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联邦德国对纳粹历史的反思历程与两次“历史学家之争”
1
作者
谭渊
望路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61,共11页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德国虽然对纳粹进行了清算,但是对历史罪责的反思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在战后初期,亲身经历纳粹统治的德国民众对历史罪责普遍采取沉默与回避态度。战后出生的青年一代成长起来后,在1968年学生运动的推动下...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德国虽然对纳粹进行了清算,但是对历史罪责的反思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在战后初期,亲身经历纳粹统治的德国民众对历史罪责普遍采取沉默与回避态度。战后出生的青年一代成长起来后,在1968年学生运动的推动下,德国官方开始认真反思纳粹历史。1970年勃兰特总理的“华沙之跪”,成为德国反思历史罪责的重要标志。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在德国总统魏茨泽克的公开呼吁和“历史学家之争”的推动下,德国社会逐步直面历史,最终以立法形式确认了历史罪责反思的成果。进入21世纪后,在全球化、移民潮和社会多元化的背景下,德国对历史罪责的反思屡经波折,经历了“第二次历史学家之争”的考验,但其不断走向深入的总趋势已不可阻挡。德国民众对纳粹历史罪责的反思历程,成为反映战后德国政治、社会与意识形态发展的一面镜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纳粹罪行
历史
反思
历史学家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德国历史学家之争:对历史修正主义的批判与辩护
被引量:
3
2
作者
匡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83,共8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爆发的德国历史学家之争,是二战后联邦德国最重要的知识分子论争之一。论争双方就纳粹德国历史、德军在二战东线战场的作用、德国历史研究的学术多元化、历史学的公共性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论争双方分歧巨大...
20世纪80年代中期爆发的德国历史学家之争,是二战后联邦德国最重要的知识分子论争之一。论争双方就纳粹德国历史、德军在二战东线战场的作用、德国历史研究的学术多元化、历史学的公共性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论争双方分歧巨大、共识缺席。为了重建德国历史意识和民族认同,诺尔特等历史学家从研究方法、历史叙事的逻辑性以及学术伦理等方面出发,对纳粹历史进行了修正式研究,并将纳粹罪行进行了相对化的处理。与此针锋相对,哈贝马斯及其盟友针对德国历史研究的新保守主义倾向,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们认为,政治共同体的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的重建,不能以对纳粹罪行的修正式研究作为代价,对纳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必须成为当代德国历史—政治思想结构性重组的关键环节。在即将迎来反法西斯战争以及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之际,回顾和梳理德国历史学家之争,对于反思二战历史、批判法西斯在远东-太平洋战场的罪行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家之争
哈贝马斯
诺尔特
历史
修正主义
新保守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联邦德国对纳粹历史的反思历程与两次“历史学家之争”
1
作者
谭渊
望路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61,共11页
基金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Q2022160)。
文摘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德国虽然对纳粹进行了清算,但是对历史罪责的反思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在战后初期,亲身经历纳粹统治的德国民众对历史罪责普遍采取沉默与回避态度。战后出生的青年一代成长起来后,在1968年学生运动的推动下,德国官方开始认真反思纳粹历史。1970年勃兰特总理的“华沙之跪”,成为德国反思历史罪责的重要标志。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在德国总统魏茨泽克的公开呼吁和“历史学家之争”的推动下,德国社会逐步直面历史,最终以立法形式确认了历史罪责反思的成果。进入21世纪后,在全球化、移民潮和社会多元化的背景下,德国对历史罪责的反思屡经波折,经历了“第二次历史学家之争”的考验,但其不断走向深入的总趋势已不可阻挡。德国民众对纳粹历史罪责的反思历程,成为反映战后德国政治、社会与意识形态发展的一面镜子。
关键词
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纳粹罪行
历史
反思
历史学家之争
Keywords
Germany
World WarⅡ
crimes of Nazi
historical reflection
historians’dispute
分类号
K516.9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国历史学家之争:对历史修正主义的批判与辩护
被引量:
3
2
作者
匡宇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83,共8页
文摘
20世纪80年代中期爆发的德国历史学家之争,是二战后联邦德国最重要的知识分子论争之一。论争双方就纳粹德国历史、德军在二战东线战场的作用、德国历史研究的学术多元化、历史学的公共性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论争双方分歧巨大、共识缺席。为了重建德国历史意识和民族认同,诺尔特等历史学家从研究方法、历史叙事的逻辑性以及学术伦理等方面出发,对纳粹历史进行了修正式研究,并将纳粹罪行进行了相对化的处理。与此针锋相对,哈贝马斯及其盟友针对德国历史研究的新保守主义倾向,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们认为,政治共同体的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的重建,不能以对纳粹罪行的修正式研究作为代价,对纳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必须成为当代德国历史—政治思想结构性重组的关键环节。在即将迎来反法西斯战争以及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之际,回顾和梳理德国历史学家之争,对于反思二战历史、批判法西斯在远东-太平洋战场的罪行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历史学家之争
哈贝马斯
诺尔特
历史
修正主义
新保守主义
Keywords
Historikerstreit
Habermas
Nolte
historical revisionism
neoconservatism
分类号
K516.5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联邦德国对纳粹历史的反思历程与两次“历史学家之争”
谭渊
望路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德国历史学家之争:对历史修正主义的批判与辩护
匡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