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78年葡萄牙献狮的文学书写 被引量:1
1
作者 魏磊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7-157,共11页
1678年,葡萄牙王国本托·白垒拉(Bento Pereira da Faria)使团入京,是中西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葡萄牙使团所献之狮引发了上至皇室内廷、下及寓京士人的强烈震动。献狮伊始,康熙帝即命内阁侍臣赋诗纪事,成为最初的京师咏狮行为... 1678年,葡萄牙王国本托·白垒拉(Bento Pereira da Faria)使团入京,是中西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葡萄牙使团所献之狮引发了上至皇室内廷、下及寓京士人的强烈震动。献狮伊始,康熙帝即命内阁侍臣赋诗纪事,成为最初的京师咏狮行为。随后,以博学宏词科征士为主体的寓京文人亦加入此主题的文学创作之中,使咏狮作品在文体、内容、内涵上均较应制文学有所突破,特别是其中对西方知识的吸纳,成为最具时代性的表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牙 狮子 京师 博学宏词 《狮子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愈的“拟试诗”辨析
2
作者 王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4-138,共5页
唐代以文取士,所试之文谓之“试文”,其文体主要有策、诗、赋、判等,为了与其他场合的文体相区别,故称试策、试诗、诗赋、试判等。唐代的试诗,主要应用于进士科和科目选之博学宏词考试,制举也有偶见。文人为了考试过关,除了要做相关文... 唐代以文取士,所试之文谓之“试文”,其文体主要有策、诗、赋、判等,为了与其他场合的文体相区别,故称试策、试诗、诗赋、试判等。唐代的试诗,主要应用于进士科和科目选之博学宏词考试,制举也有偶见。文人为了考试过关,除了要做相关文体的写作练习,还会针对考试,进行拟作,于是便有了“拟试诗”。拟试诗与试诗、试策一样,都属于“取士文学”的范畴①,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要讨论的,就是韩愈的拟试诗。韩愈先后四次参加进士考试,方得及第②,后来又三次参加博学宏词考试③,但其正式考试的诗作今已不存,仅留三首类似的诗作,笔者以为应是拟试诗。由于以往的论者于此不甚注意,至今仍存在某种误会,故略作辨析。不论是对于韩愈诗歌研究还是唐代取士文学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学宏词 试诗 诗赋 写作练习 韩愈 进士科 试策 进士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迩冬先生《韩愈诗选》注释商榷
3
作者 胡守仁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85-89,共5页
韩愈的诗向来褒贬不一,贬者有的说不是诗;说是酒令;说他于诗本无解处。褒者有的说韩诗豪,与杜诗雄并称;说韩于诗知变,一洗万古凡马空;说韩诗力大思雄,为唐诗一大变。我以为贬者是拘泥于故常,以此衡量韩诗,当然不为所喜。而褒者着眼于变... 韩愈的诗向来褒贬不一,贬者有的说不是诗;说是酒令;说他于诗本无解处。褒者有的说韩诗豪,与杜诗雄并称;说韩于诗知变,一洗万古凡马空;说韩诗力大思雄,为唐诗一大变。我以为贬者是拘泥于故常,以此衡量韩诗,当然不为所喜。而褒者着眼于变,肯定韩诗开前古未有之局。我同意这种说法。应该说,韩愈于诗文都堪称大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诗 前古未有 顾嗣立 组帐 博学宏词 上疏 义门读书记 华山女 郑笺 倚马万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