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换热网络优化中换热单元生成频次的影响分析及策略改进 被引量:5
1
作者 苏戈曼 崔国民 +1 位作者 肖媛 赵倩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879-3891,共13页
换热单元的生成频次对换热网络优化有直接的影响,分析其机理可以指导求解算法的改进。本文采用节点非结构模型及强制进化随机游走算法,通过设置不同的换热单元生成概率与生成个数以改变换热单元的生成频次,观察并记录个体在优化过程中... 换热单元的生成频次对换热网络优化有直接的影响,分析其机理可以指导求解算法的改进。本文采用节点非结构模型及强制进化随机游走算法,通过设置不同的换热单元生成概率与生成个数以改变换热单元的生成频次,观察并记录个体在优化过程中产生的年综合费用变化情况。发现不同生成频次下整型变量和连续变量的相对优化频率发生了变化,从而改变了整体优化过程,并且与个体当前优化状态不适应的生成频次会造成相对优化频率不平衡、优化结果较差。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生成参数动态调节策略的换热单元生成方式,在优化过程中根据个体状态实时调整换热单元的生成概率与生成个数,平衡整型变量与连续变量的相对优化频率。最后,采用15SP、10SP和20SP算例进行验证,换热网络的年综合费用较文献结果分别下降了1.06%、0.16%、0.68%,验证了该策略使得换热单元的生成频次更为合理,有效地提高了算法的优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网络 换热单元生成频次 生成参数动态调节策略 优化算法 节点非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接触问题中的网格自动划分和单元生成 被引量:7
2
作者 杨耀文 刘正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31-135,共5页
针对三维接触问题的特点,提出了一套网格自动划分和单元生成的方法和技术,可应用于多连通域结构.给出了汽轮机转子叶根与轮缘接触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 三维接触问题 网格自动划分 单元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LSI栅阵列单元生成系成
3
作者 徐东民 陈允康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61-67,共7页
本文介绍一个新的VLSICMOS电路栅阵列布图系统GMS(GateMatrixlayoutSystem),它可以作为单元生成器在VLSI布图中自动产生基本单元。GMS的布图过程包括:栅排序、线网分配和版图压缩,在考虑... 本文介绍一个新的VLSICMOS电路栅阵列布图系统GMS(GateMatrixlayoutSystem),它可以作为单元生成器在VLSI布图中自动产生基本单元。GMS的布图过程包括:栅排序、线网分配和版图压缩,在考虑了许多实际约束条件的基础上,GMS使用了一个新的栅排序算法,对Li[6]算法做了较大改进,GMS还把线网分配问题,转化为扩展的一维分配问题,在给出扩展一维分配问题定义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线网分配算法,取得了较好的结果,GMS允许用户对布图结果作叠代改进,对布图结果进行了压缩,从而减小了布图面积,GMS已在MicroVaxII上用C语言实现,我们测试了许多实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生成 栅阵列 VLSI 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插值细分表面模拟方法辅助生成表面有限元网格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邓志平 王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951-1955,共5页
将表面插值技术和传统的Delaunay三角单元生成技术结合在一起,设计出一种新的生成表面网格的方案。使用该方案可以避免非连续表面模拟中传统解析模型的缺点,并能非常容易地在离散测量值的基础上建立起辅助几何表面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 将表面插值技术和传统的Delaunay三角单元生成技术结合在一起,设计出一种新的生成表面网格的方案。使用该方案可以避免非连续表面模拟中传统解析模型的缺点,并能非常容易地在离散测量值的基础上建立起辅助几何表面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工作良好,能很好地控制网格的尺寸和分布,生成的单元具有较好的形状,同时能够很好地处理表面上的突变和尖角。该方案的这些特性使其在环境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有限元计算中拥有了非常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表面网格生成 插值细分表面模拟方法 Delaunay三角单元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AGGAN模型的齿轮故障分类方法研究
5
作者 刘洋 但斌斌 +2 位作者 易灿灿 严旭果 薛家成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85-2194,共10页
针对齿轮故障样本获取困难,导致深度学习驱动故障分类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不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注意力门单元生成对抗网络(SAGGAN)的半监督齿轮故障分类模型。首先,为增强改进SAGGAN模型的特征表示能力,提升齿轮故障的半... 针对齿轮故障样本获取困难,导致深度学习驱动故障分类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不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注意力门单元生成对抗网络(SAGGAN)的半监督齿轮故障分类模型。首先,为增强改进SAGGAN模型的特征表示能力,提升齿轮故障的半监督分类效果,在自注意力生成对抗网络(SAGAN)的基础上,引入了门控通道转换模块(GCT)、改进自注意力门控模块(SAG)和预训练的Inception V3分支;然后,使用齿轮故障实验装置采集齿轮断齿、磨损、周节误差和正常四种状态下的振动信号,并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与测试集;最后,将计算结果与现有的半监督分类方法:TripleGAN、Bad-GAN、Reg-GAN、SF-GAN进行了对比,并对改进模块进行了消融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标签样本为40、60、80、100时,改进SAGGAN模型的整体分类准确率分别为89%、90%、92%、94.25%,远高于其他四种方法,特别在只有少量标签样本情况下的优越性更为明显。以上结果揭示了改进的SAGGAN模型在齿轮故障分类领域中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故障 模式分类 自注意力门单元生成对抗网络 半监督学习 自注意力生成对抗网络 门控通道转换模块 自注意力门控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物理场耦合计算的趋正剖分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海文 刘晓明 牛连强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20,共6页
针对现有的软件不能很好的解决真空断路器多物理场耦合计算问题,自行开发有针对性的软件是一个良好的途径。本文以断路器灭弧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二维物理场的自动剖分问题,以趋正三角形剖分为目标,提出一种改进波前法的自适应算法... 针对现有的软件不能很好的解决真空断路器多物理场耦合计算问题,自行开发有针对性的软件是一个良好的途径。本文以断路器灭弧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二维物理场的自动剖分问题,以趋正三角形剖分为目标,提出一种改进波前法的自适应算法。采取均匀离散和滑移边界的渐变离散相结合的策略,以最小内角最大为主要约束条件提出了单元的动态生成模式,进而得到剖分的局部最优方案。利用循环队列存储剖分孔洞并通过再剖分方法有效的解决漏剖问题。提出一种涟漪模型改进了Laplacian光滑技术,优化了结果中出现的劣质单元。实验分析表明,算法实现了高质量的剖分目标,能有效的提高物理场计算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生成 真空断路器 耦合计算 波前法 Laplacian光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块内存的数据分布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向前 洪一 郑启龙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5-819,共5页
为了提高访存效率,提供可以与计算流水线并行执行的多个独立的访存流水线,魂芯DSP片上存储器设计时采用分块内存结构,并在核内提供多个独立的地址生成单元用于访存操作.针对分块内存的结构特点,编译器对程序中的存储访问构建关于变量的... 为了提高访存效率,提供可以与计算流水线并行执行的多个独立的访存流水线,魂芯DSP片上存储器设计时采用分块内存结构,并在核内提供多个独立的地址生成单元用于访存操作.针对分块内存的结构特点,编译器对程序中的存储访问构建关于变量的冲突图,对分块内存进行存储块分配,优化数据在分块内存的分布.以数据在分块内存的优化分布为基础,指导程序中访存操作在地址生成单元的优化分配,使得编译器生成的代码可以最大程度地挖掘程序中数据访问的并行性.实验表明,基于分块内存的数据分配分布优化为其它优化如地址寄存器的分簇、访存向量化、软件流水等经典优化提供了良好基础,保证了编译器生成的代码可以充分发挥魂芯DSP提供的指令级并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块内存 地址生成单元 冲突图 数据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专利文摘
8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01-901,共1页
用于对二甲苯生产的多重吸附分离单元和过程 该专利涉及一种从芳烃化合物中分离对二甲苯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使含有多个二甲苯异构体的混合原料物流进入第一分离组件,生成第一富对二甲苯物流和第一萃余液;第一萃余液进入一个异构化单... 用于对二甲苯生产的多重吸附分离单元和过程 该专利涉及一种从芳烃化合物中分离对二甲苯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使含有多个二甲苯异构体的混合原料物流进入第一分离组件,生成第一富对二甲苯物流和第一萃余液;第一萃余液进入一个异构化单元生成产品物流;该产品物流进入第二吸附分离单元,得到第二富对二甲苯物流和第二萃余物流。(UOPLLC)/US20130158334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文摘 分离单元 对二甲苯 二甲苯异构体 芳烃化合物 混合原料 单元生成 萃余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彭雪康 林雯嫣 +2 位作者 喻叶 吴志军 郭荣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81-1287,共7页
利用CsN 3/Al/HAT-CN结构为电荷生成单元,实现了高性能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了一组结构不同的黄绿双色叠层器件,通过器件性能分析阐明了CsN 3/Al/HAT-CN中电荷产生和传输的过程;利用Alq 3作发光层,制备了叠层器件T和单节器件S。... 利用CsN 3/Al/HAT-CN结构为电荷生成单元,实现了高性能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了一组结构不同的黄绿双色叠层器件,通过器件性能分析阐明了CsN 3/Al/HAT-CN中电荷产生和传输的过程;利用Alq 3作发光层,制备了叠层器件T和单节器件S。叠层器件T的最大电流效率和最大功率效率分别为6.4 cd/A、2.3 lm/W;电流密度为20 mA/cm 2时,叠层器件T的电流效率和亮度分别为5.3 cd/A、1 064.9 cd/m 2,均约为单节器件S(2.7 cd/A、539.4 cd/m 2)的2倍,这证明了CsN 3/Al/HAT-CN可作为高效的电荷生成单元。通过研究叠层器件T的电致发光光谱和光强分布特性发现,器件T中无明显的微腔效应,其效率与亮度的提升是源自两个发光单元同时发光,而不是源自微腔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生成单元 叠层结构 电子注入势垒 朗伯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高速地址产生的32位加法器电路的实现
10
作者 张悦 孙永节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6年第4期74-76,79,共4页
本文介绍了在某微处理器研制中设计的一种地址生成单元的加法电路。为提高地址转换速度,其进位电路中采用了动态门和多米诺逻辑。结果表明,在1.8v、0.18μm工艺下进行电路模拟,进行一次加法进位传递的时间为466ps。
关键词 地址生成单元 并行加法器 Kogge&Ston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