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符合线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双时相显像鉴别病变性质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荣福 张建华 +10 位作者 张春丽 范岩 付占立 张旭初 胡怀湘 何晓坤 林景辉 郭凤琴 赵光宇 王彦福 田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探讨氟[18F] 氟代脱氧葡萄糖(18F FDG)双探头符合线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双时相显像鉴别病变性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例病变性质不明的患者进行18F FDG符合线路SPECT双时相显像,早期显像在注射18FDG后1h进行,延迟... 目的:探讨氟[18F] 氟代脱氧葡萄糖(18F FDG)双探头符合线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双时相显像鉴别病变性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例病变性质不明的患者进行18F FDG符合线路SPECT双时相显像,早期显像在注射18FDG后1h进行,延迟显像分为2组,一组时间间隔为3. 5h,另一组时间间隔为4. 5h。结果:30例患者(1例患者行2次双时相显像)共检出48个病灶,其中恶性病变30个,良性病变18个,均经病理活检证实或临床随访确诊。用定性法分析,双时相显像的灵敏度96. 7%,特异性83. 3%,准确率91. 7%,阳性预测值90. 6%,阴性预测值93. 8%。符合线路SPECT早期显像和CT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 3%, 72. 2%, 85. 4%, 84. 8%, 86. 7%与76. 9%, 57. 1%, 70. 0%, 76. 9%, 57. 1%。所有恶性病变(除1例假阴性病变外)延迟显像T/NT均明显升高(t=-3. 071,P<0. 01),而良性病变延迟显像与早期显像T/N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398,P=0. 695)。结论: 18F FDG符合线路SPECT双时相显像有利于良、恶性病变鉴别,并有助于提高病变诊断的特异性及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双时相显像 临床应用价值 病变性质 符合线路spect 鉴别 -氟代脱氧葡萄糖 ^18F-FDG 双探头符合线路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18FDG 延迟显像 恶性病变 时间间隔 良性病变 T/NT 特异性 准确率 临床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螺旋CT骨显像对脊柱单发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一秋 石洪成 +4 位作者 顾宇参 陈曙光 朱玮珉 修雁 李蓓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2-696,共5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螺旋CT骨显像对脊柱单发病灶是否为肿瘤骨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7例恶性肿瘤患者全身骨显像资料,筛选出脊柱单发浓聚后行病灶部位的SPE...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螺旋CT骨显像对脊柱单发病灶是否为肿瘤骨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7例恶性肿瘤患者全身骨显像资料,筛选出脊柱单发浓聚后行病灶部位的SPECT/CT显像的资料。由2名核医学医师结合全身骨显像分别对SPECT图像和SPECT/CT融合图像进行分析,对脊柱病灶诊断分为肿瘤骨转移、良性病变以及不能确定诊断。分别计算SPECT图像和SPECT/CT融合图像能明确诊断和不能明确诊断的百分率及其95%CI,并采用2χ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对57处病灶的分析结果显示,SPECT图像能明确诊断的病灶共26处,占45.6%(26/57),95%CI为32.7%~58.5%;不能明确诊断的病灶共31处,占54.4%(31/57),95%CI为41.4%~67.3%。SPECT/CT融合图像能明确诊断的病灶共52处,占91.2%(52/57),95%CI为83.9%~98.6%;不能明确诊断的病灶共5处,占8.8%(5/57),95%CI为1.4%~16.1%;SPECT/CT融合图像的明确诊断率显著高于SPECT图像(2χ=27.20,P〈0.05)。结论对脊柱单发病灶,SPECT/CT融合图像较单纯的SPECT图像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肿瘤转移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评价综合治疗单侧颈内动脉闭塞一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吉训明 罗玉敏 +3 位作者 党莎 魏岗之 刘丹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425-426,共2页
关键词 综合治疗 计算机断层显像 颈内动脉闭塞 单光子发射 首都医科大学 腰椎穿刺检查 北京儿童医院 神经系统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迭代图像重建法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晓昕 田月琴 +1 位作者 王道宇 何作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5-438,共4页
目的:以滤波反投影重建法(FBP)为标准,评价改良的迭代图像重建方法(Astonish,AS),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100例疑诊或确诊冠心病患者行SPECT心肌显像。根据注射显像剂的用量,分为全剂量组(n=54... 目的:以滤波反投影重建法(FBP)为标准,评价改良的迭代图像重建方法(Astonish,AS),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100例疑诊或确诊冠心病患者行SPECT心肌显像。根据注射显像剂的用量,分为全剂量组(n=54)和半剂量组(n=46)。全剂量组:两日法门控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运动和静息显像均先行半时间采集,随后全时间采集,半时间用AS重建,全时间用FBP重建;半剂量组:一日法门控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运动时注射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5.2±0.6)mCi,标准一日法剂量的一半],先行全时间采集,随后双倍时间采集,全时间用AS重建,双倍时间用FBP重建;如果运动显像异常,于当日行静息显像(与全剂量组静息显像完全相同)。用4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半定量评分(1:差,2:一般,3:好,4:非常好)。图像诊断结果采用5分类法(正常,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模棱两可)。结果:两组中图像质量评分AS图像均高于FBP图像(P<0.001)。诊断结果按照5分类法,AS图像与FBP图像之间有高度的诊断一致性(Kappa=0.922,P<0.001)。结论:经AS重建的半时间采集或半剂量注射的心肌灌注图像,其质量优于全时间和全剂量标准的FBP重建的图像,但不影响对诊断结果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心肌灌注显像 扫描时间 放射性剂量 迭代法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对淋巴瘤分期及监测残留病变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兰 张燕燕 +5 位作者 王晶 赵伟 景红梅 王继军 李欣欣 克晓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3006-3008,共3页
目的:了解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对淋巴瘤患者协助分期、指导治疗、治疗结束时检测残留病变及监测复发的作用。方法:利用F-FDG为显像剂的带CT的双探头符合线路ECT进行显像,回顾性分析18了我科2002-2006年54例患者72例次ECT检... 目的:了解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对淋巴瘤患者协助分期、指导治疗、治疗结束时检测残留病变及监测复发的作用。方法:利用F-FDG为显像剂的带CT的双探头符合线路ECT进行显像,回顾性分析18了我科2002-2006年54例患者72例次ECT检查的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初次治疗前查ECT34例,阳性23例,剔除阴性病例中4例结外单器官病变、手术切除病灶的患者,ECT检查总阳性率达76.7%。阳性病例中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与惰性NHL的ECT阳性率未见显著不同,而临床分期显著影响ECT结果,Ⅰ、Ⅱ期10例,阳性率55.6%,Ⅲ、Ⅳ期13例,阳性率81.3%。22例患者于化疗中、16例患者于化疗结束前行ECT检查,阴性患者多数可获得长期完全缓解,阳性病例或需延长治疗周期,或出现复发。结论:ECT检查对初治NHL患者的临床分期、决定治疗方案有较强的参考价值,特别对手术已切除原发病灶的患者,ECT检查可以帮助决定化疗周期。初治前ECT检查的阳性率与分期密切相关;化疗中及化疗结束前ECT检查可协助评价病人对治疗的反应性,检测微小残存病变,并对复发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肿瘤分期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对自制注射用神经生长因子-脂质体脑靶向性研究
6
作者 刘军 吕天润 +5 位作者 曹晓建 闵敏 李永军 陈骐 赵轶 姚乐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2-594,F003,共4页
目的:通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rizedtomography,SPECT)技术对比分析不同剂型的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经静脉注射后在体内的靶向分布情况。方法:将[99mTc]鄄NGF用脂质体包裹后,按照以下... 目的:通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rizedtomography,SPECT)技术对比分析不同剂型的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经静脉注射后在体内的靶向分布情况。方法:将[99mTc]鄄NGF用脂质体包裹后,按照以下条件处理:将包裹含有4.0mCi[99mTc]鄄NGF的脂质体A注射至新西兰兔体内,利用SPECT分析其在脑部分布的百分数。对照组以相同放射剂量的[99mTc]鄄NGF、[99mTc]鄄NGF鄄普通脂质体B处理。结果:自制注射用脂质体A组包裹的[99mTc]鄄NGF经SPECT显像,其在脑部的放射性计数较高,而[99mTc]鄄NGF组几乎全部从泌尿系统代谢、[99mTc]鄄NGF鄄普通脂质体B组基本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后沉积于肝脏。结论:此自制NGF鄄脂质体A具有一定的脑组织靶向性,为携带药物透过血脑屏障(blood鄄brain鄄barrier,BBB)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靶向性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标记阿片受体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剂的制备
7
作者 王荣福 何晓坤 +1 位作者 张春丽 霍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1-76,共6页
研制了一种适合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用的阿片受体配基碘烷特培洛菲(7α O IA DPN),合成了阿片受体显像剂125I 7α O IA DPN,并检测了标记物的体外稳定性,进行了体内外结合实验研究。研制结果为:碘标记的7α O IA DPN放化纯... 研制了一种适合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用的阿片受体配基碘烷特培洛菲(7α O IA DPN),合成了阿片受体显像剂125I 7α O IA DPN,并检测了标记物的体外稳定性,进行了体内外结合实验研究。研制结果为:碘标记的7α O IA DPN放化纯度大于95%,标记率为81%~90%,比活度高达83.25PBq/mol,室温下放置24h,放化纯度仍大于90%。体外结合实验结果显示,其Kd=0.23nmol/L,Bmax为38pmol/g。研究结果表明,碘标记的7α O IA DPN有望成为SPECT的阿片受体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标记 阿片受体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显像 制备 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术图像重建方法的应用
8
作者 张垒 朱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9-222,共4页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是核医学检查中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文中介绍常用的SPECT断层重建方法及其应用进展,分析重建函数的原理及参数的选择,评价其优缺点。利用SPECT指导断...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是核医学检查中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文中介绍常用的SPECT断层重建方法及其应用进展,分析重建函数的原理及参数的选择,评价其优缺点。利用SPECT指导断层图像重建,从而准确地显示靶器官的解剖结构和病变,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重建函数 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 滤波反投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Ga-DOTA-TATE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对^(99m)Tc-HYNIC-TOC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阴性瘤源性骨软化症致病肿瘤的定位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姝 王玲 +3 位作者 王瞳 邢海群 霍力 李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7-764,共8页
目的分析^(99m)Tc-HYNIC-TOC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结果阴性的瘤源性骨软化症(TIO)致病肿瘤的^(68)Ga-DOTA-TATE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的图像特征,探讨其对致病肿瘤准确定位的指导价值。方法纳入37例经... 目的分析^(99m)Tc-HYNIC-TOC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结果阴性的瘤源性骨软化症(TIO)致病肿瘤的^(68)Ga-DOTA-TATE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的图像特征,探讨其对致病肿瘤准确定位的指导价值。方法纳入37例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99m)Tc-HYNIC-TOC SPECT显像结果阴性的TIO患者,回顾性分析致病肿瘤的^(68)Ga-DOTA-TATE PET/CT图像特点。结果 37例TIO患者致病肿瘤均为单发,术后病理包括35例磷酸盐尿性间叶组织肿瘤和2例梭形细胞瘤。所有TIO致病肿瘤^(68)Ga-DOTA-TATE PET/CT上均表现为放射性浓聚灶,标准化摄取最大值和标准化摄取平均值分别为7. 2±4. 3和4. 3±2. 4,平均最大径为(1. 9±0. 7) cm。37例TIO致病肿瘤,最常见发病部位为下肢(19/37),其次为躯干(11/37)、上/下颌骨(5/37)及上肢(2/37)。24例位于骨组织病灶,最常位于下肢长骨(13/24),多呈偏心性生长(8/13),3例累及骨皮质,同机CT以局限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多见(14/24),部分呈骨质硬化型改变(9/24),较少累及周围软组织。13例位于软组织病灶,多呈边界清楚等或低密度结节(10/13),1例位于胸膜病灶伴钙化。结论 ^(68)Ga-DOTA-TATE PET/CT能够检出^(99m)Tc-HYNIC-TOC SPECT漏诊的TIO病例。若生长抑素受体高度表达病灶局部见溶骨性或硬化型骨质改变、软组织内等或低密度结节,更倾向于TIO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源性骨软化症 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计算机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意识状态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江健 冯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61-765,共5页
目的:探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意识状态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昏迷患者64例,其中男48例,女16例,治疗前患者GCS评分平均6.69±1.39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观察所有患者的GCS... 目的:探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意识状态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昏迷患者64例,其中男48例,女16例,治疗前患者GCS评分平均6.69±1.39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观察所有患者的GCS评分、SPECT视觉分析及半定量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GCS评分平均10.09±2.78分,患者GC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PECT视觉分析提示患者病灶区脑血流量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增加;半定量分析比值结果提示患者的绝对值为18.74±11.63,较治疗前的48.40±11.90,变化量为-29.66±11.35,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GCS评分变化量与半定量分析比值绝对值变化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SPECT半定量分析比值绝对值变化量可相对客观地反映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治疗前后意识状态水平变化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与GCS评分形成互补,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意识状态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颅脑损伤 昏迷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对肺部结节合并多病灶的诊疗意义
11
作者 梁建生 罗清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98-300,共3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逐渐在许多城市中兴起,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提供了有力的依据,PET对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已有较多的研究。本研究回顾分析20例肺部肿瘤合并多病灶的病例... 背景与目的近年,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逐渐在许多城市中兴起,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提供了有力的依据,PET对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已有较多的研究。本研究回顾分析20例肺部肿瘤合并多病灶的病例来探讨PET在肺部结节合并多病灶的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上海胸科医院2004年8月—2005年6月住院病例20例,术前行18-FDG-PET检查及X线、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骨SPECT(single photonemisson 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检查,疑有脊柱转移者行MRI(magnetic reimage)检查。其中14例获手术病理。结果肺部原发灶的PET诊断符合率为100%,除原发灶以外病灶PET阳性者6例,其中2例为肺部结节,其结节直径均大于1cm,3例为纵隔淋巴结,1例为脊柱转移,阳性率66.7%,阳性者病理符合率100%;PET阴性者14例中,假阴性4例,其中2例为肺部结节,其结节直径均小于1cm,1例为纵隔淋巴结,1例为脊柱骨转移,阴性符合率71.4%。结论PET在肺部肿块及结节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肺癌合并多病灶时的分期有较高的价值,但小于1cm的结节PET检查意义不大,脊柱转移有假阴性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 肺部肿瘤 多病灶 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信息处理断层显像在探测甲状腺癌转移灶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管丽丽 敬兴果 +1 位作者 庞华 段东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3-135,共3页
探讨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PET/CT)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hyroglobulin,Tg)阳性,131I全身扫描(131I-whole body scan,131I-WBS)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随访... 探讨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PET/CT)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hyroglobulin,Tg)阳性,131I全身扫描(131I-whole body scan,131I-WBS)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核医学科已经接受甲状腺近全或全切除术并用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并在随访中测定血清Tg水平增高,而131I-WBS显像阴性的患者33例,随后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利用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评估18F-FDG PET/CT在血清TG测定阳性,而131I-WBS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在33例血清Tg阳性,131I-WBS阴性患者中,21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阳性,12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阴性。18F-FDG PET/CT显像的敏感度87.0%(20/23),特异性90%(9/10),准确性87.9%(29/33),阴性预测值75%(9/12),阳性预测值为95.2%(20/21)。当Tg>18ng/ml时,随着血清Tg水平的增高,18F-FDG PET/C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检出率随之升高。18F-FDG PET/CT对于血清Tg测定阳性,而131I-WBS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复发转移的探测具有临床价值。随着血清Tg水平的增高,PE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检出率随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甲状腺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甲状腺球蛋白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荣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38-344,共7页
精神疾病是一类功能性脑疾病,其发病率的不断增加而受到日益关注。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对精神疾病进行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的研究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课题。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以其反映组织细胞血流、代谢、受体密度等分子功能... 精神疾病是一类功能性脑疾病,其发病率的不断增加而受到日益关注。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对精神疾病进行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的研究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课题。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以其反映组织细胞血流、代谢、受体密度等分子功能显像的特点在精神疾病研究领域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尤其在脑神经递质和受体显像方面具有其他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方法所无可比拟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受体显像 非侵入性 血流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医学研究 脑神经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抑制剂BAY-876体内活性的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检测
14
作者 王旻姝 马文超 +2 位作者 朱磊 宋秀宇 徐文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195,共4页
目前,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不仅是细胞摄取葡萄糖的功能与物质保障,同时也是恶性肿瘤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新型干预靶点。建立GLUT抑制剂的体内活性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测仪(positr... 目前,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不仅是细胞摄取葡萄糖的功能与物质保障,同时也是恶性肿瘤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新型干预靶点。建立GLUT抑制剂的体内活性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测仪(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对小动物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模型进行PET检测,建立GLUT抑制剂的小动物体内活性检测方法。在HCC细胞系中检测GLUT-1的表达,选取GLUT-1表达水平最高的细胞系接种BalB/c免疫缺陷动物皮下,形成免疫缺陷动物皮下肿瘤模型。连续三日口服灌胃给药,给予动物5 mg/kg的GLUT-1抑制剂BAY-876后,进行PET检测。动物行尾静脉注射200μCi的核素探针^(18)F-FDG,约30 min后进行PET检测。在此基础上,使用盖革计数器检测动物肿瘤与血液的放射性强度比较。在所选细胞系中,MHCC-97H细胞中GLUT-1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细胞系,BAY-876治疗动物能够显著抑制MHCC-97H皮下肿瘤组织对18F-FDG的摄取。GLUT-1抑制剂BAY-876能够显著抑制HCC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成功建立了利用PET检测GLUT抑制剂动物体内活性的PET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葡萄糖转运体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药物活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肺结核活动性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多 吕平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409-411,共3页
影像学一直是结核病活动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能反映细胞的葡萄糖代谢程度,可以从代谢角度结合形态学层面综合评价结核病的活动性。^(18)F-FDG PET-CT有可能识别出... 影像学一直是结核病活动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能反映细胞的葡萄糖代谢程度,可以从代谢角度结合形态学层面综合评价结核病的活动性。^(18)F-FDG PET-CT有可能识别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中处于亚临床状态的患者。陈旧性结核病灶无^(18)F-FDG摄取的患者复发风险低。^(18)F-FDG PET-CT能早期评估抗结核治疗效果,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降低表明治疗效果好,无^(18)F-FDG摄取可能提示治疗达到了杀灭结核分枝杆菌的效果,^(18)F-FDG PET-CT有望作为抗结核新药疗效评价及确定治疗时间截点的检查方法。本文中,笔者即对^(18)F-FDG PET-CT识别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以及评价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疗效、预后等方面的应用与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结核 诊断 鉴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病历管理软件的开发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全法 赵书俊 何金田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47-51,共5页
讨论了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 (SPECT)病历管理软件的建立方法 .用 Visual C++6.0建立了以数据库形式管理图像和文本资料的病历管理软件 .该软件不仅能够方便地输入建立患者病历所需的各种文本信息和图像数据信息 ,还能够打开患者的各种
关键词 spect 病历管理系统 数据库 VISUAL C++ 6.0 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 软件开发 断层成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在动物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李建军 郑普德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0年第2期115-117,共3页
核医学已发展成为现代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得以支持。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 (SPECT)在动物实验方面能提供定量精确的显像技术。本文目的在于对医学领域中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脑和神经功能、急性肾衰竭... 核医学已发展成为现代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得以支持。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 (SPECT)在动物实验方面能提供定量精确的显像技术。本文目的在于对医学领域中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脑和神经功能、急性肾衰竭、类风湿关节炎及肝和脾功能等的SPECT显像效果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研究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肿瘤 spect显像 脾功能 心血管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 发展 支持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多功能参数预测慢性肾脏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
18
作者 张颖 常智 +5 位作者 韩旭 焦建 杨子鹤 李全 董薇 米宏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1-757,共7页
目的 探讨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多功能参数对负荷心肌血流灌注异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2024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断为慢性肾脏病,且行负荷+... 目的 探讨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多功能参数对负荷心肌血流灌注异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2024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断为慢性肾脏病,且行负荷+静息G-MPI提示有心肌血流灌注异常的99例患者。图像采用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17节段5分法以及PHASE软件获得左心室血流灌注、功能以及同步性参数。随访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与无MACE组。采用Cox回归分析与MACE有关的预测因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预测MACE的最佳截断值。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组别MAC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99例负荷心肌血流灌注异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随访期间共35例(35.35%)发生MACE。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负荷相位带宽(SPBW)(HR=1.015,95%CI 1.002~1.028)和负荷异常总积分与静息异常总积分的总差值分(SDS)(HR=1.105,95%CI 1.008~1.211)为预测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SPBW和SDS预测MACE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9°和6分,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和0.778。生存分析显示,SPBW≥69°组和SDS≥6分组MACE发生率高于SPBW<69°组和SDS<6分组(66.6%比13.2%,53.3%比20.4%,P均<0.05)。结论 SPECT G-MPI心功能参数可用于预测负荷心肌血流灌注异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SPBW和SDS是预测此类患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慢性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心肌灌注显像 预测 相位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19
作者 栾兆生 周雯 +4 位作者 唐为国 李艳玲 王建新 王其国 和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13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选择术后病理证实并接受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97例,行131I全身扫描(131I-WBS)和病灶部位的SPECT断层加同机CT融合显像。将131I-WBS... 目的:探讨13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选择术后病理证实并接受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97例,行131I全身扫描(131I-WBS)和病灶部位的SPECT断层加同机CT融合显像。将131I-WBS与断层融合图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断层融合显像的特点与临床价值。结果:97例分化型甲癌患者共进行131I-WBS251次,断层融合显像102次,每例患者至少行一次断层融合显像。与131I-WBS比较,断层融合显像有如下特点:能够获得直观的断层融合显像和三维立体图像;②发现更多的病灶;③更准确地判断病变部位;④定位CT可以发现无摄碘功能的病灶;⑤鉴别病灶和生理显影或污染。结论:13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可以直观病变立体形态、大小、摄取程度和毗邻关系,在鉴别病灶与生理显像或污染、确定病灶是否有摄碘功能方面有重要价值,是131I-WBS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碘放射性同位素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131I全身扫描 131I断层融合显像 spec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灌注SPECT/CT显像诊断肺栓塞并联合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预测预后
20
作者 李晓玉 曹佳欣 +2 位作者 张志琳 牛思宇 刘海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610,共5页
目的观察肺灌注SPECT/CT显像诊断肺栓塞(PE)并联合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60例疑诊PE,其中237例经临床确诊,对比肺灌注SPECT/CT显像与CT肺动脉造影(CTPA)的诊断效能。针对237例临床确诊PE中的160例首次发病并... 目的观察肺灌注SPECT/CT显像诊断肺栓塞(PE)并联合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60例疑诊PE,其中237例经临床确诊,对比肺灌注SPECT/CT显像与CT肺动脉造影(CTPA)的诊断效能。针对237例临床确诊PE中的160例首次发病并接受标准抗凝治疗及规律随访至出院后3个月者以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基于肺灌注SPECT/CT显像的肺灌注缺损评分,筛选PE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对于PE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肺灌注SPECT/CT诊断PE的阳性率高于CTPA[66.54%(173/260)vs.59.62%(155/260),χ^(2)=4.765,P=0.038]。160例临床确诊PE中,51例预后不良、109例预后良好;年龄、血尿素氮、肌酐、尿酸、D-二聚体水平及肺灌注缺损评分均为PE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以之构建的联合模型的AUC为0.731。结论肺灌注SPECT/CT显像可用于诊断PE;联合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能有效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预后 血液学试验 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