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构建 被引量:64
1
作者 顾小清 林阳 祝智庭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3-27,共5页
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已逐步成为当前中国教育信息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尝试提出一种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力图从全新视角去考察教育信息化区域层面的效益高低。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区域教育信息化 效益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54
2
作者 桑新民 郑文勉 钟浩梁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11,共4页
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存在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总结和概括,提出当前教育信息化目标评价体系和“竞赛规则”应该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提出并论证了基础教... 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存在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总结和概括,提出当前教育信息化目标评价体系和“竞赛规则”应该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提出并论证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立足点由学校向区域的提升;并从区域教育信息化规划的理念和方法论高度,倡导确立教育信息化规划的“对话观”、“整体观”、“过程观”和“绩效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信息化 战略规划 理念和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 被引量:106
3
作者 余胜泉 赵兴龙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3-40,共8页
当前教育信息化无法进入深层次应用领域,"割裂与孤岛"等结构性的问题成为制约教育信息化高原期突破的瓶颈。本文从教育信息生态进化与发展的视角阐述了生态观对教育信息系统构建指导的适恰性,指出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必然要从以... 当前教育信息化无法进入深层次应用领域,"割裂与孤岛"等结构性的问题成为制约教育信息化高原期突破的瓶颈。本文从教育信息生态进化与发展的视角阐述了生态观对教育信息系统构建指导的适恰性,指出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必然要从以硬件为中心的低级态进化到以人本为中心的高级态。高级教育信息生态的核心价值是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核心驱动力是信息化教学实践,生态观指导下的应用导向设计是突破当前应用瓶颈、深层次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转型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生态 教育信息生态 区域教育信息化 应用导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教育信息化协同推进机制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34
4
作者 左明章 卢强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98,共8页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政府规划、投入,中小学使用"方式推进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正遭遇着持续推进与发展的瓶颈。结合多年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实践经验,该文从大学、政府、企业和中小学校四方协同的视角建构了...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政府规划、投入,中小学使用"方式推进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正遭遇着持续推进与发展的瓶颈。结合多年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实践经验,该文从大学、政府、企业和中小学校四方协同的视角建构了区域教育信息化协同推进机制,并从创新协同推进体制机制、协同各方力量优化信息化环境、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推动信息化教学日常化等方面阐释了区域教育信息化协同推进的过程、策略和方法,以期持续全面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信息化 基础教育信息化 协同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与问题调查研究——以广州荔湾区为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冰洁 陈玲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28,共6页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通过10年多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在实际应用层面却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仍然存在大投入、小产出,高投资、低回报等局面。本研究为了解并分析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通过10年多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在实际应用层面却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仍然存在大投入、小产出,高投资、低回报等局面。本研究为了解并分析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从教育信息生态进化与发展的视角出发,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荔湾区56所学校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及内容分析,围绕着硬件环境、软件工具、教学资源和人才等相关信息要素,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深入实践一线探寻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基于教育信息生态的观点,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区域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的策略与建议,希望能够突破区域教育信息化深层次、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生态 问卷调查 信息化应用现状 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的区域教育信息化促进校际公平应用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筱萌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80,96,共7页
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需要深入研究不公平现象,丰富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公平的应用策略。该文开展基于教师视角的校际不公平现象表现维度研究,发现校际间的不公平主要表现在资源不公平、机会... 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需要深入研究不公平现象,丰富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公平的应用策略。该文开展基于教师视角的校际不公平现象表现维度研究,发现校际间的不公平主要表现在资源不公平、机会不公平和管理不公平三个维度。同时,该文对当前教育信息化促进校际公平的相关策略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的策略设计存在着功利主义、效率至上等倾向。以此为基础,该文提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以"以人为本"作为策略设计原则,利用信息技术,通过采用提供适切的资源、建立合作的机制、培育参与的文化等应用策略,促进区域内校际间公平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际公平 区域教育信息化 以人为本 应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绩效技术为导向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尹睿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20,共5页
区域教育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本研究运用绩效技术的理念与方法,系统阐述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绩效技术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策略,以期为全面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提供决策咨询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绩效技术 区域教育信息化 推进策略 教学模式 培训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阶段区域教育信息化经费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虹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46,共5页
经费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探明区域教育信息化经费现状,本文围绕总体经费投入、经费来源、经费构成、投入趋势、主要支出对象、主要支出项目等问题以教育局长、副局长为主体对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调研。结果表明,... 经费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探明区域教育信息化经费现状,本文围绕总体经费投入、经费来源、经费构成、投入趋势、主要支出对象、主要支出项目等问题以教育局长、副局长为主体对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区域教育信息化经费面临着保障性经费缺位、发展性经费缺口较大、投入意识亟待增强、来源渠道较为单一、地方财政支持力度有待加大、投入稳定性有待增强等问题。解决以上问题有必要建立稳定长效的信息化经费投入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经费拨付监管机制,争取实施教育信息化项目、设立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争取行业、企业支持,强化地方党委政府责任,形成多方力量支持发展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区域教育信息化 经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与应用: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关键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奕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47,共3页
首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程经历了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队伍建设等几个阶段,已走过若干年头。如何利用信息化的优势突破教育发展中的瓶颈,是我们当前思考最多的问题。北京市东城区是首都的核心城区,东城区教委在如何深入进行教育信息化建... 首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程经历了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队伍建设等几个阶段,已走过若干年头。如何利用信息化的优势突破教育发展中的瓶颈,是我们当前思考最多的问题。北京市东城区是首都的核心城区,东城区教委在如何深入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信息化 北京市东城区 教育信息化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 教育发展 区教委 首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琴英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1-23,共3页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有了飞速发展,但是由于区域性差异,导致各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为此,我们应立足于地区实际,从需要出发,了解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把握对策,加速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全面提升我国教育信息...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有了飞速发展,但是由于区域性差异,导致各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为此,我们应立足于地区实际,从需要出发,了解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把握对策,加速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全面提升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信息化 内涵 实践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挑战、实践模式与动力机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徐晶晶 黄荣怀 +1 位作者 王永忠 岳丽杰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49,共7页
协同发展是衡量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文章深入分析了区域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青岛市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将区域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模式凝练为学校内部的协同和跨部门协同... 协同发展是衡量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文章深入分析了区域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青岛市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将区域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模式凝练为学校内部的协同和跨部门协同两种模式,对关键协同主体和协同方式进行剖析。研究指出,依赖关系、利益共同体和需求导向是区域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动力产生的条件,并根据动力作用源将区域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的动力划分为以政策引导力、技术推动力、市场竞争力、文化渲染力和经济支持力等为核心的外部推动力,和以协同目标、协同动机、协同态度和协同能力等为核心的内部驱动力。从协同学视角提出区域教育信息化动力作用机理是学校自组织与校外他组织的耦合。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动力机制模型,并从协同理念、政策引领和多元服务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信息化 协同发展 实践模式 动力机制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数字化学习与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1,共3页
在以区域为单位进行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的过程中,成都市金牛区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代表,在教育信息技术装备和应用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引入1∶1数字化学习方式,探索了在该学习环境下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意义、理念及策略。
关键词 1:1数字化学习 区域教育信息化 整体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互联网+教研”新疆、广东跨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交流教研活动顺利举办
13
作者 彭雪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I0013-I0013,共1页
2017年5月24日,“互联网+教研”新、粤跨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交流教研活动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和广东广州市番禺区同步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电化教育馆、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主办。共有70多名中小学教... 2017年5月24日,“互联网+教研”新、粤跨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交流教研活动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和广东广州市番禺区同步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电化教育馆、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主办。共有70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课例应用交流教研活动,全国有近6万名教师通过网络观看了实时课例应用交流教研活动的直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区域教育信息化 教研活动 广东省 互联网 交流 应用 中小学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网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平台”助力湖南教育
14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1-141,共1页
2月10日.湖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研讨会在湖南省电化教育馆召开.会议以徐州华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平台》为例,探讨区域、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与会的湖南省及各市、州电教专家... 2月10日.湖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研讨会在湖南省电化教育馆召开.会议以徐州华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平台》为例,探讨区域、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与会的湖南省及各市、州电教专家对华网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平台进行了专项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华网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平台科技含量高、功能全面、好用、易用、实用。适应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符合目前大力倡导的数字校园、数字教育理念,可在全省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应用平台 管理平台 湖南教育 教育信息化建设 中小学校 电化教育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区域信息化现状及问题调查、分析和反思 被引量:28
15
作者 梁林梅 桑新民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1-24,共4页
本研究在对目前基础教育区域信息化现状和问题进行较为全面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引发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层次分析,并从区域宏观管理及决策的视角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建议,同时选择分析了实践中的两个典型个案,最后从研究者的视... 本研究在对目前基础教育区域信息化现状和问题进行较为全面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引发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层次分析,并从区域宏观管理及决策的视角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建议,同时选择分析了实践中的两个典型个案,最后从研究者的视角,对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信息化 现状与问题 反思与建议 个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相关问题调研与分析——来自72位教育局长的视角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虹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28,共4页
本文从以教育局长为代表的教育行政部门的角度,对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涉及到总体认识、重视程度、建设现状、均衡性、建设方式、发展观点、影响因素、保障机制等内容。本文在呈现出全局发展缩影的同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从以教育局长为代表的教育行政部门的角度,对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涉及到总体认识、重视程度、建设现状、均衡性、建设方式、发展观点、影响因素、保障机制等内容。本文在呈现出全局发展缩影的同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今后教育信息化发展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信息化 教育局长 教育行政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视角下的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模式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左明章 雷励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26,共8页
以县级区域为单位整体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战略重点。针对如何在县级区域层面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文章在系统分析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特征的基础之上,依据协同理论的观点提出了区域... 以县级区域为单位整体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战略重点。针对如何在县级区域层面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文章在系统分析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特征的基础之上,依据协同理论的观点提出了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协同创新机制;并结合教育信息化要素模型与基本规律,设计了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模型;深入探讨了如何在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实现协同与创新。最后以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协同问题审视与困境归因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晶晶 黄荣怀 +2 位作者 胡卫平 赵姝 吐尔逊艾力·巴孜力江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3-39,共7页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协同发展既是一种理想追求,也是当前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文章基于Q市10区(市)整群抽样的证据,采用数理统计法对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和差异进行量化研究,采用三角互证法从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企业等参...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协同发展既是一种理想追求,也是当前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文章基于Q市10区(市)整群抽样的证据,采用数理统计法对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和差异进行量化研究,采用三角互证法从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企业等参与主体视角对实然困境进行质性分析。基于量化与质性的双重验证,对实然困境进行归因诊断,明确相关“不协同”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综合发展水平与各维度发展情况差异显著,马太效应较为突出,协同发展问题仍未受到足够重视。信息化推进中面临统筹与定制、内联与外协、供给与需求、管理与激励、建设与应用未能协同发展等实然困境。协同已成为未来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思路。研究旨在为理性认识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所面临的难点问题,为2.0时代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 协同 实然困境 归因诊断 聚敛式平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区县层面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东部S市为例 被引量:18
19
作者 卢春 李枞枞 +1 位作者 周文婷 吴砥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74,共8页
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教育信息化整体均衡协调发展并不理想。辨析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中的影响因素,对全面客观认识教育信息化的实际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效率和效益,确保可持续发... 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教育信息化整体均衡协调发展并不理想。辨析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中的影响因素,对全面客观认识教育信息化的实际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效率和效益,确保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针对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教育信息化发展较快的S市开展了实证调研,测算各区县教育信息化的五大维度发展指数,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对五大维度之间的交叉作用予以探讨,借以确定区县层面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教师信息化终端设备指数、校园网指数、数字资源指数等8个信息化变量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信息化 绩效评估 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内涵、特征、运行结构与改进建议——以教育部2018和2019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为例 被引量:22
20
作者 梁林梅 沈芸 耿倩倩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9-55,共7页
实践共同体作为一种与正式的行政管理组织机制截然不同的非正式、开放性组织形态,在推动新时期区域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教育部2018和2019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为例,针对项目实... 实践共同体作为一种与正式的行政管理组织机制截然不同的非正式、开放性组织形态,在推动新时期区域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教育部2018和2019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为例,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首先系统梳理了实践共同体概念发展的两个阶段,接着从作为一种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和组织变革管理工具的概念框架视角,总结了成熟的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所应具备的五个关键特征;结合已有研究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构建了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的运行结构;最后从目标选择、结构设计、机制创新、文化再造和技术赋能五个方面提出了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实施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教学 实践共同体 运行结构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