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细胞技术进展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宇清 孙蒙祥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5-487,共13页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存依赖于不同类型细胞特异性的功能分工,不同类型的细胞尽管基因组相同,但有其独特的发育过程和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生物学的一大挑战就是揭示基因如何在正确的位置、正确的时间表达到正确的水平,最近出现了很多通过...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存依赖于不同类型细胞特异性的功能分工,不同类型的细胞尽管基因组相同,但有其独特的发育过程和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生物学的一大挑战就是揭示基因如何在正确的位置、正确的时间表达到正确的水平,最近出现了很多通过细胞类型特异性方法研究单细胞组学的工具,这些新技术使我们能通过空前分辨率,理解多细胞生物体内不同类型的单个细胞基因表达特点及其适应环境变化的机制。单细胞样品的获取一直是单细胞研究的一大技术瓶颈,因此本文将以如何获得起始材料为重点,探讨单细胞研究的样品标记、单细胞分离及获取、组学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等技术方法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类型特异性 荧光激活细胞分离 激光显微切割 微流控芯片 单细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单细胞技术探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代艳 包梦颖 +2 位作者 曾燕玉 刘云 叶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1-285,共5页
许多研究揭示了巨噬细胞在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暴露于不同的组织环境时可获得不同的表型和功能,尤其是在肿瘤组织中,以往已知的表面标记物已无法区分肿瘤中巨噬细胞亚群。而最近快速发展的质谱流式、单细胞RNA测序,... 许多研究揭示了巨噬细胞在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暴露于不同的组织环境时可获得不同的表型和功能,尤其是在肿瘤组织中,以往已知的表面标记物已无法区分肿瘤中巨噬细胞亚群。而最近快速发展的质谱流式、单细胞RNA测序,使全面绘制和研究肿瘤的各种细胞及其表型和功能成为可能。本综述通过总结这些技术在定义肿瘤中巨噬细胞亚群方面的进展,讨论不同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的特征表型和功能,寻找新的并具有治疗或预后潜力的生物学标记物,为今后肿瘤的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 单细胞技术 肿瘤微环境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技术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方雯 孙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01-1606,1612,共7页
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是指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的一项新技术,其能够揭示单个细胞的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状态,反映细胞间的异质性,在肿瘤学、发育生物学、免疫学及神... 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是指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的一项新技术,其能够揭示单个细胞的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状态,反映细胞间的异质性,在肿瘤学、发育生物学、免疫学及神经科学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单细胞技术的飞速发展,生命科学领域已经逐步进入了单细胞生物学时代。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数据联合分析,探索复杂的生命现象的发生和调控过程,相对于评估群体的传统分析方法,这些基于单个细胞上的分析能更加全面地描述细胞特性,可极大促进科学家们对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单细胞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理学领域的研究,包括促进临床诊断与个体化治疗,以及药物开发、探究肿瘤耐药机制、解析不同疾病中的微生物菌群、优化生物医学实验模型、阐明天然产物和中药活性分子作用机制、与深度学习结合预测药物响应等。该综述重点介绍单细胞技术的最新进展,举例概述单细胞技术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并就该领域存在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多组学 单细胞测序 单细胞技术 单细胞药理学 精准治疗 药物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水平汞在大脑组织中的赋存规律研究进展
4
作者 袁俊豪 刘念 +4 位作者 刘丽红 郭华 李莹莹 何滨 胡立刚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54-1763,共10页
汞作为全球性污染物,可在大脑组织中蓄积并产生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病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传统研究多聚焦于组织水平的汞含量和分布,掩盖了大脑细胞中汞的异质性。单细胞水平下汞在大脑组织中的赋存研究可揭示不同细胞类型及个体中汞... 汞作为全球性污染物,可在大脑组织中蓄积并产生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病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传统研究多聚焦于组织水平的汞含量和分布,掩盖了大脑细胞中汞的异质性。单细胞水平下汞在大脑组织中的赋存研究可揭示不同细胞类型及个体中汞的累积和代谢差异,解析大脑细胞对汞暴露的异质性响应,有助于深入理解汞的特异性毒性机制,为精准评估汞暴露的神经毒性风险及开发靶向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该文综述了单细胞水平汞在大脑组织中的赋存特征,探讨了汞的形态及暴露条件、细胞类型及状态、组织微环境等因素对单细胞汞赋存的影响;总结了单细胞金属检测技术在汞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最后,对单细胞水平汞在大脑中的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 大脑组织 单细胞金属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泽华 丁毅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7-622,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导致的多基因疾病,以持续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目前缺乏可靠的慢阻肺病的早期诊断方法,不能及时对早期慢阻肺病患者进行有效干预,无法阻止疾病的进展,导致其发病率、患病率和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导致的多基因疾病,以持续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目前缺乏可靠的慢阻肺病的早期诊断方法,不能及时对早期慢阻肺病患者进行有效干预,无法阻止疾病的进展,导致其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高,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随着人类细胞图谱计划的启动和测序技术的发展,单细胞测序的应用前景被广泛看好,它是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等进行测序分析的一项新技术,够揭示单个细胞的基因结构和表达,发现细胞间的异质性和稀有细胞等。为研究新技术以助于深入研究慢阻肺病的发病机制、发现早期诊断方法及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就单细胞测序技术及其在慢阻肺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测序技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发病机制 早期诊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妇科恶性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奕婷 祁婉婉 冯振卿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3-560,共8页
妇科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一旦进入晚期,预后往往不良。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探究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鉴定稀有细胞,绘制细胞谱系,指导肿瘤靶向精准治疗和预测患者预后... 妇科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一旦进入晚期,预后往往不良。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探究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鉴定稀有细胞,绘制细胞谱系,指导肿瘤靶向精准治疗和预测患者预后等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本文就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及其在妇科恶性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测序技术 卵巢癌 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异质性 细胞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单细胞测序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赵卫然 刘小璇 何及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57,共6页
随着脑脊液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通过归纳近年相关文献,概述了脑脊液单细胞测序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的应用,包括利用该技术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特异性细胞及差异表达基因、结合细... 随着脑脊液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通过归纳近年相关文献,概述了脑脊液单细胞测序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的应用,包括利用该技术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特异性细胞及差异表达基因、结合细胞学标志物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通过识别关键信号通路及抗原靶点设计靶向治疗等。总而言之,多组学检测有助于从多维度理解细胞状态,脑脊液单细胞测序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单细胞测序技术 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根旺 刘蕾 范春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8-1932,共5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急性白血病类型,尽管目前AML的预后风险分层和治疗方案不断得到优化,但总体长期生存率仍较低。单细胞测序技术(SCS)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测序的缺陷,实现了对恶性肿瘤的研...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急性白血病类型,尽管目前AML的预后风险分层和治疗方案不断得到优化,但总体长期生存率仍较低。单细胞测序技术(SCS)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测序的缺陷,实现了对恶性肿瘤的研究由细胞群体向单个细胞层面的转变,因此已在多个生物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针对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分析AML的肿瘤异质性、疾病演变规律、肿瘤微环境的改变、耐药机制的阐明以及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单细胞测序技术 肿瘤内异质性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
9
作者 张志强 简纪常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8,共9页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可揭示不同组织细胞间和同一组织不同细胞间的异质性,已大量用于模式物种研究,但在水产养殖物种中的应用则处于起步阶段。综述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水产养殖物种的人工繁殖、良种选育和病害防控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可揭示不同组织细胞间和同一组织不同细胞间的异质性,已大量用于模式物种研究,但在水产养殖物种中的应用则处于起步阶段。综述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水产养殖物种的人工繁殖、良种选育和病害防控相关研究中的应用,指出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样本采集、单细胞分离、数据分析方面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举措,展望其在水产养殖领域内应用的发展前景,为促进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 水产养殖 应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多发性硬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马志红 张立红 +1 位作者 曹源 程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1-168,共8页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以神经炎症和神经变性为特征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由多种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来源的细胞参与其中。最近,单细胞测序技术逐渐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中,对于理解细胞间异质性、疾病发展机制和治...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以神经炎症和神经变性为特征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由多种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来源的细胞参与其中。最近,单细胞测序技术逐渐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中,对于理解细胞间异质性、疾病发展机制和治疗策略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多发性硬化疾病中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单细胞测序技术 中枢神经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脊髓损伤免疫微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张楠 闫华筝 +5 位作者 高建雄 张霖 赵成辰 包芊慧 胡建国 吕合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33-1137,共5页
脊髓损伤(SCI)是一个涉及多种细胞相互作用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传统的测序方法只能检测受损局部细胞群体的平均基因表达水平,难以体现其异质性,因此需要新技术揭示细胞间的异质性和复杂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 脊髓损伤(SCI)是一个涉及多种细胞相互作用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传统的测序方法只能检测受损局部细胞群体的平均基因表达水平,难以体现其异质性,因此需要新技术揭示细胞间的异质性和复杂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技术通过一系列测序技术实现高分辨检测单个细胞水平表达谱,以提供有关细胞异质性和功能、潜在分子机制、细胞命运转变和参与疾病发展的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信息,为基础和转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基因表达数据,有利于从中找出针对性治疗的干预靶点。本综述讨论了有关scRNA-seq技术及其在SCI后损伤局部免疫微环境中的多方面应用,将有助于更全面了解SCI免疫微环境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scRNA-seq) 脊髓损伤免疫微环境 中性粒细胞 小胶质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细胞间相互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测定农药对蚯蚓的DNA损伤 被引量:33
12
作者 封少龙 罗屿 +2 位作者 钟远 谢朝云 孔志明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649-652,共4页
探讨采用当前国际上较先进的DNA损伤检测技术———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 ,来检测农药对蚯蚓DNA的损伤 .由于蚯蚓是陆生生物与土壤生物之间传递污染物的桥梁 ,能很好地指示土壤环境的变化 ,是评价农药对生态环境安全性的一项重要指... 探讨采用当前国际上较先进的DNA损伤检测技术———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 ,来检测农药对蚯蚓DNA的损伤 .由于蚯蚓是陆生生物与土壤生物之间传递污染物的桥梁 ,能很好地指示土壤环境的变化 ,是评价农药对生态环境安全性的一项重要指标 .尝试建立蚯蚓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来评价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结果表明两种新型农药对蚯蚓的DNA均有损伤作用 .认为蚯蚓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能敏感地检测农药对细胞DNA的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蚯蚓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铺胶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建军 丰盛梅 金慰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1-312,共2页
目的 聚苯乙烯孔槽单层铺胶技术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中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自制聚苯乙烯孔槽的载胶片 ,将 1%低熔点凝胶与淋巴细胞混合后单层铺胶 ,经 6Gyγ射线照射后进行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 ,观察胶面和淋巴细胞的DNA损伤情况。结... 目的 聚苯乙烯孔槽单层铺胶技术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中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自制聚苯乙烯孔槽的载胶片 ,将 1%低熔点凝胶与淋巴细胞混合后单层铺胶 ,经 6Gyγ射线照射后进行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 ,观察胶面和淋巴细胞的DNA损伤情况。结果 载胶片孔槽单层灌胶后胶面平整 ,操作过程无脱落 ;淋巴细胞DNA电泳图像清晰 ,6Gy照射产生的“彗星”形态特征明显。结论 采用聚苯乙烯孔槽进行单层铺胶的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铺胶技术 聚苯乙烯孔槽 琼脂糖 Γ射线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川崎病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81-485,共5页
川崎病(KD)是一种主要累及全身中小血管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冠状动脉病变是其主要并发症。目前KD已成为发达国家儿童获得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不同于传统测序方法,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单细胞分辨率下对遗传信息进行测序... 川崎病(KD)是一种主要累及全身中小血管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冠状动脉病变是其主要并发症。目前KD已成为发达国家儿童获得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不同于传统测序方法,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单细胞分辨率下对遗传信息进行测序,不仅能很好地解决细胞异质性问题,还能鉴定细胞亚群、寻找生物标志物、绘制细胞谱系。文章介绍了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KD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测序技术 川崎病 细胞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晓莉 苏美华 侯金芸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6-189,共4页
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又称彗星实验(comet assay),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检测DNA损伤与修复的新技术。SCGE实验最初由Rydbery和Johanson(1978)提出.以后经Ostling和Johanson(... 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又称彗星实验(comet assay),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检测DNA损伤与修复的新技术。SCGE实验最初由Rydbery和Johanson(1978)提出.以后经Ostling和Johanson(1984)及Singh(1988)等对实验条件进行改良.使其具有简便快速、灵敏性高、重复性好、无需放射性标记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药物筛选、肿瘤诊断与治疗、衰老和细胞凋亡机制的探讨以及遗传毒理学和生物监测等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运动医学 细胞凋亡机制 彗星实验 DNA损伤 单细胞水平 放射性标记 遗传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视角下铅的体内代谢与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霍诗薇 刘念 +5 位作者 田皓中 张伟灿 郭华 李裕 胡立刚 江桂斌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5,共11页
在全球工业需求和储能需求持续增加的背景下,铅污染仍然是当前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持续的铅暴露导致了复杂的体内毒理效应,其临床治疗效果受限于铅检测技术的缺乏与铅动力学研究的不足。单细胞水平上铅的检测技术,可以揭示动力学相关... 在全球工业需求和储能需求持续增加的背景下,铅污染仍然是当前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持续的铅暴露导致了复杂的体内毒理效应,其临床治疗效果受限于铅检测技术的缺乏与铅动力学研究的不足。单细胞水平上铅的检测技术,可以揭示动力学相关的细胞机制,从微观角度考量细胞异质性对人体内铅运输和铅分布的影响。分析了铅污染现状并归纳了铅暴露源特征,总结了单细胞水平上铅代谢与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细胞机制与细胞异质性对完善铅的动力学模型和理解有关机制的作用不容忽视。单细胞检测技术作为有效的研究工具,包括流式细胞技术、质谱流式细胞技术以及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单细胞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和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等,需要更加标准化与体系化的检测方案。基于生物数学模型与单细胞检测技术的发展,单细胞视角下铅的动力学研究有望进一步细化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污染 单细胞 铅动力学 单细胞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晓丽 吴凌娟 鄢仁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2-352,共11页
同一组织中的细胞往往具有类似的结构和功能,然而通过对单个细胞进行测序分析后,发现每个细胞都具有一定异质性.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是进行单细胞测序的前提,该技术可用于揭示单细胞基因组结构差异,同时在肿瘤研究、发育生物学、微... 同一组织中的细胞往往具有类似的结构和功能,然而通过对单个细胞进行测序分析后,发现每个细胞都具有一定异质性.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是进行单细胞测序的前提,该技术可用于揭示单细胞基因组结构差异,同时在肿瘤研究、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学等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成为生命科学研究技术的热点之一.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的难点在于单细胞的分离和全基因组的扩增.本文介绍了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中常用的单细胞分离技术和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并对各技术间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同时着重讨论该技术在肿瘤研究、发育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分离技术 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 比较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细胞拉曼技术鉴定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阮真 朱鹏飞 +7 位作者 张磊 陈荣泽 李洵融 付晓婷 黄正谷 周刚 籍月彤 廖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468-3473,共6页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是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和麻风分支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总称。近年来NTM导致人类感染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感染的临床症状与MTC感染极为相似,但两者治疗方案却存在差异,临床亟须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用于诊断NTM...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是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和麻风分支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总称。近年来NTM导致人类感染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感染的临床症状与MTC感染极为相似,但两者治疗方案却存在差异,临床亟须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用于诊断NTM感染。单细胞拉曼光谱技术(SCRS)具有非标记、免培养、快速、准确、低成本等优势。据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显微共聚焦单细胞拉曼光谱技术鉴定NTM的方法。通过对临床常见的六种NTM(脓肿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土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以及堪萨斯分枝杆菌)的拉曼光谱进行处理比较,并结合峰位注释进行分析。采用无监督低维可视化的t-分布式随机邻域嵌入方法展示六种NTM的拉曼数据结构,证明其数据在低维空间上的可分性后,比较分类中常用的六种分类器[支持向量机分析(SVM)、K最近邻分类算法(KNN)、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随机森林(RF)、线性判别分析(LDA)、XG Boost]的效果。SVM和LDA在NTM分类中效果最好,分别达到了99.4%和98.8%的测试准确率;SVM仅对于堪萨斯分枝杆菌(97.96%,48/49)的分类准确性略低,其余均为100%;LDA对于脓肿分枝杆菌(95.65%,22/23)和戈登分枝杆菌(96.30%,26/27),其余也均为100%。因此,单细胞拉曼检测结合SVM分类器为NTM快速准确鉴定提供了富有潜力的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拉曼技术 非结核分枝杆菌 病原微生物鉴定 支持向量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评价复合微生态制剂的遗传毒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国勤 杜宣 吴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36-239,共4页
采用DNA损伤检测技术———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又名彗星试验)来检测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鱼类DNA的损伤,尝试利用鱼类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来评价外来化学物质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鱼类的DNA没有明显... 采用DNA损伤检测技术———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又名彗星试验)来检测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鱼类DNA的损伤,尝试利用鱼类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来评价外来化学物质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鱼类的DNA没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各试验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水体生态环境具有安全性。试验同时表明,鱼类肾细胞的DNA损伤可作为评价外来化学物质遗传毒性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复合微生态制剂 鱼类 遗传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恶性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慧萍 崔恒 昌晓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65-368,共4页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与难点。异质性为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之一,影响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和治疗等。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测序技术的不断发...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与难点。异质性为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之一,影响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和治疗等。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细胞测序技术已应用于多个生物医学领域,且在分析肿瘤细胞亚群、揭示细胞异质性和研究肿瘤的发生、演变及耐药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探索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等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本文主要对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恶性肿瘤研究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测序技术 恶性肿瘤 异质性 肿瘤微环境 肿瘤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