腺瘤 (1例 )及交界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1例 )。结论 :PCMT很少见 ,多见于中年男性 ,好发于心房 ,多数恶性肿瘤预后差 ,肿瘤类型多 ,形态结构复杂 ,免疫组化标记对确定肿瘤起源很有帮助 ,早期发现、准确诊断与局部肿瘤全切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心脏肿瘤 病理类型 免疫组化标记 恶性肿瘤 PC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策略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卫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22-623,共2页
位于脊柱的原发恶性肿瘤少见,约10%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发生于脊柱和骶骨,约80%的成人脊柱肿瘤是恶性肿瘤[1~3]。脊柱原发肿瘤中,骨髓瘤最多见,其次是骨巨细胞瘤、脊索瘤、软骨肉瘤、骨母细胞瘤等。由于诊断技术的改进及临床医生对脊柱肿... 位于脊柱的原发恶性肿瘤少见,约10%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发生于脊柱和骶骨,约80%的成人脊柱肿瘤是恶性肿瘤[1~3]。脊柱原发肿瘤中,骨髓瘤最多见,其次是骨巨细胞瘤、脊索瘤、软骨肉瘤、骨母细胞瘤等。由于诊断技术的改进及临床医生对脊柱肿瘤认识的不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恶性肿瘤 脊柱肿瘤 外科治疗 原发恶性肿瘤 骨巨细胞瘤 骨母细胞瘤 肿瘤发生 原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三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玲 章建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4-695,共2页
关键词 多发原发恶性肿瘤 超声诊断 胃癌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