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裂缝损伤全过程监测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威 阎石 +1 位作者 姜绍飞 陈鑫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90,共7页
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开展了动力荷载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结构裂缝损伤全过程监测试验。在1个2层2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埋入压电陶瓷传感器,对模型结构先后施加拟动力荷载和拟静力荷载的作用,监测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发展全过... 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开展了动力荷载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结构裂缝损伤全过程监测试验。在1个2层2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埋入压电陶瓷传感器,对模型结构先后施加拟动力荷载和拟静力荷载的作用,监测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发展全过程,并采用移动平均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结果表明:所采用的监测方法能够有效监测结构健康状态的发展趋势,但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监测数据存在波动性,给损伤识别带来一定困难;采用移动平均法进行数据处理可使损伤识别结果更加准确;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的混凝土裂缝损伤监测方法可用于结构的长期监测,有效的数据平滑滤噪措施对于损伤的正确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传感器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动力荷载 裂缝损伤 全过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陶瓷传感器的灵敏度温漂误差补偿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高华 闫献国 +1 位作者 郭宏 姚永超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7-403,共7页
针对微测系统中压电陶瓷传感器的灵敏度温漂会使其在变化的温度环境中工作时性能不稳定,进而影响检测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Elman神经网络的压电陶瓷传感器灵敏度温漂误差补偿控制方法。分析了压电陶瓷传感器产生灵敏度温漂现象... 针对微测系统中压电陶瓷传感器的灵敏度温漂会使其在变化的温度环境中工作时性能不稳定,进而影响检测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Elman神经网络的压电陶瓷传感器灵敏度温漂误差补偿控制方法。分析了压电陶瓷传感器产生灵敏度温漂现象的原因。以压电陶瓷切削力测量传感器为对象,在不同温度下对传感器的灵敏度进行了标定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压电陶瓷传感器在同一温度下工作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中工作会伴有灵敏度温漂现象。为了有效补偿灵敏度温漂附加误差,提高检测精度,建立了基于改进Elman神经网络的灵敏度温漂补偿模型,并对模型涉及的学习算法、激励函数、输入输出层节点以及承接层和隐含层节点数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对比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灵敏度温漂补偿模型对压电陶瓷传感器的灵敏度温漂误差补偿控制效果明显,未经灵敏度温漂补偿,直接按照常温下灵敏度标定结果预测的压电陶瓷传感器加载力和实际加载力之间误差较大,最大误差达到29.16 N,利用本文建立的基于改进Elman神经网路灵敏度温漂补偿模型补偿后,补偿模型的预测力和压电陶瓷传感器的实际加载力最大误差仅0.72 N,有效保证了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传感器 灵敏度温漂 ELMAN神经网络 补偿模型 检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陶瓷传感器二维微量进给机构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高栋 姚英学 袁哲俊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0,19,共3页
通过试验对压电陶瓷传感器 (PZT)驱动的二维微量进给机构进行了研究 ,并给出了压电陶瓷传感器驱动电源及微量进给机构的设计方案和性能。切削实验表明 ,采用二维微量进给机构能有效提高加工精度。
关键词 压电陶瓷传感器 驱动电源 微量进给机构 试验研究 加工误差 刀架 切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陶瓷传感器稳定性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门秀花 李舜酩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1-44,47,共5页
针对传感器测量高温体振动信号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将温度与结构特性相结合的仿真方法,讨论了温度场对压电陶瓷传感器稳定性产生的影响。根据压电陶瓷的正逆压电效应,采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仿真,得出了传感器稳定工作的频率范围和固... 针对传感器测量高温体振动信号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将温度与结构特性相结合的仿真方法,讨论了温度场对压电陶瓷传感器稳定性产生的影响。根据压电陶瓷的正逆压电效应,采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仿真,得出了传感器稳定工作的频率范围和固有频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并获得了固有频率和机电能量转换特性相对稳定的温度范围,由此为理论和试验分析提供了依据。分析实例体现了所采用的数值仿真方法在压电陶瓷传感器稳定性分析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传感器 温度场 有限元仿真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的水塔定向爆破监测试验研究
5
作者 钟冬望 李腾飞 熊伟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0,共10页
为了顺利完成水塔的定向拆除爆破,将压电陶瓷传感器应用于水塔的拆除爆破中,通过MATLAB小波包能量分析法对传感器监测信号进行能量指数计算。结果表明:试爆对水塔结构造成损伤,与导向窗径向对称的塔壁腹部的平均能量指数是其背部能量指... 为了顺利完成水塔的定向拆除爆破,将压电陶瓷传感器应用于水塔的拆除爆破中,通过MATLAB小波包能量分析法对传感器监测信号进行能量指数计算。结果表明:试爆对水塔结构造成损伤,与导向窗径向对称的塔壁腹部的平均能量指数是其背部能量指数的60.37%,腹部产生的损伤小于背部的损伤;通过频谱分析发现水塔倒塌过程中各测点信号主频率集中在4~11 Hz,信号功率主要在0~20 Hz的频段内,与一般建筑物自振频率接近。埋入式压电陶瓷监测系统能对建(构)筑物倒塌过程中各阶段、各部位破坏和损伤程度进行监测和记录,是对拆除爆破建(构)筑物过程分析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传感器 拆除爆破 被动监测 小波包能量分析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陶瓷传感器的埋地长输管道动力响应监测 被引量:7
6
作者 田江平 董飞飞 +2 位作者 徐晋东 廖恒 杜国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为监测埋地长输管道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制作土箱-管道缩尺模型,将标定好的压电陶瓷传感器粘贴在管道上进行冲击试验。根据压电陶瓷传感器输出的加速度值,得到埋地管道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并分析管道壁厚、管径、... 为监测埋地长输管道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制作土箱-管道缩尺模型,将标定好的压电陶瓷传感器粘贴在管道上进行冲击试验。根据压电陶瓷传感器输出的加速度值,得到埋地管道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并分析管道壁厚、管径、埋深、冲击高度等参数对管道动力响应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该过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模拟,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吻合程度较好。结果表明: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冲击高度增加,管道振动加速度峰值增大;相同工况下,大管径和薄壁管道振动加速度峰值较大,管道覆土越深,管道振动加速度峰值越小;压电陶瓷能够有效监测埋地管道的动力响应,为管道工程抗震设计和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传感器 冲击荷载 长输管道 动力响应 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的管道裂纹敲击定位法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鲲 肖逸飞 +2 位作者 徐阳 田江平 杜国锋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8-125,共8页
如何科学确定裂纹所在位置和裂纹大小一直是油气管道检测面临的难题。为便于检测管道上的裂纹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PZT)信号识别的裂纹检测新方法--敲击定位法。该方法简单易行,通过获取管道上4个不同位置的信号值,可以... 如何科学确定裂纹所在位置和裂纹大小一直是油气管道检测面临的难题。为便于检测管道上的裂纹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PZT)信号识别的裂纹检测新方法--敲击定位法。该方法简单易行,通过获取管道上4个不同位置的信号值,可以方便地确定裂纹位置和周向裂纹长度范围。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1根长2.1 m的钢制管道进行试验,通过粘贴在管道上的压电陶瓷传感器拾取敲击信号,获得应力波的传播特征。应力波在健康管道上传播时会不断衰减,但经过管道上的裂缝时衰减程度显著增大,因而可藉此识别裂纹所在位置。研究结果表明,管道上裂纹周向位置已知和周向位置未知两种情况下,裂纹与PZT传感器之间的计算距离与实测距离误差较小,因此该方法能有效识别裂纹位置。研究结果为油气管道裂纹的无损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传感器(PZT) 应力波 裂纹检测 油气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陶瓷传感器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曾向武 胡黎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83-988,共6页
压电陶瓷传感器在岩土工程中有很多应用,尤其是通过测量波速来确定土的性质方面。由于材料的物理性质与波速密切相关,压电陶瓷传感器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的无损检测方法。本文报道了压电陶瓷传感器应用于粘土、砂和砾石等不同种类土的研... 压电陶瓷传感器在岩土工程中有很多应用,尤其是通过测量波速来确定土的性质方面。由于材料的物理性质与波速密切相关,压电陶瓷传感器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的无损检测方法。本文报道了压电陶瓷传感器应用于粘土、砂和砾石等不同种类土的研究成果,对应力导致土体各向异性的研究,对路基和地基土的力学特性检测,在离心模型试验中的应用,以及在微重力环境下的粒状材料中波的传播特性的研究等。研究表明,压电陶瓷传感器在岩土力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传感器 岩土工程 波速 无损检测方法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微重力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的GFRP损伤检测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蔡高洁 胡彬 +2 位作者 刘孝禹 李猛 佘艳华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0-293,共4页
该文使用外贴法将压电陶瓷传感器固定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上进行损伤检测试验,研究了GFRP试件表面裂缝的深度及数量对压电陶瓷传感器接收信号的影响。将主动感应法和基于小波包能量法相结合,做出时域信号图和基于小波包的能量图。... 该文使用外贴法将压电陶瓷传感器固定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上进行损伤检测试验,研究了GFRP试件表面裂缝的深度及数量对压电陶瓷传感器接收信号的影响。将主动感应法和基于小波包能量法相结合,做出时域信号图和基于小波包的能量图。分析数据发现,GFRP试件损伤程度越大,传感器接收信号的电压值越小,信号的能量越小。试验结果表明,压电陶瓷传感器有望通过主动感应法用于检测GFRP的损伤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 压电陶瓷传感器 主动感应法 小波包 损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的非接触式精准逐拍心率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方震 白忠瑞 +3 位作者 陈贤祥 夏攀 何征岭 赵荣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72-1479,共8页
心冲击图(BCG)可用于无接触式地监测生命体征。在BCG的逐拍心率提取中,较低的平均绝对误差对于精确地获取用户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目前大多数方法在逐拍心率计算精度方面的不足,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心... 心冲击图(BCG)可用于无接触式地监测生命体征。在BCG的逐拍心率提取中,较低的平均绝对误差对于精确地获取用户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目前大多数方法在逐拍心率计算精度方面的不足,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心冲击信号采集系统。通过采用合适的传感器外壳结构和采样频率,增加传感器的灵敏度和BCG的时间分辨率;通过对比不同的BCG处理方法并找到BCG中最适合提取精准逐拍心动周期的成分;同时该文提出一种采用AP聚类的自适应模板匹配算法,以准确提取心动周期信息。对15名受试者共5741次心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逐拍心动周期的平均误差为0.48%,平均绝对误差为3.78 ms,心跳覆盖率在97%以上,优于其他同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冲击 压电陶瓷传感器 逐拍心率 平均绝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陶瓷振动传感器的迟滞非线性误差补偿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高华 闫献国 +1 位作者 郭宏 李志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78-285,共8页
针对振动测试中压电陶瓷传感器的迟滞非线性会影响检测精度的问题,分析了压电陶瓷的微观极化机理,解释了压电陶瓷传感器产生迟滞非线性的原因。为了有效补偿压电陶瓷的迟滞非线性,提高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可以反映压电陶瓷传感器非对称... 针对振动测试中压电陶瓷传感器的迟滞非线性会影响检测精度的问题,分析了压电陶瓷的微观极化机理,解释了压电陶瓷传感器产生迟滞非线性的原因。为了有效补偿压电陶瓷的迟滞非线性,提高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可以反映压电陶瓷传感器非对称迟滞特性的改进Bouc-Wen模型,研究并给出了模型参数对迟滞曲线的大小、形状及平稳性影响关系和逆模型的求取方法。利用改进Bouc-Wen逆模型作为补偿器来补偿压电陶瓷传感器的迟滞非线性,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逆补偿后,校正位移总是能够很好跟踪传感器的实际输入位移,有效保证了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传感器 迟滞非线性 迟滞模型 逆补偿 检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变载荷下压电传感器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培德 郑跃滨 +2 位作者 杨雷 雷振坤 武湛君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8-593,共6页
压电传感器具有优良性能,可以同时应用于主、被动式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中,但由于高应变载荷下压电传感器的性能会受到影响,限制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该文针对高应变载荷下传感器性能进行研究,提出通过增加胶层厚度和减小弹性模量,增强... 压电传感器具有优良性能,可以同时应用于主、被动式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中,但由于高应变载荷下压电传感器的性能会受到影响,限制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该文针对高应变载荷下传感器性能进行研究,提出通过增加胶层厚度和减小弹性模量,增强压电传感器的高应变承受能力。定义了阻抗信号变化指数和阻抗信号突变载荷,对压电传感器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胶层厚度增加,弹性模量减小,会使阻抗信号突变载荷增大,压电传感器高应变承受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压电陶瓷传感器 高应变载荷 胶层 应变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中PZT传感器的多功能性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旭 霍林生 +1 位作者 李宏男 白凤龙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9-714,799,共6页
针对混凝土结构被动监测中的压电陶瓷(也称锆钛酸铅,Pb-based lead zirconium titanate,简称PZT)传感器信号的多功能特性,提出了PZT传感器不同用途信号的提取方法。根据不同功能信号的频率范围差异,通过小波Mallat分解,得到用于反映结... 针对混凝土结构被动监测中的压电陶瓷(也称锆钛酸铅,Pb-based lead zirconium titanate,简称PZT)传感器信号的多功能特性,提出了PZT传感器不同用途信号的提取方法。根据不同功能信号的频率范围差异,通过小波Mallat分解,得到用于反映结构整体动态信息的振动信号以及局部断裂破坏引起的声发射信号,通过与加速度传感器和声发射传感器信号比较,验证了提取方法的正确性,并将该方法应用到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模型地震破坏试验的实时监测中。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提取到的振动信号能准确测得结构主频率等结构的动态信息,声发射信号部分能清楚捕捉局部损伤引起的能量释放情况。应用该方法可准确提取出结构的振动信号和声发射信号,利用同一PZT传感器能够实时评估和监测结构的整体动态特性和局部损伤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传感器 小波分析 声发射 振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陶瓷的混凝土裂缝损伤监测 被引量:13
14
作者 赵晓燕 李宏男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7-439,443,共4页
压电陶瓷的正逆压电效应决定其既可作传感器又可作驱动器。将压电陶瓷埋于混凝土中并对其施加激励,可在混凝土中产生应力波。根据该波动法原理,应用自行研制封装的压电陶瓷传感器对混凝土中裂缝损伤的产生过程进行监测。采用基于小波包... 压电陶瓷的正逆压电效应决定其既可作传感器又可作驱动器。将压电陶瓷埋于混凝土中并对其施加激励,可在混凝土中产生应力波。根据该波动法原理,应用自行研制封装的压电陶瓷传感器对混凝土中裂缝损伤的产生过程进行监测。采用基于小波包分析法定义的损伤指标对不同工况下的损伤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损伤指标的变化趋势与相应的应变片监测信号和荷载位移曲线的发展趋势吻合良好,实现了对混凝土中微小裂缝损伤的监测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传感器 波动法 混凝土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陶瓷的PVA-ECC混凝土柱裂缝损伤监测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文伟 杨霞 蒙卉恩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8-636,共9页
目的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对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PVA-ECC)进行裂缝损伤识别研究,以指导实际工程.方法在实验室浇筑7个PVA-ECC混凝土柱,分别设置了不同深度的人工裂缝损伤,采用基于压电陶瓷的波动分析法对其进行损伤识别,计算... 目的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对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PVA-ECC)进行裂缝损伤识别研究,以指导实际工程.方法在实验室浇筑7个PVA-ECC混凝土柱,分别设置了不同深度的人工裂缝损伤,采用基于压电陶瓷的波动分析法对其进行损伤识别,计算监测信号的小波包能量、功率谱密度以及基于小波包变换的损伤指标.结果随着裂缝深度的增大,小波包能量和功率谱密度均随之减小,且小波包能量与裂缝深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基于小波包变换的损伤指标对损伤程度敏感性较好.结论该监测方法能有效识别PVA-ECC混凝土柱人工模拟的裂缝损伤,研究结果可为PVA-ECC混凝土柱的健康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ECC混凝土柱 裂缝损伤 压电陶瓷传感器 健康监测 小波包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陶瓷的固井水泥石损伤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振 亓宪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9期12800-12805,共6页
固井水泥的裂缝损伤检测对于油气钻井井壁稳定性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的主动感应法,对固井水泥石进行裂缝损伤检测,获得裂缝深度及数量变化对传感器所接收信号值的影响,通过小波包能量分析得到时域信号图及小波包能量图... 固井水泥的裂缝损伤检测对于油气钻井井壁稳定性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的主动感应法,对固井水泥石进行裂缝损伤检测,获得裂缝深度及数量变化对传感器所接收信号值的影响,通过小波包能量分析得到时域信号图及小波包能量图,计算并分析其损伤指标。结合单轴试验对裂缝性固井水泥石进行轴压并分析其强度,且对裂缝深度与强度及损伤指标进行函数拟合。结果表明,传感器所接收的信号值及轴压强度随固井水泥石损伤程度的增大而减小,损伤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其损伤程度。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的主动感应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并评价固井水泥石的损伤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水泥石 裂缝损伤检测 压电陶瓷传感器 主动感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复合材料的超声测厚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晨光 金文 +1 位作者 李正旭 张伟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62,共4页
复合材料作为一种优异的耐磨和耐高温材料,在高温设备热防护、飞机刹车制动盘等军事、特种民用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好地测量和评定这一类型材料的防护特性,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在试验中进行厚度动态测量的传感器。超声式厚度... 复合材料作为一种优异的耐磨和耐高温材料,在高温设备热防护、飞机刹车制动盘等军事、特种民用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好地测量和评定这一类型材料的防护特性,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在试验中进行厚度动态测量的传感器。超声式厚度测量传感器具有无损、无放射性的优点,并且可以提供实时动态的测量结果,为这种类型材料的测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介绍此技术原理,并设计一套超声式厚度测量传感器系统。经过理论分析和试验表明,通过此方法的厚度测量精度可以达到1 mm的测量精度,并且设备在恶劣环境下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超声测厚 复合压电陶瓷超声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波动法的混凝土裂缝损伤主动被动监测对比试验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威 阎石 +1 位作者 蒙彦宇 吴建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3-199,共7页
目的对基于压电波动法的混凝土裂缝损伤主动与被动监测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探索两种方法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方法将压电陶瓷传感器埋置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混凝土柱内,两试件分别承受小偏压和大偏压荷载.同时应用主动和被动损伤监测技术对两... 目的对基于压电波动法的混凝土裂缝损伤主动与被动监测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探索两种方法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方法将压电陶瓷传感器埋置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混凝土柱内,两试件分别承受小偏压和大偏压荷载.同时应用主动和被动损伤监测技术对两试件的破坏过程进行监测.结果在被动监测试验中,小偏压试件所释放出的声发射信号能量为大偏压试件的14倍.从能量释放在时长上的分布比重看,小偏压试件在达到极限荷载前就已经释放了80%以上,而大偏压试件只释放不到40%;在主动监测试验中,大、小偏压试件的最终损伤指数分别为78.8%和68.6%.结论被动监测技术能有效反映出试件所受荷载及破坏过程的特点,主动健康监测技术能有效地识别结构处于不同的健康状态,两种方法的特点形成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传感器 波动法 钢筋混凝土柱 裂缝损伤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压电智能骨料的钢管混凝土柱密实性检测试验 被引量:6
19
作者 綦宝晖 阎石 +2 位作者 刘福学 何彬彬 付锦治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1-496,共6页
目的利用压电智能骨料对钢管混凝土柱的混凝土浇筑密实性进行检测,实现混凝土密实性的定量评判.方法将智能骨料作为基本的检测元件埋置在构件内部,每相邻两块智能骨料之间构成一个检测对.采用一发一收互动法,在试件中发射并接收信号,以... 目的利用压电智能骨料对钢管混凝土柱的混凝土浇筑密实性进行检测,实现混凝土密实性的定量评判.方法将智能骨料作为基本的检测元件埋置在构件内部,每相邻两块智能骨料之间构成一个检测对.采用一发一收互动法,在试件中发射并接收信号,以欧式距离作为密实性的评价指标,比较同一检测对中的两个智能骨料所接收到的对方发射信号的差异程度,判断这位于两个骨料间的混凝土是否存在不密实.结合实际工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根据欧式距离D3和D6数值偏大,推断出隔板位置密实性较差,这一结果得到了传统超声检测方法的验证.结论笔者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能有效地检测出钢管混凝土的不密实性,应用于实际工程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压电陶瓷传感器 智能骨料 超声波 密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阎石 吴建新 +1 位作者 孙威 阎寒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1-394,共4页
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的混凝土结构裂缝损伤监测技术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该项技术目前还未能广泛用于实际工程,缺乏相应的监测系统开发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该文以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的波动法主动健康监测技术为理论基础,结合混凝土结构裂... 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的混凝土结构裂缝损伤监测技术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该项技术目前还未能广泛用于实际工程,缺乏相应的监测系统开发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该文以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的波动法主动健康监测技术为理论基础,结合混凝土结构裂缝损伤监测特点,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一套便携式压电混凝土结构裂缝损伤健康监测系统。通过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梁的损伤监测试验完成了对系统的测试,并将该系统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可实时在线地对混凝土结构的不同裂缝损伤状态作出识别,并进行声光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传感器 混凝土裂缝 健康监测 COMPACTRIO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