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印迹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汪渊 左艳 +6 位作者 左莉 刘虎 张素梅 熊江霞 卜丽佳 周青 桂淑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4-196,共3页
关键词 印迹试验 Southem杂交 DNA片段 琼脂糖凝胶电泳 固相支持物 基因组DNA 硝酸纤维素膜 DNA印迹 限制内切酶 靶DNA 电泳分离 扩增片段 分子大小 PCR 尼龙膜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初筛阳性标本免疫印迹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梅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83-1084,共2页
关键词 HIV抗体检测 初筛 结果分析 免疫印迹试验 阳性标本 AIDS HIV抗原 精液 组织器官 物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斑点免疫印迹试验检测鸡肠炎沙门氏菌感染
3
作者 朱其太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7年第10期7-7,共1页
美国学者Charles等(1996)利用分子量为43和46KD的外膜蛋白作抗原,建立了检测肠炎沙门氏菌抗体的斑点免疫印迹试验(DIA)。用肠炎沙门氏菌实验感染鸡群,采集血清经DIA检测其抗体,并与微量凝集(MA)和血清平板(SP)试验比较。结果在感染后1周... 美国学者Charles等(1996)利用分子量为43和46KD的外膜蛋白作抗原,建立了检测肠炎沙门氏菌抗体的斑点免疫印迹试验(DIA)。用肠炎沙门氏菌实验感染鸡群,采集血清经DIA检测其抗体,并与微量凝集(MA)和血清平板(SP)试验比较。结果在感染后1周,经DIA和MA试验有87%的鸡检测到肠炎沙门氏菌抗体,而SP试验抗体阳性率仅为40%;感染后7~11周时,MA抗体阳性率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氏菌 斑点免疫印迹 试验检测 抗体阳性率 外膜蛋白 实验感染 印迹试验 感染后 试验比较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斑点免疫印迹试验检测轮状病毒
4
作者 朱其太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8年第5期6-6,共1页
1996年印度学者Kapoor等应用硝酸纤维素膜的斑点免疫印迹试验(DIA)检测新生犊牛腹泻粪便中的轮状病毒,并与RN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RNA-PAGE)比较。试验共用经RNA-PAGE检测为阳性的124份样本(67份犊奶牛、57份犊水牛)。
关键词 斑点免疫印迹 试验检测 轮状病毒 硝酸纤维素膜 犊牛腹泻 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 印迹试验 奶牛 敏感性和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95%阳性预测值最佳吸光度/临界值建立方法学和重要性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韩金育 郭晶晶 +2 位作者 孟欢 陈瑾 王雅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2,共7页
目的确定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阳性预测值≥95%的最佳吸光度/临界值(signal-to-cutoff,S/CO),确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实验室医学决定水平,为探索不同系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95%阳性置信区间建立方... 目的确定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阳性预测值≥95%的最佳吸光度/临界值(signal-to-cutoff,S/CO),确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实验室医学决定水平,为探索不同系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95%阳性置信区间建立方法学。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analysis,CLIA)初筛检测同时进行HCV RNA检测的血浆样本共282例,其中抗体初筛有反应性(S/CO≥1)样本252例,阴性样本30例,进行重组免疫印记试验(recombinant immunoblot assay,RIBA)并查阅其HCV RNA检测结果,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得到预测本实验室阳性预测值≥95%时HCV感染的抗体S/CO值。结果初筛为阴性的30例样本双重确证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排除16例HCV感染史不明确的样本,丙型肝炎病毒抗体S/CO≥1的236例样本经双重确证试验得到真阳性样本188例,阴性样本48例,经ROC曲线分析,本实验室阳性预测值≥95%时,本实验室抗体S/CO值为7.83,灵敏度为93.09%,特异度为95.83%,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8(P<0.0001)。结论为临床提供本实验室阳性预测值≥95%时HCV感染抗体的S/CO值以协助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重组免疫印迹试验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阳性预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抗体不确定和阴性者WB条带及病毒载量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张之 卢静 +3 位作者 徐晓琴 周莹 胡海洋 傅更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 目前针对病毒载量检测在I型艾滋病病毒(HIV-1)抗体不确定及阴性个体中诊断意义的报道较少。文中旨在通过分析HIV-1抗体不确定和HIV抗体阴性病例的蛋白印迹试验(WB)带型及随访情况,探索病毒载量检测在鉴别HIV-1抗体不确定不同带型和... 目的 目前针对病毒载量检测在I型艾滋病病毒(HIV-1)抗体不确定及阴性个体中诊断意义的报道较少。文中旨在通过分析HIV-1抗体不确定和HIV抗体阴性病例的蛋白印迹试验(WB)带型及随访情况,探索病毒载量检测在鉴别HIV-1抗体不确定不同带型和HIV抗体阴性个案中的作用,评价核酸检测对于WB中HIV-1抗体不确定或HIV抗体阴性个体早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至2020年江苏省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WB判定为HIV-1抗体不确定和HIV-1抗体阴性的151份样品。分析HIV-1抗体不确定样本WB带型经随访后的阳转情况;分析不同WB带型病毒载量的检测水平;分析不同水平的病毒载量样本经随访后WB条带阳转的情况;分析失访样本中WB带型及检测出病毒载量的分布,评估失访样本的传播风险;探索WB条带为阴性的样本中病毒载量检测率及阳转率。结果 WB带型分析显示,共127份HIV-1抗体不确定和24份HIV抗体阴性,HIV-1抗体不确定共出现9种带型。84份(80.0%)阳转,16份(15.2%)仍为HIV-1抗体不确定,5份(4.8%)为阴性。其中,env+gag区同时出现条带的阳转率最高[71例(95.9%)],gp160+p24+p17带型的阳转率为100%。HIV-1抗体不确定带型与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显示,env+gag区条带的病例病毒载量检出率最高[78例(95.1%)],其中>5000拷贝/mL73份(89.0%),>10 000拷贝/mL72份(87.8%)。不同病毒载量的HIV-1抗体不确定病例的转归情况显示,126份HIV-1抗体不确定样本中进行了核酸检测,94(74.6%)份样本检测出病毒载量,其中86(91.5%)份样本病毒载量>10 000拷贝/mL,32(25.4%)份样本未检出病毒载量。失访样本病毒载量结果分析显示,22份失访样本中,env区条带共17份(77.3%);env+gag区同时出现条带共9份,6(66.7%)例检出病毒载量。结论 核酸检测病毒载量水平作为补充试验能够有效鉴别WB方法判定的不确定结果及阴性结果个体的感染状况,缩短了HIV感染诊断时间,尤其对急性感染期和晚期的HIV感染者的早发现有重要作用,为早发现早治疗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抗体不确定 HIV抗体阴性 蛋白印迹试验 病毒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炎支原体膜蛋白P46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8
7
作者 覃青松 宁宜宝 沈青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4-97,共4页
把猪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hyopneumoniae) 国际标准株 2 32的P4 6基因克隆进pGEM_T_EASY载体上 ,通过PCR方法把该基因中三个编码Trp的密码子TGA突变为TGG ,然后将该基因亚克隆到载体pMAL_P2X上 ,得到重组表达载体 pMAL_P2X_P4 6。用... 把猪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hyopneumoniae) 国际标准株 2 32的P4 6基因克隆进pGEM_T_EASY载体上 ,通过PCR方法把该基因中三个编码Trp的密码子TGA突变为TGG ,然后将该基因亚克隆到载体pMAL_P2X上 ,得到重组表达载体 pMAL_P2X_P4 6。用该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TB1,得到表达重组菌TB1_pMAL_P2XA_P4 6 ,用终浓度为 0 3mM的IPTG在 37℃下诱导表达 ,获得可溶性表达的融合蛋白MBP_P4 6 ,在免疫印迹试验中 ,兔抗MBP高免血清和兔抗猪肺炎支原体高免血清都能与目的蛋白发生阳性反应 ,证明猪肺炎支原体P4 6基因在大肠杆菌里获得了可溶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肺炎支原体 表面膜蛋白P46 突变 表达 免疫印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p21基因表达缺失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李锡锋 施乐华 +1 位作者 龚仁彦 王葵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677-680,共4页
背景与目的:P16,P21蛋白是调控细胞周期的抑制蛋白,在调节细胞增殖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基因缺失,失活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本研究观察原发性肝癌中P16、P21蛋白表达及其基因缺失情况,探讨p16、p21基因表达缺失的临床意义。方法... 背景与目的:P16,P21蛋白是调控细胞周期的抑制蛋白,在调节细胞增殖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基因缺失,失活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本研究观察原发性肝癌中P16、P21蛋白表达及其基因缺失情况,探讨p16、p21基因表达缺失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42例,正常肝组织(距离癌组织≥2cm)36例,应用Western印迹试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肝癌和正常肝组织中P16、P21蛋白的表达和相应mRNA扩增情况。结果:在癌组织中,P16蛋白缺失率为24例(24/42,57.1%),正常肝组织中P16蛋白缺失率为13.9%(5/36);而相应组织中P21蛋白缺失率分别为45.2%(19/42)和19.4%(7/36)。两者在癌和正常肝组织中缺失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14例癌组织(38.9%,14/36)仅p16mRNA转录而未表达蛋白。P16、P21蛋白的低表达与肝癌大小、分化程度关系密切(P<0.05),而与是否有包膜、是否肝硬化等无关。结论:P16、P21蛋白的表达缺失与肝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可作为判断肝癌恶性程度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基因 P21基因 肝细胞癌 免疫印迹试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H06株膜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及生物学功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广兴 杜威威 +7 位作者 韩溪 潘龙 王新 白妍 洪琴 马玲 任晓峰 杨贵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7-63,共7页
文章通过RT-PCR方法扩增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H06株M全长基因,经抗原性和亲水性分析,将M部分序列成功亚克隆于pET-30a(+)和PVAX1载体中。将阳性重组质粒pET30a-M转化E.coli 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诱导表达获得20 ku重组M蛋白。Wes... 文章通过RT-PCR方法扩增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H06株M全长基因,经抗原性和亲水性分析,将M部分序列成功亚克隆于pET-30a(+)和PVAX1载体中。将阳性重组质粒pET30a-M转化E.coli 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诱导表达获得20 ku重组M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表明,重组蛋白能够与IBV参考阳性血清反应。以纯化重组M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其ELISA效价达到1:218;Western blot结果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和特异性。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抗M蛋白多克隆抗体可检测到PVAX-M1转染BHK-21细胞表达的M蛋白,与IBV HH06毒株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反应。病毒感染抑制试验表明,多抗血清对IBV Beaudette株的抑制率可达到25.9%。为IBV检测及M蛋白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膜蛋白 多克隆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免疫印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弓形虫主要外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婷婷 严延生 +1 位作者 何似 于恩庶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7-19,共3页
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弓形虫单克隆抗体,经蛋白印迹试验证实:12A10、12C4杂交瘤株分泌抗弓形虫主要外膜蛋白P30的单克隆抗体。其免疫球蛋白均为IgG类。
关键词 单克隆抗 蛋白印迹试验 弓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跨膜蛋白主要免疫决定区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飞 贾斌 +6 位作者 朱远茂 杨建德 王晓钧 相文华 赵立平 吕晓玲 沈荣显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1-325,共5页
从感染驴白细胞的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前病毒DNA中克隆了编码跨膜蛋白主要免疫决定区 (TMIR)的基因 ,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所表达的融合蛋白有一部分是可溶的 ,其氨基端带有 6个组氨酸的标签 ,因此可以用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 从感染驴白细胞的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前病毒DNA中克隆了编码跨膜蛋白主要免疫决定区 (TMIR)的基因 ,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所表达的融合蛋白有一部分是可溶的 ,其氨基端带有 6个组氨酸的标签 ,因此可以用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法在非变性条件下进行纯化。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免疫印迹试验中 ,重组的TMIR蛋白可与马传贫阳性血清样品发生反应 ,而与健康马血清无任何反应。这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 ,可用于马传贫弱毒疫苗株在体内外复制、接种马体内免疫应答及马传贫诊断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传染性贫血 跨膜蛋白主要免疫决定区重组蛋白(TMIR) 间接ELISA 免疫印迹试验 马传贫驴 白细胞弱毒疫苗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LTBP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滕蔓 迟佳琦 +1 位作者 柴书军 罗俊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4-150,共7页
为了研究鸡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LTBP1)功能,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0a-LTBP1,转化E.coli BL21感受态细胞并经IPTG诱导进行表达。对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LTBP1蛋白进行变复性和亲和层析纯化,然后免疫Balb/C小鼠,利用细胞融合技术... 为了研究鸡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LTBP1)功能,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0a-LTBP1,转化E.coli BL21感受态细胞并经IPTG诱导进行表达。对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LTBP1蛋白进行变复性和亲和层析纯化,然后免疫Balb/C小鼠,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制备抗鸡LTBP1的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筛选,获得了2株杂交瘤细胞株3C11-A9和2B1-G7。以效价较高的3C11-A9制备单克隆抗体腹水,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试验结果均表明,单克隆抗体3C11-A9可特异性识别鸡源细胞CEF和DF-1表达的LTBP1蛋白,同时IFA结果还显示,3C11-A9单克隆抗体腹水可与包括人、猴、猪和鼠在内的8种常见哺乳动物细胞发生特异性染色。综上,成功制备了抗鸡LTBP1单克隆抗体,且具有多物种广谱识别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BP1 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蛋白免疫印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附红细胞体抗原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海涛 刘建柱 +5 位作者 成子强 张利 周栋 刘永夏 周川 柴同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47-149,共3页
从自然感染的猪血液中纯化猪附红细胞体,应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对猪附红细胞体抗原蛋白组分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SDS-PAGE分离得到13种蛋白质,其蛋白分子量范围为24~170 kD,分别是120、112、110、108、68.2、58、49.6、41.2、30、2... 从自然感染的猪血液中纯化猪附红细胞体,应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对猪附红细胞体抗原蛋白组分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SDS-PAGE分离得到13种蛋白质,其蛋白分子量范围为24~170 kD,分别是120、112、110、108、68.2、58、49.6、41.2、30、29、26.2、25和24.3 kD.应用免疫印迹试验筛选出了6种特异性蛋白质,分子量分别是108、98.2、68.2、41.2、35和31 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附红细胞体 抗原 特性分析 免疫印迹试验 SDS-PAGE 特异性蛋白质 蛋白分子量 自然感染 试验筛选 蛋白组分 猪血液 分离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尾蚴病诊断抗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石团员 张龙现 宁长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2-414,共3页
关键词 囊尾蚴病 诊断抗原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免疫学诊断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猪带绦虫 免疫印迹试验 动物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胸大蠊体部和粪中变应原的交叉性与哮喘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以平 张君 +3 位作者 姚苏杭 朱丽君 王菁兰 曹玲仙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11期1-3,8,共4页
目的探讨黑胸大蠊体部浸液 (WBE)和粪浸液 (FE)的变应原交叉性及其与哮喘的关系。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人各 30例 ,分别以WBE和FE作人嗜碱粒细胞脱颗粒试验 (HBDT)和sIgE检测 (ELISA法 )。采用SDS 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分析和确定变... 目的探讨黑胸大蠊体部浸液 (WBE)和粪浸液 (FE)的变应原交叉性及其与哮喘的关系。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人各 30例 ,分别以WBE和FE作人嗜碱粒细胞脱颗粒试验 (HBDT)和sIgE检测 (ELISA法 )。采用SDS 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分析和确定变应原的组分 ,进而用ELISA和免疫印迹抑制试验观察WBE和FE的交叉性。结果 1.哮喘组HBDT和sIgE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 (P <0 .0 5 ) ;2 .SDS PAGE显示 ,WBE至少有 30条可分辨的蛋白条带 ,而FE有 15条蛋白带 ,其中至少有 8条(97.4、79.5、72、6 6、4 3、4 1、36、2 4kd)与WBE处于相同的位置 ,免疫印迹试验显示 ,9例sIgE呈阳性的哮喘患者中 88.9% (8/ 9)出现阳性条带 ,其中 72、36kd较常见 ;3.将WBE或FE预先与阳性血清作用后可抑制阳性血清的ELISA和免疫印迹试验的阳性反应。结论黑胸大蠊的体部和粪便中具有相似的变应原性 ,与哮喘的发病有关 ,其主要变应原组分为 72、36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原 哮喘 黑胸大蠊 体部 免疫印迹试验 ELISA 蛋白 阳性血清 SDS-PAGE 抑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N对链球菌组蛋白样蛋白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力平 张红春 +3 位作者 靖学芳 沈海中 平国铃 李郁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28-230,共3页
为观察人多形核白细胞 (PMN)对链球菌组蛋白样蛋白 (HlpA)释放的影响 ,将PMN与链球菌以一定比例共同作用后取上清液做免疫印迹试验。发现与抗HlpA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蛋白条带。提示PMN作用于链球菌后 。
关键词 PMN 链球菌组蛋白样蛋白 HLpA 人多形核白细胞 免疫印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方法检查食蟹猴血清STLV-1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绍东 周亚敏 段幸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5-8,共4页
本文用乳胶凝集试验(PA)、免疫荧光试验(IFA)和蛋白印迹试验(WB)对103份食蟹猴血清作了STLV-1抗体检查。结果表明,13份WB检查为STLV-1抗体阳性的血清,PA和IFA检查均为阳性,而90份WB检查为... 本文用乳胶凝集试验(PA)、免疫荧光试验(IFA)和蛋白印迹试验(WB)对103份食蟹猴血清作了STLV-1抗体检查。结果表明,13份WB检查为STLV-1抗体阳性的血清,PA和IFA检查均为阳性,而90份WB检查为STLV-1抗体阴性的血清,PA检查有3份为阳性,IFA检查有1份为阳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蟹猴 血清 STLV-1抗体 乳胶凝集试验 免疫荧光试验 蛋白印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H06株囊膜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及生物学功能检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白妍 赵蕾 +4 位作者 杜威威 潘龙 黄小丹 杨贵君 李广兴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67-1974,共8页
采用RT-PCR方法扩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HH06株E基因全长,经抗原性和亲水性分析,将E基因部分序列(193~327bp)亚克隆于pET-32a(+)和PVAX1载体中。将阳性重组质粒pET-32a-E1转化E.coli Rosetta... 采用RT-PCR方法扩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HH06株E基因全长,经抗原性和亲水性分析,将E基因部分序列(193~327bp)亚克隆于pET-32a(+)和PVAX1载体中。将阳性重组质粒pET-32a-E1转化E.coli 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诱导表达获得大小约为23ku的重组截短E1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蛋白与IBV全病毒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反应。以纯化后的E1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抗体效价达到220;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E1多克隆抗体与重组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性;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多克隆抗体可检测到PVAX-E1转染Hela细胞表达的E1蛋白和感染鸡胚肾细胞(CEK)中的HH06株IBV,抗E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E蛋白功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囊膜蛋白 多克隆抗体 免疫印迹试验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祁元明 陈玉梅 王爱萍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5期807-814,共8页
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会引发猪的急性、烈性、高度传染性疾病,因其病程短、传播迅速、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中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目前市场上仍缺乏有效的疫苗,因此ASFV抗体检测技术也可以作为ASFV诊断的参考方法... 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会引发猪的急性、烈性、高度传染性疾病,因其病程短、传播迅速、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中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目前市场上仍缺乏有效的疫苗,因此ASFV抗体检测技术也可以作为ASFV诊断的参考方法。开发快速简便的抗体检测技术,对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无症状感染/康复猪的筛查尤为重要。本文系统总结了现有ASFV抗体检测技术和最新研究进展,阐述ASFV特异性抗体检测意义和ASFV特异性抗体检测样本类型,重点考察了ASFV特异性抗体检测常用的靶标以及检测靶标的筛选及其应用,比较了ASFV抗体检测的主要检测方法,明确了ASFV抗体检测的改进方向,并指出即时、即地、精准、快速以及自动化将是未来ASFV抗体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特异性抗体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免疫印迹试验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抗猪圆环病毒2型“ORF7”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20
作者 范志新 高登科 +5 位作者 李鑫鑫 孙颖 冯全文 田昊伦 王凯 郭抗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22,共8页
为深入研究新鉴定的“ORF7”蛋白在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中的作用,制备了鼠抗ORF7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并进行初步应用。首先,克隆ORF7基因,分别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6p-1-ORF7和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H-CMV-Flag-ORF7。将pGEX-6p-1... 为深入研究新鉴定的“ORF7”蛋白在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中的作用,制备了鼠抗ORF7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并进行初步应用。首先,克隆ORF7基因,分别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6p-1-ORF7和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H-CMV-Flag-ORF7。将pGEX-6p-1-ORF7进行诱导表达,确定在IPTG 0.8 mmol/L、37℃下诱导12 h表达量最高,且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分子质量大小约为44 ku。将目的蛋白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第4次免疫后收集小鼠血清,ELISA方法检测其抗体效价为1∶10000,可用于免疫印迹试验检测pGEX-6p-1-ORF7表达的重组蛋白。应用获得的多克隆抗体通过IFA检测PCV2感染的PK-15细胞中ORF7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CDH-CMV-Flag-ORF7和pEGFP-N1-ORF2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用于IFA和Western blot检测ORF7蛋白。研究结果为探究ORF7在PCV2感染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ORF7蛋白 多克隆抗体 免疫印迹试验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