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邦德国对纳粹历史的反思历程与两次“历史学家之争”
1
作者 谭渊 望路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61,共11页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德国虽然对纳粹进行了清算,但是对历史罪责的反思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在战后初期,亲身经历纳粹统治的德国民众对历史罪责普遍采取沉默与回避态度。战后出生的青年一代成长起来后,在1968年学生运动的推动下...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德国虽然对纳粹进行了清算,但是对历史罪责的反思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在战后初期,亲身经历纳粹统治的德国民众对历史罪责普遍采取沉默与回避态度。战后出生的青年一代成长起来后,在1968年学生运动的推动下,德国官方开始认真反思纳粹历史。1970年勃兰特总理的“华沙之跪”,成为德国反思历史罪责的重要标志。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在德国总统魏茨泽克的公开呼吁和“历史学家之争”的推动下,德国社会逐步直面历史,最终以立法形式确认了历史罪责反思的成果。进入21世纪后,在全球化、移民潮和社会多元化的背景下,德国对历史罪责的反思屡经波折,经历了“第二次历史学家之争”的考验,但其不断走向深入的总趋势已不可阻挡。德国民众对纳粹历史罪责的反思历程,成为反映战后德国政治、社会与意识形态发展的一面镜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纳粹罪行 历史反思 历史学家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历史学家之争:对历史修正主义的批判与辩护 被引量:3
2
作者 匡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83,共8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爆发的德国历史学家之争,是二战后联邦德国最重要的知识分子论争之一。论争双方就纳粹德国历史、德军在二战东线战场的作用、德国历史研究的学术多元化、历史学的公共性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论争双方分歧巨大... 20世纪80年代中期爆发的德国历史学家之争,是二战后联邦德国最重要的知识分子论争之一。论争双方就纳粹德国历史、德军在二战东线战场的作用、德国历史研究的学术多元化、历史学的公共性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论争双方分歧巨大、共识缺席。为了重建德国历史意识和民族认同,诺尔特等历史学家从研究方法、历史叙事的逻辑性以及学术伦理等方面出发,对纳粹历史进行了修正式研究,并将纳粹罪行进行了相对化的处理。与此针锋相对,哈贝马斯及其盟友针对德国历史研究的新保守主义倾向,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们认为,政治共同体的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的重建,不能以对纳粹罪行的修正式研究作为代价,对纳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必须成为当代德国历史—政治思想结构性重组的关键环节。在即将迎来反法西斯战争以及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之际,回顾和梳理德国历史学家之争,对于反思二战历史、批判法西斯在远东-太平洋战场的罪行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家之争 哈贝马斯 诺尔特 历史修正主义 新保守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