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厚度配比Al/UHMWPE复合板抗侵彻性能研究
1
作者 张昕喆 王仁涛 +2 位作者 侯晖东 刘思凡 李国举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6-204,共9页
随着武器装备技术的不断进步,装甲结构的轻质化与抗侵彻能力日益成为研究的重点。在等面密度和总厚度不变条件下,对不同厚度配比的铝合金/UHMWPE复合装甲板抗侵彻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以复合板结构面密度吸能作为抗侵彻性能指标,深入研... 随着武器装备技术的不断进步,装甲结构的轻质化与抗侵彻能力日益成为研究的重点。在等面密度和总厚度不变条件下,对不同厚度配比的铝合金/UHMWPE复合装甲板抗侵彻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以复合板结构面密度吸能作为抗侵彻性能指标,深入研究了复合装甲板结构轻量化与防护性能之间的平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等面密度条件下,复合板的面密度吸能随着UHMWPE层合板厚度的增加呈现先快速提升后逐渐趋于平缓的趋势,通过综合考虑复合板结构总厚度影响,确定6 mm Al/10.8 mm UHMWPE复合结构抗侵彻性最优;对于具有相同厚度的复合板,当铝合金与UHMWPE的厚度配比为1∶4时,其面密度吸能达到最大值,为92.9 J/(kg·m^(2))。研究结果可为复合装甲结构的厚度匹配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结构 UHMWPE层合板 厚度配比 面密度 抗侵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度配比对2种牙科陶瓷疲劳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伟才 郭凌云 +2 位作者 王海波 吴珺华 苏俭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考察不同厚度配比的Empress Ⅱ热压铸造陶瓷和GI-Ⅱ型氧化铝渗透陶瓷层状复合结构经Hertzian循环疲劳前后强度的变化。方法分别制作不同厚度配比Empress Ⅱ热压铸造陶瓷和GI-Ⅱ型氧化铝渗透陶瓷圆盘状试件,应用Hertzian接触实验方... 目的考察不同厚度配比的Empress Ⅱ热压铸造陶瓷和GI-Ⅱ型氧化铝渗透陶瓷层状复合结构经Hertzian循环疲劳前后强度的变化。方法分别制作不同厚度配比Empress Ⅱ热压铸造陶瓷和GI-Ⅱ型氧化铝渗透陶瓷圆盘状试件,应用Hertzian接触实验方法对这些试件进行循环加载,然后测试105循环加载前后试件的临界载荷。结果Empress Ⅱ热压铸造陶瓷和GI-Ⅱ型氧化铝渗透陶瓷在经Hertzian循环加载后,临界载荷力的平均值比加载前均明显下降(P<0.05),并且载荷力随底层瓷厚度的下降而降低。GI-Ⅱ氧化铝渗透陶瓷在加载前后的临界载荷均明显高于Empress Ⅱ热压铸造陶瓷(P<0.05)。结论循环疲劳能显著降低Empress Ⅱ热压铸造陶瓷和GI-Ⅱ型氧化铝渗透陶瓷材料的强度,后者在抗碎裂能力和耐受疲劳方面均优于前者,底层瓷的强度和厚度是决定这2种材料临界载荷力的大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陶瓷 厚度配比 循环疲劳 临界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陶瓷涂层厚度配比应力场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振强 夏原 +1 位作者 李光 徐方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60-65,共6页
钢基铝层经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技术陶瓷化后,可在钢表面形成多层体系结构的陶瓷涂层.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厚度配比的复合涂层在均布接触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层的存在可明显缓解界面处的剪应力.同时,铝层厚度... 钢基铝层经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技术陶瓷化后,可在钢表面形成多层体系结构的陶瓷涂层.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厚度配比的复合涂层在均布接触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层的存在可明显缓解界面处的剪应力.同时,铝层厚度增加,也使表面拉应力增大; Al2O3层决定着涂层内最大剪应力距离表面的距离。增强了涂层表面支撑能力.可减缓表面拉应力值.特别.当Al2O3层与Al层的厚度相等时,Al2O3/Al界面处的剪应力最小;FeAl层对表面应力和界面应力影响较小.因此,当选择较厚陶瓷层和较薄铝层时,涂层内将具有较优的表面和界面应力分布状态,从而可提高涂层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度配比 多层涂层 界面应力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空爆载荷下钢板/聚脲复合结构动响应特性仿真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喜梦 刘均 +2 位作者 陈长海 程远胜 张攀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6-124,共9页
[目的]为探讨聚脲涂层对钢板抗爆性能的提升机制,掌握背涂聚脲层对钢板动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对钢板/聚脲复合结构的抗爆动响应过程进行仿真研究。[方法]采用LS-DYNA软件对钢板/聚脲复合结构在近距空爆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失效过程及吸能... [目的]为探讨聚脲涂层对钢板抗爆性能的提升机制,掌握背涂聚脲层对钢板动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对钢板/聚脲复合结构的抗爆动响应过程进行仿真研究。[方法]采用LS-DYNA软件对钢板/聚脲复合结构在近距空爆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失效过程及吸能机制进行数值仿真,并与文献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仿真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前侧钢板层与背侧聚脲层的厚度配比及强度配比对结构变形/失效及能量吸收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背侧聚脲层在抗爆过程中存在二次崩落现象,其崩落碎片动能在后侧聚脲层总吸能中占主导地位;随着钢板-聚脲厚度比值的增加,前侧钢板层的最大塑性变形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强度比值增大,钢板的最大塑性变形和聚脲的吸能占比均单调减小。近距空爆载荷作用下,由于崩落而形成的碎片动能是后侧聚脲层的主要吸能方式;总面密度不变时,钢板/聚脲复合结构存在抗爆性能最优的厚度配比;强度比值的增大会降低聚脲层的吸能占比,同时提升结构的整体抗爆性能。[结论]研究结果可为钢板/聚脲复合结构的抗爆防护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脲涂覆钢板 近距空爆载荷 动响应 厚度配比 强度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