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粘液性肿瘤hMLH1启动子甲基化及微卫星不稳定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怀增 叶大风 +2 位作者 谢幸 胡旻 吕卫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7-461,共5页
目的观察卵巢粘液性肿瘤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启动子甲基化,及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间的关系。方法1995~2001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卵巢粘液性肿瘤组织块共107例(恶性49例,交界性35例和良性23例)。选取BAT-25、BAT-26、BAT-40... 目的观察卵巢粘液性肿瘤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启动子甲基化,及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间的关系。方法1995~2001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卵巢粘液性肿瘤组织块共107例(恶性49例,交界性35例和良性23例)。选取BAT-25、BAT-26、BAT-40、D5S346、D17S250和D2S1236个位点用PCR法进行MSI分析;限制性内切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析hMLH1启动子甲基化。结果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肿瘤的hMLH1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4.3%(1/23)、14.3%(5/35)和36.7%(18/49)。其中恶性组与交界性、良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3和P=0.004),交界性和良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438);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肿瘤的MSI表型阳性率分别为4.3%(1/23)、8.6%(3/35)和16.3%(8/49),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75%(9/12)MSI表型阳性的肿瘤存在hMLH1启动子甲基化,MSI表型阴性的肿瘤中84.2%(80/95)不存在hMLH1启动子甲基化,MSI表型阳性和hMLH1启动子甲基化之间显著相关(P=0.000),在恶性组和交界性组中两者均存在相关性(P=0.004,P=0.047)。结论卵巢粘液性肿瘤存在hMLH1启动子甲基化,且可能是造成MSI表型阳性的主要因素,两者可能在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粘液性肿瘤 错配修复基因 甲基化 微卫星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卵巢粘液性肿瘤来源的再确认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自能 刘咏仪 +1 位作者 楼湘莹 杨艳东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81-583,共3页
为研究人卵巢粘液性肿瘤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试图从形态学角度再确认其起源。取人卵巢粘液性肿瘤组织6例及育龄妇女正常宫颈内膜组织3例。按常规透射电镜标本制作方法处理,并用Philips Tecnai 10型电镜观察。卵巢粘液性肿瘤上皮为... 为研究人卵巢粘液性肿瘤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试图从形态学角度再确认其起源。取人卵巢粘液性肿瘤组织6例及育龄妇女正常宫颈内膜组织3例。按常规透射电镜标本制作方法处理,并用Philips Tecnai 10型电镜观察。卵巢粘液性肿瘤上皮为柱状上皮,多数细胞上核区的粘液分泌颗粒丰富。细胞游离面部分微绒毛的微丝形成中心根并深入胞质。上皮表面及微绒毛间可见糖萼,偶见纤毛细胞。少数细胞的形态则类似宫颈管的粘液细胞。结论:虽然卵巢粘液性肿瘤细胞的杯状细胞及微绒毛的中心根与肠上皮细胞的相似,但由于胃、肠上皮并无纤毛细胞,卵巢粘液性肿瘤纤毛细胞及类似宫颈管粘液细胞的出现,提示卵巢粘液性肿瘤是卵巢生发上皮向Müller氏管化生后,逐渐向胃、肠细胞分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粘液性肿瘤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卵巢粘液性肿瘤来源的再确认
3
作者 王自能 刘咏仪 +1 位作者 楼湘莹 杨艳东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3-323,共1页
关键词 卵巢粘液性肿瘤 上皮细胞 超微结构 形态学 电子显微镜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抗原与P_(53)蛋白在卵巢粘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4
作者 王辉 叶之美 彭真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6-28,共3页
探讨细胞增殖活性及P53基因突变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卵巢粘液性囊腺癌42例、粘液性交界性瘤10例及粘液性囊腺瘤16例肿瘤组织中Ki-67抗原及P53蛋白过度表达情况。结... 探讨细胞增殖活性及P53基因突变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卵巢粘液性囊腺癌42例、粘液性交界性瘤10例及粘液性囊腺瘤16例肿瘤组织中Ki-67抗原及P53蛋白过度表达情况。结果: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的MIB1指数明显高于交界性瘤和囊腺瘤(P<0.01),MIB1数与肿瘤分期、分级、术后残余癌灶大小相关(P<0.05)。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8.6%,P53阳性表达与肿瘤分级、MIB1指数明显相关(P<0.05)。经Kaplan-Meier生存率曲线和Log-rank检验分析发现MIB1指数≥14.2%,或P53蛋白阳性表达者生存率均明显降低(P<0.05)。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MIB1指数≥14.3%者死亡危险性是MIB1指数<14.2%者的3.7倍(P<0.01),P53蛋白阳性的死亡危险性是阴性患者的4.7倍(P<0.01)。结论:用MIBI或P53单抗检测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石蜡切片中的Ki-67抗原和P53蛋白,对判断肿瘤的分化程度,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粘液性肿瘤 KI-67抗原 BIB1指数 P5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粘连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卵巢粘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廖琼 孙维纲 +1 位作者 杨素琼 张国楠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6-297,共2页
目的 :探讨层粘连蛋白 (LN)、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在卵巢粘液性肿瘤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43例卵巢粘液性肿瘤LN、MMP 9的表达情况。结果 :LN、MMP 9的表达 ,在卵巢粘液性肿瘤... 目的 :探讨层粘连蛋白 (LN)、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在卵巢粘液性肿瘤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43例卵巢粘液性肿瘤LN、MMP 9的表达情况。结果 :LN、MMP 9的表达 ,在卵巢粘液性肿瘤从良性、交界性到恶性发展中 ,LN的表达级别和MMP 9的表达阳性率逐渐增高 ;LN的表达程度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有关 (P =0 0 0 0 ) ;MMP 9的表达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的组织学分级 (P =0 0 48)、FIGO分期 (P =0 0 47)、术后复发和死亡 (P =0 0 30 )有关。在卵巢粘液性囊腺癌中 ,LN的表达程度在MMP 9阳性组与MMP 9阴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8) ,并呈正相关。结论 :LN、MMP 9在卵巢粘液性肿瘤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是卵巢粘液性肿瘤的恶性指标之一 ,可望作为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及粘液性囊腺癌的诊断和分级的客观指标 ;MMP 9可协助临床估计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粘连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卵巢粘液性肿瘤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粘液性肿瘤组织发生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蒋家康 李绍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 :初步探讨卵巢粘液性肿瘤 (OMT)的组织发生。方法 :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 91例OMT上皮的粘液分泌。按粘液性质将上皮分为 3型 :胃型、肠型和中间型。并将肿瘤分为简单型及混合型。结果 :良性 5 6例中 ,45例为混合型 ,其中 2 2例... 目的 :初步探讨卵巢粘液性肿瘤 (OMT)的组织发生。方法 :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 91例OMT上皮的粘液分泌。按粘液性质将上皮分为 3型 :胃型、肠型和中间型。并将肿瘤分为简单型及混合型。结果 :良性 5 6例中 ,45例为混合型 ,其中 2 2例由 3种上皮成份组成 ,2 3例含 2种上皮 ;另有 11例为简单型。中间型、胃型及肠型 3种上皮在良性肿瘤中的出现频率分别是 40 /5 6、35 /5 6、2 9/5 6。 2 1例交界性、14例恶性OMT无论组织学或组织化学分型基本上均为混合型。但在恶性肿瘤中仍见有仅含中性粘液的区域。结论 :OMT是一种可分泌中性和酸性粘液的肿瘤 ,除经典认为OMT上皮由颈管型和肠型上皮组成外 ,尚有胃型上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化学 组织发生 OMT 卵巢粘液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粘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治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孙维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81-583,共3页
关键词 卵巢粘液性交界性肿瘤 临床意义 诊治进展 卵巢粘液性肿瘤 病理诊断 间质肿瘤 过度治疗 组织学形态 常见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粘液性囊腺肿瘤细胞核形态计量在病理诊断中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旭辉 高春英 +1 位作者 柴淑梅 韩福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应用日本产Luzex F型图像分析仪 ,对 38例卵巢粘液性囊腺肿瘤与 5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进行了形态计量测定、比较分析 ,研究形态计量指标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Feulgen染色 ,测量每例约 5 0— 6 0个细胞核的形态参数 ,予... 目的 :应用日本产Luzex F型图像分析仪 ,对 38例卵巢粘液性囊腺肿瘤与 5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进行了形态计量测定、比较分析 ,研究形态计量指标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Feulgen染色 ,测量每例约 5 0— 6 0个细胞核的形态参数 ,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 :细胞核面积、周长、最大直径、等效圆直径、形态因子 5项参数在各组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交界性肿瘤细胞核最大 [周长 (171± 44 ) μm ,等效圆直径 (4 8± 15 ) μm],且形状最规则 (形状因子 2 0 2± 35 ) ;恶性肿瘤细胞核形状最不规则 [周长 (16 3± 46 ) μm ,等效圆直径 (4 7± 12 ) μm ,形状因子 (16 9± 36 ) ];良性肿瘤细胞核较恶性核小 [周长 (15 7± 5 1) μm ,等效圆直径 (4 4± 14) μm]但其形状较之规则 [形状因子 (186± 5 8) ]。卵巢粘液性囊腺癌高分化者较中、低分化癌细胞核小 ,核形状无明显改变 ;中分化与低分化癌细胞核在形状与大小方面差异无鉴别意义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粘液性囊腺肿瘤 脱氧核糖核酸 形态计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