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在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伍松柏 何峻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148-3152,共5页
目的探讨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在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109例老年脓毒症患者,分为死亡组(33例)、存活组(76例),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如CD3^(+)T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CD4^(+)/CD8^(... 目的探讨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在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109例老年脓毒症患者,分为死亡组(33例)、存活组(76例),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如CD3^(+)T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CD4^(+)/CD8^(+)T细胞比值及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表达率的差异并进行影响90 d内死亡因素的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潜在指标预测90 d内死亡结局的准确性。结果死亡组治疗第1天及第7天CD3^(+)T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表达率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入院后第1天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并不是脓毒症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治疗第7天时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是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能够有效预测90 d死亡风险。CD4^(+)T细胞计数(AUC=0.847,95%CI:0.774~0.920)的预测最佳截断值为197.0 cells/μL,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AUC=0.898,95%CI:0.829~0.966)预测最佳截断值为40.5%。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的准确性高于CD4^(+)T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联合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AUC=0.928,95%CI:0.883~0.974)预测特异性高于单个参数。结论老年脓毒症患者治疗第7天时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是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均为90 d死亡的有效预测指标,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可以作为改善脓毒症预后的早期干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老年 CD4+T细胞计数 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姜俊 陈宜刚 +2 位作者 叶军 陈亚宝 甘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表达的变化。方法57例SLE患者,其中稳定期患者18例,活动期患者39例(中度活动组28例,重度活动组11例);另选正常对照组23例。应用双色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表达的变化。方法57例SLE患者,其中稳定期患者18例,活动期患者39例(中度活动组28例,重度活动组11例);另选正常对照组23例。应用双色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阳性百分率及荧光强度。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稳定期和活动期SLE组外周血淋巴细胞HLA-DR表达的阳性率和荧光强度均显著升高(P<0.001),而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阳性率和荧光强度均显著降低(P<0.001);②活动期SLE组与稳定期SLE组比较,淋巴细胞HLA-DR阳性百分率和荧光强度均显著升高(P<0.001),而单核细胞HLA-DR的阳性百分率和荧光强度均显著降低(P<0.001);③活动期SLE重度组与中度组比较,淋巴细胞HLA-DR阳性百分率和荧光强度均显著升高(P<0.001),单核细胞HLA-DR的阳性百分率和荧光强度均显著降低(P<0.001)。结论淋巴细胞HLA-DR表达的增高和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降低与SLE的发病和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人类白细胞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G5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与病毒包装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新宇 姜锋 +1 位作者 赵宏喜 姚元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构建人类白细胞抗原G5(HLA-G5)的表达载体,并进行慢病毒包装,为进一步研究HLA-G5功能提供基础工具。方法:人工合成HLA-G5全长序列经测序正确后,定向接入真核表达载体pCDH-CMV-MCS-EF1-copGFP,转化入大肠杆菌,酶切鉴定并测序正确后... 目的:构建人类白细胞抗原G5(HLA-G5)的表达载体,并进行慢病毒包装,为进一步研究HLA-G5功能提供基础工具。方法:人工合成HLA-G5全长序列经测序正确后,定向接入真核表达载体pCDH-CMV-MCS-EF1-copGFP,转化入大肠杆菌,酶切鉴定并测序正确后进行慢病毒包装和滴度测定。结果: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鉴定及测序,HLA-G5表达质粒质量合格,序列比对与设计序列符合率100%,HLA-G5慢病毒滴度测定为7.06×108。结论:成功地构建了HLA-G5表达载体并完成了慢病毒包装,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G5 真核表达载体 慢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2微球蛋白-接头蛋白2-人类白细胞抗原A24(β2m-linker 2-HLA A24)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真核表达与鉴定
4
作者 高雯琬 陈思吟 +1 位作者 徐敏 陶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8-403,共6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β2微球蛋白-接头蛋白2-人类白细胞抗原A24(β2m-linker 2-HLA A24)蛋白进行结构、功能预测分析,并对该蛋白进行真核表达与纯化。方法运用在线蛋白质分析软件ProtParam预测β2m-linker 2-HLA A24蛋白理化性质;...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β2微球蛋白-接头蛋白2-人类白细胞抗原A24(β2m-linker 2-HLA A24)蛋白进行结构、功能预测分析,并对该蛋白进行真核表达与纯化。方法运用在线蛋白质分析软件ProtParam预测β2m-linker 2-HLA A24蛋白理化性质;磷酸化位点预测软件NetPhos和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软件SOPMA分析其磷酸化位点和二级结构;并利用蛋白质结构模型预测工具SWISS-MODEL建立三级结构模型。构建含组氨酸标签(His tag)的重组质粒pcDNA3.4/β2m-linker 2-HLA A24-His tag,在Expi293F细胞表达,经镍柱亲和层析获得β2m-linker 2-HLA A24蛋白;采用SDS-PAGE、Western blot、间接ELISA验证蛋白的纯度和性质。结果β2m-linker 2-HLA A24蛋白含有44个磷酸化位点,属于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卷曲为主,并成功构建三级结构模型;成功构建pcDNA3.4/β2m-linker 2-HLA A24-His tag重组质粒,并在Expi293F细胞表达系统中获得可溶性表达。结论成功构建β2m-linker 2-HLA A24蛋白,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该蛋白具备与抗原肽结合并激活T细胞的功能。为后续联合使用该蛋白与抗原肽激活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实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微球蛋白-接头蛋白2-人类白细胞抗原A24(β2m-linker 2-HLA A24) 生物信息学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CD)的命名及其功能 被引量:5
5
作者 徐竹蔚 金伯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5-397,共3页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 相对分子质量 专题讨论会 单克隆抗体 生物学功能 CD编号 CD18 表达细胞 CD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不完全相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被引量:2
6
作者 杜鹃 陈宝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461-463,467,共4页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方法。该作者综述了能为临床所接受的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不完全相合的移植配型要求 ,以及从预处理、动员、干细胞体外处理、加强免疫重建。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单核细胞HLA-DR分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邢同京 徐洪涛 +4 位作者 叶军 沈美龙 沈桂堂 咸建春 张立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5-506,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功能变化的特点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重型肝炎患者单核细胞HLA-DR分子的表达及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加以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功能变化的特点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重型肝炎患者单核细胞HLA-DR分子的表达及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加以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尤其以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下降最为明显;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IL-10的水平则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表明,HLA-DR的表达水平与凝血酶原活动度呈正相关(rs=0.61,P<0.01)。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死亡与存活组比较,前者HLA-DR水平明显降低;而IL-10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水平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密切相关,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分子水平有助于评价重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以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单核细胞 人类白细胞抗原-DR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E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彤 曾宪成 +4 位作者 李华 陈文捷 方天翎 聂常富 陈规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84-1886,共3页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研究5种肝癌细胞系和胎肝细胞系中HLA-E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Real-time PCR检测显示,HepG2细胞、Be...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研究5种肝癌细胞系和胎肝细胞系中HLA-E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Real-time PCR检测显示,HepG2细胞、Bel7402细胞、PLC细胞、MHCC97细胞和Hep3B2.1-7细胞这5种肝癌细胞系与L02胎肝细胞系的HLA-E mRNA水平比较,除Hep3B2.1-7细胞表达几乎接近缺失(P<0.01)外,其余无显著差异(P>0.05)。HepG2细胞、Bel7402细胞、PLC细胞、MHCC97细胞和Hep3B2.1-7细胞与L02细胞的HLA-E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1),其中Hep3B2.1-7细胞表达缺失。结论:肝癌细胞系的HLA-E mRNA和蛋白表达不同步,可能存在转录后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E 细胞 胎肝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创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DR的表达与创伤后免疫功能障碍的关系
9
作者 罗爱林 金士翱 田玉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62-264,共3页
为了探讨创伤后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红细胞免疫功能障碍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DR表达率之间的关系,本文选择了30例重度复合伤病人。在住院治疗期间,连续观察了患者受伤当日、伤后第3、10、20d及出院前一天外周血... 为了探讨创伤后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红细胞免疫功能障碍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DR表达率之间的关系,本文选择了30例重度复合伤病人。在住院治疗期间,连续观察了患者受伤当日、伤后第3、10、20d及出院前一天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DR表达率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状况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创伤病人自受伤当日至出院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上HLA-DR表达率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创伤后免疫功能障碍不是由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DR表达异常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免疫功能障碍 人类白细胞抗原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A基因多态性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玫瑰痤疮易感性的相关性
10
作者 尹湘丽 朱权 +2 位作者 李吉 邹义洲 罗奇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9-330,共12页
目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Ⅰ chain-related gene A,MICA)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因多态性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 目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Ⅰ chain-related gene A,MICA)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因多态性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本研究分析MICA基因多态性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玫瑰痤疮易感性的关系,旨在为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见解。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84例玫瑰痤疮患者(玫瑰痤疮组)外周血DNA样本,另收集22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DNA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ing-based typing,PCR-SBT)和二代测序(the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分析MICA基因多态性分型,并比较2种分型方法的准确性。比较玫瑰痤疮组与对照组MIC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对所有MICA多态性分子进行氨基酸聚类分析和SNP位点分析,确定相关连锁SNP位点,并对MICA多态性分子进行分类。比较玫瑰痤疮组与对照组不同分类MICA多态性分子的分布频率差异。结果:玫瑰痤疮患者血生化检测结果以中性粒细胞计数轻度升高为主要特征,淋巴细胞计数无显著变化。PCR-SBT和NGS均能准确地鉴定MICA等位基因分型,其中MICA*010:01、MICA*008:04和MICA*019:01是玫瑰痤疮组最常见的等位基因;玫瑰痤疮组等位基因MICA*002:01、MICA*027分布频率均低于对照组(6.55%vs 18.16%、 1.19%vs 5.38%), MICA*009:01、 MICA*010:01分布频率均高于对照组(7.74%vs 3.36%、 31.55%vs18.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检测到5种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等位基因,其中玫瑰痤疮组MICA-A4、MICA-A9分布频率均低于对照组(16.07%vs 23.32%、7.74%vs 17.26%),MICA-A6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10.12%vs 4.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氨基酸序列聚类分析和SNP位点分析发现MICA基因存在6个连锁SNP位点,并据此将MICA多态性分子分为Ⅰ型(C36+M129+K173+G206+W210+S215)和Ⅱ型(Y36+V129+E173+S206+R210+T215)。玫瑰痤疮患者I型MICA多态性分子与玫瑰痤疮易感性密切相关。结论:MICA基因多态性与玫瑰痤疮易感性相关。MICA基因存在6个连锁SNP位点,可据此将MICA多态性分子分为I型和II型,其中I型与玫瑰痤疮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 人类白细胞抗原 玫瑰痤疮 等位基因 基因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 二代测序 短串联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T细胞调控1型糖尿病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莉 刘晓宁 +2 位作者 温柏平 樊茂 奎莉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2-106,共5页
1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T1D)是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反应疾病,因基因表达、免疫调节、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而引起…。胰岛炎性损伤或胰岛炎是这种病的共同特征,主要是因为一些个体基因对人类白细胞抗原、胰岛炎、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分子机制 细胞调控 NKT 人类白细胞抗原 自身免疫反应 基因表达 器官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2
作者 惠宇 蒋昊 +6 位作者 周政 胡林昆 王亮良 潘浩 魏雪栋 黄玉华 侯建全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5-573,共9页
目的探讨影响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进行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并确诊为caAMR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急性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分为caAMR组(41例)和caAMR+TCMR... 目的探讨影响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进行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并确诊为caAMR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急性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分为caAMR组(41例)和caAMR+TCMR组(20例),随访3年。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活检时24 h尿蛋白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在预测移植物丢失中的价值。应用LASSO-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矩阵分析比较分组、结局和Banff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各亚组移植肾存活率。结果caAMR组和caAMR+TCMR组3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83%和79%,活检时eGFR和24 h尿蛋白预测3年移植肾丢失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5%可信区间(CI)0.70~0.97]和0.78(95%CI 0.61~0.96)。LASSO-Cox回归分析及Kaplan-Meier法显示eGFR≤25.23 mL/(min·1.73 m^(2))及主要供者特异性抗体(DSA)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类可能是影响移植肾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分别为7.67(95%CI 2.18~27.02)和5.13(95%CI 1.33~19.80)。Banff慢性病变指标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之间存在强相关性(P<0.05)。结论活检时主要DSA为HLAⅠ类以及eGFR≤25.23mL/(min·1.73m^(2))可能是影响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慢性排斥反应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性抗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 估算肾小球滤过 移植肾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人群中22个HLA-Cw等位基因全长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健强 徐筠娉 +3 位作者 王大明 高素青 邹红岩 邓志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3-479,共7页
为探讨HLA-Cw(Human leukocyte antigen-Cw)基因全长序列分子遗传多态性,文章对28个HLA-Cw基因型已知的汉族个体样本,采用长距离PCR技术和高保真性的Pfu酶,扩增HLA-Cw基因全长序列4.5kb,进行分子克隆和单倍体测序。采用群体遗传学研究... 为探讨HLA-Cw(Human leukocyte antigen-Cw)基因全长序列分子遗传多态性,文章对28个HLA-Cw基因型已知的汉族个体样本,采用长距离PCR技术和高保真性的Pfu酶,扩增HLA-Cw基因全长序列4.5kb,进行分子克隆和单倍体测序。采用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分析了HLA-Cw等位基因全长序列中各亚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表明:在28个样本中共检测出22种等位基因,序列均已提交GenBank和国际IMGT/HLA数据库并获得了认可;其中Cw*0706、Cw*030301、Cw*140201的全长序列为首次报道,尤其是Cw*0706内含子序列的获得,能够重新设计对该等位基因测序分型的引物,避免测序分型中可能对这一等位基因的漏检。将28个样本的56条单倍体序列用Clustal软件进行序列排比,输入到DnaSP4.0进行多态性分析,共发现244个SNPs,10处插入/缺失多态性。对HLA-Cw等位基因各亚区多态性的分析,发现第4内含子及以前并没有受到关注的第5外显子受到平衡选择的作用,在进化中受到了选择压力,预示着它们在免疫系统的进化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Cw基因 基因组全长序列 克隆和测序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Qa-1基因有效shRNA干扰质粒的构建与筛选
14
作者 程子禾 方建培 +1 位作者 徐宏贵 潘秋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170-1173,共4页
本研究构建3个针对小鼠Qa-1基因的小发夹RNA(shRNA)表达质粒,观察其对Qa-1基因的沉默作用,筛选出有效靶位。通过美国Ambion公司提供的siRNA web设计工具,选择3段针对Qa-1的siRNA,交由晶赛公司合成3个小发夹表达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 本研究构建3个针对小鼠Qa-1基因的小发夹RNA(shRNA)表达质粒,观察其对Qa-1基因的沉默作用,筛选出有效靶位。通过美国Ambion公司提供的siRNA web设计工具,选择3段针对Qa-1的siRNA,交由晶赛公司合成3个小发夹表达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NIH3T3细胞,第1、2、3组细胞分别转染3个小发夹表达质粒,第4组细胞单纯加入脂质体作为阴性对照,收集转染后24、48、72小时的细胞,用RT-PCR技术及流式细胞术对Qa-1在RNA水平的变化和细胞表面表达进行分析,筛选最有效的干扰片段。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3个针对小鼠Qa-1的小发夹表达质粒。RT-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转染后3个组shRNA载体均可抑制Qa-1基因的表达,但抑制程度不一:24、48、72小时3个组细胞表面Qa-1表达减低率分别为H2-T231:60.9%,81.9%,43.6%;H2-T232为:64.5%,73.9%,61.1%;H2-T233为:61.9%,71.2%,47.5%.其中H2-T232组在3个时间点抑制作用均最明显。结论:构建的3个针对Qa-1的小发夹表达质粒均能抑制Qa-1的表达,其中H2-T232具有最有效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E 鼠Qa-1 RNA干扰 真核表达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内动脉钙化对肾移植受者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和近期预后的影响
15
作者 惠宇 胡林昆 +6 位作者 周政 葛文卿 王亮良 潘浩 魏雪栋 黄玉华 侯建全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5-272,共8页
目的分析髂内动脉钙化与肾移植受者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肾功能恢复情况分为DGF组(50例)和移植物功能正常恢复(IGF)组(172例),根据是否合并髂内动脉重度钙化将DG... 目的分析髂内动脉钙化与肾移植受者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肾功能恢复情况分为DGF组(50例)和移植物功能正常恢复(IGF)组(172例),根据是否合并髂内动脉重度钙化将DGF组和IGF组分为DGF高危组(22例)、DGF低危组(28例)、IGF高危组(41例)以及IGF低危组(131例)。比较两组供受者临床资料,总结肾移植术后DGF及髂内动脉钙化发生情况,分析肾移植术后发生DGF的危险因素、髂内动脉钙化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以及DGF合并髂内动脉重度钙化受者近期预后。结果本研究中DGF发生率为22.5%(50/222)。肾移植受者中28.4%(63/222)合并髂内动脉重度钙化,DGF组中44%(22/50)合并髂内动脉重度钙化,高于IGF组中的23.8%(41/172)(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供者终末血清肌酐(Scr)高、男性供者,受者甘油三酯水平高和髂内动脉重度钙化是肾移植术后发生DGF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供者Scr≥143μmol/L及受者髂内动脉重度钙化是肾移植术后发生DGF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髂内动脉钙化与受者年龄和肾动脉吻合方式均呈弱相关(均为P<0.05)。DGF组受者术后1个月的Scr高于IGF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IGF组(均为P<0.05);DGF高危组受者术后12个月的e GFR低于DGF低危组、IGF高危组以及IGF低危组(均为P<0.05)。结论髂内动脉钙化不仅是影响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也对移植肾功能的近期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内动脉钙化 肾移植 终末期肾病 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 危险因素 估算肾小球滤过 血清肌酐 人类白细胞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严重创伤后免疫抑制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孟海东 赵晓东 +4 位作者 陈晓光 郭旭生 孙丹 果应菲 党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509-1511,共3页
目的对比老年人与青中年人严重创伤后免疫指标与炎性介质的变化,探讨老年人群创伤后免疫抑制的程度与变化特征.方法31例年龄>65岁,平均(72.4±7.6)岁,ISS评分>20分,平均(27±5)分的老年创伤病人与中青年创伤病人[平均年龄(30.... 目的对比老年人与青中年人严重创伤后免疫指标与炎性介质的变化,探讨老年人群创伤后免疫抑制的程度与变化特征.方法31例年龄>65岁,平均(72.4±7.6)岁,ISS评分>20分,平均(27±5)分的老年创伤病人与中青年创伤病人[平均年龄(30.6±16.2)岁,平均ISS评分(29±6)分]配对分组,在来诊后和伤后2、4、6、8 d采用流式细胞术连续检测T细胞亚群比例和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同时观察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C反应蛋白(CRP)和促炎介质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血浆水平.结果老年组伤后TNF-α、IL-6、IL-10低于青中年组,但持续上升时间延长,在6~8 d后IL-10血浆浓度已高于青中年组.老年组伤后4~8 d Th1/Th2比值下降明显,CD14+HLA-DR表达下调.结论老年人创伤后发生的免疫抑制比青中年人群更显著,表现为单核-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受抑,而抗炎细胞因子清除不利可能是导致这一免疫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老年人 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亚群 TH1/TH2漂移 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 抗炎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地区HLA-Brs34933313基因多态性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淦 胡婷婷 +3 位作者 陶东东 柳发虎 杨进孙 孙恩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7-271,共5页
目的探讨皖南地区汉族人群HLA-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rs34933313与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相关性。方法采集HFRS患者14例(病例组)和健康组50例(对照组)新鲜... 目的探讨皖南地区汉族人群HLA-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rs34933313与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相关性。方法采集HFRS患者14例(病例组)和健康组50例(对照组)新鲜血样,提取基因组DNA,通过等位基因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SP-PCR)对HLA-B基因位点分型,应用SPSS22.0统计分析其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HLA-B基因rs34933313位点受试人群分布符合哈迪-温伯格(Hardy-Weinberg,H-W)遗传平衡,两组等位基因G、C(χ~2=4.38,OR=2.45,P=0.04)和基因型GG、GC、CC(χ~2=6.47,P=0.04)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中C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高于G等位基因,且携带C等位基因罹患HFRS的概率是G等位基因的2.45倍;亚组分析发现HLA-B基因rs34933313位点在显性遗传模型下(χ~2=6.45,P=0.01,OR=10.21,95%CI=1.24~84.18)与HFRS发病风险具有相关。结论皖南地区汉族人群HLA-B基因rs34933313位点与HFRS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且携带C等位基因者会提高HFRS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人类白细胞抗原 易感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肾移植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涛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0-546,共7页
为了进一步规范活体肾移植的临床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从活体肾移植的基本原则、活体供肾者的医学评估和选择、活体肾移植受者的评估、活体供肾切取术等方面,制订本规范。
关键词 器官移植 活体肾移植 活体供肾切取术 人类白细胞抗原 供体特异性抗体 肾小球滤过 ABO血型 组织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云学院2019年下半年学术盘点
19
作者 石炳毅 武小桐 +6 位作者 李宁 陈知水 郭晖 陈江华 王仁定 朱志军 刘颖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6-320,共5页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携手医邻网共同打造的“移植云学院”于2019年下半年继续成功地举办了本年度的最后4期。在下半年的授课中,各中心讲师分别以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HUA)的管理、移植肾病理学、肾移植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的诊...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携手医邻网共同打造的“移植云学院”于2019年下半年继续成功地举办了本年度的最后4期。在下半年的授课中,各中心讲师分别以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HUA)的管理、移植肾病理学、肾移植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的诊治、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为主题,与参会人员从多角度对肾移植和肝移植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肝移植 人类白细胞抗原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估算肾小球滤过 糖尿病肾病 高尿酸血症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云学院年中集锦
20
作者 石炳毅 张小东 +6 位作者 胡小鹏 陈知水 陈刚 王长希 黄刚 闫天中 武小强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5-738,共4页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携手医邻网共同打造了“移植云学院”,以期加强移植领域学术交流、促进各中心肾移植技术共同提高、培养更多技术过硬的移植科医师。在上半年授课中,各中心讲师从移植后肾小球肾炎复发的最新进展、预致敏受者肾移植的...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携手医邻网共同打造了“移植云学院”,以期加强移植领域学术交流、促进各中心肾移植技术共同提高、培养更多技术过硬的移植科医师。在上半年授课中,各中心讲师从移植后肾小球肾炎复发的最新进展、预致敏受者肾移植的临床策略、肾移植受者多瘤病毒感染及肾病诊治的误区和对策及活体肾移植供肾质量评估4个议题和与会人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人类白细胞抗原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肾小球滤过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IGA 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