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一例
1
作者 李永华 李彦 +2 位作者 刘国红 毛毳 杨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15-1215,共1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62岁。因2个月前发现右下腹可触及鹅卵大小肿块、半个月前自觉排便不畅而入院。查体:右下腹可触及约7 cm×7 cm的实性肿块,质硬,边界尚清,略有压痛。
关键词 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实性肿块 病例资料 排便不畅 右下腹 卵大小 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例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临床病理特征及PRA、PRB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海霞 赵俊红 +1 位作者 解其贵 王言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40-743,共4页
背景与目的: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mesodermal tumor,MMMT)是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预后极差,是临床诊治的难点。本研究旨在探讨本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孕激素受体亚型(progesterone receptor subtype A and B,PRA and P... 背景与目的: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mesodermal tumor,MMMT)是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预后极差,是临床诊治的难点。本研究旨在探讨本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孕激素受体亚型(progesterone receptor subtype A and B,PRA and PRB)蛋白在子宫MMMT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理切片行光镜观察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PRA、PRB的表达情况,随访其中的11例患者。结果:①子宫MMMT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②病理上肿瘤成分复杂,形态多样,有上皮和间叶两种成分组成,相互间有穿插和移行变化。③同源性PRA阳性占55.6%,PRB阳性占33.3%;异源性PRA阳性占37.5%,PRB阳性占37.5%,两种亚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PRA在Ⅰ期和Ⅱ期患者的表达率分别为66.7%和40%;PRB患者分别为55.6%和20%。④Ⅰ期患者平均存活43.8个月(32~59个月),Ⅱ期平均存活34.25个月(19~41个月);Ⅲ期1例,存活5个月。结论:子宫MMMT的诊断主要依赖组织形态学,疾病进展可能与PRA、PRB的丢失有关,PRA、PRB的表达可能与病理类型无关。预后可能与临床分期及PRA、PRB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胚叶混合 临床 病理 孕激素受体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恶性中胚叶混合瘤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姚洪文 张秀珍 +4 位作者 李晓光 张宏图 黄曼妮 李楠 吴令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26-628,共3页
目的:分析宫颈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58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9例宫颈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患者的临床病理、治疗方法及随访资料。结果:主要症状为阴道异常出血,2例患... 目的:分析宫颈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58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9例宫颈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患者的临床病理、治疗方法及随访资料。结果:主要症状为阴道异常出血,2例患者为肿物脱出阴道。确诊时的平均年龄为46.67岁(19~69岁)。根据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标准,Ⅰ期1例、Ⅱ期3例、Ⅲ规3例、Ⅳ期2例。本组8例患者接受综合治疗,2例早期患者经综合治疗分别随访36、72个月无瘤生存,2例Ⅳ期患者经放疗和化疗后进展,确诊3个月后死亡。Ⅰ、Ⅱ、Ⅲ、Ⅳ期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72、32、28、3个月。结论:宫颈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是一种浸润性强、进展快、由恶性上皮和间叶两种成分组成的罕见的恶性肿瘤。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早期患者具有较好的预后,远处转移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恶性胚叶混合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被引量:2
4
作者 邢晓皖 王晓秋 +1 位作者 胡闻 蚁国铮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78-278,I028,共2页
膀胱恶性中胚叶混合瘤邢晓皖王晓秋胡闻蚁国铮1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间歇性无痛性血尿5年余,加重半年就诊。入院膀胱镜检查:膀胱左壁见多个新生物。术中见膀胱左侧壁近左输尿管开口处有一约7cm×6cm×6cm之肿... 膀胱恶性中胚叶混合瘤邢晓皖王晓秋胡闻蚁国铮1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间歇性无痛性血尿5年余,加重半年就诊。入院膀胱镜检查:膀胱左壁见多个新生物。术中见膀胱左侧壁近左输尿管开口处有一约7cm×6cm×6cm之肿块突入膀胱,基底不清,膀胱顶部见数个小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 胚叶混合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EGFR和Ki-67抗原在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中的表达
5
作者 钟传庆 于晓红 +2 位作者 张佳立 魏宝秀 孙丽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42-544,I069,共3页
目的:研究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p53、EGFR和Ki-67抗原的表达及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21例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存档资料作染色观察。结果:p53、EGFR和Ki-6... 目的:研究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p53、EGFR和Ki-67抗原的表达及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21例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存档资料作染色观察。结果:p53、EGFR和Ki-67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9%、61.9%和71.4%。临床分期Ⅱ~Ⅳ期肿瘤(10/12)的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期肿瘤(3/9)(P<0.05)、肿瘤癌性成分Ⅱ级的p53阳性表达高于Ⅰ期(P<0.05)。6例在1年内死亡的病例,其中5例p53阳性染色,而5例生存2年以上的肿瘤p53免疫染色全部阴性,两组比较(P<0.05)。肉瘤成分Ⅲ级的EGFR阳性率高于Ⅱ级(P<0.05),除此而外,EGFR和Ki-67的表达和肿瘤分期、预后均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 胚叶混合 P53基因 EG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1例
6
作者 李春元 张立军 +1 位作者 伊慧明 李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67-1467,共1页
关键词 子宫 恶性胚叶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恶性中胚叶混合瘤1例报告
7
作者 朱英桂 柳风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478-479,共2页
前列腺恶性肿瘤,以癌多见,肉瘤发病率较少,国外报导占前列腺恶性肿瘤的0.1~0.5%,国内报导约占16.7~36.1%,但以横纹肌肉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和恶性神经鞘膜瘤、恶性淋巴瘤为主。而发生于前列腺的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就我们查阅到... 前列腺恶性肿瘤,以癌多见,肉瘤发病率较少,国外报导占前列腺恶性肿瘤的0.1~0.5%,国内报导约占16.7~36.1%,但以横纹肌肉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和恶性神经鞘膜瘤、恶性淋巴瘤为主。而发生于前列腺的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就我们查阅到的文献,尚未见报告,在外检工作中我们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李××,男性,49岁。因夜尿增多,排尿困难1月,加重伴血尿10^+天入院。1月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 胚叶混合 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误诊为子宫黏膜下肌瘤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吴雅丽 吴文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93-693,共1页
关键词 子宫黏膜下肌 恶性胚叶混合 阴道脱出肿物 阴道流血量 误诊 子宫增大 病例报告 切除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神经外胚层成分的恶性中胚叶混合瘤1例
9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025-1026,共2页
患者女性,74岁。因停经后阴道出血15天,活检发现"子宫横纹肌肉瘤"10天于2020年6月就诊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外阴、阴道、子宫及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B超检查显示:子宫后壁紧贴宫腔可见45.0 mm×44.0 mm×2... 患者女性,74岁。因停经后阴道出血15天,活检发现"子宫横纹肌肉瘤"10天于2020年6月就诊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外阴、阴道、子宫及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B超检查显示:子宫后壁紧贴宫腔可见45.0 mm×44.0 mm×26.0 mm的低回声团,形态规则,边界清楚。遂行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胚叶混合 荧光原位杂交 C-myc基因易位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体恶性中胚叶混合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10
作者 刘宝宜 刘颖晖 温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91-92,共2页
子宫体恶性中胚叶混合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刘宝宜,刘颖晖,温放(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第一临床学院妇科)关键词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病,病理学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又称恶性混合性苗勒氏瘤、间叶肉瘤,因此种肿瘤即有癌成分(腺... 子宫体恶性中胚叶混合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刘宝宜,刘颖晖,温放(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第一临床学院妇科)关键词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病,病理学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又称恶性混合性苗勒氏瘤、间叶肉瘤,因此种肿瘤即有癌成分(腺癌或鳞癌)又有肉瘤成分故又有癌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 胚叶混合 病理分析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恶性苗勒氏混合瘤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璐 牛刚 +2 位作者 何科 张祖威 周蓓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9-140,共2页
【目的】总结卵巢恶性苗勒氏混合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至2009年收治的8例该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发病年龄51.7岁,主要以腹胀及发现盆腔包块起病。其中2例患者行根治术,6例行肿瘤细... 【目的】总结卵巢恶性苗勒氏混合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至2009年收治的8例该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发病年龄51.7岁,主要以腹胀及发现盆腔包块起病。其中2例患者行根治术,6例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辅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随访5~65个月。1例Ⅰc期患者术后65个月无复发后失访;3例Ⅲc期患者分别于随访6月、10月及13月死亡;1例患者现随访7月,局部复发;余1例Ⅱc期患者及2例Ⅲc期患者仍在继续随访中,一般情况良好。【结论】临床病理分期、手术满意程度是影响卵巢恶性苗勒氏混合瘤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恶性苗勒氏混合 手术 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生殖道苗勒氏管恶性混合瘤——附12例报道
12
作者 赵国元 范嫏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1981年第1期22-25,共4页
本文报道12例女性生殖道苗勒氏管恶性混合瘤。发生在子宫者9例,其中8例为绝经期老年妇女,平均年令55岁。发生在宫颈者2例,1例为40岁的中年妇女,另1例为19岁的少女。发生在阴道者为一5岁幼女。临床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或流黄色分泌液,子... 本文报道12例女性生殖道苗勒氏管恶性混合瘤。发生在子宫者9例,其中8例为绝经期老年妇女,平均年令55岁。发生在宫颈者2例,1例为40岁的中年妇女,另1例为19岁的少女。发生在阴道者为一5岁幼女。临床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或流黄色分泌液,子宫增大,下腹痛等。并描述其共同病理的形态变化。结合文献还着重对组织发生,命名分类,肿瘤的转移,预后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勒氏管 异源性 胚叶混合 恶性混合 恶性多形性腺 多成分肿 子宫内 组织成分 女性生殖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癌肉瘤和子宫肉瘤的MR影像特征在术前手术方案评估中的意义初探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延 王丰 +2 位作者 刘剑羽 韩钦 王玉湘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59-564,共6页
目的探讨在术前评估中MR影像特征对子宫癌肉瘤和子宫肉瘤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21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子宫癌肉瘤和20例子宫肉瘤资料,由2位放射科医生评估下列MR指标:肿物大小、中心位置、生长类型分型... 目的探讨在术前评估中MR影像特征对子宫癌肉瘤和子宫肉瘤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21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子宫癌肉瘤和20例子宫肉瘤资料,由2位放射科医生评估下列MR指标:肿物大小、中心位置、生长类型分型、肿瘤出血、淋巴结增大,比较2组临床和MR表现上的差异。结果癌肉瘤组90%(19/21)肿瘤中心位于宫腔,肉瘤组为40%(8/20)(P=0.001);癌肉瘤组和肉瘤组肿瘤出血出现率分别为48%(10/21)和80%(16/20)(P=0.031)。2组其他影像学指标和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盆腔MR平扫观察肿瘤中心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子宫癌肉瘤与肉瘤,提示临床即便子宫肿瘤在术前活检及快速冰冻病理均未提示肿瘤内存在癌的成分,但MR提示肿物为宫腔来源,仍需要警惕肿瘤中癌成分的存在,可能存在淋巴结活检或进行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癌肉 恶性胚叶混合 恶性苗勒管混合 子宫肉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面联合根治术的护理
14
作者 高姝英 张志净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89年第3期109-110,共2页
颅面联合根治术是将面颅的肿瘤连同受侵犯的颅骨及脑膜、脑组织整块切除,并修补和重建颅骨及硬脑膜。我院自1986年9月起,对筛窦癌和鼻腔恶性混合瘤侵犯颅内各1例病人,施行前颅凹进路颅面联合根治术。初期效果良好。现报告护理体会如下: ... 颅面联合根治术是将面颅的肿瘤连同受侵犯的颅骨及脑膜、脑组织整块切除,并修补和重建颅骨及硬脑膜。我院自1986年9月起,对筛窦癌和鼻腔恶性混合瘤侵犯颅内各1例病人,施行前颅凹进路颅面联合根治术。初期效果良好。现报告护理体会如下: 例1 男,55岁,患筛窦癌二个月收入院,左眼突出,视力尚可,鼻根部轻度隆起,左鼻腔中鼻道以上有一肿物,表面粗糙,质脆易出血。X线显示:筛窦区密度增高,蜂房消失,左眶上缘骨白线消失,左上颌窦密度增高,其周围窦壁完整。活检报告:低分化鳞癌。行颅面联合根治及左眶内容物剜除术。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根治术 筛窦癌 恶性混合 眶内容物剜除术 低分化鳞癌 活检报告 左鼻腔 眼突出 鼻根部 鼻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