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泡激素相互作用蛋白1对牙周炎症的调控研究
1
作者 张彩霞 周怡文 +5 位作者 闻娟 黄子维 林爽 杨任 李煌 李贵凤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1-528,共8页
目的:探索卵泡激素相互作用蛋白1(folliculin interacting protein 1,FNIP1)对牙周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牙周健康患者和牙周炎患者的牙龈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FNIP1表达变化。体外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分为对照组、牙... 目的:探索卵泡激素相互作用蛋白1(folliculin interacting protein 1,FNIP1)对牙周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牙周健康患者和牙周炎患者的牙龈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FNIP1表达变化。体外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分为对照组、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组、FNIP1敲减组、FNIP1敲减+P.g组、FNIP1敲减+P.g+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抑制剂组。Western blot检测FNIP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AMPK、p-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 lalpha,PGC-1α)及线粒体复合物相关因子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活性氧含量及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与健康牙龈相比,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FNIP1表达明显升高。P.g刺激能提高人牙周膜干细胞FNIP1、TNF-α表达,降低细胞p-AMPK、PGC-1α表达,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FNIP1敲减后可以缓解该现象。而AMPK抑制剂可以部分抵消FNIP1敲减对牙周炎症及线粒体功能紊乱的缓解作用。结论:FNIP1可以通过AMPK通路调控牙周炎症及牙周膜干细胞线粒体功能紊乱,抑制FNIP1可能可以缓解牙周炎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激素相互作用蛋白1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牙周炎 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周膜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钙蛋白I2的原核表达及与ERRα1的体外相互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渝萍 陈敏 +3 位作者 陈彬 陈健 李强 周度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6-660,共5页
孤儿受体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1(ERRα1)与乳腺癌有密切的关系.酵母双杂交筛选发现乳腺组织中肌钙蛋白I2(TNNI2)与其有明显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TNNI2与ERRα1的相互作用,融合表达了GST-TNNI2原核蛋白,并体外翻译了35S标记的ERRα1蛋... 孤儿受体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1(ERRα1)与乳腺癌有密切的关系.酵母双杂交筛选发现乳腺组织中肌钙蛋白I2(TNNI2)与其有明显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TNNI2与ERRα1的相互作用,融合表达了GST-TNNI2原核蛋白,并体外翻译了35S标记的ERRα1蛋白,将二者共同温育进行GST捕获实验.放射自显影结果显示,TNNI2能够捕获35S标记的ERRα1,证明TNNI2与ERRα1存在体外直接的相互结合,提示了肌钙蛋白I2在ERRα1参与的生理过程中可能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 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1(ERRα1) 蛋白质一蛋白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生物胁迫和植物激素对与水稻OsRac5结合的含CC域蛋白编码基因OsMY1和OsMY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卫红 李辉 +7 位作者 李佳佳 林群婷 王军 侯成千 楼晨 杨丹丹 郝雨帆 王俊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8-376,共9页
ROP(Rho of plant)作为植物中唯一具有信号传递功能的小GTP结合蛋白,在极性生长、发育和环境应答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水稻幼穗筛选出2种与水稻ROP家族成员OsRac5互作蛋白的基因OsMY1和OsMY2.序列分析显示,Os... ROP(Rho of plant)作为植物中唯一具有信号传递功能的小GTP结合蛋白,在极性生长、发育和环境应答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水稻幼穗筛选出2种与水稻ROP家族成员OsRac5互作蛋白的基因OsMY1和OsMY2.序列分析显示,OsMY1与OsMY2的核苷酸、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14%和49%,均含有卷曲螺旋结构域;GST pull down分析显示,OsMY1可以和激活型OsRac5在体外结合;实时定量PCR分析显示,OsMY1和OsMY2在水稻生长发育时期的根、茎、叶中广泛表达,尤其在幼穗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组织.干旱、低温、高盐等非生物胁迫和植物激素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处理能不同程度地上调OsMY1和OsMY2基因在水稻幼苗中的表达,但油菜素内酯(BR)、水杨酸(SA)、6-苄氨基嘌呤(6-BA)对2种基因的表达没有显著的影响.本文为进一步研究OsMY1和OsMY2基因在水稻生长发育、植物激素和胁迫应答中的功能提供了重要依据,为研究OsMY1、OsMY2和OsRac5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功能联系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P相互作用蛋白 非生物胁迫 植物激素 OsMY1 OsMY2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H激活的ERKl/2信号通路在GC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章平 张自富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0-125,共6页
为探明由促卵泡刺激素(FSH)激活的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l/2(ERKl/2)通路在颗粒细胞(GC)增殖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分离培养的SD大鼠GC为材料,研究了FSH激活的ERK1/2通路对GC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FSH快速诱导了ERK1/2的磷酸化,这种... 为探明由促卵泡刺激素(FSH)激活的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l/2(ERKl/2)通路在颗粒细胞(GC)增殖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分离培养的SD大鼠GC为材料,研究了FSH激活的ERK1/2通路对GC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FSH快速诱导了ERK1/2的磷酸化,这种诱导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FSH作用0.33h时其磷酸化水平达到最高,用磷酸蛋白激酶A(PKA)的特异性抑制剂H89抑制PKA活性,显著降低了FSH和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forskolin)对ERK1/2的激活作用。以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为GC增殖指标,以甾体生成快速调节蛋白(StAR)和甾体生成为GC分化指标,检测发现50ng/mL的FSH以时间依赖方式诱导了PCNA蛋白的表达,FSH处理2h,PCNA蛋白水平达到最高;用UO126(ERK1/2的特异性抑制剂)阻断ERK1/2通路发现,FSH对PCNA和甾体生成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激光共聚焦检测结果进一步显示,与对照组相比,FSH组StAR信号明显增强,抑制ERK1/2活性显著降低了StAR的荧光强度。可见,FSH激活的ERK1/2通路促进了PCNA和甾体的生成,诱导了GC的增殖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激素 颗粒细胞 细胞增殖 ERK1 2通路 甾体生成快速调节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P6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5
作者 王春建 聂刚 毛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1-169,共9页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激素及其受体与乳腺癌关系密切,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6(thyroid 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6,TRIP6)可能通过与甲状腺受体相互作用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探讨TRIP6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激素及其受体与乳腺癌关系密切,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6(thyroid 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6,TRIP6)可能通过与甲状腺受体相互作用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探讨TRIP6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011年1月—2013年12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手术切除的268例乳腺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80例乳腺良性纤维腺瘤组织中TRIP6和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C1(forkhead box C1,FOXC1)的表达。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法分析乳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和乳腺癌细胞(BT474、MCF7和MDA-MB-231)中TRIP6和FOXC1的表达。用TRIP6 si-RNA和si-control分别转染MDA-MB-231细胞,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采用Western blot检测FOXC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乳腺癌组织中TRIP6和FOXC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8%和88.06%,均高于乳腺良性纤维腺瘤组织(25.00%和15.00%)和乳腺癌癌旁组织(55.97%和62.31%)(P均<0.01)。乳腺癌组织TRIP6与FOXC1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771,P<0.001)。TRIP6高表达和FOXC1高表达是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TRIP6高表达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低于TRIP6低表达患者(P均<0.001);FOXC1高表达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低于FOXC1低表达患者(P均<0.001)。BT474、MCF7和MDA-MB-231细胞的TRIP6和FOXC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MCF-10A细胞(P均<0.05)。MDA-MB-231细胞中TRIP6和FOXC1蛋白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908,P=0.033)。TRIP6 si-RNA组克隆细胞数、增殖活力、细胞侵袭数、细胞迁移率和FOXC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si-control组(P均<0.05)。结论:TRIP6可能通过FOXC1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其高表达预示着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6 叉头框蛋白C1 乳腺癌 增殖 侵袭 迁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β-catenin通路在FSHβ增强BMP9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成亚琳 赵怡心 +1 位作者 张任飞 刘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73-1778,共6页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通路在促卵泡激素β亚基(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β-subunit,FSHβ)增强骨形成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诱导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C3H10T1/2细...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通路在促卵泡激素β亚基(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β-subunit,FSHβ)增强骨形成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诱导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C3H10T1/2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方法检测Ad-GFP对照组、Ad-FSHβ实验组、Ad-BMP9实验组、Ad-BMP9+Ad-FSHβ实验组或Ad-BMP9+Ad-FSHβ+XAV-939实验组等各研究组ALP表达;茜素红S染色(alizarin red s,ARS)方法检测各研究组钙盐小节沉积;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技术检测各研究组cyclin D1转录。结果单独的Ad-FSHβ实验组骨形成早、晚期标志物(ALP和钙盐小结)与Ad-GFP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单独的Ad-BMP9实验组中,两者的表达均高于Ad-GFP对照组;Ad-FSHβ与Ad-BMP9联合实验组的表达量较Ad-BMP9实验组显著增加。检测各研究组Wnt/β-catenin通路的靶基因cyclin D1的转录,与Ad-GFP对照组相比,Ad-FSHβ实验组的表达无显著变化,Ad-BMP9实验组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Ad-FSHβ与Ad-BMP9联合实验组cyclin D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Ad-BMP9实验组(P<0.01)。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XAV-939处理后,Ad-BMP9与XAV-939联合实验组cyclin D1 mRNA的水平较Ad-BMP9实验组下降(P<0.01),Ad-FSHβ、Ad-BMP9与XAV-939三者联合实验组水平也较Ad-FSHβ与Ad-BMP9联合实验组下降(P<0.05)。ALP的表达呈现出与cyclin D1转录相似的变化趋势。结论Wnt/β-catenin通路可能在促卵泡激素β亚基增强骨形成蛋白9诱导MSCs成骨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H10T1/2细胞 骨形成蛋白9 卵泡激素β亚基 WNT信号 XAV-9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雀异黄素对雌性大鼠体内促性腺激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甄井龙 初晓丽 +2 位作者 张涛 丛莎 迟晓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604-3610,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雌性大鼠体内促性腺激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选取40只SD雌性大鼠[体重(200±20)g],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NC)组、GEN低(L)、中(M)、高剂量(H)组及阳性对照(PC)组,每组8... 本试验旨在研究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雌性大鼠体内促性腺激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选取40只SD雌性大鼠[体重(200±20)g],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NC)组、GEN低(L)、中(M)、高剂量(H)组及阳性对照(PC)组,每组8只,NC组灌胃花生油(其他组灌胃试剂以此为溶剂);L、M、H组分别灌胃15、30、60 mg/(kg BW·d)GEN,PC组灌胃己烯雌酚0.5 mg/(kg BW·d)。试验期30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含量;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卵巢IGF-1、IGFBP-1 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NC组比较,试验组血清中FSH、LH含量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作用效果与PC组一致;试验组血清IGF-1含量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PC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血清IGFBP-1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PC组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卵巢组织中IGF-1、IGFBP-1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其中M、H组显著升高(P<0.05),与PC组变化一致。由此可见,GEN能够提高雌性大鼠血清FSH、LH含量、降低血清IGF-1含量、提高血清IGFBP-1含量,同时提高卵巢中IG FBP-1、IG F-1 mRNA的表达水平,这些指标协同作用于卵巢,能够促进卵泡的成熟,调节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异黄素 卵泡激素 黄体生成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雌性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母细胞成熟相关激素和生长因子受体在马扩展型和紧凑型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神英超 陶力 +5 位作者 任宏 王希生 田书岳 杜明 芒来 格日乐其木格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735-3744,共10页
旨在比较一些与卵细胞成熟相关的激素和生长因子受体在两种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Ex-COC和Cp-COC)中的表达以探究两种类型的马卵母细胞成熟和发育能力差异的原因。本研究在屠宰场采集蒙古马离体卵巢带回实验室回收COCs,并根据卵丘细胞形... 旨在比较一些与卵细胞成熟相关的激素和生长因子受体在两种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Ex-COC和Cp-COC)中的表达以探究两种类型的马卵母细胞成熟和发育能力差异的原因。本研究在屠宰场采集蒙古马离体卵巢带回实验室回收COCs,并根据卵丘细胞形态区分Ex-和Cp-COCs;通过qPCR和免疫荧光检测FSHR、LHR、IGF1R、IGF2R、ESR1、ESR2,BMP15和GDF9受体BMPR1B、BMPR2和ALK5在两种COCs中的表达模式;将雌二醇、IGF2、GDF9和BMP15分别添加进马IVM培养体系中检测其对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这些受体基因的表达量在Ex-和Cp-COCs的卵丘细胞和卵母细胞中均有差异,在Cp-COCs中,卵丘细胞的大部分受体基因表达量高于卵母细胞;而在Ex-COCs中,卵母细胞与卵丘细胞的基因表达水平相似或高于卵丘细胞。相较于Cp-COCs的卵母细胞,大部分的受体基因在Ex-COCs的卵母细胞中表现出更高表达水平。体外成熟培养试验表明雌二醇和IGF2的添加可能有利于提高马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马扩展型和紧凑型COCs中FSH、LH、IGF1、IGF2、雌激素、BMP15和GDF9等重要激素或生长因子受体表达水平的差异可以解释其体外成熟和发育能力的差异,在成熟培养体系中添加IGF2和E2可能会提高马两种类型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卵母细胞 卵泡素(FSH) 胰岛素生长因子1/2(IGF1/2) 激素 生长分化因子9(GDF9) 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 体外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