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武器装备技术的不断进步,装甲结构的轻质化与抗侵彻能力日益成为研究的重点。在等面密度和总厚度不变条件下,对不同厚度配比的铝合金/UHMWPE复合装甲板抗侵彻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以复合板结构面密度吸能作为抗侵彻性能指标,深入研...随着武器装备技术的不断进步,装甲结构的轻质化与抗侵彻能力日益成为研究的重点。在等面密度和总厚度不变条件下,对不同厚度配比的铝合金/UHMWPE复合装甲板抗侵彻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以复合板结构面密度吸能作为抗侵彻性能指标,深入研究了复合装甲板结构轻量化与防护性能之间的平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等面密度条件下,复合板的面密度吸能随着UHMWPE层合板厚度的增加呈现先快速提升后逐渐趋于平缓的趋势,通过综合考虑复合板结构总厚度影响,确定6 mm Al/10.8 mm UHMWPE复合结构抗侵彻性最优;对于具有相同厚度的复合板,当铝合金与UHMWPE的厚度配比为1∶4时,其面密度吸能达到最大值,为92.9 J/(kg·m^(2))。研究结果可为复合装甲结构的厚度匹配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随着武器装备技术的不断进步,装甲结构的轻质化与抗侵彻能力日益成为研究的重点。在等面密度和总厚度不变条件下,对不同厚度配比的铝合金/UHMWPE复合装甲板抗侵彻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以复合板结构面密度吸能作为抗侵彻性能指标,深入研究了复合装甲板结构轻量化与防护性能之间的平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等面密度条件下,复合板的面密度吸能随着UHMWPE层合板厚度的增加呈现先快速提升后逐渐趋于平缓的趋势,通过综合考虑复合板结构总厚度影响,确定6 mm Al/10.8 mm UHMWPE复合结构抗侵彻性最优;对于具有相同厚度的复合板,当铝合金与UHMWPE的厚度配比为1∶4时,其面密度吸能达到最大值,为92.9 J/(kg·m^(2))。研究结果可为复合装甲结构的厚度匹配优化设计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