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研究——基于Geoda095i统计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鲍洪杰 刘德光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2011年第9期54-59,共6页
基于空间经济统计分析方法,在MapInfo软件和Geoda095i空间统计分析的帮助下,通过空间位置建立数据间的统计关系,利用2009年区域GDP数据,对甘肃省区域经济之间的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时空格局及相关因素时行了分析,发现该时期甘肃省各市GD... 基于空间经济统计分析方法,在MapInfo软件和Geoda095i空间统计分析的帮助下,通过空间位置建立数据间的统计关系,利用2009年区域GDP数据,对甘肃省区域经济之间的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时空格局及相关因素时行了分析,发现该时期甘肃省各市GDP增长水平分布呈现同步发展的态势,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在空间上的聚集分布十分明显,因此,基于对Moran散点图的分析,以空间聚集关系、空间滞后回归模型的回归分析,发现空间统计分析对于甘肃省区域发展的空间状态揭示了不同区域经济差的空间联系及空间变化的相互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统计分析 区域经济 空间滞后回归模型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上游地面人工增雨效果统计检验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程鹏 沈天成 +3 位作者 罗汉 陈祺 庞朝云 黄山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62-970,共9页
为深入了解石羊河上游的人工增雨效果,评估不同月份的人工增雨效果,利用统计方法对2010—2019年4—10月石羊河上游地区的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石羊河上游4—10月平均绝对增雨量为4.7 mm,检验结果通过0.05的显著... 为深入了解石羊河上游的人工增雨效果,评估不同月份的人工增雨效果,利用统计方法对2010—2019年4—10月石羊河上游地区的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石羊河上游4—10月平均绝对增雨量为4.7 mm,检验结果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春季(4—5月)和秋季(9—10月)人工增雨效果明显好于夏季(6—8月);4月增雨效果最好,相对增雨率在35%以上。区域历史回归分析的结果介于序列分析和区域对比分析之间,相对客观。初步结果显示,人工增雨使石羊河上游年降水增加13.5%,人工增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统计检验 序列分析 区域历史回归统计分析 石羊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人工增雨效果统计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丹 林文 +3 位作者 刘群 冯宏芳 胡淑萍 汪智海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利用福建省古田人工增雨试验基地2014年1月—2023年1月小时自然降水数据,结合线性拟合、多项式回归和样条回归等多种数学统计方法,开展决策树、支持向量机(SVM)和卷积神经网络(CNN)3种机器学习方法在估测目标区自然降水中的应用研究。... 利用福建省古田人工增雨试验基地2014年1月—2023年1月小时自然降水数据,结合线性拟合、多项式回归和样条回归等多种数学统计方法,开展决策树、支持向量机(SVM)和卷积神经网络(CNN)3种机器学习方法在估测目标区自然降水中的应用研究。目标区和对比区自然雨量关系模型对比结果表明:以区域平均面雨量为统计变量时,CNN和四项式回归效果相对较好,其中CNN的确定系数为0.516,均方根误差为1.097 mm;对平均面雨量进行六次方根变换后,各模型的精准度大幅提升,CNN表现最优,确定系数为0.658,其次为SVM;为克服目标区和对比区雨量时间序列效应及空间分布不均等问题,以面雨量空间格点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NN 3种优化器(自适应矩估计、均方根传递和梯度随机下降)算法进行对比,发现基于自适应矩估计优化器建立目标区和对比区雨量关系模型最优,其降水估测值与实测值更接近,均方根误差最小,为0.61 mm。因此,利用CNN方法能够进一步优化目标区和对比区雨量关系模型,可为定量评估人工增雨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效果评估 区域历史回归 机器学习 统计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统计分析方法在水稻区试中的应用与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泽松 艾可根 +1 位作者 桂云波 宋卫兵 《种子科技》 2004年第2期96-98,共3页
运用回归系数法、稳定性参数法、高稳系数法和传统的新复极差法,对参加2001年度安徽省双季晚粳区试新组合、新品系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新组合、新品系单产较高的占一半,但高产稳产的仅有99-25、4003。这四种分... 运用回归系数法、稳定性参数法、高稳系数法和传统的新复极差法,对参加2001年度安徽省双季晚粳区试新组合、新品系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新组合、新品系单产较高的占一半,但高产稳产的仅有99-25、4003。这四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但又不尽相同,故又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分析方法 水稻 区域试验 回归系数法 稳定性参数法 高稳系数法 新复极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研究中的计量分析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延长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41-48,共8页
战后国际史学发生巨大变化,其主要特征是历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的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在研究主题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计量化的研究手段被广泛使用,因此,在当前历史研究方法进步的背后,隐藏着对量度的新关注.有人甚至将计量... 战后国际史学发生巨大变化,其主要特征是历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的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在研究主题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计量化的研究手段被广泛使用,因此,在当前历史研究方法进步的背后,隐藏着对量度的新关注.有人甚至将计量化的研究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广泛使用称之为“计量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研究 数学方法 回归分析 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 研究主题 收入变化 相关分析 研究方法 数量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西宁市春季抗旱人工增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德奎 苏芬 祁小娟 《青海农林科技》 2019年第2期37-41,共5页
2018年春季青海省西宁市抗旱人工增雨作业主要集中在3月~5月,本文主要应用区域历史回归分析法,对人工增雨效果进行检验,根据该方法得到,2018年春季青海省西宁市抗旱人工增雨共增加区域平均降水量为11.3mm,相对增水率为2.96%。同时结合... 2018年春季青海省西宁市抗旱人工增雨作业主要集中在3月~5月,本文主要应用区域历史回归分析法,对人工增雨效果进行检验,根据该方法得到,2018年春季青海省西宁市抗旱人工增雨共增加区域平均降水量为11.3mm,相对增水率为2.96%。同时结合西宁市抗旱增雨期土壤干土层资料来看,2018年春季西宁市土壤墒情较好,人工增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増雨 效果分析 西宁市 区域历史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生态环境建设分区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常丹东 张洪江 王礼先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9-12,共4页
采用频度统计分析、专家集成和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方法 ,将宁夏回族自治区 2 0个县 (市 )分为 4个生态环境建设 1级区和 1 0个亚区 ,并针对各分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关键词 宁夏 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划分 频度统计分析 专家集成 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室外光照估计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美燕 吴志红 +2 位作者 刘艳丽 秦学英 彭群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1-547,共7页
针对固定视点下的室外场景在线视频光照求解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偏最小二乘室外场景实时光照估计算法.在离线阶段提取场景中对光照变化较为敏感的区域,并将这些区域像素值的均值与方差的无偏估计作为场景图像的统计参数,再利用偏最小二乘... 针对固定视点下的室外场景在线视频光照求解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偏最小二乘室外场景实时光照估计算法.在离线阶段提取场景中对光照变化较为敏感的区域,并将这些区域像素值的均值与方差的无偏估计作为场景图像的统计参数,再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建立场景的光照参数与图像统计参数之间的模型;在在线阶段使用所建立的模型实时估计视频每一帧的光照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算法所求解的光照参数对虚拟物体进行绘制并将其融入视频中后,合成场景真实感很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光照估计 图像统计参数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敏感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