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低平原区高产油葵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积铭 李锴雯 +2 位作者 李和平 张玉兰 李爱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46-47,69,共3页
[目的]筛选适宜华北低平原区独特气候特点和种植模式的油葵品种。[方法]通过对引进的新葵10号、S698、S567、新葵22号、新葵20号、S998、S667、S672 8个油葵新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抗性和经济性状的比较,分析鉴定各品种的适应性... [目的]筛选适宜华北低平原区独特气候特点和种植模式的油葵品种。[方法]通过对引进的新葵10号、S698、S567、新葵22号、新葵20号、S998、S667、S672 8个油葵新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抗性和经济性状的比较,分析鉴定各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和经济性状。[结果]在参试的8个油葵新品种中,S567和新葵22号综合性状好,增产潜力大,稳产性较好,全生育期较短,经济效益显著,适于在华北低平原区推广种植。[结论]该研究为华北低平原区油葵生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低平原区 油葵 品种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调水对华北低平原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影响——以河北省南皮县为例 被引量:19
2
作者 孔晓乐 王仕琴 +1 位作者 刘丙霞 孙宏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35-1144,共10页
华北低平原区有着巨大的粮食增产潜力,同时也是粮食生产和农业水资源矛盾突出的地区。外来调水与浅层微咸水的联合利用是解决区域水资源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将引起区域水循环和水环境的改变。为明确外来调水对华北低平原区地表水... 华北低平原区有着巨大的粮食增产潜力,同时也是粮食生产和农业水资源矛盾突出的地区。外来调水与浅层微咸水的联合利用是解决区域水资源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将引起区域水循环和水环境的改变。为明确外来调水对华北低平原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在华北低平原区河北省南皮县域内对调水后不同季节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调查和采样,利用水文地球化学和氢氧(d^2H、d^(18)O)稳定同位素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外来调水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及其水化学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1月至翌年7月,受蒸发作用的影响,地表水电导率(EC)和钠吸附比(SAR)增加,d2H、d18O同位素不断富集;由于地表水和周围土壤的交换吸附作用使其水化学类型向Na^+、Cl^-和SO_4^(2-)增加、HCO_3^-减少的咸水转变。调水改变了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11月至翌年3月,沟渠附近浅层地下水受外来调水直接或者灌溉补给,使得3月浅层地下水EC降低,埋深变浅,部分采样点分布在外来调水的SAR-EC区域。受调水影响,3月沟渠附近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Na·Mg·Ca-Cl·SO_4、Na·Mg-Cl·SO_4·HCO_3、Na·Mg-SO_4·Cl·HCO_3等,是11月调水(Na·Mg·CaSO_4·HCO_3·Cl)和浅层地下水(Na·Mg-Cl·SO_4)的过渡类型。3月至7月浅层地下水补给沟渠水,地下水埋深变深,7月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与3月相似。调水可以季节性地改善区域内沟渠水及其附近的浅层地下水水质,而对深层地下水和坑塘水的水质无改善作用。调水对沟渠水水质的改善体现在调水季节,对浅层地下水水质的改善存在滞后性,2014年11月调水之后,2015年3月浅层地下水的水质得到改善。因此,采用调水和浅层地下水、坑塘水混合灌溉,对合理开发利用区域咸淡水资源以及深层地下水压采,恢复地下水位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 水化学特征 水质 地表水-地下水转化 华北低平原区 南皮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