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智清心方单次给药毒性试验研究
1
作者 谭丽博 吴素素 +4 位作者 魏微 曹宇 马丽娜 裴卉 李浩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399-2403,共5页
目的:观察24 h内益智清心方经口灌胃后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评价益智清心方的安全性,为进一步的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以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4~33 g 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益智清心方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最大给药量法,... 目的:观察24 h内益智清心方经口灌胃后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评价益智清心方的安全性,为进一步的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以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4~33 g 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益智清心方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最大给药量法,以最大灌胃体积40 mL/kg计,分别给予等体积的益智清心方药液和纯水,2次/d,给药期间定期监测小鼠一般状况和体质量,14 d后,收集血、尿样本,并进行大体解剖,评价益智清心方对脏器系数、血常规、尿常规等安全性指标的影响。结果:ICR小鼠按40 mL/kg经口灌胃给予最大可配制浓度为0.36 g干浸膏/mL的益智清心方药液,当日2次,累积剂量为98.6 g生药/kg体质量,约相当于成人临床拟用剂量的298倍(按公斤体质量计算)和38倍(按体表面积计算)。各组小鼠均未发现毒性相关的症状和死亡,益智清心方组小鼠在体质量、脏器系数、血常规、尿常规指标方面与对照组小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益智清心方的单次给药毒性试验中未见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及死亡,提示其最大耐受量(MTD)>98.6 g生药/kg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前研究 单次给药毒性 小鼠 阿尔茨海默病 益智清心方 安全性 体质量 脏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4:1)健康人体单次给药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进 肖永红 +6 位作者 吕媛 康子胜 张明 梁军 刘燕 张曼 李天云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2-177,共6页
目的评价中国健康男性受试者单次静脉滴注头孢曲松/舒巴坦(4∶1)的药动学特点。方法12名受试者按拉丁法随机分为3组,先后静脉滴注头孢曲松/舒巴坦(4∶1)注射液1.25、2.50和3.75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头孢曲松和舒巴坦... 目的评价中国健康男性受试者单次静脉滴注头孢曲松/舒巴坦(4∶1)的药动学特点。方法12名受试者按拉丁法随机分为3组,先后静脉滴注头孢曲松/舒巴坦(4∶1)注射液1.25、2.50和3.75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头孢曲松和舒巴坦的血、尿浓度,求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受试者静脉滴注头孢曲松/舒巴坦(4∶1)注射液1.25、2.50和3.75g后,所计算的药动学参数:头孢曲松的cmax分别是(129.89±17.01)、(220.37±22.38)和(287.12±27.18)mg/L;AUC(0-∞)分别为(1204.81±296.45)、(1850.92±271.04)和(2339.23±387.59)mg.h/L;t1/2β分别是(8.01±1.40)、(8.31±0.82)和(8.28±1.16)h;CL/F分别是(0.48±0.27)、(0.53±0.32)和(0.69±0.31)L/h;V/F分别是(2.82±1.36)、(3.01±1.55)和(3.61±1.21);舒巴坦的cmax分别是(9.59±3.12)、(18.79±2.88)和(28.14±6.92)mg/L;AUC(0-∞)分别(17.53±7.09)、(33.19±359)和(51.22±7.89)mg.h/L;t1/2β分别是(1.14±0.20)、(1.18±0.13)和(1.12±0.15)h;CL/F分别是(20.67±9.95)、(17.01±5.96)和(17.42±2.96)L/h;V/F分别是(10.49±10.06)、(10.54±4.11)和(9.02±6.55),除cmax和AUC(0-∞)外,其他参数经统计学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受试者静脉滴注1.25g、2.5g、3.75g的头孢曲松/舒巴坦(4∶1)后,头孢曲松的72h后尿中的原形药物累积排泄百分率分别是(40.30±10.19)%、(45.92±11.12)%和(45.60±13.06)%,舒巴坦12h后尿中的原形药物累积排泄百分率分别是(72.29±3.46)%、(70.76±10.00)%和(71.06±5.58)%。结论根据药动学计算参数,我们认为将头孢曲松钠和舒巴钠按比例(4∶1)组成注射用复方制剂,两种药物的药动学特征均未发生改变,两组分间无药物动力学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舒巴坦(4:1)注射用复方制剂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单次给药 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腔内连续与单次给药的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黄晓晨 费海涛 +1 位作者 胡丹 顾成永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31-1132,共2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目前广泛用于终末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因术后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中重度的疼痛[1],严重影响患者早期功能活动,完善的镇痛有利于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对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2...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目前广泛用于终末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因术后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中重度的疼痛[1],严重影响患者早期功能活动,完善的镇痛有利于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对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观察术后关节腔内连续与单次给予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以及对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镇痛效果 单次给药 后关节 腔内 膝骨性关节炎 机体炎性反应 膝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单次给药毒性及对无水乙醇致大鼠胃溃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史李娜 王雪飞 +2 位作者 马桂芝 康金森 高晓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9-715,共7页
目的:研究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对小鼠单次给药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新药研发和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观察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对无水乙醇致大鼠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给予... 目的:研究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对小鼠单次给药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新药研发和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观察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对无水乙醇致大鼠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连续观察14 d,每日记录各组小鼠一般情况、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采用Bliss 法计算半数致死量。选择健康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三九胃泰颗粒组(1850 mg·kg-1)、枸橼酸铋钾组(33 mg·kg-1)和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低、中、高剂量组(430、852、1704 mg · kg-1),连续灌胃10 d;d 10,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无水乙醇灌胃(每只1.5 mL)致大鼠胃溃疡;计算各组胃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观察胃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胃黏膜组织中PGE2、NO、SOD、MDA含量。结果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8520.9 mg·kg-1,其95%的可信限范围为(7291.2~9914.4)mg·kg-1;病理学显示,给药剂量为16000 mg·kg-1的小鼠脏器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对胃黏膜损伤有明显修复作用,且明显升高胃溃疡大鼠胃黏膜NO含量、提高胃溃疡大鼠胃黏膜 SOD 活性及降低 MDA 含量、增加PGE2含量。结论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给药剂量为5063 mg·kg-1未出现死亡,随着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给药剂量的增加,给药剂量为16000 mg·kg-1可造成小鼠的心、肝、肺、肾脏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导致死亡。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的LD50为8520.9 mg·kg-1,其95%的可信限范围为(7291.2~9914.4)mg·kg-1。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对无水乙醇致大鼠胃溃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促进胃溃疡上皮细胞合成、提高再生黏膜功能、增强抗氧化能力和诱导、促进NO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 单次给药毒性 半数致死量 胃溃疡 PGE2 NO SOD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棠凝胶家兔单次皮肤给药毒性实验
5
作者 周继刚 付婷婷 +2 位作者 汪鋆植 王海燕 容丽霞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106-108,共3页
通过家兔皮肤急性毒性实验,初步评价海棠凝胶对动物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所产生的毒性反应,为后续毒性试验和临床试验提供参考信息.采用最大给药量法,家兔16只,分为4组,即海棠凝胶完整皮肤组及破损皮肤组、赋形剂完整皮肤组及破损皮肤组,... 通过家兔皮肤急性毒性实验,初步评价海棠凝胶对动物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所产生的毒性反应,为后续毒性试验和临床试验提供参考信息.采用最大给药量法,家兔16只,分为4组,即海棠凝胶完整皮肤组及破损皮肤组、赋形剂完整皮肤组及破损皮肤组,每组4只(♀、♂各半),给药前24h用电推剪推去背部两侧毛(约150cm2),破损皮肤制作:在脱毛区用9号针头划"#"字状,以划破表皮渗血为度,给药量均为2g/kg凝胶,给药组主药剂量为0.05g/kg,将供试品和赋形剂涂于脱毛区,用一层称样纸覆盖及兔固定衣固定,并用兔脖套将兔固定,24h后用生理盐水洗去受试物及赋形剂,仔细观察和记录动物出现的毒性反应情况,连续观察14d,并记录体重和进食量情况.结果表明:海棠凝胶完整皮肤组及破损皮肤组无动物死亡,动物体重、进食量与赋形剂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呼吸、自主活动等均未见中毒反应,动物处死后经对各组家兔系统剖检,对皮肤给药部位及其它组织脏器进行观察,未见明显病理性改变.结论:海棠凝胶单次皮肤给药2g/kg凝胶(主药剂量为0.05g/kg),家兔未见明显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棠凝胶 单次给药 毒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空腹单次口服给药条件下的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明利 漆璐 +4 位作者 罗向东 刘慧娟 王瑜 张薇 王兴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30-836,共7页
目的研究仿制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元唐(受试制剂)和原研药格华止缓释片(参比制剂)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空腹单次po给药的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6例健康受试者在空腹单次po给药(500 mg)后进行随机、开放、两周期、两交叉试验。第1周期... 目的研究仿制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元唐(受试制剂)和原研药格华止缓释片(参比制剂)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空腹单次po给药的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6例健康受试者在空腹单次po给药(500 mg)后进行随机、开放、两周期、两交叉试验。第1周期给药后,7 d清洗期后进行第2周期交叉给药。每周期给药0 h(给药前30 min内)和给药后36 h内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脱蛋白血浆中二甲双胍浓度,用非房室模型计算各受试者的药动学参数并分析生物等效性。采用SAS 9.4软件统计分析2种药物的安全性。结果试验过程中,2例受试者脱落,34例受试者完成试验。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AUC_(0→t)5.3±1.5和(5.1±1.4)h·mg·L^(-1),AUC_(0→∞)5.4±1.5和(5.2±1.4)h·mg·L^(-1),最大血药浓度(C_(max))分别为0.82±0.22和(0.79±0.23)mg·L^(-1);三者的几何均值之比(90%置信区间)分别为103.2%(96.2%~110.8%),103.1%(96.3%~110.4%)和104.6%(96.3%~113.7%),均在生物等效区间(80.0%~125.0%)范围内。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给药顺序、给药周期和剂型对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等效性无显著影响。药物耐受性好,不良事件具有自限性,2种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种类、严重程度和转归无显著差异。结论2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空腹单次给药条件下生物等效,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缓释片 健康受试者 空腹 单次给药 生物等效 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晓曦 于玲 +1 位作者 范志毅 左明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762-3765,共4页
目的:研究单次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硬膜外麻醉下行PKP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检索患者一般情况、手术部位、硬膜外穿刺部位、穿刺操作时... 目的:研究单次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硬膜外麻醉下行PKP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检索患者一般情况、手术部位、硬膜外穿刺部位、穿刺操作时间、硬膜外用药、麻醉阻滞范围等。提取并分析麻醉前(T1)、穿刺后5 min(T2)、达到阻滞目标时(T3)、手术开始时(T4)、手术开始后30 min(T5)及手术结束时(T6)的血压和心率。结果 :共2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3例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穿刺间隙与手术部位距离(1.8±1.2)个节段,应用不同局麻药的种类及容量分别为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9.0±2.6)m L和1.5%利多卡因(8.9±3.0)m L。2例患者因硬膜外穿刺失败改为腰麻。所有患者均达到满足手术需要的阻滞范围并顺利完成手术。与T1相比,T2~T5时患者的平均压均显著降低(P〈0.05),以T3的平均压最低(降低13.8%)。结论 :对行PKP的老年患者应用单次硬膜外麻醉,麻醉平面可满足手术要求,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较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老年 胸腰椎压缩骨折 经皮球囊椎体扩张术 单次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联合紫杉醇分次给药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的种群恢复
8
作者 何欢 李雪梅 +1 位作者 成敏 令狐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26-1532,共7页
目的:比较顺铂(cisplatin,CDDP)与紫杉醇(paclitaxel,PTX)不同的给药方案对卵巢癌细胞种群恢复的影响。方法:(1)CDDP、PTX或CDDP联合PTX分别于第1天(D1)或D1及D8处理卵巢癌SKOV3细胞;(2)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处理组中,SKOV3细胞凋亡与种... 目的:比较顺铂(cisplatin,CDDP)与紫杉醇(paclitaxel,PTX)不同的给药方案对卵巢癌细胞种群恢复的影响。方法:(1)CDDP、PTX或CDDP联合PTX分别于第1天(D1)或D1及D8处理卵巢癌SKOV3细胞;(2)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处理组中,SKOV3细胞凋亡与种群恢复的情况;(3)CCK-8法分别测定不同处理组在D7和D21时SKOV3细胞的吸光度(absorbance,A)值。结果:(1)单用CDDP组中,单次给药组与分次给药组相比较,二者对SKOV3细胞的凋亡与种群恢复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970);(2)单用PTX组中,与单次给药组相比,分次给药组明显抑制了SKOV3细胞的种群恢复(P=0.000);(3)CDDP联合PTX组中,分次给药组较单次给药组对SKOV3细胞的种群恢复明显抑制(P=0.000),并且在分次给药组中,CDDP联合PTX组较单用PTX组明显抑制SKOV3细胞的种群恢复(P=0.000)。结论:CDDP联合PTX分次给药较单次给药可能通过抑制卵巢癌细胞的种群恢复从而抑制卵巢癌的耐药或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紫杉醇 单次给药 分次给药 SKOV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西维林注射液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胜利 黄晓晖 高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9期1022-1028,共7页
目的:评价罗西维林注射液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12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10、20、40 mg 3个给药序列交叉给药,单次或多次静脉滴注罗西维林注射液后,用LC-MS/MS法测定血浆和尿液中罗西维林的浓度,用DAS软件计算主... 目的:评价罗西维林注射液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12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10、20、40 mg 3个给药序列交叉给药,单次或多次静脉滴注罗西维林注射液后,用LC-MS/MS法测定血浆和尿液中罗西维林的浓度,用DAS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健康受试者单次静脉滴注试验药物10,20和40 mg后,罗西维林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309.83±138.81)、(701.42±226.91)和(978.73±108.53)ng/m L;V分别为(276.50±128.52)、(274.88±114.71)、(384.13±149.85)L;CL分别为(20.23±10.73)、(18.68±4.20)和(20.13±5.73)L/h;AUC0-t分别为(578.17±280.59)、(1 082.70±245.93)和(2 058.48±628.33)ng·m L-1·h。48 h尿液中罗西维林的累积排泄百分率(Ae)分别为(0.83±1.35)%、(0.48±0.28)%和(0.39±0.37)%。健康受试者多次静脉滴注试验药物20 mg后,罗西维林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ss为(79.85±9.09)ng/m L;CLss为(7.97±2.55)L/h;AUCss为(1 188.38±201.79)ng·m L-1·h。蓄积因子R为(4.18±1.43)%。结论:静脉滴注罗西维林注射液10~40 mg,在中国健康志愿者的体内过程未明显偏离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每天2次连续给药在体内有轻度蓄积,试验药物原型从尿中排泄率不足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西维林注射液 代动力学 单次给药 多次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0213血药浓度的HPLC测定法和药动学研究
10
作者 杜荣辉 管立 +2 位作者 戴德哉 张媛 吉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357-1360,共4页
目的 :建立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 0 2 13在小鼠和大鼠血清中的检测方法 ,测定单次静脉注射(iv)CPU 0 2 1380mg·kg-1后在小鼠和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用HPLC测定小鼠和大鼠血清中的药物浓度 ,3P97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 :C... 目的 :建立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 0 2 13在小鼠和大鼠血清中的检测方法 ,测定单次静脉注射(iv)CPU 0 2 1380mg·kg-1后在小鼠和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用HPLC测定小鼠和大鼠血清中的药物浓度 ,3P97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 :CPU 0 2 13在 0 .4~ 2 0 0 μg·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8) ,最低检测浓度为 35 μg·L-1。日内差小于 2 .7% ,日间差小于 6 .3% ,方法回收率大于 95 .9%。CPU 0 2 13在小鼠和大鼠体内的药 时数据均符合二室模型 ,消除半衰期分别为 83.0±1.8min和 96 .6± 11.5min。结论 :该方法灵敏、简单 ,专属性强 ,重现性好。单次ivCPU 0 2 1380mg·kg-1后 ,在小鼠和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未见种属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CPU-0213 HPLC 小鼠 大鼠 单次静脉给药 浓度 3P97 代动力学 二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次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会猛 宋庆华 +4 位作者 谢云云 孙鑫 杨帆 杨曙光 田燕歌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9-1148,共10页
目的采用单次及两次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bleomycin,BLM)构建肺纤维化大鼠模型,比较2种造模方式的成模率及稳定性。方法15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单次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组(BLM-S组)、两次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组(B... 目的采用单次及两次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bleomycin,BLM)构建肺纤维化大鼠模型,比较2种造模方式的成模率及稳定性。方法15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单次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组(BLM-S组)、两次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组(BLM-M组)。BLM-S组第1天采用无创气管内滴注BLM(3 mg/kg,单次)诱导;BLM-M组第1、14天分别气管内滴注BLM(3、2 mg/kg)诱导,Control组采用无创气管内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1 mL/kg);于造模后第28、42、56、84天分批取材。检测大鼠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静态肺顺应性(static compliance of lung,Cchord)及动态肺顺应性(dynamic lung complication,Cdyn);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并对肺泡炎及纤维化程度进行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肺组织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COL-Ⅲ)表达。结果(1)一般状态及生存情况:Control组、BLM-S组和BLM-M组生存率分别为:100%、80%、66%。第14~42天,BLM-S组与BLM-M组大鼠体重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5,P<0.01)。第28~42天,BLM-M组体重显著低于Control组、BLM-S组(P<0.05,P<0.01)。(2)肺功能:与Control组比较,第28天BLM-S组肺功能IC、VC、Cchord、Cdyn均显著下降(P<0.05,P<0.01),BLM-M组IC、VC、Cchord显著下降(P<0.05,P<0.01);第42天BLM-S组大鼠IC、VC、Cchord显著下降(P<0.05,P<0.01);第42~84天BLM-M组大鼠IC、VC、Cchord明显下降(P<0.05,P<0.01)。(3)肺病理:第28~84天,BLM-S组大鼠出现炎性浸润及纤维条索后逐渐减少(P<0.05,P<0.01);BLM-M组大鼠出现纤维化及肺泡炎后较为稳定(P<0.05,P<0.01)。(4)胶原沉积:各时间点BLM-S组、BLM-M组大鼠肺组织内COL-Ⅲ表达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P<0.01);第42~84天BLM-S组COL-Ⅲ含量显著低于28 d(P<0.05)。结论2种造模方式均可成功建立肺纤维化模型,其中单次法操作简便,大鼠死亡率更低,28 d时纤维化程度明显,但在42 d之后会逐渐恢复;两次法造模成功率更高,模型稳定性更好,至84 d仍有超半数大鼠存在明显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动物模型 博来霉素 单次及两次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奥硝唑片Ⅰ期临床耐受性试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安云 程泽能 +7 位作者 欧阳冬生 郭歆 黄志军 张桂香 刘畅 谭鸿毅 阳丽 阳国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4期412-416,共5页
目的:评价健康人体对左奥硝唑片的耐受性。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安慰剂对照的单中心临床研究。48名健康受试者经筛选进入临床试验,其中38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4组参加了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各组剂量分别为250、500、1000、1500 mg。1... 目的:评价健康人体对左奥硝唑片的耐受性。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安慰剂对照的单中心临床研究。48名健康受试者经筛选进入临床试验,其中38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4组参加了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各组剂量分别为250、500、1000、1500 mg。10名健康受试者参与了为期7 d的连续给药耐受性试验,剂量为1000 mg。各组均设2例安慰剂。观察受试者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的变化,并观察和记录不良事件。结果:在单次和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中,受试者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均没有临床意义的改变。20名受试者发生轻度不良事件,表现为头晕、乏力、困倦、恶心等。结论:健康受试者服用左奥硝唑片日剂量250~1000 mg,可安全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奥硝唑片 单次给药 多次给药 耐受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法罗培南钠Ⅰ期临床耐受性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黎 姚晓东 +1 位作者 苏克剑 朱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评价健康人体对法罗培南钠注射液的耐受性。方法将31名健康志愿受试者随机分为单次给药组(n=24,单次静脉滴注法罗培南钠200、400、800、1 000和1 200 mg)和多次给药组(n=7,以400 mg bid的剂量连续用药7 d)。观察用药前后受试者生命... 目的评价健康人体对法罗培南钠注射液的耐受性。方法将31名健康志愿受试者随机分为单次给药组(n=24,单次静脉滴注法罗培南钠200、400、800、1 000和1 200 mg)和多次给药组(n=7,以400 mg bid的剂量连续用药7 d)。观察用药前后受试者生命体征、心电图和血生化指标的变化,并观察和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单次给药后1、8及24 h,受试者生命体征、心电图及血生化指标均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异常变化。1名受试者发生与药物无关的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症状,程度较轻,1 d后自行恢复。多次给药耐受性实验结果显示,给药后第4天和第8天,受试者生命体征、心电图及血生化指标均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异常变化;且未发生任何不良事件。结论健康人体单次静脉滴注200~1200 mg及多次静脉滴注400 mg法罗培南钠是安全且可以耐受的,该药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法罗培南钠 单次给药 多次给药 耐受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介导性心脏停搏10.52秒一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爱琴 张敏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9-79,共1页
1临床资料受试者男性,26岁,于2005-08-01入住我院参加注射用双氢青蒿素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入院后三大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及胸透、心电图等检查均未见异常。2005-08-02 8:30-9:00进行药物静脉滴注,给药过... 1临床资料受试者男性,26岁,于2005-08-01入住我院参加注射用双氢青蒿素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入院后三大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及胸透、心电图等检查均未见异常。2005-08-02 8:30-9:00进行药物静脉滴注,给药过程顺利,给药前后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主诉。根据试验方案于用药后16小时在上肢前臂静脉穿刺采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介导性 心脏停搏 静脉穿刺采血 代动力学 双氢青蒿素 临床资料 临床试验 单次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吸毒者口服脱毒舒胶囊Ⅰ期临床耐受性试验
15
作者 贺建昌 徐贵丽 +5 位作者 张青 张滇民 郝江 沈亮 冯恩富 刘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11期1286-1291,共6页
目的:评价正常吸毒者口服脱毒舒胶囊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43名正常吸毒受试者进行单次及多次给药的耐受性试验。其中,单次给药者31人,经筛选合格后随机分配到7个剂量组(1、2、3、4、5、6和7粒组)。多次给药者12人,男女各半,分为3粒组... 目的:评价正常吸毒者口服脱毒舒胶囊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43名正常吸毒受试者进行单次及多次给药的耐受性试验。其中,单次给药者31人,经筛选合格后随机分配到7个剂量组(1、2、3、4、5、6和7粒组)。多次给药者12人,男女各半,分为3粒组和4粒组,连续给药6d,前3d1d2次,1次3(或4)粒;后3d1d2次,1次2粒。观察记录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的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等指标。结果:给药后体格检查、体征未见有临床意义的改变。实验室检查中单次组共有4组(3、4、5、6粒给药组)的BUN值和两组(3、7粒给药组)的Cr值试验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次给药两组的BUN值和Cr值试验前后变化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病例的CK值变化有临床意义,但该组均数前后变化分析无统计学差异。试验中不良事件均为轻中度且为一过性,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脱毒舒胶囊单次给药1~7粒,受试者均可耐受;多次给药(前3d早晚各4粒,后3d早晚各2粒)受试者可以耐受。推荐II期临床研究用药剂量为多次给药,疗程6d,前3d早晚各4(或3)粒,后3d早晚各2(或1)粒,但需注意受试者睡眠、饮食、心肌酶和大小便等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毒舒胶囊 单次给药 多次给药 耐受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缓释片的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英文)
16
作者 高连用 李全胜 +2 位作者 魏广力 肖淑华 刘昌孝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65-171,共7页
目的进行两种双氯芬酸缓释片的单次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比较研究和多次给药的峰谷浓度波动研究。方法12位健康男性受试者按交叉试验单剂量服用试验片和对照片,采用HPLC方法测定人血清中的药物浓度 ,并比较其生物利用度。结果两种片剂的Cmax... 目的进行两种双氯芬酸缓释片的单次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比较研究和多次给药的峰谷浓度波动研究。方法12位健康男性受试者按交叉试验单剂量服用试验片和对照片,采用HPLC方法测定人血清中的药物浓度 ,并比较其生物利用度。结果两种片剂的Cmax 和AUC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片给药后的达峰时间(Tpeak)显著小于对照片 ,与对照片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试验片相对于对照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 11 %,经统计学检验证明这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12位受试者连续服用试验片和对照片的交叉试验表明 ,两种缓释片在稳态时的峰浓度(Cmax)、谷浓度(Cmax)、平均浓度(Cavg)、峰谷比(r)和峰谷波动度(DF)均无显著差异(P>0.05) ,最小有效浓度持续时间(Tmec50)也基本一致 ,说明两种缓释片在稳态时的峰谷浓度波动程度相当 ,具有较好的缓释特征。在多次给药时 ,试验片的达峰时间同样显著小于对照片(P<0.01)。结论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缓释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都具有峰谷浓度差异小 ,波动幅度小的特点 ,与对照片相比 ,无论单次给药还是多次给药 ,试验片的达峰时间都显著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缓释片 生物利用度 物代谢动力学 交叉试验 浓度 单次给药 多次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托啡诺滴鼻用于首次剖宫产产妇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5
17
作者 杜静 孙传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77-978,共2页
预防性镇痛是指在伤害性刺激开始前利用药物或其他方法,阻断伤害性刺激的传入从而减少中枢敏化和外周敏化,在预防术后疼痛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麻醉镇痛药可有效降低中枢敏化,单纯阿片μ受体激动剂类不是预防性镇痛的理想用药,尤其是... 预防性镇痛是指在伤害性刺激开始前利用药物或其他方法,阻断伤害性刺激的传入从而减少中枢敏化和外周敏化,在预防术后疼痛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麻醉镇痛药可有效降低中枢敏化,单纯阿片μ受体激动剂类不是预防性镇痛的理想用药,尤其是单次给药法[2],且易通过胎盘,在剖宫产术的预防性镇痛上受到限制。布托啡诺为一种混合型的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其对κ∶μ∶δ受体的作用强度为25∶4∶1,静脉给予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手术预防性镇痛效果确切[3-4]。本研究拟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后切皮前经鼻滴入布托啡诺1 mg应用于首次剖宫产产妇预防性镇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预防性镇痛 麻醉镇痛 单次给药 中枢敏化 伤害性刺激 拮抗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马兜铃酸Ⅰ在大鼠体内的浓度及其毒代动力学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晓月 江振洲 +1 位作者 黄鑫 张陆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马兜铃酸Ⅰ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单次灌胃给药毒性研究的3种剂量对马兜铃酸Ⅰ进行毒代动力学的初步研究,了解在毒性实验条件下马兜铃酸Ⅰ所达到的全身暴露与毒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给予马兜铃酸Ⅰ100...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马兜铃酸Ⅰ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单次灌胃给药毒性研究的3种剂量对马兜铃酸Ⅰ进行毒代动力学的初步研究,了解在毒性实验条件下马兜铃酸Ⅰ所达到的全身暴露与毒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给予马兜铃酸Ⅰ100、30、10mg/kg,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血浆药物浓度,应用统计矩的方法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拟合并计算毒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测定方法的最低定量浓度为0.02mg/L,线性范围为0.02~40.00mg/L,回收率在82.4%~101.2%之间,日内、日间RSD小于1.0%。100、30、10mg/kg3个剂量组的主要毒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1/2α分别为(0.8±0.4)、(0.9±0.7)、(1.0±0.8)h;t1/2β分别为(34±19)、(133±64)、(114±50)h;tmax分别为(0.31±0.12)、(0.25±0.00)、(0.38±0.19)h;Cmax分别为(3.0±1.7)、(1.1±0.7)、(1.0±0.7)mg/L;AUC(0-48)分别为(18±3)、(18±2)、(21±5)mg.L-1.h。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大鼠血浆中马兜铃酸Ⅰ的测定。马兜铃酸Ⅰ能迅速吸收入血,随后快速分布、缓慢消除。在毒性剂量下,马兜铃酸Ⅰ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过程具有非线性动力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马兜铃酸Ⅰ 单次灌胃给药 毒代 动力学 统计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胃宁胶囊安全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丽 戴晓莉 +1 位作者 孙超 马玉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3-97,共5页
目的研究肠胃宁胶囊单次和重复给药的临床前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40只小鼠分为肠胃宁胶囊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小鼠,肠胃宁胶囊给药剂量为32 g/kg,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纯水,详细观察动物体征至药后14 d,剖检肉眼大体观... 目的研究肠胃宁胶囊单次和重复给药的临床前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40只小鼠分为肠胃宁胶囊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小鼠,肠胃宁胶囊给药剂量为32 g/kg,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纯水,详细观察动物体征至药后14 d,剖检肉眼大体观察各脏器形态。120只大鼠分为肠胃宁胶囊9、3、1 g/kg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大鼠,连续灌胃给药13周,分别于给药13周和停药后4周时取部分大鼠进行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肠胃宁胶囊以32 g/kg剂量单日灌胃给药,药后观察至第14天小鼠未见明显毒性反应。肠胃宁胶囊9、3、1 g/kg剂量连续灌胃给药13周,大鼠体重、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指标及组织病理学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肠胃宁胶囊小鼠单次给药最大给药量为32 g/kg;大鼠重复给药13周最大无毒反应剂量大于9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胃宁胶囊 单次给药毒性 重复给药毒性 最大给药 最大无毒反应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可宁——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泌乳期)
20
《北方牧业》 2014年第18期29-30,共2页
1研发背景奶牛乳房炎即奶牛乳腺组织炎症,是奶牛最常见病之一,也是严重影响奶牛养殖的关键疾病之一,一些患有"顽固性"乳房炎的奶牛不得不被淘汰,增加养殖成本,影响养殖效益。据有关报道,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有1/3的奶牛... 1研发背景奶牛乳房炎即奶牛乳腺组织炎症,是奶牛最常见病之一,也是严重影响奶牛养殖的关键疾病之一,一些患有"顽固性"乳房炎的奶牛不得不被淘汰,增加养殖成本,影响养殖效益。据有关报道,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由于乳房炎的高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炎 组织炎症 研发背景 养殖成本 效作用 单次给药 白色颗粒 峰浓度 动物保健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