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参数方差函数模型的核与最小二乘估计
1
作者 朱仲义 李朝晖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5期148-154,共7页
介绍具有随机设计的一类半参数方差函数模型.对模型的非参数成份构造了核估计,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成份,最后证明了估计的若干渐近性质(例如,相合性,渐近正态性等).从而进一步推广和发展了Müler和Zhao的结果.
关键词 核估计 最小二乘估计 参数模型 方差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方差函数模型在滑坡、泥石流沟分布识别中的应用——以四川洪溪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从容 汪明 刘凯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7-52,共6页
快速、精确地识别地震后滑坡、泥石流沟的空间分布与覆盖范围,对于认识滑坡、泥石流灾害机理和震后灾区治理至关重要。目前提取滑坡、泥石流沟分布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光谱信息与纹理信息,人为因素影响大,训练过程繁琐。该文提出一种基于... 快速、精确地识别地震后滑坡、泥石流沟的空间分布与覆盖范围,对于认识滑坡、泥石流灾害机理和震后灾区治理至关重要。目前提取滑坡、泥石流沟分布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光谱信息与纹理信息,人为因素影响大,训练过程繁琐。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半方差函数(semi-variance)模型与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实现少光谱信息、无训练样本条件下自动提取滑坡、泥石流沟的方法。以汶川重灾区四川省平武县洪溪河流域为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滑坡以裸土、岩石出露为主,且具有数字高程模型(DEM)地形信息的情况下,该方法可以很好地识别典型滑坡与泥石流沟,并能勾画其边界范围;研究区内48.21%的滑坡与泥石流沟覆盖面积得以正确识别,特大型滑坡与大型滑坡识别数量比例分别为100%与80%,泥石流沟识别数量比例为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泥石流沟 方差函数(semi-variance)模型 空间结构信息 灾害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半方差函数进行裂缝数据空间分布模式研究
3
作者 许建东 Robert D.Jacobi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9-99,共1页
本文利用半方差函数对美国纽约州西部地区9个野外观测点实测的裂缝数据进行了空间分布模式研究。野外最长测线达36m。通过半方差的计算可确定裂缝间距和裂缝长度随空间位置的变化。为此目的,我们编制了FORTRAN程序,对从野外测线所获得... 本文利用半方差函数对美国纽约州西部地区9个野外观测点实测的裂缝数据进行了空间分布模式研究。野外最长测线达36m。通过半方差的计算可确定裂缝间距和裂缝长度随空间位置的变化。为此目的,我们编制了FORTRAN程序,对从野外测线所获得的裂缝数据进行了整理。我们发现,实验计算的半方差,其空间分布模式可以用5种数学模型来描述,即线性模型、球体模型、反球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差函数 裂缝数据 空间分布模式 数学模型 球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质土壤持水特性空间变异特征传递函数模型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改改 张玉龙 虞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6-369,共4页
为探讨土壤持水特性的空间变异特征,采用Vereecken和Campbell模型预测辽宁西部风沙土的田间持水量(θ60 cm)和萎蔫含水量(θ15 000 cm),并借助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预测其空间变异,结果表明:两个模型预测θ60 cm的精确度均低于θ15 ... 为探讨土壤持水特性的空间变异特征,采用Vereecken和Campbell模型预测辽宁西部风沙土的田间持水量(θ60 cm)和萎蔫含水量(θ15 000 cm),并借助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预测其空间变异,结果表明:两个模型预测θ60 cm的精确度均低于θ15 000 cm;Vereecken模型的精确度高于Campbell模型.Vereecken模型预测的20 cm^40 cmθ60 cm和θ1 5000 cm半方差模型参数和分形维数较Campbell模型更接近于实测数据,但无法描述0 cm^20 cm的空间结构;因此,Vereecken模型可预测砂质土壤20 cm^40 cmθ60 cm、θ15 000 cm及其空间变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传递函数 风沙土 田间持水量 萎蔫含水量 Vereecken模型 Campbell模型 方差函数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性的随机模拟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奇勇 杨劲松 +2 位作者 姚荣江 黄标 孙维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4-329,共6页
有机质是土壤重要的肥力特征,研究盐渍土改良区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可为土壤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以山东省禹城市盐渍土改良区典型地块耕地土壤有机质为研究对象,在全面野外调查和室内化验分析以获得大量的土壤有机质相关信息... 有机质是土壤重要的肥力特征,研究盐渍土改良区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可为土壤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以山东省禹城市盐渍土改良区典型地块耕地土壤有机质为研究对象,在全面野外调查和室内化验分析以获得大量的土壤有机质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有机质进行了序贯高斯模拟各次实现(SGSV)、序贯高斯模拟平均实现(SGSA)和ordinary Kriging插值(OK),并将SGSV、SGSA、OK与实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参数、变异函数、空间分布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OK、SGSA改变了有机质数据的空间结构,具有"平滑"效应,SGSA在消除平滑影响方面优于Kriging插值;SGSV具有与实测数据相同的空间自相关结构,对预测点的模拟值具有不确定性,为揭示研究区域土壤有机质的空间结构特征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对盐渍土改良区土壤有机质空间不确定性的风险研究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模型 空间变异测量 土壤 有机质 方差函数 克里格 随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 被引量:23
6
作者 薛志婧 马露莎 +1 位作者 安韶山 王万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917-2925,共9页
通过对上黄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114个样点的采样分析,结合地统计学原理对小流域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变异程度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除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变异程度较弱外,其余两层均属于中等强度变异。并呈现东部天然... 通过对上黄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114个样点的采样分析,结合地统计学原理对小流域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变异程度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除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变异程度较弱外,其余两层均属于中等强度变异。并呈现东部天然草地分布区与中部带状灌丛林地分布区空间变异程度较强的分布特点。不同土层深度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存在明显差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有机碳密度则表现为10—30cm最高,30—60cm其次,0—10cm最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有机碳密度表现为:天然草地>果园>灌丛林地>河滩、河台地>撂荒地>人工草地>耕地。以土地利用方式为基本单元,对上黄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储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上黄小流域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46527.12t,其中,灌丛林地(22052.81t)和天然草地(14573.14t)的储量最高,占总储量的78.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密度 土壤碳储量 土地利用方式 方差函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三峡库区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梅 刘洪斌 武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00-103,共4页
对重庆三峡库区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异性研究结果表明,Hg和Cr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拟合得到Hg与Cr的半方差函数模型分别为幂函数和球状模型,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采用Kriging内插法对未测点重金属进行最优估计,所绘制的Kri... 对重庆三峡库区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异性研究结果表明,Hg和Cr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拟合得到Hg与Cr的半方差函数模型分别为幂函数和球状模型,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采用Kriging内插法对未测点重金属进行最优估计,所绘制的Kriging插值图反映了该区耕地土壤重金属Hg和Cr的空间变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空间变异 方差函数模型 克里格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nte Carlo EM梯度法在MATLAB中的实现
8
作者 王紫虹 黄沛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4-27,共4页
文章使用空间广义线性混合模型为连续空间非正态变量建模,在MATLAB中实现模型参数估计的MCEMG算法,即结合Monte Carlo样本的EM梯度法,求解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及采样点随机效应的最小均方误估计。在GS+中进行随机效应的普通克里格插值,... 文章使用空间广义线性混合模型为连续空间非正态变量建模,在MATLAB中实现模型参数估计的MCEMG算法,即结合Monte Carlo样本的EM梯度法,求解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及采样点随机效应的最小均方误估计。在GS+中进行随机效应的普通克里格插值,并最终对非采样点响应变量进行预测。模拟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参数估计与真实值较接近,响应变量预测结果能反应真实数据总体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线性混合模型 EM梯度法 Metropolis-Hasting算法 普通克里格插值法 方差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维数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9
作者 李 朱金兆 朱清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1-78,共8页
分形理论作为描述自然界和非线性系统中不光滑和不规则几何形体的有效工具 ,如何将其应用到林学与水土保持等学科中去 ,是目前学术界正在研究的热点问题 .为此 ,该文在对分形理论进行概述的基础上 ,列举了描述分形维数的一般形式及计算... 分形理论作为描述自然界和非线性系统中不光滑和不规则几何形体的有效工具 ,如何将其应用到林学与水土保持等学科中去 ,是目前学术界正在研究的热点问题 .为此 ,该文在对分形理论进行概述的基础上 ,列举了描述分形维数的一般形式及计算分形维数的主要方法 ,包括标尺法、半方差法、PSD法 ,以及根据测度关系、相关函数、分布函数等方法求分维 .对每一种方法的含义、基本模型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计算方法 数学模型 几何形体 林学 水土保持 标尺法 方差 PSD法 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流县不同地形条件下Cu、Zn的空间变异特征
10
作者 郭其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6期8976-8978,8993,共4页
以双流县耕地为例,通过常规统计分析、正态分布检验,并且利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不同地形条件下耕地土壤重金属Cu、Zn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地形条件下耕地土壤2种元素含量均值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2-1... 以双流县耕地为例,通过常规统计分析、正态分布检验,并且利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不同地形条件下耕地土壤重金属Cu、Zn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地形条件下耕地土壤2种元素含量均值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2-1995),土壤Cu、Zn含量服从正态分布;以半变异函数为主要工具,通过GS+软件对Cu、Zn拟合得到Cu与Zn的半方差函数模型,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采用Kriging内插法对未测点重金属进行最优估计,所绘制的Kriging插值图能较好地反映该区耕地土壤重金属Cu和Zn的空间变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差函数模型 克里格插值 空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