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物种保护的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功能区划研究——以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燕 叶水清 +2 位作者 赵晓雪 孙瀛 罗巧灵 《中国城市林业》 2023年第4期15-22,共8页
科学合理地划定保护分区是平衡当前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的关键,也是我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的重要环节。以安徽省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运用优化的Marxan模型、ArcGIS空间分析法与层次分析... 科学合理地划定保护分区是平衡当前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的关键,也是我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的重要环节。以安徽省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运用优化的Marxan模型、ArcGIS空间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识别保护价值高、保护成本低的规划单元,构建以低成本协调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矛盾的优先保护格局,并明确生态旅游适宜性分区方法与管理策略。结果表明: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的优先保护单元共403个,面积共100.75 km^(2)。区域内生态旅游适宜性Ⅱ、Ⅲ级所占区块面积较大,分别为47.11%、25.48%;Ⅰ级、Ⅳ级与Ⅴ级地区面积均较小。综合划定了以3大功能区和7类功能亚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功能分区。研究结果有助于服务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未来生态旅游功能区划决策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分区 生态旅游发展 物种保护 系统保护规划 升金湖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鸟生境适宜性变化 被引量:22
2
作者 杨李 董斌 +5 位作者 汪庆 盛书薇 韩文妍 赵俊 程明伟 杨少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7-1034,共8页
水鸟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生物,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日益严重.研究自然保护区内的水鸟生境适宜性变化可以为湿地恢复提供帮助.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水鸟生境影响因子的权重,建立生境适宜性指数模型,根据TM遥感影像图和相关数据计算出安... 水鸟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生物,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日益严重.研究自然保护区内的水鸟生境适宜性变化可以为湿地恢复提供帮助.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水鸟生境影响因子的权重,建立生境适宜性指数模型,根据TM遥感影像图和相关数据计算出安徽省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2011年5个年份的水鸟生境适宜指数,并结合GIS空间分析生成的水鸟生境适宜性分级图,分析升金湖建立保护区后水鸟生境适宜性变化.结果表明:升金湖地区在1986年建保护区后的几年间水鸟生境适宜性相对平稳,但是仍然有较为明显的下降;1990s后期,该地区水鸟生境适宜性开始显著恶化,一直持续到2000年之后才有小幅度的回升.水鸟生境适宜性最好的区域由片状分散逐渐转变成小范围聚集,适宜区域也在由实验区和缓冲区向核心区迁移的过程中显著缩减.本文还讨论了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些恢复水鸟生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鸟 生境适宜性指数 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遥感影像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潘晨 周立志 +2 位作者 王晓辉 徐文彬 宋昀微 《生态科学》 CSCD 2021年第2期116-124,共9页
自然保护地通常是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和社会经济价值,因此维持自然状况,避免人为干扰是日常管理的基本要求。借助遥感手段,快速识别人为扰动引起的景观变化,是加强保护地管理的有效手段。以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地通常是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和社会经济价值,因此维持自然状况,避免人为干扰是日常管理的基本要求。借助遥感手段,快速识别人为扰动引起的景观变化,是加强保护地管理的有效手段。以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RS和GIS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利用人为干扰度模型,并结合特定人类活动干扰类型的变化情况,研究了1995、2006和2017年人类干扰强度时空分异特征以及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人类干扰活动增强,升金湖自然保护区景观破碎化加剧,相同区域间连通性减弱,斑块的形状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和不规则,景观多样性和空间异质性增加。1995-2017年升金湖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度呈逐渐增加趋势,从0.476上升到0.499,但是后期(2006-2017年)的增长速度缓于前期(1995-2006年);在空间上,人为干扰度等级基本呈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的规律。自1995至2017年,升金湖自然保护区总体以及各个功能分区的人类活动影响指数均不断增加,在人类活动因子中,农田所占面积最大,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0%左右,而围网养殖的人类活动影响指数最高,高达5.5×10^(-3)。针对上述现象,建议严格控制建筑用地,加强林地保护;大力推进“退养还湿”和“退耕还湿”;开展生态补偿试点,推进渔民转产和发展社区替代产业,缓解自然保护区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景观格局 人为干扰度 人类活动影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被引量:5
4
作者 袁西进 《安徽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45-45,共1页
<正> 升金湖是安徽省第一个以保护水禽为主的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濒临长江南岸,地处池州市境内,东经116°55′至117°15′,北纬30°5′至30°30′,总面积33340公顷。保护区始建于1986年7月,1997年12月晋升... <正> 升金湖是安徽省第一个以保护水禽为主的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濒临长江南岸,地处池州市境内,东经116°55′至117°15′,北纬30°5′至30°30′,总面积33340公顷。保护区始建于1986年7月,1997年12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亚洲重要湿地、中国40个具有国际意义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中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络成员、东北亚鹤类网络保护区成员。保护区内水质良好,生态系统较为完整稳定,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浮游植物27种、水生维管束植物84种、浮游动物13种、底栖动物23种、鱼类62种、两栖爬行动物21种、鸟类145种、兽类52种。其中,有34种动物被列入《国际野生动植物种贸易公约》;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即白鹳、黑鹳、白鹤、白头鹤、大鸨、白肩雕、黑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1种,即白琵鹭、小天鹅、白额雁、白枕鹤、灰鹤等。升金湖素有'鹤湖'之称。世界上15种鹤,升金湖就有白鹤等4种。升金湖还是世界上白头鹤最大的越冬地,每年有350到500只白头鹤在此越冬,占世界总数的1/20。在该湖越冬的东方白鹳每年约250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水禽 湿地 池州市 生态系统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
5
作者 李小平 王灵艳 +1 位作者 苏守香 易善军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4期50-57,共8页
依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采用样方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对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421种,隶属116科312属。药用植物生活型以草本类为主,占总种数的64.13%;以全... 依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采用样方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对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421种,隶属116科312属。药用植物生活型以草本类为主,占总种数的64.13%;以全草入药的药用植物占比最高,占总种数的46.08%;药性以寒性药用植物数量最多,占总种数的31.59%;药味以苦味药用植物占比最高,占总种数的53.44%;药效以清热药用植物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41.33%;药用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分布最高,占总属数的41.08%。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但总蕴藏量有限,建议加大林下药用植物人工培育力度,增加保护区中药材总蕴藏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资源多样性 生活型 分布区类型 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像元的湿地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鑫 董斌 +7 位作者 孙力 张长勤 李欣阳 盛书薇 汪庆 杨少文 汪涛 钱国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4-118,321,共6页
为探讨人类活动对湿地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影响,以安徽省升金湖国家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利用1986年、2002年、2011年TM遥感影像,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8类:建设用地、草地、耕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地、交通用地、园地,获取不同时期的土地... 为探讨人类活动对湿地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影响,以安徽省升金湖国家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利用1986年、2002年、2011年TM遥感影像,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8类:建设用地、草地、耕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地、交通用地、园地,获取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结合社会经济等数据,以GIS为数据分析手段,通过多元线型回归及主成分分析,建立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并将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及社会经济因子予以像元化,分析升金湖湿地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986—2011年,升金湖地区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逐渐增加,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保护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不断上升,生态风险面积不断扩大,其中核心区和实验区变化剧烈,而缓冲区变化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风险 TM像元 评价模型 金湖国家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钱国英 张长勤 +2 位作者 董斌 李鑫 李欣阳 《遥感信息》 CSCD 2014年第1期44-50,共7页
本文选取了1986年、2004年和2011年的TM遥感影像,结合研究区1∶1万地形图,采用监督分类法,提取并分析了安徽省升金湖国家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在分析研究区近25年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格局的基础上,采用土地利用景观指数和... 本文选取了1986年、2004年和2011年的TM遥感影像,结合研究区1∶1万地形图,采用监督分类法,提取并分析了安徽省升金湖国家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在分析研究区近25年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格局的基础上,采用土地利用景观指数和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2004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并与现实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升金湖国家自然保护区受害最严重的依次是未利用地、建设用地、草地、林地、耕地。这与2004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一致。同时,采用步长0.01年和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研究区未来20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并分析了其变化的趋势,其中,建设用地和林地趋于上升的趋势,草地、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都在趋于平稳地下降。本文将遥感、土地利用景观指数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相结合,分析、仿真和预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这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具有一定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遥感 系统动力学模型 金湖国家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粒度的湿地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及其景观指数动态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长勤 李鑫 +7 位作者 孙力 董斌 李欣阳 汪庆 盛书薇 杨李 杨少文 汪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4-108,147,共6页
以安徽省升金湖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86、2002、2011年的TM遥感影像,以GIS为数据分析手段,结合Fragstats软件,得出不同粒度下的景观指数;通过多元线型回归及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预测2015、2020... 以安徽省升金湖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86、2002、2011年的TM遥感影像,以GIS为数据分析手段,结合Fragstats软件,得出不同粒度下的景观指数;通过多元线型回归及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预测2015、2020年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值。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受景观粒度的影响较大;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值,经历了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预计到2015、2020年,该湿地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值将达到2.32和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土地利用 生态风险 景观指数 粒度 金湖国家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