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区域农业生态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梁文举 闻大中 刘丹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共4页
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组成及建立GIS的步骤,探讨了GIS在下辽河平原农业生态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农业生态 管理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区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军 史建民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研究确立了适合山东不同区域发展的生态农业主导产业,并提出符合各区域特点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和主攻方向。
关键词 区域生态农业 主导产业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和农业生态区域法的土地人口承载力比较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被引量:22
3
作者 余万军 吴次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6-472,共7页
应用生态足迹法和农业生态区域法分别计算贵阳市1996—2005年的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农业生态区域法计算的土地人口承载力呈上升趋势,而生态足迹法计算的土地人口承载力却呈下降趋势.10年平均的土地人口承载力中,生态足迹承载... 应用生态足迹法和农业生态区域法分别计算贵阳市1996—2005年的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农业生态区域法计算的土地人口承载力呈上升趋势,而生态足迹法计算的土地人口承载力却呈下降趋势.10年平均的土地人口承载力中,生态足迹承载力只有热量承载力的19.25%、蛋白质承载力的33.46%、脂肪承载力的30.18%;期间贵阳市平均能源足迹占平均总足迹的68.69%,化石能源过度消费严重影响了土地生态足迹承载力.与贵阳市实际人口相比,热量承载力处于临界状态;蛋白质承载力、脂肪承载力及生态足迹承载力不足以承载贵阳市当前人口,土地处于超载状态.对两种方法的理论背景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以农业生态区域法进行预测,制定上限指标,以生态足迹法在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多目标土地利用方式下对其进行监测、修正的区域土地人口承载力战略决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农业生态区域 土地承载力 比较研究 贵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生态农业模式探讨——以天津市宝坻区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卢安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3-343,345,共2页
探讨了区域生态农业模式的涵义、选择依据、类型;介绍了天津市宝坻区农业生态模式的创立与推广情况。
关键词 区域生态农业模式 选择 应用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雍县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建设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1
5
作者 谢雯珊 《农技服务》 2018年第1期111-113,共3页
为在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探索不同区域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分类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参考,对纳雍县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建设的主要模式和技术方案、实施内容进行阐述,总结了项目建设取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分析... 为在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探索不同区域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分类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参考,对纳雍县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建设的主要模式和技术方案、实施内容进行阐述,总结了项目建设取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分析了项目发展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循环农业 项目建设 效益 发展前景 纳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区域分配及其经济效率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玉梅 游良志 刘凤伟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5-119,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异于目前农业科研投资分配方法的新思路,即按照农业生态区划(AEZ)进行农业科研投资,并从经济效率角度探讨了科研投资的区域配置最优方案,为农业科研投资的分配决策提供参考。利用1990—200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计算了各个区... 本文提出一种异于目前农业科研投资分配方法的新思路,即按照农业生态区划(AEZ)进行农业科研投资,并从经济效率角度探讨了科研投资的区域配置最优方案,为农业科研投资的分配决策提供参考。利用1990—200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计算了各个区域的科研投资边际收益和构建了数学规划模型,模拟了各个区域的农业科研投资的最优分配方案。研究发现:农业科研投资的边际收益高,但区域差别明显,调整农业科研投资区域分配结构,增加边际收益高的华中区和华北区的科研投资,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科研投资收益和有效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平均每1元科研投资的收益比原来增加1~2.5元,促进农业总产值增长约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投资 区域配置 经济增长 农业生态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粮食光温潜力分析——以四川眉山市东坡区为例
7
作者 李启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965-2966,共2页
在分析四川眉山市东坡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利用农业生态区域法对该区主要粮食作物的光温潜力进行测算,计算出粮食作物高产的理论上限,将其与粮食作物的现实产量进行比较,并提出提高耕地粮食生产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耕地粮食光温潜力 农业生态区域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