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聚物PA66压力诱导流动成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敖婷婷 樊振兴 +2 位作者 韩克清 滕翠青 余木火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41,共3页
采用一种新的压力诱导流动成型工艺,将传统熔融加工成型的块状塑料PA66在一定的温度下,压力诱导后像“熔体”一样流动成型。研究了压力诱导成型过程中的温度、压力以及保压时间对PA66力学性能和结构的影响,并对其成型后的结构进行了研... 采用一种新的压力诱导流动成型工艺,将传统熔融加工成型的块状塑料PA66在一定的温度下,压力诱导后像“熔体”一样流动成型。研究了压力诱导成型过程中的温度、压力以及保压时间对PA66力学性能和结构的影响,并对其成型后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和表征。结果表明,这种压力诱导流动成型方法,形成了特殊的微观片状结构,大大提高了其力学性能,是简单而行之有效的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66 压力诱导流动成型 熔体 微观片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诱导流动成型PP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樊振兴 熬婷婷 +3 位作者 焦明立 滕翠青 韩克清 余木火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46,共3页
研究了压力诱导流动成型对聚丙烯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SEM结果表明,压力诱导流动可以使PP形成微观片层结构,该结构由较软的无定形区相联的交互层叠片层构成。力学性能测试表明该结构可以大幅度提高PP的力学性能:拉伸性能从成型... 研究了压力诱导流动成型对聚丙烯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SEM结果表明,压力诱导流动可以使PP形成微观片层结构,该结构由较软的无定形区相联的交互层叠片层构成。力学性能测试表明该结构可以大幅度提高PP的力学性能:拉伸性能从成型前的33MPa提高到成型后的60MPa;缺口冲击强度由1.72kJ/m2提高到压力诱导流动成型后的30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诱导流动成型 聚丙烯 微观片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LA/PDLA共混材料的压力诱导流动成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凡凡 骆佳美 +3 位作者 马博谋 胡斌斌 刘勇 张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7-54,共8页
在对左旋聚乳酸(PLLA)与右旋聚乳酸(PDLA)熔融共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压力诱导流动成型(PIF)对PLLA/PDLA共混材料进行增韧改性,力学测试显示PIF之后PLLA/PDLA的拉伸强度由未加工时的23.05 MPa提高到34.03 MPa,断裂伸长率... 在对左旋聚乳酸(PLLA)与右旋聚乳酸(PDLA)熔融共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压力诱导流动成型(PIF)对PLLA/PDLA共混材料进行增韧改性,力学测试显示PIF之后PLLA/PDLA的拉伸强度由未加工时的23.05 MPa提高到34.03 MPa,断裂伸长率由3.4%提高至7.78%,冲击强度由未加工时的13.78 kJ/m^2提高至29.17 kJ/m^2。差示扫描量热和热重测试表明,PIF加工方式不会破坏PLLA/PDLA材料原有耐热性、对热分解温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LA/PDLA 压力诱导流动成型 拉伸强度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诱导流动成型聚苯乙烯的研究
4
作者 梁燕 韩克清 +3 位作者 滕翠青 余木火 李书同 金亮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51,共5页
以热塑性弹性体SBS作为增容剂,对SBS/聚苯乙烯(PS)的共混物进行压力诱导流动成型,研究了压力诱导流动成型后聚苯乙烯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压力诱导流动成型使聚苯乙烯形成微观层状结构,该结构可以大幅度提高聚苯乙烯的力学性... 以热塑性弹性体SBS作为增容剂,对SBS/聚苯乙烯(PS)的共混物进行压力诱导流动成型,研究了压力诱导流动成型后聚苯乙烯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压力诱导流动成型使聚苯乙烯形成微观层状结构,该结构可以大幅度提高聚苯乙烯的力学性能,缺口冲击强度由8kJ/m2提高到压力诱导流动成型后的30kJ/m2,同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也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热塑性弹性体SBS 微观层状结构 压力诱导流动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PEG共混材料的自增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焦明立 滕翠青 +1 位作者 韩克清 余木火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1,共4页
采用压力诱导流动成型(PIF)对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共混物进行加工,研究了PIF对PLA/PEG共混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PLA/PEG的球晶在压力作用下变形,形成无定形相和结晶相相互叠层的砖墙增韧结构,内部的分子链沿着流动方向... 采用压力诱导流动成型(PIF)对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共混物进行加工,研究了PIF对PLA/PEG共混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PLA/PEG的球晶在压力作用下变形,形成无定形相和结晶相相互叠层的砖墙增韧结构,内部的分子链沿着流动方向排列;该砖墙结构使材料的拉伸性能提高了2.5倍,冲击性能提高了30倍;材料的Tg在压力诱导流动加工后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乙二醇 压力诱导流动成型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聚醚砜和PIF加工对PPS性能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孟繁亮 周志纯 +2 位作者 拖晓航 郭静 张森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共4页
采用熔融挤出微型注塑方法制备了不同聚醚砜含量的石墨烯-聚醚砜-聚苯硫醚(PPS)复合材料,并通过对复合材料进行压力诱导流动成型(PIF),研究了聚醚砜含量和压力诱导流动成型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和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醚砜... 采用熔融挤出微型注塑方法制备了不同聚醚砜含量的石墨烯-聚醚砜-聚苯硫醚(PPS)复合材料,并通过对复合材料进行压力诱导流动成型(PIF),研究了聚醚砜含量和压力诱导流动成型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和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醚砜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和拉伸性能,诱导PPS结晶促进成核,加速结晶作用。压力诱导流动可以使聚醚砜在聚苯硫醚基体中由球棒状变成扁平状,有效地起到增韧效果,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聚醚砜的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材料冲击强度提高大约42%,拉伸强度提高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诱导流动成型 石墨烯-聚醚砜-聚苯硫醚 结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F制备一种高性能聚苯硫醚复合材料
7
作者 周志纯 赵丹萍 +2 位作者 于跃 郭静 张森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31,共4页
采用压力诱导流动成型(PIF)方法来调控聚苯硫醚(PPS)/玻璃纤维(GF)/碳纤维(CF)三元复合材料的本体结构。并对三元复合材料进行了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形貌观察(SEM)、力学性能测试、动态力学测试(DMA)和DSC测试,考察了PIF成型的... 采用压力诱导流动成型(PIF)方法来调控聚苯硫醚(PPS)/玻璃纤维(GF)/碳纤维(CF)三元复合材料的本体结构。并对三元复合材料进行了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形貌观察(SEM)、力学性能测试、动态力学测试(DMA)和DSC测试,考察了PIF成型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该三元体系中,当CF的质量分数为0.5%时,PIF成型后的复合材料性能最佳,拉伸强度达到362.33 MPa,弯曲强度达到408.11 MPa,冲击强度达到14.35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诱导流动 聚苯硫醚 碳纤维 本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增韧和PIF加工对ABS材料力学性能影响
8
作者 王世伟 张森 +2 位作者 肖双明 郭静 李昱波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34,共3页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不同橡胶含量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复合材料,并通过压力诱导流动成型(PIF)加工方法改变橡胶相的微观形态,实现了ABS复合材料的强韧一体化。研究了橡胶增韧和PIF加工对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成型...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不同橡胶含量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复合材料,并通过压力诱导流动成型(PIF)加工方法改变橡胶相的微观形态,实现了ABS复合材料的强韧一体化。研究了橡胶增韧和PIF加工对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成型后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和表征。研究表明:PIF加工后,ABS复合材料中的橡胶相形态由原来的球状转变为盘状,实现了复合材料的韧性和强度同时提高。当橡胶质量分数达到20%时,ABS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了75%,拉伸强度提高了52%,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诱导流动成型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增韧 微观形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