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菜遗传单粒型三倍体杂交种甜单二号的选育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红旗 郭爱华 +6 位作者 李宏侠 张福顺 刘升廷 胡文信 李淑萍 于德林 孙英 《中国糖料》 1998年第2期12-15,共4页
甜单二号(原代号TD8716)系以TDm106为母本,T410为父本,按母父本3∶1自然杂交而成。该品种在黑龙江省甜菜品种生产示范试验中(1995~1996年),平均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为34980kg/hm2... 甜单二号(原代号TD8716)系以TDm106为母本,T410为父本,按母父本3∶1自然杂交而成。该品种在黑龙江省甜菜品种生产示范试验中(1995~1996年),平均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为34980kg/hm2、17.57度、6101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甜研301提高10.3%、0.10度、12.4%。甜单二号品种稳定性好,抗褐斑病,耐根腐病,适宜在黑龙江省的红兴隆、肇源、拉哈、绥化等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单粒型 雄性不育 三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遗传单粒型多倍体杂交种甜单301选育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红旗 李红侠 +4 位作者 郭爱华 张福顺 吕微 邰树仁 宋子臣 《中国糖料》 2002年第2期9-12,共4页
甜单301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育成的甜菜遗传单粒型多倍体杂交种,在1999~2001年的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原料根平均产量为39791.9~40868.2kg/hm2,比对照种甜研303提高13.74%~17.05%;平均含糖率为16.45~17.16... 甜单301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育成的甜菜遗传单粒型多倍体杂交种,在1999~2001年的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原料根平均产量为39791.9~40868.2kg/hm2,比对照种甜研303提高13.74%~17.05%;平均含糖率为16.45~17.16度,与对照种甜研303比提高-0.77~0.35度;原料根产糖量为6545.8~7013.0kg/hm2,比对照种甜研303提高10.9%~16.42%。甜单301的上述经济指标亦优于目前主栽的甜单二号。甜单301单粒率高、发芽势强、适应性广,适与甜菜育苗移栽和机械化精量点播等集约化栽培技术配套使用,原料生产的保苗密度(收获株数)以72000~78000株/hm2为宜。甜单301适宜在黑龙江省的友谊、讷河、海伦、宁安和依安等甜菜产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单粒型 杂交种 德育 遗传性状 多倍体 甜单3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单粒型三倍体杂交种吉洮单162的选育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文 刘迎春 +6 位作者 任启彪 张维东 郗登宝 王秀飞 杜恒国 韩喜国 马玺 《中国糖料》 2006年第3期26-28,共3页
吉洮单162是以单粒二倍体雄性不育系JTD-2A为母本,多粒四倍体品系TL1-3为父本,按31∶比例自然杂交而成。该品种在2002~2003年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根产量为40985.55kg/hm2,比对照品种甜研303增产19.38%;含糖16.59%,比对照... 吉洮单162是以单粒二倍体雄性不育系JTD-2A为母本,多粒四倍体品系TL1-3为父本,按31∶比例自然杂交而成。该品种在2002~2003年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根产量为40985.55kg/hm2,比对照品种甜研303增产19.38%;含糖16.59%,比对照品种低0.45度;产糖量为6847.28kg/hm2,比对照品种增加16.44%。吉洮单162稳定性好,抗褐斑病,耐根腐病,适宜在黑龙江和吉林省及其它气候、土壤类似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新品种 单粒型 三倍体 杂交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单粒型育种材料TD9201-28有关性状研究初报
4
作者 王占才 张蕾光 +2 位作者 谷淑波 刘鹏 时金堂 《中国糖料》 1998年第3期25-27,共3页
我国在80年代后开始在生产上使用单粒型甜菜品种,单粒种的特点是根产量高,适用于纸筒育苗移栽和精量点播,有利提高甜菜单产和总产。但所用品种普遍存在着含糖低、抗病性差等问题,致使这类品种应用面积不大。目前国内外所使用的单... 我国在80年代后开始在生产上使用单粒型甜菜品种,单粒种的特点是根产量高,适用于纸筒育苗移栽和精量点播,有利提高甜菜单产和总产。但所用品种普遍存在着含糖低、抗病性差等问题,致使这类品种应用面积不大。目前国内外所使用的单粒种一般都是以单粒型育种材料为母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育种 单粒型甜菜 品种 TD9201-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单粒型雄性不育杂交种新甜九号的选育 被引量:6
5
作者 邹如清 刘锦锋 张立明 《中国甜菜》 1995年第3期8-11,共4页
新甜九号系以自育单粒雄性不育系石单m202A为母本,多粒二倍体自交系Z—2为父本配制的甜菜单粒型二倍体雄性不育杂交种,经小区试验、区域化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含糖率高、抗(耐)甜菜褐斑病、白粉... 新甜九号系以自育单粒雄性不育系石单m202A为母本,多粒二倍体自交系Z—2为父本配制的甜菜单粒型二倍体雄性不育杂交种,经小区试验、区域化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含糖率高、抗(耐)甜菜褐斑病、白粉病及丛根病等特点,属标准偏丰产类型的甜菜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单粒型 雄性不育系 杂交种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粒型甜菜制种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段生福 《中国糖料》 2000年第3期59-61,共3页
在甘肃省成县、徽县进行露地越冬单粒型甜菜种根培育 ,株行距10×20cm ,公顷保苗45万株左右。翌年春天将种根起收 ,运至兰州市榆中县进行定植采种 ,株行距30×60cm ,公顷保苗6万株左右。这两地相互结合是比较理想的单粒型甜菜... 在甘肃省成县、徽县进行露地越冬单粒型甜菜种根培育 ,株行距10×20cm ,公顷保苗45万株左右。翌年春天将种根起收 ,运至兰州市榆中县进行定植采种 ,株行距30×60cm ,公顷保苗6万株左右。这两地相互结合是比较理想的单粒型甜菜制种的适宜地区 ,其繁种产量可达到1500~2300kg/hm2 ,发芽率达到国家行业标准2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型甜菜 制种技术 种根培育 采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性不育单粒型甜菜制种技术与良繁基地的建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长魁 陈晓军 《中国糖料》 2005年第4期32-34,共3页
概述了2000~2004年在张掖市甘州区、高台县、民乐县雄性不育单粒型甜菜制种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雄性不育单粒型甜菜制种技术规程;建立了高产优质的良繁体系与基地。其制种产量可达到1500~3000kg/hm2,发芽率达到国家行业标准2级以上。
关键词 甜菜 雄性不育 单粒型 制种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单粒型甜菜杂交制种纯度的主要途径
8
作者 刘锦峰 王荣华 王维成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5-55,共1页
糖用甜菜种子分多粒型和单粒型两种类型,多粒型甜菜种株花枝苞叶叶腋处通常长出3~5朵花成簇聚生,播种1粒多粒种可以长出数株甜菜苗。而单粒型甜菜的种株,花枝苞叶叶腋处只生长1朵花,发育后形成1个单果,播种后只长出1株甜菜苗,单... 糖用甜菜种子分多粒型和单粒型两种类型,多粒型甜菜种株花枝苞叶叶腋处通常长出3~5朵花成簇聚生,播种1粒多粒种可以长出数株甜菜苗。而单粒型甜菜的种株,花枝苞叶叶腋处只生长1朵花,发育后形成1个单果,播种后只长出1株甜菜苗,单粒种甜菜的种仁大,产量高20%左右,出苗快,子叶宽大肥厚,胚轴和胚根粗壮,生长势强,幼苗百株重比多粒种甜菜提高1倍左右,并且苗期抗病抗灾力也强于多粒种,根产量高。同时,单粒型甜菜杂交种具有适合机械化栽培、精量播种、节约劳力、降低甜菜生产成本等优点。因此,单粒型甜菜杂交种已在世界甜菜生产国家普遍种植。但由于甜菜是二年生异花授粉作物,杂交率很高,很容易混杂退化,尤其是单粒型甜菜杂交种一旦与多粒种甜菜发生生物或机械混杂会造成优良性状的破坏,单粒率下降,失去了单粒种的意义,最终生产力下降,因此,在单粒型杂交制种中防止混杂、提高制种纯度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型甜菜 制种纯度 杂交种 混杂退化 机械化栽培 甜菜种子 精量播种 生产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遗传单粒三系配套杂交种九甜单1号的选育
9
作者 张永华 王洪涛 刘永德 《现代化农业》 1997年第9期12-14,共3页
1980~1997年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九三科研所采用三系配套选择法,育成三倍体甜菜遗传单粒杂交种九甜单1号。经黑龙江省甜菜品种生产示范试验,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甜研301提高16.5%、0.6个百分点... 1980~1997年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九三科研所采用三系配套选择法,育成三倍体甜菜遗传单粒杂交种九甜单1号。经黑龙江省甜菜品种生产示范试验,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甜研301提高16.5%、0.6个百分点、21.4%。该品种丰产性突出,抗病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雄性不育 单粒型 杂种优势 九甜单1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雄性不育的研究和利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立华 张惠忠 +3 位作者 白晨 牛素清 轩继雨 李树生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9年第S1期91-93,共3页
关键词 雄性不育系 保持系 甜菜育种 内蒙古自治区 丛根病 aa核不育系 单粒型 经济性状 杂优品种 自交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新品种——新甜9号
11
作者 邹如清 刘锦峰 张立民 《农村科技》 1995年第4期5-5,共1页
新甜9号是新疆石河子甜菜研究所1987年配制的甜菜单粒型雄性不育杂交组合,经三年组合比较试验,三年自治区品种区域化试验和一年生产示范,1994年11月由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新甜9号。1.试验及生产示范情况1988-1990年在... 新甜9号是新疆石河子甜菜研究所1987年配制的甜菜单粒型雄性不育杂交组合,经三年组合比较试验,三年自治区品种区域化试验和一年生产示范,1994年11月由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新甜9号。1.试验及生产示范情况1988-1990年在所内进行了组合比较试验,试验结果,新甜9号根产量平均3613.9公斤/亩,较新甜4号对照增产17.5%,产糖量464.2公斤/亩,较对照增糖18.3%。在1991-1993年自治区甜菜新品种区试中,该杂交种在三年6个试验点平均根产量4983.62公斤,含糖率16.04%,产糖量799.14公斤/亩。其中,在塔城增产增糖显著,根产量平均4023.19公斤/亩,较新甜6号对照增产8.71%,居参试品种第一位;含糖率17.57%,高于对照0.24度;产糖量706.87公斤/亩,增糖10.2%,居第一位。此外,新甜9号在石河子、焉耆等地也表现一定的增产增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示范 组合比较试验 增产增糖 产糖量 甜菜丛根病 根产量 雄性不育杂交种 含糖率 单粒型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甜18号制种技术
12
作者 姜莉 王维成 王荣华 《新疆农垦科技》 2011年第2期54-55,共2页
新甜18号由新疆石河子甜菜研究所培育.2008年4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为抗丛根病二倍体雄性不育单粒型杂交种.丰产性稳定,产量及含糖率高,抗病性强,与德国KWS5075相比,平均块根产量为5953.
关键词 制种技术 农作物品种 新疆石河子 单粒型杂交种 块根产量 雄性不育 抗丛根病 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