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南省南繁水稻制种水分供求情况分析
1
作者
邹海平
陈小敏
+5 位作者
张明洁
吕润
林绍伍
李伟光
白蕤
陈彦希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5-1024,共10页
基于海南省南繁水稻制种大市(县)东方市和乐东县水稻生育期资料和1971—2020年气象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作物系数法和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荐的方法,得出两市(县)南繁水稻制种大田期及其前、中和后期3个生育阶段的需水量(ET...
基于海南省南繁水稻制种大市(县)东方市和乐东县水稻生育期资料和1971—2020年气象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作物系数法和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荐的方法,得出两市(县)南繁水稻制种大田期及其前、中和后期3个生育阶段的需水量(ET_(c))、有效降水量(P_(e))和缺水量(D_(w)),进而分析两市(县)南繁水稻制种水分供求变化特征。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影响南繁水稻制种ET_(c)和D_(w)的主要气象因子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东方市和乐东县南繁水稻制种大田期ET_(c)50 a均值分别为400.2、322.3 mm,P_(e)均值分别为45.7、84.3 mm,D_(w)均值分别为354.5、238.0 mm。两市(县)南繁水稻制种大田期ET_(c)和D_(w)均主要分布在中、前期,占大田期ET_(c)和D_(w)的比例之和为72.4%~85.2%。两市(县)南繁水稻制种大田期P_(e)均主要分布在后、中期,占大田期P_(e)的比例之和分别为78.2%和85.6%。近50 a东方市南繁水稻制种大田期及其各生育阶段ET_(c)和D_(w)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大田期增加显著),P_(e)均呈减少趋势。乐东县南繁水稻制种ET_(c)、P_(e)和D_(w)随时间变化趋势与东方市大致相反。近50 a东方市南繁水稻制种的缺水形势显著加重,而乐东县南繁水稻制种的缺水形势有所缓解但仍严峻,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气候变化给两市(县)南繁水稻制种产业带来的影响。近50 a高温不显著升高且低温极显著升高或高温不显著升高且日照时数不显著增加是引起东方市南繁水稻制种大多数生育阶段ET_(c)和D_(w)增加的主要原因;而日照时数不显著减少且平均风速极显著降低或日照时数不显著减少且降水量不显著增加是引起乐东县南繁水稻制种大多数生育阶段ET_(c)和D_(w)减少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南省南繁水稻制种合理用水、制定科学灌溉方案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繁水稻
制种
需水量
有效降水量
缺水量
多元回归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强还原条件下秸秆还田量对南繁水稻土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曹明
张雪彬
+2 位作者
陶凯
杨小锋
柯用春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95-99,共5页
在强还原条件下,设置不同水稻秸秆量还田,按照0、2.5、5.0和7.5 t/hm^2水稻秸秆还田,淹水覆膜后,测定水稻土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指标变化,研究秸秆还田量对水稻土土壤肥力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为南繁水稻土秸秆还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在强还原条件下,设置不同水稻秸秆量还田,按照0、2.5、5.0和7.5 t/hm^2水稻秸秆还田,淹水覆膜后,测定水稻土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指标变化,研究秸秆还田量对水稻土土壤肥力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为南繁水稻土秸秆还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淹水覆膜(强还原处理)可有效提高酸性土壤pH值,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水平,同时秸秆还田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提高土壤中细菌数量,对杀灭土壤中真菌效果明显。秸秆还田量仅直接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真菌数量。在南繁水稻土壤保护和改良时,按7.5 t/hm^2水稻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土壤细菌数量最大、真菌数量最小,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繁水稻
土
秸秆还田量
强还原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南繁部分小样品灌浆不实的原因分析
3
作者
黎世龄
杨士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6期15-17,共3页
通过试验 ,对水稻南繁部分小样品灌浆不实现象进行了观察分析 ,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些小样品的抽穗期正好与当地稻绿蝽第一代的孵化期相吻合 ,刚孵出的稻绿蝽若虫聚集在小样品的稻穗上 ,刺吸刚开始灌浆的谷粒 ,造成米胚坏死而不...
通过试验 ,对水稻南繁部分小样品灌浆不实现象进行了观察分析 ,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些小样品的抽穗期正好与当地稻绿蝽第一代的孵化期相吻合 ,刚孵出的稻绿蝽若虫聚集在小样品的稻穗上 ,刺吸刚开始灌浆的谷粒 ,造成米胚坏死而不能形成饱满谷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繁水稻
灌浆不实
原因分析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南省南繁水稻制种水分供求情况分析
1
作者
邹海平
陈小敏
张明洁
吕润
林绍伍
李伟光
白蕤
陈彦希
机构
海南省气候中心
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海南省气象探测中心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5-1024,共10页
基金
海南省气象局业务提升项目(No.HNQXJS202303)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22MS149)。
文摘
基于海南省南繁水稻制种大市(县)东方市和乐东县水稻生育期资料和1971—2020年气象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作物系数法和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荐的方法,得出两市(县)南繁水稻制种大田期及其前、中和后期3个生育阶段的需水量(ET_(c))、有效降水量(P_(e))和缺水量(D_(w)),进而分析两市(县)南繁水稻制种水分供求变化特征。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影响南繁水稻制种ET_(c)和D_(w)的主要气象因子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东方市和乐东县南繁水稻制种大田期ET_(c)50 a均值分别为400.2、322.3 mm,P_(e)均值分别为45.7、84.3 mm,D_(w)均值分别为354.5、238.0 mm。两市(县)南繁水稻制种大田期ET_(c)和D_(w)均主要分布在中、前期,占大田期ET_(c)和D_(w)的比例之和为72.4%~85.2%。两市(县)南繁水稻制种大田期P_(e)均主要分布在后、中期,占大田期P_(e)的比例之和分别为78.2%和85.6%。近50 a东方市南繁水稻制种大田期及其各生育阶段ET_(c)和D_(w)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大田期增加显著),P_(e)均呈减少趋势。乐东县南繁水稻制种ET_(c)、P_(e)和D_(w)随时间变化趋势与东方市大致相反。近50 a东方市南繁水稻制种的缺水形势显著加重,而乐东县南繁水稻制种的缺水形势有所缓解但仍严峻,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气候变化给两市(县)南繁水稻制种产业带来的影响。近50 a高温不显著升高且低温极显著升高或高温不显著升高且日照时数不显著增加是引起东方市南繁水稻制种大多数生育阶段ET_(c)和D_(w)增加的主要原因;而日照时数不显著减少且平均风速极显著降低或日照时数不显著减少且降水量不显著增加是引起乐东县南繁水稻制种大多数生育阶段ET_(c)和D_(w)减少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南省南繁水稻制种合理用水、制定科学灌溉方案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
南繁水稻
制种
需水量
有效降水量
缺水量
多元回归
海南
Keywords
rice seed reproduction
water requirement
effective precipitation
water deficit
multiple regression
Hainan
分类号
P4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还原条件下秸秆还田量对南繁水稻土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曹明
张雪彬
陶凯
杨小锋
柯用春
机构
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
出处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95-99,共5页
基金
海南耕地改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项(No.HNGDgl2015)
三亚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No.2014NK24)
文摘
在强还原条件下,设置不同水稻秸秆量还田,按照0、2.5、5.0和7.5 t/hm^2水稻秸秆还田,淹水覆膜后,测定水稻土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指标变化,研究秸秆还田量对水稻土土壤肥力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为南繁水稻土秸秆还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淹水覆膜(强还原处理)可有效提高酸性土壤pH值,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水平,同时秸秆还田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提高土壤中细菌数量,对杀灭土壤中真菌效果明显。秸秆还田量仅直接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真菌数量。在南繁水稻土壤保护和改良时,按7.5 t/hm^2水稻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土壤细菌数量最大、真菌数量最小,效果最明显。
关键词
南繁水稻
土
秸秆还田量
强还原
土壤肥力
Keywords
paddy soil in Nanfan base
amount of straw returned into the field
forced reduction
soil fertility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南繁部分小样品灌浆不实的原因分析
3
作者
黎世龄
杨士杰
机构
江西省宜春学院农学院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6期15-17,共3页
文摘
通过试验 ,对水稻南繁部分小样品灌浆不实现象进行了观察分析 ,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些小样品的抽穗期正好与当地稻绿蝽第一代的孵化期相吻合 ,刚孵出的稻绿蝽若虫聚集在小样品的稻穗上 ,刺吸刚开始灌浆的谷粒 ,造成米胚坏死而不能形成饱满谷粒。
关键词
南繁水稻
灌浆不实
原因分析
防治对策
Keywords
rice
imperfect filling grain
reason analysis
分类号
S511.105 [农业科学—作物学]
S435.3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南省南繁水稻制种水分供求情况分析
邹海平
陈小敏
张明洁
吕润
林绍伍
李伟光
白蕤
陈彦希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强还原条件下秸秆还田量对南繁水稻土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曹明
张雪彬
陶凯
杨小锋
柯用春
《热带农业科学》
201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稻南繁部分小样品灌浆不实的原因分析
黎世龄
杨士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