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SPSS软件计算鼠疫菌半数致死量(LD_(50)) 被引量:43
1
作者 熊浩明 魏柏青 +6 位作者 魏荣杰 杨宁海 祁美英 靳娟 金泳 何建 代瑞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27-1130,共4页
目的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鼠疫菌半数致死量(LD50)的计算。方法将鼠疫菌测毒数据输入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结果用SPSS 21.0进行秩和检验得出SPSS 21.0计算鼠疫菌LD50与改良寇氏法计算鼠疫菌LD50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SPSS 21.... 目的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鼠疫菌半数致死量(LD50)的计算。方法将鼠疫菌测毒数据输入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结果用SPSS 21.0进行秩和检验得出SPSS 21.0计算鼠疫菌LD50与改良寇氏法计算鼠疫菌LD50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SPSS 21.0计算鼠疫菌LD50的方法,可同时计算出LD50的95%置信区间(CI)和接种菌量的95%置信区间(CI)。结论 SPSS 21.0软件可用于鼠疫菌半数致死量(LD50)的计算,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直观和方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毒力 半数致死量(ld_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的SAS程序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保华 董向丽 +3 位作者 孙显明 赵川德 才秀华 孙立宁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69-274,共6页
基于Bliss概率单位法,编写了用于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的SAS程序(LD50-SAS)。该程序直接应用原始试验数据,调用SAS系统提供的内部函数,计算LD50及其置信区间,免去了查几率值表、权重系数表等繁琐过程。经验证:该程序效率高、计算速度快... 基于Bliss概率单位法,编写了用于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的SAS程序(LD50-SAS)。该程序直接应用原始试验数据,调用SAS系统提供的内部函数,计算LD50及其置信区间,免去了查几率值表、权重系数表等繁琐过程。经验证:该程序效率高、计算速度快、结果精确可靠,是计算LD50及相关参数的可靠程序。程序以文本形式保存和运行,代码透明度高,易于检查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S程序 半数致死量(ld50) 检查 保存 经验 验证 直接 调用 计算速度 程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楝素腹腔注射对小白鼠半数致死量(LD_(50))的测定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先福 张树方 +3 位作者 齐守军 史夏云 李娟 杨瑞琳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4年第3期12-13,共2页
用寇氏 (k rber)法测定了川楝素腹腔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 (LD50 )。取 90只小鼠 ,雌雄各半 ,体重 (2 5± 2 )g。以 10 %丙二醇生理盐水为溶媒 ,按序贯法测出川楝素腹腔注射小鼠 10 0 %致死率 ;将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组间剂量比... 用寇氏 (k rber)法测定了川楝素腹腔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 (LD50 )。取 90只小鼠 ,雌雄各半 ,体重 (2 5± 2 )g。以 10 %丙二醇生理盐水为溶媒 ,按序贯法测出川楝素腹腔注射小鼠 10 0 %致死率 ;将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组间剂量比设定为 1 2 ,染毒测定其LD50 。结果川楝素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 为 13 84mg/kg ,95 %可信限为 12 46~ 15 3 7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楝素 腹腔注射 小白鼠 致死量 ld50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注射剂半数致死量(LD_(50))的测定
4
作者 郭慧琳 贺奋义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1年第4期55-56,共2页
用体重18~22g的昆明小白鼠70只,♀♂各半,采用改良寇氏法腹腔注射昆明小白鼠测定复方注射剂的LD_(50),结果LD_(50)为5260.17mg/kg。LD_(50)的95%平均可信限为5 382.7±650.95,根据中药毒性分级标准可以确定为实际无毒。
关键词 复方注射剂 半数致死量(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雀嘴茶半数致死量及病理学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李菊 胡炜彦 +1 位作者 王欣 张荣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B05期79-80,86,共3页
观察了云南广泛使用的雀嘴茶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及病理变化,为雀嘴茶使用安全性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以一定浓度不同体积的提取物给小鼠灌胃给药,连续观察小鼠行为活动、毒性反应程度、及死亡情况等指标,并及时对小白鼠进行病... 观察了云南广泛使用的雀嘴茶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及病理变化,为雀嘴茶使用安全性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以一定浓度不同体积的提取物给小鼠灌胃给药,连续观察小鼠行为活动、毒性反应程度、及死亡情况等指标,并及时对小白鼠进行病理切片观察,以获得初步毒性、病理资料。结果显示雀嘴茶半数致死量LD50为39.9g/kg,说明市售用于保健作用的雀嘴茶有一定的毒性,病理切片也说明其对胃肠道、心、肝、脑等多个脏器都有一定的病理损伤,长期使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应该慎重使用,甚至是禁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雀嘴茶 小鼠 半数致死量ld50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生物工程发酵茶的LD_(50)测定和微核试验 被引量:8
6
作者 林新坚 吴胜 +1 位作者 郑力 陈济琛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28,共1页
本文结果表明LD50 为 76 79% ,95 %可信限为15 5 7~ 18 13g/kg ,毒性分级为无毒。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分别为 2 3‰ ,1 9‰和 1 5‰均在正常范围内。因此 ,可认为灵芝发酵茶在人正常饮用量下对人体安全 ,也没有致突作用。
关键词 灵芝 灵芝发酵荷 半数致死量 微核 小鼠 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Horn’s法LD_(50)试验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小玉 徐力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54-557,共4页
目的 :探索LD50 计算方法新思路。方法 :以 4组动物的死亡数和给药剂量作为输入量 ,用神经网络计算LD50 ,并对神经网络的隐层节点数进行选择 ,以提高计算精度。结果 :对急性毒作用带较宽的化学物质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计算其LD50 ,... 目的 :探索LD50 计算方法新思路。方法 :以 4组动物的死亡数和给药剂量作为输入量 ,用神经网络计算LD50 ,并对神经网络的隐层节点数进行选择 ,以提高计算精度。结果 :对急性毒作用带较宽的化学物质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计算其LD50 ,能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 ,且节省人力和动物。结论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计算结果可以对Horn’s法LD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Horn’s法 ld50试验 应用 半数致死剂量 隐层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石酸泰万菌素注射小鼠后LD_(50)的测定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海涵 王思怡 +2 位作者 唐华侨 胥世洪 房春林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第7期31-33,共3页
为了考察酒石酸泰万菌素注射给药的毒性,笔者采用改良寇氏法,按照农业农村部新兽药一般毒性实验技术要求进行了酒石酸泰万菌素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发现通过腹腔注射酒石酸泰万菌素后,小鼠的LD_(50)为734.85 mg/kg体重,LD_(50)的95%可信... 为了考察酒石酸泰万菌素注射给药的毒性,笔者采用改良寇氏法,按照农业农村部新兽药一般毒性实验技术要求进行了酒石酸泰万菌素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发现通过腹腔注射酒石酸泰万菌素后,小鼠的LD_(50)为734.85 mg/kg体重,LD_(50)的95%可信限为478.63~1 128.23 mg/kg体重。由此,可以判定该药为低毒物质,但注射给药仍然存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泰万菌素 腹腔注射 小鼠 半数致死量(ld_(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的介孔纳米硅材料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席晨 王周华 +1 位作者 梁金强 黄芝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44-1448,共5页
目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esoporoussilicananoparticles,MSN)是一种新型、潜在的药物纳米载体。为探索其可能存在的毒性,本研究采用小鼠进行急性毒性研究,分析毒性与材料粒径的关系。方法使用上下法主试验,经静脉注射途径将3种... 目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esoporoussilicananoparticles,MSN)是一种新型、潜在的药物纳米载体。为探索其可能存在的毒性,本研究采用小鼠进行急性毒性研究,分析毒性与材料粒径的关系。方法使用上下法主试验,经静脉注射途径将3种不同粒径(80、200、1000nm)及二氧化硅粉(20nm)分别给予小鼠,观察动物的毒性反应,存活动物观察14d,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观察期结束后,取血进行血生化检测,并对其进行大体解剖,摘取心、肝、脾、肺、肾和大脑,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制片及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MSNs对小鼠有明显的急性毒性,20、80、200、1000nm给予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范围分别为:(26.3~32.8)、(100~125)、(304.7~381)、(80~100)mg·kg^-1;即毒性大小为20nm〉1000nm〉80nm〉200nm。结论MSNs会对小鼠造成急性毒性,并且毒性强弱与其粒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粒径 小鼠 静脉注射 急性 毒性 半数致死量(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毒热清及其微乳制剂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棋文 李剑勇 +5 位作者 牛建荣 周旭正 张继瑜 魏小娟 杨亚军 赵兴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5912-15914,共3页
[目的]为评价炎毒热清(AEE)及其微乳制剂(AEE-ME)的安全性和抑菌活性。[方法]用灌胃法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及其95%可信区间;采用杯碟法研究抑菌作用。[结果]AEE经小鼠口服LD50为10.937 g/kg,95%... [目的]为评价炎毒热清(AEE)及其微乳制剂(AEE-ME)的安全性和抑菌活性。[方法]用灌胃法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及其95%可信区间;采用杯碟法研究抑菌作用。[结果]AEE经小鼠口服LD50为10.937 g/kg,95%可信区间为9.309-12.850 g/kg;AEE-ME经小鼠口服LD50为5.357 g/kg,95%可信区间为4.388-6.566 g/kg。AEE对猪大肠杆菌O149、金黄色葡萄球菌、鸡白痢沙门氏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10.00、20.00、20.00、10.00 mg/ml;AEE-ME对上述4种菌的MIC依次为5.00、10.00、5.00、5.00 mg/ml,对绿脓杆菌的MIC为20.00 mg/ml。[结论]AEE属实际无毒性物质,AEE-ME为低毒性物质,二者均有抑菌活性且AEE-ME抑菌作用强于A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毒热清 微乳 半数致死量(ld50)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不同毒力基因型志贺菌致病力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郗宁 韩俭 吴玲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检测2007年兰州市分离的不同毒力基因型志贺菌株致病力情况,探讨毒力基因型与致病力的关系。方法选用不同毒力基因型的志贺菌,以腹腔注射为感染途径,测定其对昆明种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7株不同毒力基因型(分别为virA+ipaH+... 目的检测2007年兰州市分离的不同毒力基因型志贺菌株致病力情况,探讨毒力基因型与致病力的关系。方法选用不同毒力基因型的志贺菌,以腹腔注射为感染途径,测定其对昆明种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7株不同毒力基因型(分别为virA+ipaH+setlA、virA+ial+ipaH+setlA+setlB+sen、virA+setlA、virA+ial+ipaH+setlA+sen、virA+ipaH+setlA+sen、virA+ipaH+setlA+setlB、virA+ial+ipaH+setlA+setlB)志贺菌LD50分别为:1.422×109cfu/mL、6.653×107cfu/mL、6.653×108cfu/mL、1.422×109cfu/mL、1.422×109cfu/mL、6.653×108cfu/mL、3.062×109cfu/mL;结果表明,不同毒力基因型的志贺菌之间存在致病力差异,其中以基因组合为virA+ial+ipaH+setlA+setlB+sen的福氏志贺菌Ⅳ菌株的LD50最小,致病力最强。结论志贺菌的毒力基因型与致病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菌 毒力基因型 致病力 半数致死量(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睾酮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轶 施瀚超 +2 位作者 刘文文 代佳和 徐昆龙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153,共3页
为初步了解甲基睾酮的安全性,用昆明种(系)小鼠进行甲基睾酮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测定绝对致死量(LD100)为4 500.0 mg/kg,最大耐受剂量(LD0)为1 499.7 mg/kg;测定甲基睾酮对昆明种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 879.7 mg/kg,LD50的... 为初步了解甲基睾酮的安全性,用昆明种(系)小鼠进行甲基睾酮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测定绝对致死量(LD100)为4 500.0 mg/kg,最大耐受剂量(LD0)为1 499.7 mg/kg;测定甲基睾酮对昆明种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 879.7 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2 522.3~3 287.6 mg/kg。根据外源性化学物的急性毒性分级标准,甲基睾酮对昆明种小鼠有低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睾酮 小鼠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量(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金砂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实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烈彬 汪鋆植 +4 位作者 石新兰 王雅琴 邹坤 段朝鸿 邓高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39-1840,共2页
关键词 紫金砂 没药烷吉酮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量(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恩氏法与序贯法在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于春 李军 +2 位作者 岑延利 王祺 秦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1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序贯法作为农药急性毒性替代方法的可靠性、可操作性以及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采用序贯法与霍恩氏法分别测定6种农药制剂的急性经口半数致死剂量(LD50)和95%可信区间,比较2种方法获得的急性毒性分级和试验所用动物数量。[结... [目的]探讨序贯法作为农药急性毒性替代方法的可靠性、可操作性以及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采用序贯法与霍恩氏法分别测定6种农药制剂的急性经口半数致死剂量(LD50)和95%可信区间,比较2种方法获得的急性毒性分级和试验所用动物数量。[结果]序贯法测得的LD50与霍恩氏法相近,毒性分级与霍恩氏法均一致;但序贯法试验使用动物数量减少了52.3%。[结论]序贯法测定农药急性经口LD50具有明显优势,用于农药急性经口毒性检测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法 霍恩氏法 半数致死剂量(ld50)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暹罗斗鱼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宁 黄海 +2 位作者 张希 魏赟 巫火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2期11289-11292,共4页
[目的]探讨暹罗斗鱼的发病原因和病害防治方法。[方法]对暹罗斗鱼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并通过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16S rD-NA测序对其鉴定,同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菌株DY001为暹罗斗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的病原菌。经鉴定,确定菌株DY001为嗜水... [目的]探讨暹罗斗鱼的发病原因和病害防治方法。[方法]对暹罗斗鱼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并通过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16S rD-NA测序对其鉴定,同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菌株DY001为暹罗斗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的病原菌。经鉴定,确定菌株DY001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该病原菌对暹罗斗鱼的半致死量(LD50)为0.04×106CFU/g。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对阿奇霉素、奥复星、氟哌酸、复方新诺明、菌必治、甲氧苄啶和氯霉素等抗生素敏感。[结论]嗜水气单胞菌是引起此次暹罗斗鱼发病的病原菌,而药敏试验结果将为其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暹罗斗鱼 嗜水气单胞菌 致死量(ld50)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色素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洁 王华伟 +3 位作者 康肖梦 沈秀 施培基 徐文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9-705,725,共8页
桑色素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肿瘤及抗氧化等作用,本实验中使用上下法主试验,腹腔注射给予ICR雌雄小鼠不同剂量的桑色素(230、280、330、390、450、530、630 mg/kg),观察动物的毒性反应,存活动物观察14 d,计算半数致死... 桑色素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肿瘤及抗氧化等作用,本实验中使用上下法主试验,腹腔注射给予ICR雌雄小鼠不同剂量的桑色素(230、280、330、390、450、530、630 mg/kg),观察动物的毒性反应,存活动物观察14 d,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观察期结束后,通过体重、外周血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来衡量桑色素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发现,高剂量桑色素对小鼠有一定的急性毒性,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LD50为463.24 mg/kg,并且毒性强弱与给药剂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桑色素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量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株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勇 左家坤 +4 位作者 王凯民 张瑶 李思言 韩先干 孙学强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4期59-65,共7页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引起禽出血性败血症,又称为禽巴氏杆菌病、禽霍乱,发病快,死亡率高。为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致病机制研究及临床防治提供支持,通过PCR鉴定、耐药性分析、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试验以及半数致死量(LD_(50))测定,对4株临床...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引起禽出血性败血症,又称为禽巴氏杆菌病、禽霍乱,发病快,死亡率高。为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致病机制研究及临床防治提供支持,通过PCR鉴定、耐药性分析、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试验以及半数致死量(LD_(50))测定,对4株临床分离的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m01、Pm03、1801及1803)进行了相关生物学特性分析。PCR鉴定结果显示,4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均为荚膜血清A型,均含有pfhA、exBDtonB、nanB、oma87、ompH、hgbB、hgbA、sodC、sodA 9种毒力基因,不含有toxA、nanH、ptfA 3种毒力基因;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4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和氨苄西林等7种抗生素表现出全部或部分耐药;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试验结果显示,Pm01菌株能形成极强的生物被膜,而Pm03、1801以及1803菌株几乎不能形成生物被膜;LD_(50)测定结果显示,4菌株LD_(50)分别为1.33×10^(1)、2.74×10^(2)、4.22和4.22 CFU。结果表明,4株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含有多种毒力基因,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其毒力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不完全相关,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本研究为禽巴氏杆菌病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耐药性分析 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试验 半数致死量(ld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动物脑膜炎粪肠球菌人工感染小鼠脑部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慧 王蒙蒙 +5 位作者 李傲寒 高静雯 高健鹏 张华雷 张莉 齐亚银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4-39,共6页
为了构建粪肠球菌人工感染小鼠脑部损伤模型,以清洁级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将实验室保存的致羔羊脑膜炎粪肠球菌进行复苏,用寇氏法测定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并以LD50剂量、1/2 LD50的剂量、2/3 LD50剂量感染小鼠,观察临床症状,选择2、4... 为了构建粪肠球菌人工感染小鼠脑部损伤模型,以清洁级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将实验室保存的致羔羊脑膜炎粪肠球菌进行复苏,用寇氏法测定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并以LD50剂量、1/2 LD50的剂量、2/3 LD50剂量感染小鼠,观察临床症状,选择2、4、8、12、24、36、48、60、72、84 h共10个时间点,无菌取其脑部、内脏组织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并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粪肠球菌的LD50为7.59×10^8CFU;感染小鼠后,其致死率1/2 LD50剂量组为3.7%,小于2/3 LD50剂量组的13.0%;1/2 LD50剂量组脑组织开始出现病理变化是在感染后12 h,晚于2/3 LD50剂量组(6 h),病理变化与后者相比较轻。结果表明,选择以2/3 LD50剂量为小鼠感染模型的最佳剂量。该动物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粪肠球菌感染小鼠导致脑炎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半数致死量(ld50) 感染模型 脑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钱子对雏鸡的急性毒性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学艳 龙塔 刘开永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9-130,共2页
为研究马钱子对雏鸡的急性毒性作用,以不同剂量的马钱子煎剂对雏鸡进行灌胃给药,观察7 d内雏鸡的临床症状及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测定雏鸡灌胃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结果表明,1.8 g/kg剂量组的雏鸡只是出现精神沉郁症状,而其他剂量组的雏... 为研究马钱子对雏鸡的急性毒性作用,以不同剂量的马钱子煎剂对雏鸡进行灌胃给药,观察7 d内雏鸡的临床症状及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测定雏鸡灌胃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结果表明,1.8 g/kg剂量组的雏鸡只是出现精神沉郁症状,而其他剂量组的雏鸡均出现运动失调,震颤,颈项强直症状,甚至死亡。马钱子最高剂量组(5.3 g/kg)雏鸡死亡率达到100%,次高剂量组(4 g/kg)雏鸡死亡率为50%。马钱子对雏鸡灌胃给药的LD50为3.6 g/kg,其95%置信范围为3.1~4.2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 雏鸡 急性毒性作用 acute toxicity 高剂量 灌胃给药 临床症状 死亡率 半数致死剂量 组织病理学 运动失调 颈项强直 不同剂量 ld50 震颤 结果 煎剂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类多甲氧基黄酮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风华 王艺蓓 +3 位作者 杜宇忠 苏洁 吕圭源 俞静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57,I0021-I0027,共1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柑橘类多甲氧基黄酮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分别给予氯化钠溶液和多甲氧基黄酮灌胃给药后,观察小鼠的活动、饮食、饮水、体质量、死亡等情况,用加权回归法(weighted regression method,Bliss)计算半数致死量(median l...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柑橘类多甲氧基黄酮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分别给予氯化钠溶液和多甲氧基黄酮灌胃给药后,观察小鼠的活动、饮食、饮水、体质量、死亡等情况,用加权回归法(weighted regression method,Bliss)计算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_(50))及95%置信区间。结果多甲氧基黄酮对小鼠的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多甲氧基黄酮对存活小鼠饮食、饮水及体质量无明显影响。通过Bliss法计算得多甲氧基黄酮的LD_(50)为3.561 g/kg,表现出一定的毒性,LD_(50)的95%置信区间为2.258~6.451 g/kg;回归方程为Y(Probit)=-1.034+1.874 lgD。结论多甲氧基黄酮具有一定的毒性,且脏器指数与病理观察显示毒性主要表现在血液血管方面,主要作用在肝、脾和肾脏,其毒性与给药剂量相关,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类 多甲氧基黄酮 小鼠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量(ld_(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