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Y-2区域观测模式下姿态计算特征参数解算 被引量:1
1
作者 韩琦 魏彩英 +2 位作者 张晓虎 赵现纲 林维夏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8-191,共4页
为解决风云二号卫星连续区域观测时的精确姿态计算难题,提出了风云二号卫星红外云图的几何模型,并对得到的风云二号卫星姿态计算的关键参数进行了验证.在区域观测模式下,提出了几何距离约束进行模型的解算方法,得到了符合业务运行精度... 为解决风云二号卫星连续区域观测时的精确姿态计算难题,提出了风云二号卫星红外云图的几何模型,并对得到的风云二号卫星姿态计算的关键参数进行了验证.在区域观测模式下,提出了几何距离约束进行模型的解算方法,得到了符合业务运行精度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观测 红外地球云图几何模型 几何距离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多星区域观测效率优化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祝江汉 马满好 李曦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3026-3029,共4页
多颗成像侦察卫星在指定的时间段内对单个区域目标进行观测时,选择不同观测方案会产生不同的时间覆盖率与空间覆盖率效果,理想的观测方案能够最大程度地达到所需要的覆盖率。针对该观测方案优化问题,给出了一个实用的优化工具,该工具以m... 多颗成像侦察卫星在指定的时间段内对单个区域目标进行观测时,选择不同观测方案会产生不同的时间覆盖率与空间覆盖率效果,理想的观测方案能够最大程度地达到所需要的覆盖率。针对该观测方案优化问题,给出了一个实用的优化工具,该工具以matlab工具箱形式存在,通过连接STK软件实现了仿真预处理,能够完成从参数输入、仿真到优化求解的完整过程,并最终输出优化侧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观测 侦察卫星 优化 STK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七届亚洲大洋洲区域综合地球观测计划国际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3
作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2月25~26日,第七届亚洲大洋洲区域综合地球观测计划(简称AOGEO)国际研讨会在我校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地球观测组织(GEO)中国秘书处)主办,云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承办。会议以“地球智能时代... 2月25~26日,第七届亚洲大洋洲区域综合地球观测计划(简称AOGEO)国际研讨会在我校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地球观测组织(GEO)中国秘书处)主办,云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承办。会议以“地球智能时代的亚洲大洋洲区域综合地球观测计划技术进步与行动”为主题,旨在鼓励各国学术机构和国际组织在GEO第三个十年战略规划下加强合作,推动亚洲大洋洲区域地球观测数据共享、知识服务、地球智能发展及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七届亚洲大洋洲区域综合地球观测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TEM响应特性分析与最佳观测区域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陈卫营 薛国强 +1 位作者 崔江伟 钟华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39-748,共10页
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SOTEM)是目前研究和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人工源时间域电磁法工作装置,对深部资源地球物理精细探测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为了深入理解方法内涵并更好地进行推广应用,本文基于电性源瞬变电磁一维正演理论,研究了SO... 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SOTEM)是目前研究和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人工源时间域电磁法工作装置,对深部资源地球物理精细探测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为了深入理解方法内涵并更好地进行推广应用,本文基于电性源瞬变电磁一维正演理论,研究了SOTEM地下感应电流扩散、多分量电磁响应平面分布、多偏移距衰减等特性,然后根据上述特性研究了SOTEM的最佳观测区域.研究结果表明:电性源在地下可以产生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感应电流.其中,水平感应电流又分为上部水平感应电流和下部水平感应电流(又称作返回电流),水平感应电流的极大值主要集中于发射源附近并垂直向下扩散;垂直感应电流极大值沿与地面呈45°角的方向向下、向外扩散,并且具有较低的振幅和较快的扩散速度.电性源激发的六个方向的电磁场分量都具有一定的探测能力,但是考虑到地面观测的方便性和各分量的传播、分布特点,大多数情况仅利用垂直磁场分量Hz(B/t)和水平电场分量Ex.其中,Hz仅对低阻目标体敏感,且敏感区域位于赤道向区域,并集中在发射源附近;Ex既对低阻体敏感也对高阻体敏感,对低阻体的敏感区域位于赤道向区域,而对高阻体的敏感区域位于轴向区域,并且敏感区域距发射源的距离与目标体埋深和围岩电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电性源 短偏移距 SOTEM 最佳观测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星协同观测条件下区域目标的动态划分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白保存 阮启明 陈英武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8年第2期43-47,共5页
针对多星对区域目标的协同观测问题建模,提出了基于卫星观测能力的动态划分方法,划分时能够充分利用卫星的每次过境观测机会,依据不同卫星的遥感器幅宽、侧摆能力以及卫星轨道参数特征,以及偏移参数动态划分区域目标,构造多个候选观测场... 针对多星对区域目标的协同观测问题建模,提出了基于卫星观测能力的动态划分方法,划分时能够充分利用卫星的每次过境观测机会,依据不同卫星的遥感器幅宽、侧摆能力以及卫星轨道参数特征,以及偏移参数动态划分区域目标,构造多个候选观测场景,特别适用于运动轨迹、工作模式存在差异的多颗卫星联合观测的情况。仿真实验表明,采用本文的划分方法,能够明显提高多星对区域目标协同观测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调度 区域目标观测 动态划分 遥感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大型环境空气综合观测中外场观测与实验室分析数据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烃 董树屏 +10 位作者 滕曼 杨婧 杜祯宇 曹冠 于跃 周瑞 杨勇杰 贾岳清 单丹滢 张翼翔 黄业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64-1671,共8页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是监测数据准确性、可比性的重要保障.在区域大气联合观测项目中,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应包括管理机制和技术措施两部分,但目前我国对这类项目质量保证尚无统一标准.针对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简称“大气攻关...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是监测数据准确性、可比性的重要保障.在区域大气联合观测项目中,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应包括管理机制和技术措施两部分,但目前我国对这类项目质量保证尚无统一标准.针对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简称“大气攻关项目”)外场观测任务量大、承担单位多、监测项目复杂的特点,为保证观测数据的质量,避免出现由于监测和质控方法不统一造成的数据可比性差、结果矛盾的问题,提出了大气攻关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机制.其中,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制定总体要求(技术文件、监测项目及质控要求)、外场观测质量保证(内部质量管理体系、项目外场观测质量保证体系)、实验室分析质量保证(实验室遴选、项目实验室分析多级质量保证体系、实验室比对和飞行检查)和数据质量控制(数据线上审核、项目实验室分析质控报告、项目数据质量评价)4个方面.管理机制为项目管理办公室、质控实验室和承担单位三级主体,两级监督的分级管理模式.通过项目实践,项目质量保证体系达到了保证观测数据准确性、可比性的预期效果,为揭示区域雾霾形成机理、突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为区域大气联合观测项目的数据质量保证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保证体系 区域大气联合观测项目 实验室遴选 实验室比对 数据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区域GPS观测网探测夏季降雨中大气可降水量 被引量:5
7
作者 魏浩翰 何秀凤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4-457,共4页
采用南京区域GPS观测网的观测数据,结合地表大气参数,计算出夏季降雨过程中的相对GPS大气可降水量;再加入国内3个IGS参考站的观测数据组成超长基线,计算出同时间段内的绝对GPS大气可降水量,并与探空数据所得的大气可降水量进行对比.结... 采用南京区域GPS观测网的观测数据,结合地表大气参数,计算出夏季降雨过程中的相对GPS大气可降水量;再加入国内3个IGS参考站的观测数据组成超长基线,计算出同时间段内的绝对GPS大气可降水量,并与探空数据所得的大气可降水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PS大气可降水量与探空数据所得的大气可降水量有较强的一致性;在精确性和相关性方面,绝对GPS大气可降水量优于相对GPS大气可降水量;绝对GPS大气可降水量的变化能直观地反映地表实际降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GPS观测 大气可降水量 探空数据 地表实际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田水文地质勘探中瞬变电磁法的观测时窗和观测区域 被引量:1
8
作者 冷胜友 闫述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84-186,共3页
在煤田水文地质勘探中,TEM法观测时窗的选择对取得好的探测效果关系极大:对包括有陷落柱、含煤地层、构造的导、含水性的地质任务来讲,应采用较长的观测时窗,这样有基岩、奥灰界面参与益于解释深度的控制;对单纯的已知陷落柱含水性探测... 在煤田水文地质勘探中,TEM法观测时窗的选择对取得好的探测效果关系极大:对包括有陷落柱、含煤地层、构造的导、含水性的地质任务来讲,应采用较长的观测时窗,这样有基岩、奥灰界面参与益于解释深度的控制;对单纯的已知陷落柱含水性探测,可采用较短的观测时窗,在保证探测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用大回线-中心探头装置,观测不能超过其中心的三分之一,而且在观测区域的边缘,根据情况要做一些校正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观测时窗 观测区域 水文地质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宇 罗凤荣 周慧僚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3期265-266,共2页
在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运行过程中,仪器出现故障会导致数据采集异常,影响气象资料的连续性。分析了DZZ5型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常见故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为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故障快速排查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区域自动气象观测 设备 常见故障 解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气象观测站常见故障分析与日常维护 被引量:7
10
作者 孔祥良 张红艳 王健全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0期40-41,共2页
针对区域气象观测站常见异常数据情况,分别就雨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风向风速传感器、太阳能等仪器容易出现的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故障排除以及日常维护方法,以为区域气象观测站的运行维护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区域气象观测 故障 分析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气象自动观测站的管理与维护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奎松 邹士锋 +1 位作者 颜秉芝 王雨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9期110-111,133,共3页
区域气象自动观测站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故障。依据临沭县区域气象自动观测站在该县3年多来的业务运行状况,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人为和设备故障因素的排除,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 区域气象自动观测 管理 维护维修方法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气象观测资料Flash填图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建民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9期122-123,共2页
利用Flash体积小、效率高、跨平台和动作脚本编程特性,结合Asp强大的库数据处理能力,开发区域气象资料填图WEB显示系统。在Flash系统下,将底图转换为矢量图,制作文本填图元件和风矢元件,根据loadVariables函数获取的Asp数据,设置元件属... 利用Flash体积小、效率高、跨平台和动作脚本编程特性,结合Asp强大的库数据处理能力,开发区域气象资料填图WEB显示系统。在Flash系统下,将底图转换为矢量图,制作文本填图元件和风矢元件,根据loadVariables函数获取的Asp数据,设置元件属性,旋转风矢,极大程度地提高执行速度。通过cookie传递数据检索时间,实现时间前后翻页检索,WEB页面中的观测资料填图可以放大漫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象观测资料 填图 ASP FLASH 风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气象观测站的日常维护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卫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232-232,236,共2页
总结了区域气象观测站在日常运行中的维护要点及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关键词 区域气象观测 采集器 供电系统 传感器 日常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气象观测站雨量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樊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8期39-39,41,共2页
对区域气象观测站雨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总结了自动站雨量记录异常判断方法,并概述了自动站雨量传感器常见故障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为保证区域气象观测站雨量记录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区域气象观测 雨量传感器 常见故障 解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区域目标观测的多星协同成像任务规划方法
15
作者 娄乐 柳震 +1 位作者 齐星 林靖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32,共8页
针对遥感卫星星座对区域目标的观测问题,研究具有侧摆机动能力的卫星在即时覆盖成像策略下的多星协同成像任务规划方法。首先,基于轨道外推模型对区域目标中心点进行可见性分析,得到在卫星侧摆能力范围内有机会观测到目标区域的条带集... 针对遥感卫星星座对区域目标的观测问题,研究具有侧摆机动能力的卫星在即时覆盖成像策略下的多星协同成像任务规划方法。首先,基于轨道外推模型对区域目标中心点进行可见性分析,得到在卫星侧摆能力范围内有机会观测到目标区域的条带集合。然后,在满足用户需求约束和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将区域覆盖率、覆盖即时性、条带个数作为优化目标项构建约束满足模型。最后,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的成像条带集合,并根据轨道外推模型对条带成像时间裁剪。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调度方案的即时性,能在牺牲有限覆盖率的情况下以更短的时间和更少的条带完成对目标区域的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星协同成像 区域目标观测 卫星资源调度 任务即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2自旋稳定气象卫星动态月球观测与图像配准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博洋 郭强 +3 位作者 常翔 李荣旺 冯小虎 张志清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3-707,共5页
为满足基于月球辐射校正的内黑体绝对辐射定标对月球观测数据的需求,设计了FY-2卫星的动态月球观测模式,在新的工作模式下观测到了高质量的月球图像。为获取高质量的月球图像,根据FY-2卫星自旋稳定平台的特点,以及灵活的观域调整和区域... 为满足基于月球辐射校正的内黑体绝对辐射定标对月球观测数据的需求,设计了FY-2卫星的动态月球观测模式,在新的工作模式下观测到了高质量的月球图像。为获取高质量的月球图像,根据FY-2卫星自旋稳定平台的特点,以及灵活的观域调整和区域扫描功能,重新设计了卫星工作时序,并更改了卫星地面控制系统软件,在卫星常规20°×20°视场外,拓展出了10°×20°的月球观测区域,实现了月球的动态追踪观测,实践证明,观测模型精度优于30 s;根据月球图像特点,设计了伪目标剔除算法,通过对目标位置、形态特性等条件自动判断实现了从卫星云图中自动、准确提取出月球图像的功能;根据月球在卫星视场里的动目标特性,以FY-2卫星自旋扫描成像的工作原理和具体的性能参数,计算得到了动目标的相对角速度,据此发展了动目标配准算法、消除了月球运动造成的变形和位移,实现了月球图像配准。工作获得了常规观测3倍数量的月球图像,有力地保障了FY-2卫星辐射定标性能,促进了遥感数据定量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月球 区域观测 图像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气象观测站现场核查问题简析
17
作者 张崇辉 纪秀艳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11期52-53,共2页
区域自动气象站是为了满足当地气象预报服务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补充建设的气象观测站。为保证其数据准确,需要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现场核查。简要分析了现场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认为核查工作受核查设备、环境条件、核查人员等外部条... 区域自动气象站是为了满足当地气象预报服务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补充建设的气象观测站。为保证其数据准确,需要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现场核查。简要分析了现场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认为核查工作受核查设备、环境条件、核查人员等外部条件因素影响较大,核查结果的可信度需要商榷,但其对保障区域自动气象站工作性能、保证区域站的数据准确性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象观测 现场核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扫描模式下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姿态求解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魏彩英 张晓虎 +2 位作者 赵现纲 韩琦 林维夏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2-599,共8页
针对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区域扫描模式下姿态求解问题,提出了分别基于区域观测图像、姿态预报和粗-精姿态关系模型3种不同的卫星姿态求解方法,并分析了它们的适用条件。利用FY-2E卫星获取的2013年7月8—14日的图像进行模拟分析,姿态计算结... 针对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区域扫描模式下姿态求解问题,提出了分别基于区域观测图像、姿态预报和粗-精姿态关系模型3种不同的卫星姿态求解方法,并分析了它们的适用条件。利用FY-2E卫星获取的2013年7月8—14日的图像进行模拟分析,姿态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基于区域观测图像方法求解的姿态对区域观测云图进行定位,误差保持在2.5个红外像元以内,该方法适用于连续区域观测情况;利用基于预报的姿态求解方法对未来24 h内区域观测云图进行定位,平均误差达到1个红外像元,该方法适用于临时启动区域观测时前24 h的区域云图定位。利用粗-精姿态关系模型方法求解的姿态对区域观测云图进行定位,最大误差为4.9个红外像元,前24 h平均误差为3.6个红外像元,该方法可以在无精姿态数据时对区域观测图像进行应急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气象卫星 区域观测 图像定位 卫星姿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永磁同步压缩机三相电流重构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高强 刘桂花 +1 位作者 王卫 TAKAHASHI Toshio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7-271,共5页
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的性能,需要对电动机三相电流进行有效采样。针对电动机相电流检测的原理和采样时间的要求,采用一种基于单电阻采样方式的电动机相电流重构方法。同时,对空间电压矢量非观测区域原理进行分析,提出一种通... 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的性能,需要对电动机三相电流进行有效采样。针对电动机相电流检测的原理和采样时间的要求,采用一种基于单电阻采样方式的电动机相电流重构方法。同时,对空间电压矢量非观测区域原理进行分析,提出一种通过附加观测矢量和补偿矢量的方法来合成目标矢量的方法,对非观测区域的三相电流进行了有效的重构。基于IRMCF343芯片设计了一套无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的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低成本的变频空调领域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传感器控制 相电流重构 观测区域 附加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差自校正随机脉冲宽度调制相电流重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申永鹏 刘迪 +2 位作者 王延峰 李海林 孟步敏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8-118,共11页
针对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直流母线单电流传感器相电流重构技术问题,分析直流母线采样过程中不可观测区域的存在机理以及由采样精度降低导致的采样误差,提出一种误差自校正随机脉冲宽度调制方法(ECR-SVPWM)。在定义的不可观测... 针对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直流母线单电流传感器相电流重构技术问题,分析直流母线采样过程中不可观测区域的存在机理以及由采样精度降低导致的采样误差,提出一种误差自校正随机脉冲宽度调制方法(ECR-SVPWM)。在定义的不可观测区域内对调制波进行随机移位,为电流检测提供可靠的采样窗口,消除了电流不可观测区域。同时,通过移相构造存在互补有效矢量,并通过动态电流双采样判断两次采样电流是否完全互补,进而得到电流零点漂移量,对三相电流进行补偿,实现电流零点漂移的自检测和自校正。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误差自校正随机脉冲宽度调制方法重构相电流误差小于3.1%,畸变率低于5.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流传感器 直流母线采样 相电流重构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不可观测区域 误差自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