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华北山前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氮通量与调控
被引量:
15
1
作者
胡春胜
董文旭
+3 位作者
张玉铭
程一松
李晓欣
杨莉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97-1003,共7页
针对华北太行山前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研究农田常规施肥[400 kg(N).hm-2.a-1]条件下作物氮素吸收与损失通量过程,并根据各氮素输出通量特征开展管理调控。研究结果表明,全年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系统氮输入总量为561-580 kg(N).hm-2...
针对华北太行山前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研究农田常规施肥[400 kg(N).hm-2.a-1]条件下作物氮素吸收与损失通量过程,并根据各氮素输出通量特征开展管理调控。研究结果表明,全年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系统氮输入总量为561-580 kg(N).hm-2,输出量468-494 kg(N).hm-2,两季作物总盈余86-93 kg(N).hm-2,其中有机氮为24-36 kg.hm-2。氨挥发和NO3--N淋溶损失是该区域农田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氮肥利用率低的重要原因。平均每年因氨挥发而造成的肥料氮损失量为60 kg(N).hm-2,NO3--N淋溶损失量为47-84kg(N).hm-2,两者占施肥总量的30%。每年因硝化-反硝化过程造成的肥料损失很小,仅为5.0-8.7 kg(N).hm-2。通过施肥后适时灌水、合理调控灌水时间与用量,以及利用秸秆还田与肥料混合施用等管理措施可改善氮素的迁移和转化规律,有效减少氨挥发和NO3--N淋溶损失,并结合缓/控释肥与精准施肥技术,充分利用土壤本身矿质氮素,可有效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与促进农业持续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山前平原
农田生态系统
小麦-玉米轮作
氮通量
氮素损失
灌溉
施肥
氮肥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北山前平原典型井灌区地下水水位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27
2
作者
张婧
马贵宏
+4 位作者
高雅
沈彦俊
刘晓英
邹妍
戴茂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8,84,共9页
为定量评估华北山前平原多因子对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影响,选取华北山前平原典型井灌区石家庄市栾城区为研究区,从水量平衡角度分析了影响该地区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排除主要影响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为定量评估华北山前平原多因子对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影响,选取华北山前平原典型井灌区石家庄市栾城区为研究区,从水量平衡角度分析了影响该地区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排除主要影响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定量分析了各综合因子对地下水水位回升的贡献率;构建了栾城地下水水位主成分-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多因子影响下的华北山前平原地下水水位变化。结果表明:1994—2015年栾城地下水水位主要受本地气候因子、本地人类活动和上游人类活动三方面影响因子的共同作用,各因子对当地地下水水位回升的贡献率分别为11.7%、-50.9%和-37.4%,对这三方面影响因子起主导作用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栾城降水量、栾城小麦和玉米的种植面积以及上游石家庄市区人口;1994—2015年栾城自然气候变化有利于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恢复,但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仍占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位
华北山前平原
井灌区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主成分-时间序列模型
栾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山前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氮通量与调控
被引量:
15
1
作者
胡春胜
董文旭
张玉铭
程一松
李晓欣
杨莉琳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97-1003,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XX2-YW-Q02-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DFG(中德)合作与交流项目资助
文摘
针对华北太行山前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研究农田常规施肥[400 kg(N).hm-2.a-1]条件下作物氮素吸收与损失通量过程,并根据各氮素输出通量特征开展管理调控。研究结果表明,全年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系统氮输入总量为561-580 kg(N).hm-2,输出量468-494 kg(N).hm-2,两季作物总盈余86-93 kg(N).hm-2,其中有机氮为24-36 kg.hm-2。氨挥发和NO3--N淋溶损失是该区域农田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氮肥利用率低的重要原因。平均每年因氨挥发而造成的肥料氮损失量为60 kg(N).hm-2,NO3--N淋溶损失量为47-84kg(N).hm-2,两者占施肥总量的30%。每年因硝化-反硝化过程造成的肥料损失很小,仅为5.0-8.7 kg(N).hm-2。通过施肥后适时灌水、合理调控灌水时间与用量,以及利用秸秆还田与肥料混合施用等管理措施可改善氮素的迁移和转化规律,有效减少氨挥发和NO3--N淋溶损失,并结合缓/控释肥与精准施肥技术,充分利用土壤本身矿质氮素,可有效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与促进农业持续和谐发展。
关键词
华北山前平原
农田生态系统
小麦-玉米轮作
氮通量
氮素损失
灌溉
施肥
氮肥利用效率
Keywords
Piedmont region of North China Plain
Cropland ecosystem
Wheat/corn crop rotation
Nitrogen flux
Nitrogen loss
Irrigation
Fertilization
Nutrient use efficiency
分类号
S19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山前平原典型井灌区地下水水位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27
2
作者
张婧
马贵宏
高雅
沈彦俊
刘晓英
邹妍
戴茂华
机构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实验室
河北省气候中心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气象局
河北省水文勘测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天津长城滨银汽车金融有限公司
天津师中师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出处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8,84,共9页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D2019503028)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851)。
文摘
为定量评估华北山前平原多因子对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影响,选取华北山前平原典型井灌区石家庄市栾城区为研究区,从水量平衡角度分析了影响该地区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排除主要影响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定量分析了各综合因子对地下水水位回升的贡献率;构建了栾城地下水水位主成分-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多因子影响下的华北山前平原地下水水位变化。结果表明:1994—2015年栾城地下水水位主要受本地气候因子、本地人类活动和上游人类活动三方面影响因子的共同作用,各因子对当地地下水水位回升的贡献率分别为11.7%、-50.9%和-37.4%,对这三方面影响因子起主导作用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栾城降水量、栾城小麦和玉米的种植面积以及上游石家庄市区人口;1994—2015年栾城自然气候变化有利于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恢复,但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仍占主导作用。
关键词
地下水水位
华北山前平原
井灌区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主成分-时间序列模型
栾城
Keywords
groundwater level
piedmont plain of North China
well irrigation area
climate change
human activities
principal component-time series model
Luancheng
分类号
P641.8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华北山前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氮通量与调控
胡春胜
董文旭
张玉铭
程一松
李晓欣
杨莉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华北山前平原典型井灌区地下水水位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张婧
马贵宏
高雅
沈彦俊
刘晓英
邹妍
戴茂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