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施氮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苑学霞 林先贵 +4 位作者 褚海燕 尹睿 张华勇 胡君利 朱建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3,共6页
利用中国唯一的无锡FACE(Free-air CO2 enrichment,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升高)平台,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β-葡糖苷酶、转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β-氨基葡糖苷酶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氮肥处理下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某些土壤酶活... 利用中国唯一的无锡FACE(Free-air CO2 enrichment,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升高)平台,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β-葡糖苷酶、转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β-氨基葡糖苷酶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氮肥处理下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某些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在低氮施肥处理中,大气CO2浓度升高显著降低β-葡糖苷酶活性,但是在高氮施肥处理下,大气CO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β-葡糖苷酶活性。在低氮和常氮施肥处理中大气CO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了土壤脲酶活性,但在高氮水平下影响不显著。在低氮、常氮施肥处理中,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没有影响,而在高氮施肥处理中显著增强了土壤中磷酸酶活性。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转化酶活性和β-氨基葡糖苷酶的活性有增加趋势,但影响不显著。研究还发现,在不同的CO2浓度下,土壤酶活性对不同氮肥处理的响应也不同。在正常CO2浓度下,土壤中β-葡糖苷酶活性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而在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却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高氮施肥显著增加了转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而在正常CO2浓度下,影响不显著。在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氮肥处理对脲酶活性的影响不大,但在正常CO2浓度下,脲酶活性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对β-氨基葡糖苷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o2浓度升高 土壤酶活性 氮肥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根际土壤甲烷氧化细菌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严陈 许静 +4 位作者 钟文辉 林毅 林先贵 朱建国 贾仲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81-1888,共8页
甲烷氧化细菌是目前已知的稻田甲烷氧化唯一生物,在减少稻田甲烷排放、降低大气甲烷浓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中国稻/麦轮作FACE(Free Air Carbon-dioxide Enrichment)试验平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下,... 甲烷氧化细菌是目前已知的稻田甲烷氧化唯一生物,在减少稻田甲烷排放、降低大气甲烷浓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中国稻/麦轮作FACE(Free Air Carbon-dioxide Enrichment)试验平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下,典型水稻生长期根际土壤甲烷氧化细菌数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不同施肥处理(高氮HN和常氮LN)的响应。2009和2010连续2a的观测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促进了2009年秧苗期和分蘖期,2010年秧苗期、拔节期和灌浆期甲烷氧化细菌的生长;并可能对2010年常氮条件下成熟期甲烷氧化细菌产生了较显著(P<0.1)抑制;进一步针对甲烷氧化细菌主要类群的分析表明,高氮条件下大气CO2浓度升高提高了稻田根际土壤中Ⅰ型甲烷氧化细菌的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o2浓度升高 稻田 根际 甲烷氧化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中小麦秸秆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苑学霞 林先贵 +2 位作者 尹睿 褚海燕 张华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2-246,共5页
利用在江苏无锡运行的农田开放式空气C O2浓度升高(FA C E)系统平台,研究了FA C E条件对稻田中小麦秸秆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 O2浓度升高对秸秆的分解与土壤中氮肥的施用有关。在常规氮肥施用处理中大气C O2浓度升高显著降低小麦... 利用在江苏无锡运行的农田开放式空气C O2浓度升高(FA C E)系统平台,研究了FA C E条件对稻田中小麦秸秆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 O2浓度升高对秸秆的分解与土壤中氮肥的施用有关。在常规氮肥施用处理中大气C O2浓度升高显著降低小麦秸秆分解速率,而在高氮施肥处理中FA C E对秸秆分解没有显著影响;在常氮施肥处理中,大气C O2浓度升高显著降低秸秆中含碳物质的分解,而在高氮施肥处理中,大气C O2浓度升高的影响不显著;不论是在高氮还是常氮施肥处理中,大气C O2浓度升高对秸秆中含氮物质的分解没有显著影响;大气C O2浓度升高有增加土壤中脱氢酶活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o2浓度升高 秸秆分解 氮肥处理 脱氢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氮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亮 朱建国 +2 位作者 曾青 谢祖彬 刘钢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4-351,共8页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浓度不断升高的CO2对C3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十分显著。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增强,C同化产物增多,C、N代谢的平衡受到影响,植株N代谢发生变化。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其N...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浓度不断升高的CO2对C3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十分显著。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增强,C同化产物增多,C、N代谢的平衡受到影响,植株N代谢发生变化。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其N素营养状况的变化必然引起人类食物品质的改变,近年来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气室条件的研究结果,从水稻N吸收和N积累量、N浓度、N代谢相关酶、不同形态的N(主要是蛋白氮)、C/N比、根系含N分泌物以及N与光合适应的关系等方面,重点收集和整理开放式空气中CO2浓度升高(FACE,Free Air Carbon-dioxide Enrichment)条件下水稻对N素的吸收、分配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有待进一步深入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o2浓度升高 水稻 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任思荣 朱建国 +3 位作者 李辉信 王小治 谢祖彬 曾青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82-986,共5页
利用中国的稻/麦轮作FACE(Free Air Carbon-dioxide Enrichment)平台技术,应用DTPA浸提土壤的方法,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田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影响。位于扬州的中国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FACE试验平台于2004年6月开始运行,设有FAC... 利用中国的稻/麦轮作FACE(Free Air Carbon-dioxide Enrichment)平台技术,应用DTPA浸提土壤的方法,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田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影响。位于扬州的中国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FACE试验平台于2004年6月开始运行,设有FACE圈(高CO2圈)与Ambient圈(对照圈,当前周围大气CO2浓度)2个处理,FACE区CO2浓度比Ambient区高200μmol·mol^-1,每个处理含低氮与常氮2个氮肥水平。经过一个稻麦轮作后,分别于水稻生长的分蘖期、抽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在每个副区多点采集0-5cm和5-15cm的土壤样品,再使用ICP测定土壤样品的DTPA浸提液的方法,得出土壤中有效态Fe、Mn、Cu和Zn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都不同程度的增加了0-5cm和5-15cm耕层土壤中DTPA提取态Fe、Mn、Cu、Zn的有效性,尤其对土壤有效Zn质量分数的增加达显著水平。不同N肥处理对土壤DTPA提取态Fe、Mn、Cu和Zn的质量分数无显著性的影响,CO2和N肥处理也未表现出显著性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o2浓度升高 土壤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和气温升高对野生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胡晓雪 杜维俊 +6 位作者 杨珍平 孙敏 宗毓铮 郝兴宇 李萍 王敏 岳爱琴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798-801,853,共5页
用开顶式气室(Open top chamber,OTC)进行气温升高1℃和气温升高1℃+大气CO2浓度升高200μmol/mol条件下野生大豆叶片光合生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气温升高使大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下降,水分利用效率... 用开顶式气室(Open top chamber,OTC)进行气温升高1℃和气温升高1℃+大气CO2浓度升高200μmol/mol条件下野生大豆叶片光合生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气温升高使大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下降,水分利用效率提高,PS II的最大量子产量(Fv/Fm)下降,PS II的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和PS II的电子传递速率(ETR)升高,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升高,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下降;CO2浓度升高能逆转由于升温造成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增加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但光合速率仍较对照下降,还会使野生大豆叶片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下降。未来气温和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野生大豆更容易受到高温或干旱胁迫,造成气孔导度下降,净光合速率下降。表明未来的气候变化将不利于野生大豆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升高 大气co2浓度升高 野生大豆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麦轮作下土壤中AM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苑学霞 林先贵 +3 位作者 张华勇 尹睿 褚海燕 朱建国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9-662,共4页
本试验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麦系统中AM真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中AM真菌侵染能力没有显著影响;在常N施肥处理中,大气CO2浓度升高减少了土壤中AM真菌种类总数,但对AM真菌平均种类数没有显著影响,而在高N... 本试验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麦系统中AM真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中AM真菌侵染能力没有显著影响;在常N施肥处理中,大气CO2浓度升高减少了土壤中AM真菌种类总数,但对AM真菌平均种类数没有显著影响,而在高N施肥处理中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影响不显著;N肥施用量增加降低了土壤中AM真菌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o2浓度升高 AM真菌 多样性 稻麦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变化背景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与森林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8
8
作者 赵平 彭少麟 曾小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7-294,共8页
大气 CO2 浓度升高所引起的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稳定性的变化会导致森林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动。概述了全球变化背景下大气 CO2 浓度升高和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可能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情况。由于大气 CO2 浓度升高出现了额外多的 C供... 大气 CO2 浓度升高所引起的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稳定性的变化会导致森林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动。概述了全球变化背景下大气 CO2 浓度升高和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可能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情况。由于大气 CO2 浓度升高出现了额外多的 C供应 ,讨论了以这些额外多的 C经大气—植物—土壤途径的流动走向来研究大气 CO2 浓度的升高与森林结构和功能的相互作用 ,探讨了大气 CO2 浓度升高对森林植物生长、冠层结构、引发的生物量增量的分配、凋落物质量和根质量的变化造成的土壤生态过程的变化、微生物共生体、有机质周转率以及营养循环的潜在效应 ,这些受影响的生物要素和生态过程会引起群落内植物间对资源原有的竞争关系发生变化 ,对资源竞争的格局发生变化最终将会导致森林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还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概念性框架 ,描述大气 CO2 升高引起的森林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o2浓度升高 陆地森林生态系统 群落结构 功能 全球变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与森林群落结构的可能性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赵平 彭少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090-1096,共7页
大气 CO2 浓度升高所引起的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稳定性的变化会导致森林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动 ,概述了大气 CO2浓度升高和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可能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情况。由于大气 CO2 浓度升高出现了额外多的 C,供应 ,讨论了以这... 大气 CO2 浓度升高所引起的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稳定性的变化会导致森林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动 ,概述了大气 CO2浓度升高和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可能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情况。由于大气 CO2 浓度升高出现了额外多的 C,供应 ,讨论了以这些额外多的 C经大气 -植物 -土壤途径的流动走向 ,来研究大气 CO2 浓度的升高 ,与森林结构的相互作用 ,探讨了大气 CO2 浓度升高对森林植物生长、冠层结构、引发的生物量增量的分配、凋落物质量和根质量的变化造成的土壤生态过程的变化、微生物共生体、有机质周转率、营养循环的潜在效应以及气温上升对森林植物产生的可能性影响 ,这些受影响的生物要素和生态过程 ,会引起群落内植物间对资源原有的竞争关系发生变化 ,对资源竞争的格局发生变化最终将会导致森林结构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o2浓度升高 陆地森林生态系统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酶活性对温度和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吴秀臣 孙辉 杨万勤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8-363,共6页
作为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生物元素循环的积极参与者,土壤酶在陆地生态系统地下生态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升高温度和(或)大气CO2浓度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其活性。但目前对温度和(或)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酶的影响... 作为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生物元素循环的积极参与者,土壤酶在陆地生态系统地下生态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升高温度和(或)大气CO2浓度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其活性。但目前对温度和(或)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酶的影响机理、过程及土壤酶对其的响应机制研究相对薄弱。本文初步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温度和(或)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研究的现状,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高大气co2浓度 升高温度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酶活性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娅 冯倩 +3 位作者 王玉 张晓媛 王丽梅 李世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85-1192,共8页
为探讨旱区覆膜玉米农田土壤酶活性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在田间条件下通过改进的开顶式气室(OTC)系统自动控制大气CO_2浓度,设置自然大气CO_2浓度(CK)、OTC对照(OTC)、OTC系统自动控制CO_2浓度(700μmol·mol^(-1),OTC+CO_2)3个处... 为探讨旱区覆膜玉米农田土壤酶活性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在田间条件下通过改进的开顶式气室(OTC)系统自动控制大气CO_2浓度,设置自然大气CO_2浓度(CK)、OTC对照(OTC)、OTC系统自动控制CO_2浓度(700μmol·mol^(-1),OTC+CO_2)3个处理,研究了旱区覆膜高产栽培春玉米播前、六叶期(V6)、十二叶期(V12)、吐丝期(R1)、乳熟期(R3)及完熟期(R6)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特征。研究发现:OTC处理条件下,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相比CK在V12期降低8.80%(P<0.05),而在R6期提高8.95%(P<0.05);蔗糖酶活性在播前、V6、R1期降低12.65%~21.43%(P<0.05),R3期升高17.50%(P<0.05);过氧化氢酶活性在V12、R1、R6期均显著降低。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玉米各生育期土壤脲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使R1、R6期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8.74%和6.39%(P<0.05);使V6、R3期蔗糖酶活性升高30.18%和18.37%(P<0.05);此外,增加了V12期过氧化氢酶活性,而降低了R3期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当前旱作覆膜高产栽培模式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春玉米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因作物生育期和酶种类不同而异;土壤酶活性对OTC及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程度不一,在当前试验条件下,OTC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较大气CO_2浓度升高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顶式气室 大气co2浓度升高 春玉米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添加麦秸条件下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武术 林先贵 +4 位作者 尹睿 胡君利 毛婷婷 冯有智 朱建国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36,共5页
利用中国扬州开放式大气CO2浓度升高(FACE)系统稻麦轮作试验平台,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田小麦秸秆降解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平台设置FACE[(580±60)μmol·mol-1]和对照[(380±40)μmol·mol-1]2个CO2浓度,... 利用中国扬州开放式大气CO2浓度升高(FACE)系统稻麦轮作试验平台,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田小麦秸秆降解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平台设置FACE[(580±60)μmol·mol-1]和对照[(380±40)μmol·mol-1]2个CO2浓度,在低氮(150kg·hm-2)和高氮(250kg·hm-2)2种氮水平下添加小麦秸秆,分别在不同生长时期采样并分析土壤脱氢酶、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结果表明:同一氮水平下,大气CO2浓度升高显著增强土壤脱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但显著降低土壤磷酸酶活性;无论是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还是对照条件下,低氮处理土壤脱氢酶与脲酶活性均高于高氮处理,而高氮处理土壤磷酸酶活性均高于低氮处理,氮水平对蔗糖酶活性并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o2浓度升高 麦秸降解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增加对大豆籽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蒋跃林 张仕定 +2 位作者 岳伟 姚玉刚 张庆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5-88,共4页
通过不同大气CO2浓度水平的田间试验,对大豆(G lycine max L.)籽粒品质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的增加,提高了大豆籽粒中钙、锌、硒等元素的含量,而钾、铁等元素含量有下降趋势。大豆籽粒脂肪含量和油酸相对含量在较高CO2... 通过不同大气CO2浓度水平的田间试验,对大豆(G lycine max L.)籽粒品质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的增加,提高了大豆籽粒中钙、锌、硒等元素的含量,而钾、铁等元素含量有下降趋势。大豆籽粒脂肪含量和油酸相对含量在较高CO2浓度下有显著增加,亚油酸相对含量无明显变化,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相对含量有所减少。大豆蛋白质和氨基酸总量随大气CO2浓度升高而有降低趋势,但蛋氨酸、苏氨酸、胱氨酸含量明显增加,大豆蛋脂总量略有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co2增加 籽粒 品质 大气co2浓度升高 大豆籽粒 籽粒品质 浓度增加 氨基酸总量 元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CO2排放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会峰 朱建国 +2 位作者 谢祖彬 刘钢 蔺兴武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3-940,共8页
利用FACE(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平台,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田土壤CO2通过土壤-大气(土气)和植被-大气(植气)界面排放的影响。在整个水稻生长季中,土气界面CO2排放通量与土壤表面水层深度... 利用FACE(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平台,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田土壤CO2通过土壤-大气(土气)和植被-大气(植气)界面排放的影响。在整个水稻生长季中,土气界面CO2排放通量与土壤表面水层深度指数负相关,且在中期烤田和收获前排水阶段出现较大值;而植气界面CO2排放通量与根系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低氮(N 125 kg/hm2)和常氮(N 250 kg/hm2)水平上,高浓度CO2(对照大气CO2浓度+200μmol/mol)有提高水稻生物量、降低土气和植气界面CO2累积排放量的趋势。在水稻的拔节、抽穗和成熟期,较高的施氮量显著增加水稻地上部分生物量,促进植气界面CO2的排放。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的环境下,稻田生态系统有增加CO2的固定(增加水稻生物量),减少CO2的排放(土气和植气界面CO2的排放)的趋势,可能发挥着碳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o2浓度升高 稻田 土气界面co2排放 植气界面co2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2浓度升高和秸秆还田对稻麦轮作农田N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董海波 郑循华 +3 位作者 黄耀 姚志生 梅宝玲 朱建国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共8页
随着大气CO2浓度的逐渐升高,CO2的施肥效应很可能对陆地生态系统的N2O地气交换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江苏北部的中国稻麦轮作FACE(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实验平台上,采用静态箱暗箱-色谱法,研究了一个稻麦轮作周期(2005... 随着大气CO2浓度的逐渐升高,CO2的施肥效应很可能对陆地生态系统的N2O地气交换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江苏北部的中国稻麦轮作FACE(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实验平台上,采用静态箱暗箱-色谱法,研究了一个稻麦轮作周期(2005年6月中旬至2006年6月中旬)3种小麦秸秆还田水平处理(全还田、半还田和不还田)和CO2浓度升高200μmol·mol-1对稻麦轮作农田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当地传统农田管理方式下的砂性土壤稻麦轮作农田N2O排放而言,所采用的观测方法未能检测到显著的秸秆还田效应和大气CO2浓度升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排放 秸秆还田 大气co2浓度升高 稻麦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季土壤中麦秸降解及氮素分趋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武术 林先贵 +4 位作者 尹睿 毛婷婷 胡君利 冯有智 朱建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35-2540,共6页
利用中国唯一的稻麦轮作FACE(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试验平台,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季土壤中小麦秸秆降解速率及其氮素分趋的影响。试验设置Ambient(目前空气对照)和FACE(Ambient+200μmol.mol... 利用中国唯一的稻麦轮作FACE(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试验平台,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季土壤中小麦秸秆降解速率及其氮素分趋的影响。试验设置Ambient(目前空气对照)和FACE(Ambient+200μmol.mol-1)两个CO2浓度以及低氮处理(LN,150 kg.hm-2)和高氮处理(HN,250 kg.hm-2)两个氮肥水平,在稻季之初按标记麦秸/土壤重量比0.3%添加15N标记小麦秸秆,根据水稻生长时期依次采样测定秸秆降解速率,并通过分析土壤全氮、植株全氮及其15N丰度来观察已降解秸秆的氮素分趋情况。结果发现,大气CO2浓度升高对高氮处理土壤中小麦秸秆降解速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促进了低氮处理土壤中小麦秸秆的降解(p<0.05),使其提高到与高氮处理土壤相当水平;大气CO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了已降解秸秆中氮素的流失,在高氮处理土壤中尤为严重,而对植物吸收已降解秸秆中的氮素没有显著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在土壤氮素相对不足时会加速土壤中小麦秸秆的降解,而在土壤氮素相对充足时又会加大降解秸秆中氮素的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o2浓度升高 秸秆降解 氮素分趋 氮肥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上升对植物地下竞争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春梧 曾青 +3 位作者 朱建国 谢祖彬 黄文昭 王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85-189,共5页
植物地下竞争是影响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大气CO2浓度升高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及其地下环境,可能需重新评估植物地下竞争的状况。本文从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根系形态结构、生理吸收能力... 植物地下竞争是影响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大气CO2浓度升高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及其地下环境,可能需重新评估植物地下竞争的状况。本文从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根系形态结构、生理吸收能力、根系共生真菌、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以及对地下竞争因子的土壤环境方面的影响,探讨未来CO2浓度升高条件下地下竞争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o2浓度升高 植物地下竞争 根系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生态系统碳氮过程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与反馈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树伟 纪程 邹建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1-786,共6页
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主要气候变化因子之一。大气CO2浓度升高促进植被生长和光合产物积累,进而增加土壤碳库储量。同时,大气CO2浓度升高引起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改变会导致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 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主要气候变化因子之一。大气CO2浓度升高促进植被生长和光合产物积累,进而增加土壤碳库储量。同时,大气CO2浓度升高引起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改变会导致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形成对气候变化的反馈效应。目前,国际上有关大气CO2浓度升高导致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效应的增加与其所引起的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消长关系并不清楚。深入研究和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和反馈机制对定量评估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和土壤的固碳潜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和反馈机制及主要驱动因子,发现大气CO2浓度升高显著促进植被生物量碳的累积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土壤碳氮库储量,但却明显减少土壤活性氮源的供给。大气CO2浓度升高可降低旱地CH4吸收汇的功能。大气CO2浓度升高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源效应完全抵消土壤的碳汇效应,并且抵消近50%以上的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且随其在大气中富集强度的增加呈减弱趋势。本文还提出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影响土壤-大气温室气体交换的主要生物和环境控制因子,为气候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估算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大气co2浓度升高 温室气体 土壤碳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利用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育彬 沈玉芳 李世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8,共7页
以小麦氮低效品种小偃6号和氮高效品种小偃22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利用开顶式气室在3种施氮水平(0、150和300 mg N/kg土)下,分析了两个品种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氮素干物质和籽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以及花前营养器官贮存氮素在花... 以小麦氮低效品种小偃6号和氮高效品种小偃22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利用开顶式气室在3种施氮水平(0、150和300 mg N/kg土)下,分析了两个品种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氮素干物质和籽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以及花前营养器官贮存氮素在花后向籽粒的转运量和转运率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施氮可增加小麦成熟期干物质和氮素累积量,提高氮素收获指数以及花前贮存氮素的转运量和转运率,但降低了氮素籽粒和干物质生产效率。与背景CO2浓度相比,在一定施氮条件下,CO2浓度升高对小麦以上指标具有正向效应,但两个品种对CO2浓度升高响应的敏感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氮素收获指数、氮素籽粒生产效率、花前营养器官贮存氮素转运率表现为小偃22敏感性高于小偃6号;干物质和氮素累积量、花前贮存氮素转运量则在150 mg/kg土施氮水平下小偃6号敏感性较高,在300 mg/kg土施氮水平下小偃22敏感性较高,而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表现正好相反。综合来看,在施氮条件下,CO2浓度升高可促进小麦干物质累积、氮素吸收和利用以及花前贮存氮素向籽粒的转运,且在较高施氮水平下氮高效品种表现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不同氮效率品种 大气co2浓度升高 氮素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田水体细菌及大肠菌群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嘉 户其亮 +1 位作者 朱建国 张卫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00-1308,共9页
稻田水体中细菌(尤其是其中的大肠菌群)数量的多少及活性深刻影响着水体质量和物质循环,然而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它们的影响至今鲜有报道。为此,借助国际上唯一的稻麦复种FACE(free air CO2enrichment)试验(位于江苏省江都市,始于2004年),... 稻田水体中细菌(尤其是其中的大肠菌群)数量的多少及活性深刻影响着水体质量和物质循环,然而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它们的影响至今鲜有报道。为此,借助国际上唯一的稻麦复种FACE(free air CO2enrichment)试验(位于江苏省江都市,始于2004年),于2006年对稻田水体中细菌数量、大肠菌群数量、总有机碳量和总氮量等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显著提高了以上各指标在稻田水体中的含量(P<0.01),在整个水稻生育期,与对照相比,水体中的细菌数量、大肠菌群数量、总有机碳量和总氮量平均分别提高了45.9%、68.8%、31.2%和25.9%,不同生育期之间上述各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1)。可见,大气CO2浓度升高不仅可通过改变稻田水体质量的方式来影响水稻的安全生产,而且还可能通过田间排水尤其是水稻生长前期的暴雨导致的洪涝来加重稻田生态系统向周边居民井水和其它水域的细菌和大肠菌群的输出量,从而可能影响周边水体质量及人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大气co2浓度升高 细菌 大肠菌群 全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