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厌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侧伸式搅拌装置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杜俊琪 郑可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61,共4页
选取三种CBY型桨,对厌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采用的侧伸式搅拌装置进行了深入研究。试验考察了三种桨型的功率准数、时间准数,并通过考察其临界转速的方法探讨其最优桨型、最佳安装角度。CBY-3型桨在同样的填充量下临界功率较另两桨型... 选取三种CBY型桨,对厌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采用的侧伸式搅拌装置进行了深入研究。试验考察了三种桨型的功率准数、时间准数,并通过考察其临界转速的方法探讨其最优桨型、最佳安装角度。CBY-3型桨在同样的填充量下临界功率较另两桨型低,混合时间短,优于CBY-2和CBY-1型桨。在水平偏角α为15~20,°向下偏角β为1~5°时得到搅拌的最低临界转速。为厌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搅拌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生物反应器 侧伸式搅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甲胺废水效能评价
2
作者 陈松 赵鹤翔 +4 位作者 杜博文 杨俞 焦城璠 李倩 李玉友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62-2469,共8页
搭建了实验室规模的AnMBR,考察了处理甲胺废水的产甲烷性能、有机物去除效果、膜污染行为以及最优工况下的物料流动和节能减排情况.结果表明,随着HRT从36h启动并逐渐缩短至8h,平均甲烷产率从0.231L CH4/g COD逐渐升高至0.287L CH4/g COD... 搭建了实验室规模的AnMBR,考察了处理甲胺废水的产甲烷性能、有机物去除效果、膜污染行为以及最优工况下的物料流动和节能减排情况.结果表明,随着HRT从36h启动并逐渐缩短至8h,平均甲烷产率从0.231L CH4/g COD逐渐升高至0.287L CH4/g COD,运行过程中COD去除率稳定在95%以上,甲胺去除率高达100%,HRT进一步缩至6h后甲胺去除率仅为44.3%,甲胺的积累导致反应器性能下降,平均甲烷产率降至0.094L CH4/g COD.运行期间膜通量从1LMH逐渐升高至6LMH,跨膜压差(TMP)增长速度总体平缓,在HRT=12h时长时间的运行导致TMP超过20kPa的阈值,此时更换膜组件并进行膜污染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污染部分为膜内部积累的不可逆有机污染,这与微生物分泌的胞外聚合物有直接关联.对各阶段的产甲烷性能和TMP增长速度进行综合考量得出最优工况为HRT=8h,其中80%以上的进水COD转化为了甲烷,产生的生物能源显著高于系统运行的电力消耗,净能量潜力达到4.142kW·h/m^(3),且能够减少2.239kg CO_(2)/m^(3)的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胺 工业废水 生物反应器 物料平衡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T对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含硒废水效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高荣 刘爽 +4 位作者 蒙智健 彭逸香 李茂炎 蒋敏敏 张媛媛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0-196,共7页
采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进行含硒废水处理,考察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反应器处理效能和膜污染特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在处理15.8 mg Se/L亚硒酸盐时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36 h,稳定后去除率可达99%以上。SEM-EDS及... 采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进行含硒废水处理,考察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反应器处理效能和膜污染特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在处理15.8 mg Se/L亚硒酸盐时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36 h,稳定后去除率可达99%以上。SEM-EDS及XRD分析结果表明,还原产物硒单质呈球状或棒状,微观结构呈不易被生物利用的六角形。微生物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后的主要优势菌为Acinetobacter、Brevundimonas、Rhizobium及Acidovorax,参与亚硒酸盐还原的主要功能酶包括DMSO还原酶、富马酸还原酶、亚硫酸盐还原酶、硝酸盐还原酶及谷胱甘肽还原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AnMBR) 含硒废水 亚硒酸盐 水力停留时间(HRT)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往复振动的两相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厨余垃圾运行效果与膜松弛的影响
4
作者 庞欣然 罗希 +3 位作者 秦效海 谢晓靓 梁慕翔 昝飞翔 《中国沼气》 2025年第4期10-14,共5页
厌氧消化是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的主要工艺,目前工业化的厨余垃圾厌氧消化罐多采用完全混合式,存在有机负荷低、反应效率差的问题。为提高厌氧消化的有机负荷、产甲烷效率及出水水质,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反应器构型,结合了两相厌氧反... 厌氧消化是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的主要工艺,目前工业化的厨余垃圾厌氧消化罐多采用完全混合式,存在有机负荷低、反应效率差的问题。为提高厌氧消化的有机负荷、产甲烷效率及出水水质,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反应器构型,结合了两相厌氧反应器与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并利用往复振动来控制膜污染。在10.4 gCOD·L^(-1)d^(-1)高有机负荷下,反应器稳定运行3个月,直至膜污染发生。稳定运行期间,反应器表现出较高的产气效率,平均产沼气速率为5.0 L·L^(-1)d^(-1),底物的产甲烷转化率为0.27 L·g^(-1)COD;出水水质良好,COD平均去除率为97%,出水氨氮浓度为1.7 g·L^(-1),具有进一步资源化的潜力。此外,研究对比了不同膜松弛度(0%、2%、5%和10%)对膜污染和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松弛的膜组件在膜污染控制方面效果最佳,而松弛度为10%时膜污染最严重,膜出水水质则与膜松弛度无显著相关性。该研究为高有机负荷固废的厌氧消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余 消化 往复式两相生物反应器 污染 产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系统工艺运行与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吴天祺 孔宇 +3 位作者 凌虹 常闻捷 朱晓晓 聂慧君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5期114-118,共5页
本文从微生物群落、载体强化技术、工艺组合与调控等方面,对低温条件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系统运行及应用研究展开系统阐述。低温会抑制硝化菌活性,影响污水处理的脱氮效率;MBBR系统可通过生物膜富集硝化菌;适冷性微生物驯化... 本文从微生物群落、载体强化技术、工艺组合与调控等方面,对低温条件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系统运行及应用研究展开系统阐述。低温会抑制硝化菌活性,影响污水处理的脱氮效率;MBBR系统可通过生物膜富集硝化菌;适冷性微生物驯化技术可提升低温条件下系统微生物活性,有效提高该系统运行效率与稳定性。该系统填料选择影响工艺效果;磁性载体、亲水改性和多孔结构(如PVA凝胶)可增强挂膜、提高硝化菌富集,改善低温污水处理性能。优化MBBR工艺需调控曝气、碳氮比(C/N)及水力停留时间(HRT),低温条件下间歇曝气、低C/N和延长HRT可提升其硝化效率;A/O-MBBR等工艺组合可增强系统抗冲击能力。本文为MBBR工艺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生物反应器 低温 生物活性 载体强化 工艺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主流厌氧氨氧化快速启动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海岩 周鑫 李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01-2209,共9页
主流厌氧氨氧化(Anammox)是城市污水脱氮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研究采用单级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SFBR)处理模拟城市污水,通过间歇运行切换和微氧(DO:0.4~0.7mg/L)控制,65天后成功启动Anammox。系统对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达98.8%和92.6%... 主流厌氧氨氧化(Anammox)是城市污水脱氮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研究采用单级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SFBR)处理模拟城市污水,通过间歇运行切换和微氧(DO:0.4~0.7mg/L)控制,65天后成功启动Anammox。系统对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达98.8%和92.6%。此时生物膜结构致密,呈现红色。微生物活性测试发现,厌氧氨氧化菌活性在所有功能菌活性中最高。高通量测序证实厌氧氨氧化菌(Candidatus Brocadia)、短程反硝化菌(Thauera)和硝化菌(Nitrospira)共存,而未检测到氨氧化菌。amoA功能基因扩增子测序进一步分析表明,Nitrospira实际为全程氨氧化菌(Comammox)。因此,系统是在具有氧分层的生物膜内通过全程硝化/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途径耦合实现城市污水脱氮。研究结果为主流Anammox快速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固定 反应器 主流 快速启动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强化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潘伟亮 谭秀晴 +1 位作者 欧阳荭霖 颜山脊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5,共8页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因其在各种废水处理中对有机物的高效降解和能量的回收能力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生物炭具有优异的吸附和导电能力,将其添加在AnMBR中用于厌氧消化处理污废水,可以提高反应器性能并促进能源回收。基于此,系...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因其在各种废水处理中对有机物的高效降解和能量的回收能力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生物炭具有优异的吸附和导电能力,将其添加在AnMBR中用于厌氧消化处理污废水,可以提高反应器性能并促进能源回收。基于此,系统综述了生物炭的制备和改性方法对生物炭性能影响的研究,以及近年来利用生物炭强化AnMBR处理性能的研究进展,并主要讨论了生物炭在AnMBR中的作用及主要机制,指出了目前生物炭强化AnMBR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生物炭强化AnMBR处理废水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生物反应器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特异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 被引量:6
8
作者 敬双怡 郝梦影 +2 位作者 杨文焕 于玲红 李卫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5-101,共7页
采用厌氧/特异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AMBBR/SMBBR)工艺对焦化废水进行生物降解,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法对SMBBR实验参数进行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各单元废水中有机组分变化,探究有机污染... 采用厌氧/特异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AMBBR/SMBBR)工艺对焦化废水进行生物降解,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法对SMBBR实验参数进行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各单元废水中有机组分变化,探究有机污染物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工艺运行参数在DO的质量浓度为5 mg/L、pH为8、HRT为5 d时处理效能最高,COD去除率达84.51%。系统中污染物降解过程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关系,污染物降解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活性污泥法。AMBBR可通过厌氧消化有效降解酚类、喹啉和吲哚等有机物;SMBBR中好氧曝气能够进一步降解2,2,4,4,6,8,8-七甲基壬烷、丁酸乙酯、苯甲酸乙酯和苯酚等有机污染物。A/SMBBR组合工艺为焦化废水的高效处理提供了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移动生物反应器 焦化废水 响应面法 动力学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水解-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香精调料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钱靓 唐贤春 陈洪斌 《中国沼气》 2007年第6期14-18,共5页
我国的香精调料行业发展很快,废水的成分复杂,浓度高,必须采用多种技术联合处理。针对某食用香精调料企业的废水特点,采用化学混凝预处理、厌氧水解和好氧移动床(MBBR)组合工艺处理,生产性装置的运行效果表明,COD,BOD5,SS和NH... 我国的香精调料行业发展很快,废水的成分复杂,浓度高,必须采用多种技术联合处理。针对某食用香精调料企业的废水特点,采用化学混凝预处理、厌氧水解和好氧移动床(MBBR)组合工艺处理,生产性装置的运行效果表明,COD,BOD5,SS和NH3-N等去除效率突出,完全可以达到排放标准,TN和TP的去除效率可分别达到66.3%-69.7%和83.0%~90.2%,其中,TN是由厌氧段反硝化和MBBR同步硝化反硝化实现,TP则通过化学混凝而去除。厌氧水解和MBBR是去除有机物和生物硝化的核心,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进一步保证了出水的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精废水 水解 移动生物反应器 生物活性炭滤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出水溶解甲烷回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朴淳 吴㻛 +1 位作者 陈银广 郑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89-3503,共15页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是一种能耗低、处理效率高的污水处理技术.然而,受温度、污泥龄、水力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的影响,生成的甲烷大量溶解在出水中形成过饱和溶液,并随出水排放至环境中,造成了能源物质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若将溶解...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是一种能耗低、处理效率高的污水处理技术.然而,受温度、污泥龄、水力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的影响,生成的甲烷大量溶解在出水中形成过饱和溶液,并随出水排放至环境中,造成了能源物质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若将溶解甲烷有效回收,其可作为补充能源或脱氮碳源原位利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实现AnMBR出水溶解甲烷有效回收或再利用,本文阐述了目前3种主流回收溶解甲烷技术(膜回收技术、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技术、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原理、回收效能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评估了AnMBR处理污水全过程的碳足迹,并针对AnMBR出水溶解甲烷回收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本研究可为双碳背景下AnMBR技术实现能量盈余和资源回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甲烷 生物反应器 接触器 反硝化甲烷 生物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及其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1
作者 卢峥 赵俊廷 +4 位作者 吴朕君 苏子昂 仝允芊 陈莉杰 王艺涵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4-740,共7页
由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在水中有机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逐步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从反应器与膜组件的配置、有机物的去除以及产甲烷率等方面讨论了影响AnMBR运行效果的主要因素。结合污水深度脱氮的需求,探讨... 由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在水中有机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逐步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从反应器与膜组件的配置、有机物的去除以及产甲烷率等方面讨论了影响AnMBR运行效果的主要因素。结合污水深度脱氮的需求,探讨了厌氧氨氧化(ANAMMOX)自养脱氮与AnMBR的耦合技术。介绍了国内外相关耦合工艺的应用形式,总结了关于该耦合工艺最新的研究方法、运行效果等,展望了该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耦合 除碳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特异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低碳氮比工业废水脱氮效果优化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郝梦影 杨宇杰 +3 位作者 敬双怡 杨文焕 于玲红 李卫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7-441,448,共6页
采用SDC-03型填料作为生物载体,对厌氧/特异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A/SMBBR)工艺处理低碳氮比工业废水的挂膜启动及稳定运行过程进行优化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曲面法考察了碳源投加量(以乙醇为碳源)、水力停... 采用SDC-03型填料作为生物载体,对厌氧/特异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A/SMBBR)工艺处理低碳氮比工业废水的挂膜启动及稳定运行过程进行优化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曲面法考察了碳源投加量(以乙醇为碳源)、水力停留时间(HRT)及填料填充率对系统TN去除率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3个参数对TN去除率影响顺序为填料填充率>碳源投加量>HRT,其中填料填充率和HRT之间的交互作用最显著。(2)模型预测的最佳条件为碳源投加量90mg/L、HRT=3.0d、填料填充率55%,TN去除率预测值为90.78%。在该条件下TN去除率实际值达91.02%,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表明响应曲面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移动生物反应器 低碳氮比 脱氮效果 响应曲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挂膜启动过程 被引量:14
13
作者 朱成辉 李秀芬 +1 位作者 陈坚 王洪春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2-96,共5页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接种污泥质量浓度对挂膜启动过程的影响,同时对启动过程中微生物相的变化、悬浮污泥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不添加接种污泥的条件下,反应器能够在两周内完成挂膜启动,载体上附着微...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接种污泥质量浓度对挂膜启动过程的影响,同时对启动过程中微生物相的变化、悬浮污泥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不添加接种污泥的条件下,反应器能够在两周内完成挂膜启动,载体上附着微生物生长稳定时挥发性悬浮污泥(VSS)质量浓度达1.2 g/L;载体上微生物的附着生长主要可分为3个阶段:适应期、增长期以及稳定期,不同阶段微生物相的种群分布不同,各有其特征微生物存在;反应器在挂膜启动过程中,接种所需的临界活性污泥质量浓度在0.1 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生物反应器 接种污泥 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低温生活污水效能 被引量:12
14
作者 马华敏 张立秋 孙德智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58-963,共6页
为解决冬季冰封期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难于达标的问题,基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效率高及抗负荷能力强等特征,采用缺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低温生活污水,重点考察了其对低温生活污水的处理效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为解决冬季冰封期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难于达标的问题,基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效率高及抗负荷能力强等特征,采用缺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低温生活污水,重点考察了其对低温生活污水的处理效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8℃的低温,好氧MBBR内悬浮型填料填充比为40%,水力停留时间为(HRT)6h,ρ(DO)为7~8mg/L的条件下,该工艺对CODCr和NH4+-N的去除效果最佳,二者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8.70%和65.72%;当缺氧MBBR内悬浮型填料填充比为50%,内循环回流比为200%时,TN的去除率可达65.65%,此时,整体反应器对CODCr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90.70%和71.65%.结果还表明,由常温转为低温环境后,缺氧-好氧MBBR的处理效率有所下降,但通过调整反应器内填料的填充比,ρ(DO)和HRT等参数,可保证对CODCr和NH4+-N的去除仍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生物反应器(MBBR) 低温生活污水 填料填充比 水力停留时间 容积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两种填料氧传质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文英 花吉锋 +1 位作者 荆洁颖 李静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7-491,共5页
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填料是废水处理工艺的核心,也是加强传质的基本手段。笔者选用Mutag BiochipTM填料1,WD-F10-4型BioMTM聚乙烯填料2对比研究两种填料的氧传质性能。在相同操作工艺条件下,5%填料1和30%填料2的填充率可保证二者总... 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填料是废水处理工艺的核心,也是加强传质的基本手段。笔者选用Mutag BiochipTM填料1,WD-F10-4型BioMTM聚乙烯填料2对比研究两种填料的氧传质性能。在相同操作工艺条件下,5%填料1和30%填料2的填充率可保证二者总比表面积相同,COD去除率相当;对比分析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两种填料在有无附着生物膜体系的氧传质性能受进水COD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填料1体系的氧传质性能稳定并优于填料2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生物反应器 填料 传质系数 COD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移动床动态膜生物反应器中填料投加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雅婕 潘峰 +2 位作者 葛红光 宋凤敏 李旭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59,71,共4页
对好氧移动床动态膜生物反应器中填料投加量对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将静态培养与动态培养相结合,通过15d的培养,填料表面成功挂膜。然后试验研究了填料投加量对反应器内流化状态、污泥性状、处理效果和膜污泥的影响。结果表明,35... 对好氧移动床动态膜生物反应器中填料投加量对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将静态培养与动态培养相结合,通过15d的培养,填料表面成功挂膜。然后试验研究了填料投加量对反应器内流化状态、污泥性状、处理效果和膜污泥的影响。结果表明,35%的填料投加量能够较好地满足工艺的需要,在此条件下,系统对COD、氨氮和浊度的去除效果分别为81.59%、75.95和9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 动态生物反应器 填料 投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流式厌氧污泥复合床-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 被引量:1
17
作者 闫志明 普红平 阳立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9-239,共1页
关键词 上流式污泥复合 生物反应器 垃圾渗滤液 硝化菌 SM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海水条件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快速挂膜启动试验
18
作者 杨吉平 郭黎明 +1 位作者 王志 王朋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2期109-119,共11页
海水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中,生物膜反应器的挂膜时间通常较长。为实现人工海水条件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bed biofilm reactor,MBBR)滤片的快速挂膜,通过搅拌滤片,采用低成本的海水配方、专用营养液以及选择多样化的菌种等方法和措... 海水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中,生物膜反应器的挂膜时间通常较长。为实现人工海水条件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bed biofilm reactor,MBBR)滤片的快速挂膜,通过搅拌滤片,采用低成本的海水配方、专用营养液以及选择多样化的菌种等方法和措施进行了试验,并建立了以氨氮、亚硝酸盐氮水平、滤片颜色和孔隙生成物为指标的评估体系。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化学营养组的56 d,发酵营养组经过46 d即完成了挂膜。挂膜过程中氨氮质量浓度最高为20.36~25.12 mg/L,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最高为45.28~53.2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产养殖系统 移动生物反应器 人工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厌氧流化床旋转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剑锋 朱雷 +3 位作者 许颖 艾力江·努尔拉 夏俊林 黄霞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95,共5页
采用厌氧流化床旋转膜生物反应器(AFRMBR)中试装置,考察温度对其处理城市污水过程中反应器运行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膜出水COD保持在50 mg/L左右,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温度变化对整体COD去除率无明显影响。温度在30℃以上时,... 采用厌氧流化床旋转膜生物反应器(AFRMBR)中试装置,考察温度对其处理城市污水过程中反应器运行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膜出水COD保持在50 mg/L左右,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温度变化对整体COD去除率无明显影响。温度在30℃以上时,产气量达到0.2 L/g,温度降低,产气量随之减少至0.04 L/g。膜污染过程表现出显著的三阶段污染模式。温度对污泥混合液中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的影响较大,温度降低,SMP含量升高。主要产甲烷微生物,如甲烷鬃毛菌属和甲烷杆菌属在温度30℃以上时相对丰度较高,产气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城市污水 生物群落结构 温度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半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温度冲击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宁宁 王管 +2 位作者 童启邦 郑慈航 郭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3-238,254,共7页
利用新型厌氧半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人工配制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为期86 d,考察温度冲击对反应器处理效能的影响。反应器在HRT为31.8 h,有机容积负荷为4.0 kg/(m^3·d),温度为(35±1)℃的实验条件下运行,到第15天时,COD去除率... 利用新型厌氧半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人工配制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为期86 d,考察温度冲击对反应器处理效能的影响。反应器在HRT为31.8 h,有机容积负荷为4.0 kg/(m^3·d),温度为(35±1)℃的实验条件下运行,到第15天时,COD去除率稳定在88%左右,产气量达到14 L/d,然后,对其进行降温冲击(25±1)℃、恢复(35±1)℃、升温冲击(45±1)℃、恢复(35±1)℃4个阶段的实验。实验证明,反应器在(35±1)℃下运行时最高COD去除率在94%左右,沼气产量高达20 L/d,具有明显的产沼气优势。同时,降温冲击后恢复仅用时6 d,升温冲击后恢复仅用时11 d,COD去除率均可恢复到90%以上,证明反应器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16S rDNA测序结果表明,温度会影响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45±1)℃下微生物的多样性大于(35±1)℃,但一些功能菌种如产甲烷菌、梭菌、鞘氨醇单胞菌丰度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固定 生物反应器 消化 温度冲击 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