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驻村第一书记何以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基于“差序嵌入-协同赋权”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丹阳 钟楚原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2-609,共8页
基于2019—2022年对A省B市案例村庄田野调查,考察乡村振兴背景下第一书记助推不同维度产业振兴的一般运行机制。结果表明:第一书记需以制度、资源、关系等要素“差序嵌入”乡村不规则社会,同时辅以法律、技术、话语对多元主体进行“协... 基于2019—2022年对A省B市案例村庄田野调查,考察乡村振兴背景下第一书记助推不同维度产业振兴的一般运行机制。结果表明:第一书记需以制度、资源、关系等要素“差序嵌入”乡村不规则社会,同时辅以法律、技术、话语对多元主体进行“协同赋权”,以此助推不同维度的乡村产业振兴。其运行逻辑在于,协调制度与法律以规范乡村政策体系、融合资源与技术以延长经济发展链条、联结关系和话语以织密社会关系网络,从而在耦合关系中构筑第一书记助推产业振兴“差序嵌入-协同赋权”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发现,借由“制度嵌入+法律赋权”的驻村第一书记形塑精英主义产业振兴模式,旨在维护产业稳定性运行;依托“资源嵌入+技术赋权”的驻村第一书记构筑法团主义产业振兴模式,旨在实现产业品牌化运营;借道“关系嵌入+话语赋权”的驻村第一书记生成多元主义产业振兴模式,旨在助推产业创新性发展。研究结论对于促进相关政策设计的可及性以及提升第一书记适应差异化产业振兴实践场景的可操作性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村第一书记 乡村产业振兴 差序嵌入 协同赋权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问题检视与疏解应对
2
作者 李蓉 白金鑫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0,共8页
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最为重要的方式,也是新时代检察改革的重要抓手。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源于三点因素: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治理转型、检察权的社会治理内涵以及检察建议制度的历史传承。由于适用边际界限模... 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最为重要的方式,也是新时代检察改革的重要抓手。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源于三点因素: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治理转型、检察权的社会治理内涵以及检察建议制度的历史传承。由于适用边际界限模糊、制发机制规定不明和强制效力保障阙如等问题,限制了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发挥作用的空间,制约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实现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体系完善。一是保持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谦抑性,通过坚持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准则和推进检察建议的类型转化,厘清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适用边际;二是建立健全制发机制,制定线索发现分级分类处遇机制并合理限制制发对象,确保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规范完善;三是依靠监督主体、社会公众、建议对象的协同,实现多元治理的一体化建构,协同赋权社会治理检察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检察建议 法律监督 协同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