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核细胞计数在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1
作者 石雪东 韩丽 +4 位作者 汪书淇 王秋霜 李振宇 徐开林 程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0-1126,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绝对单核细胞计数(AMC)在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20年9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78例NSAA患者,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外周血AMC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外周血绝对单核细胞计数(AMC)在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20年9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78例NSAA患者,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外周血AMC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AMC组(<0.1×10^(9)/L,48例)与正常AMC组(≥0.1×10^(9)/L,130例),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差异,对PFS和OS进行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178例NSAA患者中,男性105例(59.0%),女性73例(41.0%),中位年龄31(18-87)岁,中位随访时间58(6-175)个月,中位AMC为0.15(0.01-0.59)×10^(9)/L。低AMC组患者的骨髓粒系比例(27.5%对36.0%,P<0.05)以及成熟单核细胞比例(1%对2%,P<0.05)较正常AMC降低;低AMC组的成熟淋巴细胞比例较正常AMC组升高(54%对50%,P<0.05)。但两组之间红系比例以及红系各阶段细胞比例均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AMC组的CR(27.7%对10.4%)及ORR(75.4%对56.3%)高于低AMC组(P<0.05)。与低AMC组相比,正常AMC组AA患者表现出更好的5年总体OS率(98.5%对86.9%,P<0.01)和PFS(86.0%对58.9%,P<0.01)。正常AMC组患者的10年OS率也高于低AMC组(98.5%对60.5%,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网织红细胞计数、AMC<0.1×10^(9)/L以及骨髓成熟单核细胞比例与患者生存有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单核细胞减少并不是NSAA患者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HR=4.474,95%CI:0.508-44.390;P=0.172)。结论:初诊时低AMC水平不是NSAA患者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但仍提示AMC具有潜在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单核细胞计数 预后因素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促甲状腺激素对绝经期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测价值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戴承晔 邓毅凡 +1 位作者 何胜虎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4132-4138,共7页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促甲状腺激素(TSH)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相关,然而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HR)与ACS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绝经期女性MHR、TSH与ACS发病是否存在关联仍不明确。...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促甲状腺激素(TSH)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相关,然而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HR)与ACS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绝经期女性MHR、TSH与ACS发病是否存在关联仍不明确。目的探讨MHR、TSH对绝经期女性ACS患者发病的预测价值,并研究上述指标与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2021年在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诊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325例绝经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入院后采集静脉血检测单核细胞计数、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SH等。以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观察冠状动脉病变情况。采用Gensini评分标准统一衡量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符合ACS诊断标准的患者为ACS组(n=184),非ACS者为对照组(n=141)。同时依据Gensini评分三分位数将ACS组进行分组:≤36.5分为低危亚组(n=59),36.6~66.5分为中危亚组(n=64),>66.5分为高危亚组(n=61)。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ACS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SH、MHR及联合检测对ACS的诊断价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TSH、MHR及联合检测指标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ACS组与对照组患者基线资料结果示,ACS组BMI、吸烟比例、高血压、糖尿病、LDL-C、单核细胞计数、TSH、MHR高于对照组,LVEF、HDL-C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吸烟、高血压、BMI≥24.0 kg/m^(2)、LDL-C≥3.30 mmol/L、TSH≥2.1m U/L、MHR≥0.25是绝经期女性发生ACS的危险因素,HDL-C≥1.2 mmol/L为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HR、TSH及联合预测指标诊断绝经期女性ACS的AUC分别为0.777(95%CI=0.725~0.830,P<0.001)、0.747(95%CI=0.694~0.800,P<0.001)、0.810(95%CI=0.764~0.857,P<0.001)。中危亚组、高危亚组MHR、TSH均高于低危亚组,高危亚组MHR、TSH高于中危亚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示,ACS组患者MHR(r_(s)=0.497,P<0.01)、TSH(r_(s)=0.498,P<0.01)及联合预测指标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r_(s)=0.600,P<0.001)。结论TSH及MHR升高是绝经期女性发生ACS的独立危险因素,两指标及联合对病情预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对绝经期女性ACS的早期识别及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绝经期 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促甲状腺激素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绝对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与绝对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在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陈亚芳 臧立 +10 位作者 张小影 赵盼 袁英 岳智杰 杨洪亮 赵海丰 于泳 王亚非 赵智刚 张翼鷟 王晓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76-382,共7页
背景与目的: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KTCL)为恶性淋巴瘤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其在临床表现及整体疗效上差别较大,目前尚无确切的危险分层指导预后。该研究旨在探索治疗前外周血绝对单核细胞计数(absolute monocy... 背景与目的: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KTCL)为恶性淋巴瘤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其在临床表现及整体疗效上差别较大,目前尚无确切的危险分层指导预后。该研究旨在探索治疗前外周血绝对单核细胞计数(absolute monocyte count,AMC)、血小板与绝对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在原发鼻腔NKTCL预后中的意义,为患者提供更确切的危险分层,从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改善预后。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初诊的132例原发鼻腔NKTCL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外周血AMC、PLR与患者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之间的关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治疗前外周血AMC、PLR在原发鼻腔NKTCL患者的预后分层中均具有重要作用。AMC小于0.5×109个/L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AMC大于等于0.5×109个/L组,PLR小于150组患者的预后优于PLR大于等于150组(P<0.05)。根据分期、ECOG评分标准、AMC、PLR这4个独立危险因素,我们试图建立了一个新的预后模式,将所有患者分为3个不同危险组,结果发现3个组的5年OS及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AMC、PLR与原发鼻腔NKTCL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由分期、ECOG评分标准、AMC、PLR这4个独立危险因素组成的新的预后模式可能较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及韩国预后指数(Korean Prognostic Index,KPI)更确切方便、更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 绝对单核细胞计数 血小板与绝对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总生存率 无进展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和单核细胞计数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建青 孙红岗 +2 位作者 丁娟 朱萍芳 陈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受体拮抗剂(IL-1Ra)及单核细胞计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106例(组1),包括显效者81例(组1a)和迁延者25例(组1b),同时收集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75例(组... 目的:探讨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受体拮抗剂(IL-1Ra)及单核细胞计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106例(组1),包括显效者81例(组1a)和迁延者25例(组1b),同时收集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75例(组2),包括发作期患者33例(组2a)和缓解期患者42例(组2b)。采集患者的一般信息、IL-1β和IL-1Ra水平、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进行统计分析,并与42例健康对照者(组3)相比较。结果:三组IL-1β和IL-1Ra表达分别依次递减:组1 [(2.84±1.86)ng/L,(350.87±217.99)ng/L]、组2 [(1.81±1.30)ng/L,(180.29±113.34)ng/L]和组3 [(1.21±0.99)ng/L,(116.52±57.18)ng/L],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IL-1β显示,组1a[(2.86±1.81)ng/L]和组1b[(2.77±2.06)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2a[(2.16±1.54)ng/L]高于组2b[(1.54±1.0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IL-1Ra显示,组1a[(376.82±230.27)ng/L]高于组1b[(266.81±146.7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2a[(185.21±91.17)ng/L]和组2b[(176.43±129.08)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单核细胞计数显示,组1a[(0.42±0.17)×10^(9)/L]高于组3[(0.35±0.1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β和IL-1Ra在自发性荨麻疹发病和转归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急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高水平的IL-1Ra和单核细胞计数可能提示预后较好,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IL-1β的高表达可能与病情活动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细胞介素-1Β 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单核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急性肺栓塞的相关性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惠萍 胡安民 +3 位作者 高伟 谭心娟 汪艳 李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住院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CT肺动脉造影确诊的APE患者256例,根据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评分标准分为低危组(n=112)、中危组(n=98)、高危...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住院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CT肺动脉造影确诊的APE患者256例,根据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评分标准分为低危组(n=112)、中危组(n=98)、高危组(n=46);根据院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n=202)和死亡组(n=54)。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指数、基础疾病等基本信息,进行血白细胞(WBC)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D-二聚体等实验室检查,计算PESI,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APE患者的MHR水平,分析其与PESI等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病情严重程度APE患者间血WBC计数、单核细胞计数、D-二聚体、LDL-C、HDL-C、MHR、PESI等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血WBC计数、单核细胞计数、LDL-C、D-二聚体、MHR、PESI呈升高趋势,HDL-C水平进行性下降(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r=0.618)、单核细胞计数(r=0.157)、MHR(r=0.646)与PESI呈正相关(均P<0.05),HDL-C与PESI呈负相关(r=-0.238,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单核细胞计数、MHR、PESI升高和HDL-C降低是APE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HR与APE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预测APE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生存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 相关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计数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判断的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马小雯 董春霞 +4 位作者 陈剑芳 王梅芳 张睿娟 张建华 杨林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1-585,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随访资料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monocyte count,AMC)对CLL的预后价值。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住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随访资料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monocyte count,AMC)对CLL的预后价值。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住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54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预后进行分析,探讨影响CLL的预后因素。结果 54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1,中位年龄为64岁;其中Binet A期8例,B期25例,C期21例;以疾病进展作为终点得到外周血AM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AMC的截点值为0.67×109/L,曲线的最佳灵敏度为0.710,特异度为0.783,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71(95%CI:0.644~0.899)。以0.67×109/L为界限,分为高AMC组和低AMC组,低AMC组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优于高AMC组(P<0.05),但高AMC组与低AMC组之间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0)。Cox回归结果表明疾病分期为C期(P=0.038)是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AMC>0.67×109/L(P=0.004)及疾病分期为C期(P=0.049)是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初诊时较高的AMC与CLL较快的疾病进展有关,可能为CLL的预后判断提供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特征 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计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与单核细胞绝对计数比值在滤泡性淋巴瘤中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许彭鹏 钱樱 +3 位作者 陈秋生 李良群 张莉 赵维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61-865,共5页
背景与目的:在利妥昔单抗时代,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国际预后指数(follicular lymphoma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FLIPI)等传统预后参数在FL中的预后作用存在局限性。该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 背景与目的:在利妥昔单抗时代,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国际预后指数(follicular lymphoma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FLIPI)等传统预后参数在FL中的预后作用存在局限性。该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绝对计数比值(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bsolute monocyte count,ALC/AMC)在中国人群FL中的意义。方法:对2003年1月—2013年12月以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及泼尼松(R-CHOP)样化疗方案治疗136例初治FL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所有患者的外周血ALC/AMC数据,并进行FLIPI评分。结果:根据FLIPI评分,低危(评分0~1分)61例(44.9%),中危(评分2分)42例(30.9%),高危(评分3~5分)33例(24.2%);FLIPI低危、中危和高危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5%、95.2%和78.8%(P=0.090),2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ivival,PFS)分别为91.4%、74.6%和47.8%(log-rank=23.3,P〈0.001);ALC/AMC≥4.7及〈4.7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1.9%和68.6%(P=0.005),2年PFS分别为96.0%和69.7%(log-rank=13.0,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ALC/AMC≥4.7是独立于FLIPI的预后因素。对FLIPI无法区分的低危及中危患者,可通过ALC/AMC进一步细分为预后不同的两组(log-rank=7.535,P=0.006)。结论:对使用R-CHOP样方案的FL患者,ALC/AMC是简单可行的预后指标,反映患者机体免疫及肿瘤微环境并具有独立于FLIPI的预后意义。对于FLIPI难以区分的低危及中危患者,应当考虑ALC/AMC作为综合判断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性淋巴瘤 淋巴与单核细胞绝对计数比值 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 利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6例异位妊娠患者行甲氨蝶呤单次注射的治疗结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林晓龙 姜文清 邹世恩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8-384,共7页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单次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的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的416例异位妊娠患者,均行MTX单次注射,用药当天记为第1天,在用药第4天和第7天复查血...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单次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的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的416例异位妊娠患者,均行MTX单次注射,用药当天记为第1天,在用药第4天和第7天复查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hCG)。与第4天相比,第7天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下降<15%为治疗失败,纳入失败组;第7天血β-hCG下降>15%,为初始治疗有效,继续随访直至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纳入成功组。收集两组患者基线信息和治疗结局,并分析与治疗结局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失败组纳入70例,成功组纳入346例。失败组中用药前β-hCG上升人数比例显著高于成功组(55.2%vs.35.8%,P=0.007),用药前β-hCG下降人数比例显著低于成功组(43.1%vs.63.6%,P=0.007)。失败组单核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成功组[(0.43±0.13)×10^(9)/L vs.(0.47±0.17)×10^(9)/L,t=-2.001,P=0.047)]。两组用药前β-hCG、β-hCG变化速度、白蛋白、血肌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治疗结局与用药前β-hCG变化方式和单核细胞计数有关,用药前β-hCG下降(OR=2.313,95%CI:1.222~4.379,P=0.010)和单核细胞计数≥0.6×10^(9)/L(OR=4.018,95%CI:1.207~13.378,P=0.023)对治疗结局有显著影响。结论用药前β-hCG下降和单核细胞计数≥0.6×10^(9)/L是MTX单次注射成功治疗异位妊娠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甲氨蝶呤(MTX) 单次注射 单核细胞计数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