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黄蛋白原2对地塞米松诱导肥胖的治疗作用
1
作者 张慧玲 姚志超 +3 位作者 孙雅琴 李艺雷 罗小毛 王海东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4,共10页
卵黄蛋白原2(VTG2)被证明可促进3T3-L1脂肪细胞棕色化进程,但其是否能通过促进体内脂肪组织棕色化以治疗肥胖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试验为探索VTG2对小鼠白色脂肪组织(WAT)棕色化的影响,设置腺相关病毒空载组(AAV9-NC1)和VTG2处理组(AAV9... 卵黄蛋白原2(VTG2)被证明可促进3T3-L1脂肪细胞棕色化进程,但其是否能通过促进体内脂肪组织棕色化以治疗肥胖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试验为探索VTG2对小鼠白色脂肪组织(WAT)棕色化的影响,设置腺相关病毒空载组(AAV9-NC1)和VTG2处理组(AAV9-VTG2),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WAT脂肪细胞面积大小,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B)法检测WAT棕色化标志因子解偶联蛋白-1(UCP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剂1-alpha(PGC1α)的表达;为进一步探究VTG2对地塞米松(DEX)诱导的肥胖小鼠中WAT棕色化的影响,设置腺相关病毒空载组(AAV9-NC2组)、DEX处理组(AAV9-NC+DEX组)和VTG2治疗组(AAV9-VTG2+DEX组),采用上述方法检测相同指标。结果显示,与AAV9-NC1组相比,AAV9-VTG2组小鼠腹股沟WAT脂肪细胞面积极显著减小(P<0.01),UCP1和PGC1α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01或P<0.0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1或P<0.05);与AAV9-NC2组相比,AAV9-NC+DEX组小鼠腹股沟WAT脂肪细胞面积极显著增加(P<0.01),UCP1和PGC1α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01或P<0.0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极其显著下调(P<0.001);与AAV9-NC+DEX组相比,AAV9-VTG2+DEX组中小鼠腹股沟WAT脂肪细胞面积极其显著减小(P<0.001),UCP1和PGC1α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01或P<0.0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综上表明,VTG2可促进WAT棕色化,对DEX诱导的肥胖具有抵抗作用,为治疗肥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蛋白2(vtg2) 腹股沟 白色脂肪组织(WAT) 地塞米松 棕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黄蛋白原1(vtg1)启动子调控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转基因斑马鱼的构建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浩 杨健 +3 位作者 王跃祥 蒋璆 徐绘 宋后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65-970,共6页
环境雌激素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为了简便直观地检测水环境中的雌激素污染,构建了一种转基因斑马鱼,在这种鱼的体内,利用卵黄蛋白原1(vitellogenin1,vtg1)的启动子调控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的表达... 环境雌激素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为了简便直观地检测水环境中的雌激素污染,构建了一种转基因斑马鱼,在这种鱼的体内,利用卵黄蛋白原1(vitellogenin1,vtg1)的启动子调控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的表达.用1ng/L的17!-炔雌醇(17'-ethynylestradiol,EE2)诱导4天后,仔鱼肝脏中出现绿色荧光.RT-PCR和整体原位杂交实验证实,仔鱼体内EGFP和vtg1的时空表达模式相同.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转基因鱼的绿色荧光,可以直观判断水环境中是否含有雌激素活性物质.该研究为环境雌激素的监测提供了一种简便直观的新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斑马鱼 绿色荧光蛋白 卵黄蛋白 启动子 环境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泽鲫F1、F2代雌雄鱼VtgB和ZP2表达及卵黄蛋白原含量差异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郑尧 陈家长 +1 位作者 邴旭文 王在照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0-375,共6页
雌核发育彭泽鲫后代理论上应为全雌群体,前期研究发现实验室养殖彭泽鲫F1代(相比池塘养殖)和实验室高密度养殖F2代(1.28尾/L,相比低密度0.64尾/L)组中出现了高比例的雄鱼。之前研究认为Vtg B和ZP2基因是雌性特异性表达的基因,本试验对F1... 雌核发育彭泽鲫后代理论上应为全雌群体,前期研究发现实验室养殖彭泽鲫F1代(相比池塘养殖)和实验室高密度养殖F2代(1.28尾/L,相比低密度0.64尾/L)组中出现了高比例的雄鱼。之前研究认为Vtg B和ZP2基因是雌性特异性表达的基因,本试验对F1、F2代雌雄鱼Vtg B和ZP2表达及卵黄蛋白原含量差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实验室养殖F1代雄鱼性腺中Vtg B和ZP2的表达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雌鱼(P<0.01,P<0.05);池塘养殖F1代雄鱼性腺中Vtg B和ZP2的表达分别极显著高于和低于雌鱼(P<0.01);F2代低密度养殖组中雄鱼性腺中ZP2的表达极显著高于雌鱼(P<0.01)。实验室养殖F1代雄鱼肝胰脏中Vtg B和ZP2的表达分别极显著高于和低于雌鱼(P<0.01);池塘养殖F1代雄鱼肝胰脏Vtg B和ZP2的表达均极显著低于雌鱼(P<0.01);F2代雄鱼肝胰脏中Vtg B和ZP2的表达极显著高于雌鱼(P<0.01)。F1代实验室养殖雄鱼全鱼卵黄蛋白原含量极显著低于雌鱼(P<0.01);F1代池塘养殖雄鱼性腺、肝胰脏中卵黄蛋白原含量分别极显著高于和低于雌鱼(P<0.01);F2代雄鱼性腺、肝胰脏中卵黄蛋白原含量极显著高于雌鱼(P<0.01)。本研究表明,彭泽鲫Vtg B和ZP2基因并非雌性特异性表达,且不同的养殖方式、密度影响雌雄鱼Vtg B和ZP2表达及卵黄蛋白原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核发育 彭泽鲫 卵黄蛋白 透明带蛋白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晒田环境胁迫对克氏原螯虾卵巢组织、卵黄蛋白原及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4
作者 袁畅 李蔚 +8 位作者 黄玉英 何苹萍 郑玉斯 李鑫 卢智发 张圣杰 李文红 彭金霞 王大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6-445,共10页
【目的】研究克氏原螯虾在晒田环境胁迫条件下卵巢组织学特点、卵黄蛋白原浓度及营养物质代谢水平的变化,探索其性成熟过程中体内营养物质变化相关机制,为晒田环境胁迫促进克氏原螯虾卵巢成熟这一生产操作的改良和标准化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研究克氏原螯虾在晒田环境胁迫条件下卵巢组织学特点、卵黄蛋白原浓度及营养物质代谢水平的变化,探索其性成熟过程中体内营养物质变化相关机制,为晒田环境胁迫促进克氏原螯虾卵巢成熟这一生产操作的改良和标准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对象分为晒田组与对照组克氏原螯虾,在晒田胁迫0、3、7、10 d时分别采集30只雌性克氏原螯虾,取卵巢进行石蜡切片和HE染色,并采集试验组的卵巢、肝胰腺和血清,检测卵黄蛋白原mRNA表达水平和浓度及营养物质代谢水平。【结果】雌性克氏原螯虾在晒田胁迫期间共鉴定出4个卵巢发育阶段,包括卵黄发生前阶段(Ⅰ期,卵巢为黄色,卵母细胞直径150~250μm)、初级卵黄发生阶段(Ⅱ期,卵巢为橙色,卵母细胞直径250~600μm)、次级卵黄发生阶段(Ⅲ期,卵巢为棕色,卵母细胞直径高于600μm)、成熟阶段(Ⅳ期,卵巢为黑褐色,卵母细胞直径高于1000μm)。晒田胁迫0 d时,晒田组与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卵巢成熟率相似;晒田胁迫10 d时,晒田组雌性克氏原螯虾卵巢成熟率升至96.67%,而对照组仅升至60.00%。随着胁迫时间增加,晒田组和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的卵巢与肝胰腺的卵黄蛋白原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卵黄蛋白原mRNA在肝胰腺的相对表达量大于卵巢;试验期间,晒田组和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卵黄蛋白原在肝胰腺的表达总量均大于在卵巢的表达总量,且卵黄蛋白原在肝胰腺的贡献率均大于在卵巢的贡献率。晒田组与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卵巢、肝胰腺和血液中的卵黄蛋白原浓度均随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晒田组浓度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肝胰腺卵黄蛋白原浓度与卵巢卵黄蛋白原浓度、肝胰腺卵黄蛋白原浓度与血清卵黄蛋白原浓度、卵巢卵黄蛋白原浓度与血清卵黄蛋白原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随着晒田胁迫时间增加,晒田组和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血蓝蛋白(Hem)、总蛋白(TP)、乳酸(LA)和葡萄糖(Glu)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晒田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晒田组和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含量呈上升趋势,晒田组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晒田环境胁迫期间共鉴定出4个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阶段。随胁迫时间增加,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卵黄蛋白原mRNA相对表达量和浓度均呈上升趋势,卵黄蛋白原的肝胰腺贡献率大于卵巢贡献率。克氏原螯虾体内Hem、TP、LA和Glu含量降低,TG和TC含量升高,表明晒田环境胁迫对卵巢发育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螯虾 晒田环境胁迫 卵巢发育 卵黄蛋白 营养物质代谢 卵巢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鳖卵黄蛋白原基因克隆与表达及外源E2的影响
5
作者 姚苗 韦智梅 +6 位作者 BIZOZA 周针宇 李虹 王波 熊银林 刁晓明 翟旭亮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12,共11页
为探究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卵黄蛋白原Vtg基因的生物学信息与表达及其作为生理与毒理研究标志物的可行性,本实验克隆获得VtgAB1、VtgAB2、VtgAB3(GenBank登录号OK287927、OK287929、OK287928)基因序列,其cDNA长分别为5055、5537... 为探究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卵黄蛋白原Vtg基因的生物学信息与表达及其作为生理与毒理研究标志物的可行性,本实验克隆获得VtgAB1、VtgAB2、VtgAB3(GenBank登录号OK287927、OK287929、OK287928)基因序列,其cDNA长分别为5055、5537、5306 bp,分别编码了1684、1760、1725个氨基酸。三种亚型Vtg蛋白均由脂蛋白N-末端(Vitellogenin_N)、1943DUF、1944DUF、PV、D型血管血友病因子(VWD)5个保守结构域构成,为完整型Vtg。同源性分析发现皆与龟鳖目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同时在3种亚型中VtgAB2与VtgAB3更相似。荧光定量PCR显示,3种亚型Vtg只在雌性肝脏中强烈表达。在60日龄、2龄、4龄雌性个体肝脏中,Vtg表达量随年龄呈上升趋势,VtgAB1、VtgAB2为主要表达亚型。原位杂交结果显示,3种亚型Vtg在卵原细胞内未发现杂交信号;在生长期卵母细胞胞质和滤泡细胞中发现杂交信号;成熟期卵母细胞胞质中未发现杂交信号,在滤泡细胞和周围的网状组织中发现杂交信号。信号在初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分布较为均匀且表达最强,随着卵母细胞的发育信号聚集在核周区且信号逐渐减弱。以雄性中华鳖为对象,注射雌激素E2,3种亚型Vtg表达量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和剂量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华鳖卵黄积累过程中Vtg发挥重要作用,首次证实其Vtg存在内源性合成,并发现其可以作为雌激素暴露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 卵黄蛋白基因 克隆与表达 外源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丁基锡对罗氏沼虾卵黄蛋白原(VTG)表达和性腺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吴维福 李郁娇 +2 位作者 黎东 陈娈娈 朱春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83,共7页
将罗氏沼虾成虾浸浴于含三丁基锡(Tributyltin,TBT)(0.1、0.2、0.4mg/L)的水体中,研究TBT对其肝胰脏和性腺中卵黄蛋白原(VTG)表达和性腺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罗氏沼虾在TBT中浸浴10d,TBT能够诱导雌虾的肝胰腺VTG基因表达,而对卵巢VTG... 将罗氏沼虾成虾浸浴于含三丁基锡(Tributyltin,TBT)(0.1、0.2、0.4mg/L)的水体中,研究TBT对其肝胰脏和性腺中卵黄蛋白原(VTG)表达和性腺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罗氏沼虾在TBT中浸浴10d,TBT能够诱导雌虾的肝胰腺VTG基因表达,而对卵巢VTG基因的表达则表现为抑制作用;TBT对雄虾的肝胰腺VTG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而对精巢VTG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影响。性腺组织切片显示,TBT浸浴能够促进罗氏沼虾精巢的发育,且随浸浴剂量的增加对精巢发育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但TBT对罗氏沼虾卵巢发育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三丁基锡 卵黄蛋白 性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DDT对斑马鱼生长、繁殖力及卵黄蛋白原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丁科 韩志华 +1 位作者 吴迪 单正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2-538,共7页
以斑马鱼体内卵黄蛋白原(Vtg)作为雌激素污染物的生物标志物,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2,4'-DDT对成年斑马鱼生长、发育、繁殖以及体内Vt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环境中ρ(2,4'-DDT)为2和10μg·L-1时,斑马鱼产卵量和受精率与... 以斑马鱼体内卵黄蛋白原(Vtg)作为雌激素污染物的生物标志物,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2,4'-DDT对成年斑马鱼生长、发育、繁殖以及体内Vt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环境中ρ(2,4'-DDT)为2和10μg·L-1时,斑马鱼产卵量和受精率与空白和溶剂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当水环境中ρ(2,4'-DDT)为0.2、2和10μg·L-1时,斑马鱼肝脏指数与空白和溶剂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10μg·L-12,4'-DDT处理组雄性斑马鱼体内Vtg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和溶剂对照组(P<0.05),而0.2、2和10μg·L-12,4'-DDT处理组雌性斑马鱼体内Vtg含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和溶剂对照组(P<0.05),且随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SDS-PAGE检测及免疫印迹分析均显示雄鱼血液内出现Vtg特异条带,表明2,4'-DDT对斑马鱼具有雌激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滴滴涕 斑马鱼 卵黄蛋白(vtg) 激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鲫鱼(Carassius auratus)卵黄蛋白原的ELISA检测 被引量:27
8
作者 李康 周忠良 +2 位作者 于静 王明山 余晓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6-280,共5页
采用Sephadex G-200柱层析从鲫鱼(Carassius auratus)成熟鱼卵中提取卵黄脂磷蛋白并制备抗卵黄脂磷蛋白抗血清.用DEAE-cellulose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300分子筛凝胶层析相结合的两步层析从经17(-雌二醇诱导的雌鱼血浆中提纯卵... 采用Sephadex G-200柱层析从鲫鱼(Carassius auratus)成熟鱼卵中提取卵黄脂磷蛋白并制备抗卵黄脂磷蛋白抗血清.用DEAE-cellulose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300分子筛凝胶层析相结合的两步层析从经17(-雌二醇诱导的雌鱼血浆中提纯卵黄蛋白原.免疫印迹反应显示卵黄脂磷蛋白和卵黄蛋白原都与抗卵黄脂磷蛋白抗血清有特异的反应.以抗卵黄脂磷蛋白抗血清作为抗体,卵黄蛋白原作为竞争抗原建立了间接竞争法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方法来检测雄鱼血液中卵黄蛋白原含量.该方法可测的最低浓度为7.8ng/mL,工作范围为0.39~25(g/mL,批内和批间误差分别为6.5%和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雌激素 鲫鱼 ELISA 卵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野生鲫鱼卵黄蛋白原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胡建英 安立会 +2 位作者 孙晓航 张海峰 邓宝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1-284,共4页
用HPLC方法提纯经雌二醇诱导的鲫鱼卵黄蛋白原,用SDS-PAGE凝胶电泳测定其分子量为160Kda左右.在建立卵黄蛋白原(VTG)的HPLC分析方法(检测下限为0.025mg/mL)的基础上,对北京排污河天津段的野生和养殖鲫鱼血浆中的VTG进行检测.在所捕获的1... 用HPLC方法提纯经雌二醇诱导的鲫鱼卵黄蛋白原,用SDS-PAGE凝胶电泳测定其分子量为160Kda左右.在建立卵黄蛋白原(VTG)的HPLC分析方法(检测下限为0.025mg/mL)的基础上,对北京排污河天津段的野生和养殖鲫鱼血浆中的VTG进行检测.在所捕获的12尾野生鲫鱼中(其中2尾为雄性鲫鱼),都检测出了VTG,浓度范围为0.284~5.971mg/mL;对同期捕获的35尾天津养殖鲫鱼包括1尾雄性鲫鱼中的VTG也进行了检测,浓度范围为0.119~0.250mg/mL.而同期在实验室饲养的雌雄鲫鱼血浆中,均未检测出VTG.结果表明,北京排污河(天津段)的野生鲫鱼受到类雌激素物质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鲫鱼 卵黄蛋白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E2对稀有鮈鲫和斑马鱼幼鱼体内卵黄蛋白原诱导的比较 被引量:13
10
作者 廖涛 徐盈 +2 位作者 钟雪萍 梁勇 王剑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3-517,共5页
利用卵黄蛋白原(Vtg)作为类雌激素污染的生物标志物,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的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对斑 马鱼(Brachydanio rerio)和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幼鱼体内Vtg的诱导。研究结果表明:5ng/L,20ng/L和100ng/L EE2分别暴露5d后... 利用卵黄蛋白原(Vtg)作为类雌激素污染的生物标志物,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的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对斑 马鱼(Brachydanio rerio)和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幼鱼体内Vtg的诱导。研究结果表明:5ng/L,20ng/L和100ng/L EE2分别暴露5d后,稀有鮈鲫幼鱼体内的Vtg即可显著诱导,并且其含量随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暴露15d时 达到最大值;而斑马鱼幼鱼虽然100ng/LEE2暴露5d时可显著诱导体内Vtg的生成,但20ng/L EE2在暴露10d后, 5ng/L EE2在暴露15d后,才可显著诱导斑马鱼体内Vtg的生成。这一结果说明EE2暴露下对稀有鮈鲫体内Vtg的 诱导要比斑马鱼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鮈鲫 斑马鱼 乙炔基雌二醇 卵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剑尾鱼卵黄蛋白原的诱导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温茹淑 方展强 +2 位作者 江世贵 马广智 徐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80-284,I0003,共6页
目的 研究17p雌二醇(E2)暴露对雄性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tg)诱导作用作为环境风险评价(ERA)的有效生物学标记的可行性。方法 以E2诱导的剑尾鱼雄性个体的整体匀浆液为材料,采用Sephaeryl S-... 目的 研究17p雌二醇(E2)暴露对雄性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tg)诱导作用作为环境风险评价(ERA)的有效生物学标记的可行性。方法 以E2诱导的剑尾鱼雄性个体的整体匀浆液为材料,采用Sephaeryl S-300凝胶过滤层析柱和Q Sepharose阴离子交换柱从剑尾鱼体内提纯Vtg。结果确定了被纯化的剑尾鱼Vtg在4%-7.5%Native PAGE电泳中相对分子质量为540×l0^3 . 4%-7.5%Native PAGE电泳后的凝胶分别利用苏丹黑B进行脂蛋白染色、高碘酸.Schiff试剂进行糖蛋白染色和甲基绿进行磷蛋白染色,表明剑尾鱼Vtg是一种富含糖、脂、磷的蛋白。结论表明雄性剑尾鱼卵黄蛋白原的诱导变化可作为环境风险评价(ERA)的有效生物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尾鱼 卵黄蛋白 提纯 环境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鲟血清卵黄蛋白原水平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艳珍 陈细华 +2 位作者 危起伟 邱实 刘志刚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4,共5页
通过碱不稳定性蛋白结合磷法测定不同年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血清中磷含量,以磷的含量变化反映卵黄蛋白原(VTG)变化情况。实验鱼为人工养殖0.5、1、2、3、4、5、6、8、9、10龄中华鲟和野生成熟中华鲟,共81尾,其中8尾野生雌... 通过碱不稳定性蛋白结合磷法测定不同年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血清中磷含量,以磷的含量变化反映卵黄蛋白原(VTG)变化情况。实验鱼为人工养殖0.5、1、2、3、4、5、6、8、9、10龄中华鲟和野生成熟中华鲟,共81尾,其中8尾野生雌鱼在人工繁殖前后各取样2~4次,共测97个血液样本。结果显示:低龄中华鲟VTG含量较低,最低值在5龄,含磷量为(4.6±1.6)mg/L,5龄后增加,成熟后达到最大,含磷量为(52.0±4.5)mg/L。在性腺不同发育时期,雌性个体在Ⅱ~Ⅴ期VTG的含量增加,Ⅱ~Ⅲ期增加速度较快,随后变缓,Ⅴ期达到最高水平,Ⅵ期降低;而雄性个体在Ⅱ~Ⅳ期VTG的增加量很少,Ⅳ期达到最高水平,含磷量为(28.7±12.2)mg/L。繁殖雌鱼产前VTG含量最高,含磷量为(62.5±8.7)mg/L,产后低于产前。此外,发现产后鲟鱼卵巢液中含量低于其血清中含量,但高于其他年龄组血清中的水平。本实验表明淡水养殖的中华鲟有可能达到性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血清 卵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和团头鲂幼鱼卵黄蛋白原的诱导、纯化及电泳比较 被引量:13
13
作者 梁勇 徐盈 +1 位作者 杨方星 王剑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7-321,共5页
采用腹腔注射人工雌激素 1 7α 乙炔基雌二醇 (1 7α ethinyloestradiol,EE2 )的方法 ,在鲤幼鱼和团头鲂幼鱼体内诱导生成卵黄蛋白原 ;并结合利用阴离子交换介质DEAE SephraroseCL 6B和液相层析技术分离纯化了诱导后的鲤幼鱼和团头鲂幼... 采用腹腔注射人工雌激素 1 7α 乙炔基雌二醇 (1 7α ethinyloestradiol,EE2 )的方法 ,在鲤幼鱼和团头鲂幼鱼体内诱导生成卵黄蛋白原 ;并结合利用阴离子交换介质DEAE SephraroseCL 6B和液相层析技术分离纯化了诱导后的鲤幼鱼和团头鲂幼鱼血浆中的卵黄蛋白原 ;SDS PAGE电泳结果表明所分离的两种鲤科鱼类卵黄蛋白原其亚基的分子量分别为 1 70KD和1 5 0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蛋白 鲤科 鱼类 阴离子交换 内分泌干扰物 团头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基酚胁迫对雄性泥鳅抗氧化酶及卵黄蛋白原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雷忻 关鹏周 +3 位作者 贾向荣 王文强 延志莲 田鹏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502-2508,共7页
为研究辛基酚(OP)对雄性泥鳅抗氧化酶活性及血清卵黄蛋白原(VTG)含量的影响,将雄性泥鳅分别暴露于4种不同质量浓度OP(0.12、0.19、0.32、0.52 mg/L)中持续7、14、21 d和28 d,采用试剂盒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的... 为研究辛基酚(OP)对雄性泥鳅抗氧化酶活性及血清卵黄蛋白原(VTG)含量的影响,将雄性泥鳅分别暴露于4种不同质量浓度OP(0.12、0.19、0.32、0.52 mg/L)中持续7、14、21 d和28 d,采用试剂盒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采用碱不稳定性蛋白结合磷法检测血清VTG的含量。结果表明,0.12 mg/L OP胁迫14 d,肝脏SOD和CAT含量均无显著变化,但是随着胁迫剂量增大和时间延长,SOD和CAT含量降低极其显著,在0.52 mg/L OP胁迫28 d时降到最低水平;泥鳅在0.12 mg/L OP中暴露7 d时,血清VTG含量就有极其显著升高,且随着胁迫剂量增大和时间的延长,VTG含量呈升高趋势。提示OP胁迫对SOD和CAT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随胁迫剂量增大和时间延长而抑制加剧,造成氧化损伤;OP胁迫可诱导VTG合成,并随暴露剂量增大和时间延长而诱导增强,具有明显的雌激素效应,这可能与其氧化损伤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基酚 泥鳅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卵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壬基酚对雄性中国林蛙肝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和卵黄蛋白原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宏元 巨荣菊 +1 位作者 白瑶 张育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59,共6页
为探索壬基酚(nonylphenol,NP)对雄性两栖动物肝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的影响及对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tg)的诱导作用,将雄性中国林蛙(Ranachensinensisas)分别暴露于10-5、10-6、10-7 mol/L NP的水体中持续10d、... 为探索壬基酚(nonylphenol,NP)对雄性两栖动物肝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的影响及对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tg)的诱导作用,将雄性中国林蛙(Ranachensinensisas)分别暴露于10-5、10-6、10-7 mol/L NP的水体中持续10d、20d和30d,设10-8、10-9 mol/L雌二醇(17β-estradiol,E2)为阳性对照.用原位杂交检测肝细胞中ER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细胞中ER和Vtg的表达.结果显示,雄性林蛙在NP和E2水体中暴露后,肝细胞中ER mRNA显示强阳性反应.Vtg和ER蛋白表达相对值检测显示,在NP和E2暴露后,肝细胞ER和Vtg的表达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ER和Vtg表达值均随着NP和E2浓度增高而上升,二者的变化趋势相似,呈现ER表达与Vtg合成对NP和E2剂量依赖的一致性.但ER和Vtg的表达值随暴露时间延长而增高的规律性不强,提示NP通过高调ER而诱导肝细胞合成Vtg.NP的雌激素活性远低于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 肝细胞 卵黄蛋白 雌激素受体 中国林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黄蛋白原的发生、结构及功能研究现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年国 张颖 +1 位作者 孙大江 曲秋芝 《水产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97-106,共10页
关键词 卵黄蛋白 卵黄发生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壬基酚和双酚A对雄性斑马鱼(Danio rerio)卵黄蛋白原mRNA的诱导效应 被引量:22
17
作者 黄晔 任华 +1 位作者 孙竹筠 周忠良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74-279,共6页
为了对野外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更快速有效地进行检测,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17β-雌二醇(E2)、壬基酚(NP)和双酚A(BPA)对雄性成体斑马鱼肝脏合成卵黄蛋白原(VTG)mRNA的诱导作用,并初步探讨了VTGmRNA体内代谢动力学... 为了对野外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更快速有效地进行检测,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17β-雌二醇(E2)、壬基酚(NP)和双酚A(BPA)对雄性成体斑马鱼肝脏合成卵黄蛋白原(VTG)mRNA的诱导作用,并初步探讨了VTGmRNA体内代谢动力学模式.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浓度的升高(E2:20、100、250、500ng·L-1;NP:20、100、250、500μg·L-1;BPA:50、100、250、500、1000μg·L-1),VTGmRN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VTGmRNA表达量与暴露浓度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在10d的暴露期内,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VTGmRN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VTGmRNA表达量与暴露时间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停止暴露后,VTGmRNA表达量迅速下降,E2诱导的表达消失得最快(4d),而NP、BPA诱导的表达持续时间相对较长(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 双酚A 卵黄蛋白 斑马鱼 剂量-效应 时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Procambius clarkii)卵黄蛋白的部分生化性质 被引量:7
18
作者 谢松 安建宏 +4 位作者 梁晓辉 郭成秀 武金霞 王丙莲 张园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9-202,共4页
通过电泳回收的方法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ius clarkii)的卵黄蛋白进行了纯化,鉴定结果显示总分子质量为481 ku,具有6个亚基(198,176,132,111,92,82 ku);染色分析表明该蛋白是一种糖脂磷类胡萝卜素蛋白,亚基之间有1个二硫键交联.
关键词 克氏螯虾 卵黄蛋白 生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卵黄蛋白原受体cDNA部分序列的克隆及mRNA表达量的相对定量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红 崔俊 +1 位作者 颜婕 蔡生力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89,共7页
从成熟的克氏原螯虾卵巢中提取总RNA,通过同源克隆得到了卵黄蛋白原受体c DNA部分序列,长度为506 bp,在NCBI网站上进行比对后发现,其与斑节对虾、短沟对虾、罗氏沼虾的卵黄蛋白原受体(Vg R)c DNA序列有较高的相似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 从成熟的克氏原螯虾卵巢中提取总RNA,通过同源克隆得到了卵黄蛋白原受体c DNA部分序列,长度为506 bp,在NCBI网站上进行比对后发现,其与斑节对虾、短沟对虾、罗氏沼虾的卵黄蛋白原受体(Vg R)c DNA序列有较高的相似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卵巢不同发育时期卵巢和肝胰腺两个组织中卵黄蛋白原受体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卵巢是卵黄蛋白原受体基因表达的主要部位,而肝胰腺只能检测到少量表达,卵黄蛋白原受体基因在卵巢的卵原细胞增殖期相对表达量最高,随后下降,成熟期达到最低值,恢复期开始回升。结合卵巢不同发育阶段卵巢质量的变化计算表达总量,结果发现,卵黄蛋白原受体基因的表达总量在卵原细胞增殖期为最低,随后持续升高并至成熟期达到峰值,恢复期急剧下降,但仍略高于卵原细胞增殖期的表达量。此外,运用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比较了克氏原螯虾Vg R m RNA与其他物种间的遗传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蛋白受体 克氏螯虾 克隆 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沼虾卵黄蛋白原合成部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高祥刚 刘红 +1 位作者 徐佳念 蔡生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C00期438-444,共7页
十足目卵巢中卵黄的来源,在过去的几十年研究中一直存在争议,内源性合成和外源性合成均有报道。以雌性日本沼虾为实验材料,根据外形观察和组织学研究确定其发育阶段,可以分为:卵原细胞增殖期;卵黄发生前期;初级卵黄发生期;次级卵黄发生... 十足目卵巢中卵黄的来源,在过去的几十年研究中一直存在争议,内源性合成和外源性合成均有报道。以雌性日本沼虾为实验材料,根据外形观察和组织学研究确定其发育阶段,可以分为:卵原细胞增殖期;卵黄发生前期;初级卵黄发生期;次级卵黄发生期;成熟期和抱卵期(消退期)。从处于不同发育期的卵巢和肝胰腺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探讨不同发育期的日本沼虾卵巢和肝胰腺卵黄蛋白原mRNA表达,确定是否有卵黄蛋白原的合成功能。检测结果可以初步判定日本沼虾卵巢和肝胰腺都具有卵黄蛋白原mRNA表达功能,都是卵黄蛋白原的合成部位,其合成的量与沼虾卵巢的发育阶段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沼虾 卵黄蛋白 合成部位 卵巢 肝胰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