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文化街区参与式保护实践运行机制研究——基于历史性城市景观视角
1
作者 张若曦 吴灈杭 +1 位作者 张锦鑫 韦骅耕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9,共9页
历史文化街区参与式保护尚未形成普适性的方法框架,保护实践运行机制有待研究。历史性城市景观方法以“多方参与、共识建立”作为行动核心,为研究提供认识论与方法论借鉴。通过辨析历史性城市景观思想内涵与方法框架,提取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参与式保护尚未形成普适性的方法框架,保护实践运行机制有待研究。历史性城市景观方法以“多方参与、共识建立”作为行动核心,为研究提供认识论与方法论借鉴。通过辨析历史性城市景观思想内涵与方法框架,提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践行动的3个基本要素:主体、领域、过程,阐释了3个要素通过主体成熟度和组织成熟度影响参与式保护实践效果的运行机制。进而构建包括“主体成熟度评价-参与过程设计-配套机制保障-规划制定与实施”4个部分的历史文化街区参与式保护实践方法框架,并将其引入厦门高浦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设计,以期为多元主体有效参与保护实践提供理论基础与行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参与式保护 历史城市景观 运行机制 多方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城市历史景观中的行动者网络——鼓浪屿榕树公共空间研究
2
作者 陈洁萍 刘婷 +1 位作者 岳婧秋 郭家玥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0,共8页
在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HUL)研究中借鉴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契合HUL倡导的长期动态且具综合性的工作方法,有助于回归景观体验,识别与评价易被忽视的遗产地景观要素的关联性,揭示社会网络中的隐性遗产价值,预测遗产... 在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HUL)研究中借鉴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契合HUL倡导的长期动态且具综合性的工作方法,有助于回归景观体验,识别与评价易被忽视的遗产地景观要素的关联性,揭示社会网络中的隐性遗产价值,预测遗产地公共空间的演变趋势。在鼓浪屿榕树公共空间研究中,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可以构建以植物为核心的非人类行动者的空间网络,揭示出榕树公共空间的价值识别和场域建构是延续鼓浪屿城市历史景观的层积性、关联性与日常之蕴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行动者网络理论 城市历史景观 鼓浪屿 公共空间 榕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生物文化多样性方法的广州传统中轴线城市历史景观活化再生设计研究
3
作者 高伟 樊漓 +1 位作者 刘瑞琦 胡盛劼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2,共7页
传统以图纸为核心的设计路径难以应对以广州传统中轴线为例的城市更新问题在真实世界语境中的复杂要求与挑战。基于渐进式行动设计的视野,从欧盟GREEN SURGE项目推介的城市生物文化多样性概念及其“物质-生活-管护”工作框架出发,提出3... 传统以图纸为核心的设计路径难以应对以广州传统中轴线为例的城市更新问题在真实世界语境中的复杂要求与挑战。基于渐进式行动设计的视野,从欧盟GREEN SURGE项目推介的城市生物文化多样性概念及其“物质-生活-管护”工作框架出发,提出3个关键的设计方法:挖掘地方性生态知识、优化文化关键物种与场地的关系、制定历史环境教育计划。结合广州传统中轴线城市历史景观活化再生的实践过程进行了具体的路径阐释,对应了渐进式行动设计路径的内涵,提供了渐进式行动设计的具体地方性实施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生物文化多样性 渐进式行动设计 历史环境教育 广州传统中轴线 城市历史景观 活化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景观层积的概念、特征与城市更新途径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瑾渝 许愿 朱育帆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0,共9页
【目的】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HUL)框架下的理论与实践范畴逐渐向城市中未纳入遗产保护体系的区域拓展,HUL成为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更新的重要理论和工具。存量时代的城市景观呈现出多元混杂的特征,更新需求从关注... 【目的】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HUL)框架下的理论与实践范畴逐渐向城市中未纳入遗产保护体系的区域拓展,HUL成为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更新的重要理论和工具。存量时代的城市景观呈现出多元混杂的特征,更新需求从关注历史文化价值扩展至承载新的价值认同与多元空间体验,适应此特征与需求的设计需深入辨析场地自身及更大区域的历史演变过程。从HUL的层积视角出发展开研究,有助于剖析当代城市景观时空流变过程,探寻整合历史与当代需求的设计路径。【方法】以层积视角解构城市景观的复杂性。回溯层积概念,并阐释其涵盖的3个时空观念——接续的地层、深度的表面、批判的历史,进而分析城市景观空间特征,再提出更新途径。【结果】城市景观具有累积、间断、关联3个时空特征,基于此引入城市景观更新实践中映射与锚固、折叠与互文和沉浸与互动3种更新途径。【结论】在存量更新语境下,以层积视角深度解读城市景观,能为审视过去与洞见未来提供基点,促进更新实践中的形式创新、文化延续与功能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历史景观 城市更新 层积 分层 设计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楼阁文学视角下的城市标识性历史景观风貌研究
5
作者 张卫 崔凌英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5,共7页
楼阁是城市标识性历史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楼阁文学的视角下运用数字人文的方法对江南三大名楼古诗词进行信息挖掘、景观分析与文学制图,观照名楼的景观风貌。文章对比分析三大名楼景观异同,并从历史学、文学角度溯源、考证,认为... 楼阁是城市标识性历史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楼阁文学的视角下运用数字人文的方法对江南三大名楼古诗词进行信息挖掘、景观分析与文学制图,观照名楼的景观风貌。文章对比分析三大名楼景观异同,并从历史学、文学角度溯源、考证,认为景观同楼阁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建废盛衰与历史变迁、楼阁文学与文化积淀联系紧密。文章旨在探究城市标识性历史景观与城市历史文化的关系,以开拓城市更新发展新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挖掘 城市标识性历史景观 楼阁文学 景观风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体记忆的城市历史景观活化途径研究——以襄阳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星雅 李佳怡 +1 位作者 张志远 王玏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0,共7页
城市历史景观的层积过程也是集体记忆的建构过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视角解读城市历史景观层积动态演变特征,借助集体记忆理论对集体记忆建构机制进行解读,为城市历史景观对文化认同的构建和活化提供依据。文章通过复杂网络研究方法,对襄... 城市历史景观的层积过程也是集体记忆的建构过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视角解读城市历史景观层积动态演变特征,借助集体记忆理论对集体记忆建构机制进行解读,为城市历史景观对文化认同的构建和活化提供依据。文章通过复杂网络研究方法,对襄阳城市历史景观层积要素进行提取,统计分析古籍文献中的城市历史景观记忆构建的逻辑关系,解译记忆客体与记忆载体的作用机制和城市历史景观的层积过程,最终从不同的关联关系提出格局景观、区域簇群、场所标志3个层级的城市历史景观活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历史景观 集体记忆 复杂网络 活化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历史景观基因感知对历史街区体验满意度的影响——以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剑桥 邵龙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90,共7页
在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促进公众参与、提升历史街区体验满意度至关重要。提出城市历史景观基因的概念,以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为例,探讨城市历史景观基因感知对历史街区体验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城市历史景观基因感知对历史街... 在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促进公众参与、提升历史街区体验满意度至关重要。提出城市历史景观基因的概念,以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为例,探讨城市历史景观基因感知对历史街区体验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城市历史景观基因感知对历史街区体验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基因感知对历史景观体验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最大,布局基因感知对商业景观体验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最大;2)布局基因感知对建筑基因感知的影响程度更大,建筑基因与布局基因之间存在密切关联;3)商业景观体验满意度对历史景观体验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对拓展历史街区保护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历史景观 景观基因感知 历史街区 体验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的重庆大学历史校园景观演变及保护价值评估
8
作者 徐村雨 黄力为 +2 位作者 王瑜 肖竞 彭琳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136,共10页
【目的】针对当前大学历史校园规划建设对校园景观保护价值认识不足且相应评估体系缺乏的问题,探索大学历史校园景观演变及保护价值评估框架与方法。【方法】借鉴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HUL)的整体时空观和动态层积性理... 【目的】针对当前大学历史校园规划建设对校园景观保护价值认识不足且相应评估体系缺乏的问题,探索大学历史校园景观演变及保护价值评估框架与方法。【方法】借鉴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HUL)的整体时空观和动态层积性理念,构建包含景观构成分析、景观演变梳理、景观层积分析、保护价值评估4个方面的大学历史校园景观演变及保护价值评估框架。以重庆大学为例,运用历史文献解读和基于ArcGIS的历史地图转译法,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开展大学历史校园景观演变及保护价值评估应用。【结果】完成对重庆大学历史校园景观所有地块的保护价值评估,发现重庆大学历史校园各地块间景观保护价值分级和类型差异较大,建成时间久远、保存完好并承载较多师生活动的公共开敞空间和公共建筑被评估为校园内景观保护价值高或较高的区域,为景观保护价值不同的区域制定了差异化的保护措施。【结论】评估框架为大学历史校园景观保护价值识别提供了方法参考,评估结果可有效衔接校园空间规划,指导大学历史校园景观保护与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历史景观 大学历史校园 校园景观 景观演变 价值评估 重庆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性城市景观保护的适应性再利用方法——立面主义的演变与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恺奕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9-57,共9页
【目的】立面主义作为历史建筑适应性再利用方法,在被批判的同时也在广泛的应用和演变中逐渐向遗产保护原则靠近,对大都市发展中的历史景观保护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方法】基于理论研究,通过分析21世纪以来加拿大多伦多央街的立... 【目的】立面主义作为历史建筑适应性再利用方法,在被批判的同时也在广泛的应用和演变中逐渐向遗产保护原则靠近,对大都市发展中的历史景观保护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方法】基于理论研究,通过分析21世纪以来加拿大多伦多央街的立面主义实践,揭示立面主义作为多伦多城市发展中默认的遗产策略的原因及其在公众讨论、市政决策中的影响。【结果】将立面主义设计策略归纳为纸片墙、基座裙楼和附属物3种模式,通过对比多伦多与上海的实践,探讨了立面主义对遗产价值、城市发展及真实性界限的影响,强调其独特性、全球适用性以及被中国引入的理论合理性和必要性。【结论】中国的城市更新可引入更多实用主义导向的适应性再利用理念,防止利益相关者对保护理念的混用与滥用,并维护遗产保护原则的纯粹性,从而跳脱出单一建筑再利用和保护的框架,从历史性城市景观完整性和真实性的角度,思考立面主义在当代城市更新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历史城市景观 遗产真实性 适应性再利用 立面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历史景观(HUL)单元识别划定方法与实证分析
10
作者 牛昊蓉 高元 +1 位作者 贾媛 张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2-920,共9页
面对全球快速城市化建设开发对历史文化的威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1年提出城市历史景观(HUL)理论与方法,从更加宏阔的视角统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当下,如何将HUL理论进行实践转化成为关注重点.基于国内外诸多学者... 面对全球快速城市化建设开发对历史文化的威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1年提出城市历史景观(HUL)理论与方法,从更加宏阔的视角统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当下,如何将HUL理论进行实践转化成为关注重点.基于国内外诸多学者对HUL的系统研究,构建起“内核区域-外延范围”的HUL单元识别划定方法,并以侯马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在判断出与城市景观特质紧密相关的景观特征要素的基础上,借助景观特征要素的密度聚合与多图层叠加识别出单元内核区域,借助模糊隶属度与模糊叠加划定出单元外延范围,从而实现城市历史景观单元分区,为HUL理论进一步引导城市综合发展、管理历史景观变化提供抓手,为指导侯马城市建设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共生共荣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历史景观 景观单元识别 城市空间 侯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性城市景观视角下的城市更新——以哥伦比亚波哥大地区为例
11
作者 谢硕宇 童佳玉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6,共6页
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面临着洪涝灾害和住房紧缺等一系列复杂的城市问题,无序化的城市扩张破坏了波哥大河的自然环境。文章从历史性城市景观视角出发,对当地历史上存在的“脊田”这种特色农业耕种方式进行深度剖析,强调了景观作为一种解... 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面临着洪涝灾害和住房紧缺等一系列复杂的城市问题,无序化的城市扩张破坏了波哥大河的自然环境。文章从历史性城市景观视角出发,对当地历史上存在的“脊田”这种特色农业耕种方式进行深度剖析,强调了景观作为一种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同时具有生态效益及文化内涵。通过分析波哥大地区的历史景观及现状问题,提出了可持续的历史性城市景观保护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市景观 可持续发展 城市设计 脊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历史景观的独库公路多元价值保护与韧性管理模式研究
12
作者 陈彦祺 任云英 赵妮娜 《园林》 2024年第10期105-113,共9页
独库公路文化景观廊道,作为天山中段国家公园潜力区的核心纽带,具有不可估量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价值,也是解决跨区域性核心区与缓冲区之间文化断裂问题的关键。城市历史景观是强调对于区域环境活态性、整体性、再生性的遗产管理范式,... 独库公路文化景观廊道,作为天山中段国家公园潜力区的核心纽带,具有不可估量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价值,也是解决跨区域性核心区与缓冲区之间文化断裂问题的关键。城市历史景观是强调对于区域环境活态性、整体性、再生性的遗产管理范式,旨在促进发展中寻求保护的双重目标。线性遗产空间的复合属性正是韧性保护的核心要点,以独库公路遗产廊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沿线资源现状问题,对独库公路全段的景观特征认知及遗产要素进行定位识别,分段关联性分析不同时期演变层积出的文化多样性发展过程;从宏观格局到中观形态再到微观场域进行分级保护管理,通过联动路域的遗产地、自然保护地、特色景观节点、停车点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构建线性遗产空间网络,以便坚实城市历史景观方法的应用与落位;最后,以独库自然—文化遗产基因库的建设实践为基础,将遗产廊道的全要素价值载体分级厘清,利用“生态韧性—文化韧性—管理韧性—消费韧性”的动态管理策略,实现活化利用交旅基底、盘活区域文旅资源、赋能沿线产旅路径的多元协同保护模式。研究成果以期推进独库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韧性发展,并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历史景观 线性遗产空间 独库公路 文化景观廊道 区域旅游规划 韧性保护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融与共生:城市历史景观(HUL)视角下文化景观核心风貌区保护与创新发展策略
13
作者 曾倩雯 吴周炫 徐敏琪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0期165-168,171,共5页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历史性文化景观亟需可持续发展的更新策略,但仍然缺少相关理论支撑与明确的更新路径。在此背景下,城市历史景观方法(HUL)是帮助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途径。以南京紫金山玄武湖核心风貌区为例,通过分析其历史积淀下所产...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历史性文化景观亟需可持续发展的更新策略,但仍然缺少相关理论支撑与明确的更新路径。在此背景下,城市历史景观方法(HUL)是帮助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途径。以南京紫金山玄武湖核心风貌区为例,通过分析其历史积淀下所产生的物质属性与文化元素,以识别与掌握其中对城市特色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价值;分析文化景观遗产之间的价值关联,以完整展现文化脉络;提出以符号设计帮助山水格局复现;对整体风貌提升、管理规划策略提出建议。以期更好地保留完整的城市特色景观,呈现文化脉络,助力南京山水格局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历史景观(HUL) 保护更新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历史性城市景观保护策略探讨 被引量:36
14
作者 张松 镇雪锋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91-96,共6页
以历史性城市景观保护的基本理念,系统分析澳门历史城市的形成过程及其景观特征。面对高强度开发对历史城区整体环境和历史景观带来的威胁与挑战,基于澳门半岛高密度人居环境的基本状况,从遗产保护规划、景观管理制度等方面,探讨整体性... 以历史性城市景观保护的基本理念,系统分析澳门历史城市的形成过程及其景观特征。面对高强度开发对历史城区整体环境和历史景观带来的威胁与挑战,基于澳门半岛高密度人居环境的基本状况,从遗产保护规划、景观管理制度等方面,探讨整体性保护澳门历史性城市景观的规划策略和设计引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性保护 历史城市景观 景观管理 设计引导 澳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性城市景观——一条通向城市保护的新路径 被引量:65
15
作者 张松 镇雪锋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4,共6页
近年来,历史性城市景观(HUL)保护正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关注热点。本文通过回顾历史性城市景观理念提出的过程和相关国际会议批判性探讨的要点,分析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理念及其内涵。在解读UNESCO《HUL建议草案》的基础上,讨论HUL保护... 近年来,历史性城市景观(HUL)保护正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关注热点。本文通过回顾历史性城市景观理念提出的过程和相关国际会议批判性探讨的要点,分析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理念及其内涵。在解读UNESCO《HUL建议草案》的基础上,讨论HUL保护理念及整体性方法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规划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市景观 城市保护 整体性方法 活的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城镇整体保护中的“关联性”与“系统方法”——对“历史性城市景观”概念的观察和思考 被引量:186
16
作者 张兵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42-48,113,共8页
结合"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实践,总结近年我国历史城镇"整体保护"在认知方法、价值评估、规划方法等方面的进展,提出"关联性"这个概念。所谓"关联性"体现为历史(时间)的关系、区域(空间... 结合"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实践,总结近年我国历史城镇"整体保护"在认知方法、价值评估、规划方法等方面的进展,提出"关联性"这个概念。所谓"关联性"体现为历史(时间)的关系、区域(空间)的关系、文化(精神)的关系、功能(要素和结构)的关系。基于关联性的研究可以重新定义保护规划的"系统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推出的"历史性城市景观"概念,所提倡的观念和方法与我国的保护实践殊途同归。关联性的研究途径,有助于我们从中国的实践角度和理论语境对"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含义建立基本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镇 整体保护 关联性 历史城市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城市历史景观研究10年综述——缅怀吴瑞梵先生 被引量:40
17
作者 刘祎绯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4-77,共4页
"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自2005年首次提出至今恰满10年。首先梳理了该理论不断建构和发展的过程性基础文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发布的3份文件,指出"景观"始终是城市历史景观理念阐发所关注... "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自2005年首次提出至今恰满10年。首先梳理了该理论不断建构和发展的过程性基础文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发布的3份文件,指出"景观"始终是城市历史景观理念阐发所关注的核心,是遗产保护对接城市发展的重要桥梁,并以其为节点,将中国相关文献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早期以介绍和溯源为主的阶段,中期的多元化丰富化阶段,以及近期的实践性和建构性阶段。最后归纳城市历史景观理论在遗产保护领域引入景观语言的重要意义。兼怀在"城市历史景观"的建构与推广事业上功勋卓著的吴瑞梵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吴瑞梵 城市历史景观(历史城市景观) 研究综述 中国 景观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性城市景观视角下的世界遗产地城市建筑风貌管控方法——以拉萨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小雷 钱川 陶诗琦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06-117,共12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反应性监测和列濒危的案例中,高度关注建筑风貌对视觉完整性的影响。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多处遗产地城市出现建筑风貌无序甚至失控现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反应性监测和列濒危的案例中,高度关注建筑风貌对视觉完整性的影响。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多处遗产地城市出现建筑风貌无序甚至失控现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以拉萨为例,从历史性城市景观(HUL)的视角切入,创新性的将其理论方法转化为对遗产地城市背景区域建筑风貌分区的科学识别方法,凝练了拉萨特色建筑风貌管控要素和管控工具,构建了适用于拉萨河谷特色的管控体系,并提出了嵌入项目审批全流程的管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市景观 世界遗产地城市 拉萨 建筑风貌 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藏地区城市历史景观的特征识别与层积解译 被引量:21
19
作者 肖竞 曹珂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1-106,共6页
以城市历史景观视角对拉萨、江孜、日喀则等卫藏典型历史城镇进行研究,通过建立案例城镇格局形态、簇群肌理、地标风貌同卫藏地区①高原物候环境、政教统治传统、佛教文化信仰的价值关联,识别其历史景观的地域特征;通过梳理吐蕃王统、... 以城市历史景观视角对拉萨、江孜、日喀则等卫藏典型历史城镇进行研究,通过建立案例城镇格局形态、簇群肌理、地标风貌同卫藏地区①高原物候环境、政教统治传统、佛教文化信仰的价值关联,识别其历史景观的地域特征;通过梳理吐蕃王统、分裂割据、萨迦帕竹政权、甘丹颇章政权以及现代化发展期5个阶段卫藏城市景观的特征演变,解译其层积规律,剖析当前文脉断层的成因机理,提出该地区未来历史环境保护更新的对策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卫藏地区 城市历史景观 文化基因 历史环境 特征识别 层积解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城市历史景观遗产保护实践:波茨坦柏林宫殿及公园的启示 被引量:7
20
作者 杜爽 韩锋 罗婧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66,共6页
从宏观上介绍了德国在城市历史景观遗产保护方面的法规政策和管理建构;以波茨坦柏林宫殿及公园为微观切入点,梳理了它在政治变革与社会驱动下的历史发展背景;分析了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波茨坦柏林宫殿及公园,是欧洲视角下体现君主专... 从宏观上介绍了德国在城市历史景观遗产保护方面的法规政策和管理建构;以波茨坦柏林宫殿及公园为微观切入点,梳理了它在政治变革与社会驱动下的历史发展背景;分析了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波茨坦柏林宫殿及公园,是欧洲视角下体现君主专制和民族解放思想的整体文化景观;指出了其在保护实践中平衡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以期为城市历史景观方法的中国路线提供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历史景观 历史公园 世界遗产 文化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