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播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光温因子与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1
作者 宋丰萍 蒙祖庆 +1 位作者 窦胜玮 刘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87-993,共7页
西藏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匮乏。为探讨西藏春播条件下半冬性甘蓝型油菜的温光特性,提高其在高原春播区的利用价值,以18个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春播条件下光温因子与半冬性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农艺性状的... 西藏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匮乏。为探讨西藏春播条件下半冬性甘蓝型油菜的温光特性,提高其在高原春播区的利用价值,以18个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春播条件下光温因子与半冬性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典型相关性。结果表明:春播区光温因子与半冬性甘蓝型油菜的产量及农艺性状均有显著典型相关关系,不同生育时期起主导作用的光温因子不同:营养生长期光温因子与分枝性状典型相关,影响分枝数的主要光温因子是营养生长期的积温;蕾花期光温因子与主茎、分枝性状典型相关,影响主花序和主茎生长的主要光温因子是蕾花期累计日极端温差和总日照时数;角果成熟期光温因子与主茎、分枝、产量性状显著相关,影响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的主要光温因子是角果成熟期累计日极端温差;角果期较长日照总时数可降低有效分枝高度,促进主花序伸长及单株产量的提高。西藏半冬性甘蓝型油菜的引种及新品种选育中,在早熟和"双低"特性的基础上应重点选育适应光照充足,能够忍耐极端温差的品种。农艺性状的选择应注重主花序长、二次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和千粒重等具有较大潜力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播 半冬性甘蓝型油菜 农艺性状 产量 光温因子 典型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春播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光温特性的因子分析
2
作者 宋丰萍 蒙祖庆 罗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1-488,共8页
为西藏高寒春油菜生产区的育种和引种提供光温特性方面的理论参考,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18个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的营养生长期、蕾花期和角果成熟期的光温因子,评价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在西藏春播条件下的光温特性。结果表明:3个公因子... 为西藏高寒春油菜生产区的育种和引种提供光温特性方面的理论参考,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18个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的营养生长期、蕾花期和角果成熟期的光温因子,评价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在西藏春播条件下的光温特性。结果表明:3个公因子(营养生长期光温因子、蕾花期光温因子、角果期光温因子)对变异的方差累计贡献率达100%,能真实反映9个光温指标及其相互关系。全生育期中,营养生长期光温因子对半冬性甘蓝型油菜生长影响较大,其次是蕾花期。与西藏相邻地域品种表现光温钝感,反之表现光温敏感。t检验结果表明,光温敏感型油菜品种表现较强势的营养个体和较长的生育期,而产量性状差异不显著。说明在西藏春播区选择光温钝感型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能够兼顾早熟和高产的育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播 半冬性甘蓝型油菜 光温特性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双9号油菜在洞庭湖区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朱传霞 杨连勇 李兵 《中国种业》 2011年第S1期86-87,共2页
中双9号(原代号93256)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用"中油821/84004//中双4号"的杂交后代,经小孢子培养和染色体加倍后,定向选择育成的具有优质、高产,高抗菌核病、病毒病,高抗倒伏,高含油量、高蛋白质含量、低芥酸和... 中双9号(原代号93256)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用"中油821/84004//中双4号"的杂交后代,经小孢子培养和染色体加倍后,定向选择育成的具有优质、高产,高抗菌核病、病毒病,高抗倒伏,高含油量、高蛋白质含量、低芥酸和低硫甙双低品质等突出特点的油菜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半冬性甘蓝型油菜 病毒病 小孢子培养 油菜新品种 染色体加倍 抗菌核病 突出特点 直播田 高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 高油 优质多抗 杂交油菜新品种“中油6303”
4
作者 李中直 《农村百事通》 2005年第17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油菜新品种 优质多抗 特征特性 半冬性甘蓝型油菜 长江中下游地区 含硼量 施硼肥 区域试验 高产示范 底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