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区位法的延迟焦化炉温度场分布计算程序设计
1
作者 严向奎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7-101,共5页
介绍了用于计算梯形延迟焦化炉温度场分布的程序设计总体思路和方法,阐述了用于计算/仿真管式加热炉温度分布模型的区位法思路在实际计算环境和工业应用中的实现过程,并通过在新疆克拉玛依石化厂延迟焦化炉中的应用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延迟焦化炉 区位法 温度场分布计算程序 程序设计 重油加工 炼油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位商法的成渝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瓴 肖洪未 谭少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40,共7页
文章以国家经济发展指标作参照,选取成渝两市近几年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为研究对象,与上海、广州、北京三市进行比较分析,依据区位商法(LQ)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偏离指数法进行二次量化研究,从而构建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标准;根据竞争... 文章以国家经济发展指标作参照,选取成渝两市近几年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为研究对象,与上海、广州、北京三市进行比较分析,依据区位商法(LQ)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偏离指数法进行二次量化研究,从而构建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标准;根据竞争力评价结果总结出成渝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以及当前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最后针对核心问题从城市的物质特性、精神特性以及城市价值角度提出加强成渝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五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 成渝 城市核心竞争力 城市价值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层面产业集群识别方法研究——区位商法的改进 被引量:11
3
作者 许继琴 金贤锋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61-164,共4页
基于对已有主要产业集群识别方法的回顾分析,发现其在我国区域层面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在综合权衡反映空间特性、产业内部互动联系、数据可得性、识别完整性、评价客观性等问题下,对区位商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以期获得一种较适合我... 基于对已有主要产业集群识别方法的回顾分析,发现其在我国区域层面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在综合权衡反映空间特性、产业内部互动联系、数据可得性、识别完整性、评价客观性等问题下,对区位商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以期获得一种较适合我国区域层面的产业集群识别方法。在效果检验中,改进后的区位商法在宁波市产业集群初步识别中体现出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识别方 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位商法在港口腹地分析中的运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董洁霜 范炳全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0-53,共4页
腹地货源争夺是港口竞争最主要的内容之一。随着集装箱运输日益成为国际航运的主要方式 ,相邻港口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对共同腹地的集装箱货源的争夺。本文运用区位商的概念与方法 ,以上海港与宁波港的共同直接腹地———浙江省为例 ,... 腹地货源争夺是港口竞争最主要的内容之一。随着集装箱运输日益成为国际航运的主要方式 ,相邻港口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对共同腹地的集装箱货源的争夺。本文运用区位商的概念与方法 ,以上海港与宁波港的共同直接腹地———浙江省为例 ,通过对其国际集装箱生成及流向的调查与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 港口 腹地分析 集装箱运输 上海港 宁波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位商法的大庆区域经济比较优势及其发展战略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艳秋 方彬 常永梅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0-113,共4页
运用区位商法识别大庆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应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大庆地区的主要产业,结果表明,大庆地区第二产业为优势产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为优势行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区位商值为40.59,显示了资源型城... 运用区位商法识别大庆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应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大庆地区的主要产业,结果表明,大庆地区第二产业为优势产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为优势行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区位商值为40.59,显示了资源型城市的特点.提出了优势产业及优势行业的发展战略措施,以促进大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 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 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位商法对中国陶瓷产业集群现象的识别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惠琴 赵波 程宏伟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21,76,共4页
运用区位商法识别我国陶瓷产业在广东省佛山市、山东省淄博市、福建省晋江市、四川省夹江市形成的产业集群,并使用区域生产规模化和生产专业化两个特征来检验用区位商对中国陶瓷产业集群现象识别的结果。
关键词 区位 陶瓷产业 产业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位商分析法的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闫建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95-1800,共6页
【目的】研究劳动力转移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情况,为政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区位商统计分析法对1998-2013年我国31个省(区、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并进... 【目的】研究劳动力转移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情况,为政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区位商统计分析法对1998-2013年我国31个省(区、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并进行区域类型划分。【结果】(1)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农林牧副渔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我国各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明显差异,主要体现为优势区域数量的变化、调整幅度的大小、调整的方向及调整的重点;(3)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可划分为四大类型,即A(正向调整、高区位商)、B(负向调整、高区位商)、C(正向调整、低区位商)、D(负向调整、低区位商),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已实现,但仍有少部分地区产业调整效果不理想。【建议】地方政府要认清各自的农业产业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A类可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引领产业升级;B类可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规模化水平,巩固产业发展;C类可发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D类可充分利用区外市场,提高区域间贸易服务水平或适时转移产业支持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种植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区域差异 区位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统计边界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曾繁英 吴胜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4-6,共3页
确定产业集群统计边界是实施集群信息统计的需要,集群信息统计是发展集群经济的需要。文章认为:集群统计边界确定属于方法论范畴,应分两步进行。首先应用区位商法识别某一地区是否存在产业集群;然后应用投入产出法判断处于地理边界上的... 确定产业集群统计边界是实施集群信息统计的需要,集群信息统计是发展集群经济的需要。文章认为:集群统计边界确定属于方法论范畴,应分两步进行。首先应用区位商法识别某一地区是否存在产业集群;然后应用投入产出法判断处于地理边界上的企业是否属于集群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统计边界 区位 投入产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些常见偏旁部首在不同输入法中的编码
9
作者 王延军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偏旁 部首 小学 语文教学 五笔输入 区位输入 拼音输入 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物流业优化经济结构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6
10
作者 孙浩杰 吴群琪 汪蕴慧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7-31,共5页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现代物流业具有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作用。以国家物流1级节点城市西安为例,综合运用相关分析、贡献率...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现代物流业具有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作用。以国家物流1级节点城市西安为例,综合运用相关分析、贡献率模型、区位商法、产业乘数法等对西安市物流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虽然在优化经济结构方面西安市要强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作用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诸多方面都需要改进,这对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物流业 经济结构 区位 产业乘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沿黄经济区农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宋永永 米文宝 +1 位作者 杨丽娜 张冠乐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2期116-122,共7页
宁夏沿黄经济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研究确定该区农业优势产业,探讨区域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对优化配置区域农业资源,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区位商法对沿黄经济区农业及其内部各行业进行分析研究,... 宁夏沿黄经济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研究确定该区农业优势产业,探讨区域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对优化配置区域农业资源,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区位商法对沿黄经济区农业及其内部各行业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区范围内,种植业和渔业是沿黄经济区农业优势产业部门,且比较优势明显;除银川市、石嘴山市、灵武市之外,沿黄经济区其余各市县农业在全自治区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以沿黄经济区为背景区域,通过计算比较各县市农业内部各行业的区位商,明确了沿黄经济区各县市的农业优势产业。根据沿黄经济区农业区位商的分析结果,结合沿黄经济区农业发展基础和发展态势,对沿黄经济区农业空间布局进行了研究,提出以城市为中心的"三圈层"结构布局和以农业资源为基础的"四轴带"结构布局的圈层轴带状农业空间布局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沿黄经济区 农业优势产业 区位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杜华章 杨元青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7年第2期11-23,共13页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现阶段江苏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任务之一。运用区位商统计分析方法,实证分析2000~2015年江苏省三大经济区域、13个地级市和42个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通过农业产业...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现阶段江苏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任务之一。运用区位商统计分析方法,实证分析2000~2015年江苏省三大经济区域、13个地级市和42个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江苏省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农业产业区位商变化趋势各具特点;各地级市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较大差异;全省42个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优势区域数量与强度、调整幅度与调整方向等方面。基于此,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农业供给结构适应性、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差别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等推进江苏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区域差异 区位商分析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主体空间功能识别与核心产业主体选择——以黑龙江省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春雨 王伟强 张浩博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2年第3期12-14,共3页
文章利用纳尔逊指数实证分析了黑龙江省13个城市的职能分工格局,甄别出了各城市具有规模优势的职能部门和具有强度优势的职能部门;并依据城市产业部门强度优势将黑龙江省13个城市划分为专业化城市、一般化城市和多样化城市三种类型,明... 文章利用纳尔逊指数实证分析了黑龙江省13个城市的职能分工格局,甄别出了各城市具有规模优势的职能部门和具有强度优势的职能部门;并依据城市产业部门强度优势将黑龙江省13个城市划分为专业化城市、一般化城市和多样化城市三种类型,明确了各城市主体空间功能产业分布;除哈尔滨外其他城市优势职能部门偏少,且以第二产业为主;采用改进区位熵法分析了城市部门职能的专业化程度,并将城市各部门职能分为特色职能、优势职能和一般职能,黑龙江省特色职能部门主要集中在以采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主体空间功能 纳尔逊指数 改进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物流产业专业化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欧阳建军 马超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38-39,共2页
本文针对省域物流产业专业化综合评价,以新疆11个地区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区位商法对省域物流产业专业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疆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不均衡,物流产业的输出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新疆 物流产业 专业化 因子分析 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主要优势农产品及其产业带规划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伯华 杨玲 +1 位作者 张金星 谢国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9,共3页
从优势农产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概念、标准和要求出发,在调查相关数据的基础上,选用区位商分析法,分析了湖北省主要优势农产品粮食、油菜和蔬菜产业带的规划,探讨了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及其产业带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展望。
关键词 优势农产品 比较优势 区位 产业带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识别与分类实例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怡然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84-85,共2页
本文根据产业集群理论,以西安各行业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区位商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西安产业集群进行识别和分类,将西安LQ>1的16个行业分为3类两个层次的产业集群,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同时证明了这两种方法是对产业集群识别和分类... 本文根据产业集群理论,以西安各行业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区位商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西安产业集群进行识别和分类,将西安LQ>1的16个行业分为3类两个层次的产业集群,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同时证明了这两种方法是对产业集群识别和分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位 识别 聚类分析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和社会要素影响的清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范昕 张璐 +5 位作者 李江风 宋鄂平 COULIBALY Lenikpoho Karim EME Chan 杨青 贾儒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7-151,184,共6页
清江流域生态系统作为湖北西南山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对山地城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反映清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异质性,运用加权求和法、层次分析法和区位熵法分析并归因。结果表明:(1)清江流域生态风险源分布在人口密集的中... 清江流域生态系统作为湖北西南山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对山地城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反映清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异质性,运用加权求和法、层次分析法和区位熵法分析并归因。结果表明:(1)清江流域生态风险源分布在人口密集的中下游流域,受洪涝、干旱、塌荒等地质灾害影响较大,应降低灾害风险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2)研究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分布不协调,其中恩施市等经济发展水平与植被覆盖率较高,巴东县等经济发展水平与植被覆盖率最低;(3)研究区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3.96×106万元,流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布与土地面积表现为不协调。研究结果为政府决策者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加权求和 层次分析 区位 清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的产业集聚度测度:理论与实践——以我国南部海洋产业集群为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黄林 佟艳芬 王盛连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3-131,共9页
对产业集群产业聚集度的测度是研究产业集群的重要内容。以我国南部海洋经济圈的广东、广西、海南构成的海洋产业集群为例,采用区位熵法对广东、广西、海南海洋产业集群的产业集聚度进行测度,发现:广东在海洋产业发展水平上远超广西和海... 对产业集群产业聚集度的测度是研究产业集群的重要内容。以我国南部海洋经济圈的广东、广西、海南构成的海洋产业集群为例,采用区位熵法对广东、广西、海南海洋产业集群的产业集聚度进行测度,发现:广东在海洋产业发展水平上远超广西和海南,但在海洋产业集群集聚度上并未体现出最大优势;相反,海南省海洋产业整体聚集度和三次产业聚集度均高于广东和广西;在南部海洋经济圈中,无论是从整体聚集度还是从三次产业集聚度看,广西海洋产业都相对落后。南部海洋经济圈的海洋产业集群应以国家推进“海洋强国战略”为契机,把握向海经济政策机遇,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海洋产业集群内企业经营管理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部海洋经济圈 海洋产业集群 区位 集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林业产业集群水平测度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云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第1期92-94,共3页
结合2010~2018年统计所得的数据,通过区位商法以及产业集聚指数法,动静态方法相结合,对云南林业产业的集群水平予以测度。围绕其集群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制定相应的政策,希望可以促进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集群化水平,增强其产... 结合2010~2018年统计所得的数据,通过区位商法以及产业集聚指数法,动静态方法相结合,对云南林业产业的集群水平予以测度。围绕其集群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制定相应的政策,希望可以促进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集群化水平,增强其产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产业集群 区位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市肉牛产业集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何国燕 金荣华 +2 位作者 庞凤玉 李才勇 张开佳 《农业展望》 2025年第4期53-59,共7页
普洱市是云南省特色肉牛产业的重要基地。本研究采用区位熵法(LQ)、地理集中系数法(CC)剖析普洱市肉牛产业的集聚水平,结合PEST分析对影响肉牛产业集聚程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普洱市肉牛产业CC值和LQ数值在近5年内始终大于1,... 普洱市是云南省特色肉牛产业的重要基地。本研究采用区位熵法(LQ)、地理集中系数法(CC)剖析普洱市肉牛产业的集聚水平,结合PEST分析对影响肉牛产业集聚程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普洱市肉牛产业CC值和LQ数值在近5年内始终大于1,且CC平均值为1.85,明显大于LQ平均值1.78,说明普洱市肉牛产业集聚的专业化程度和集中化程度较高,拥有较好的比较优势;而资源禀赋条件、政府政策的实施、标准化技术的推广等是普洱市肉牛产业集聚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从紧抓肉牛产业发展机遇、推进肉牛产业专业化发展、完善技术人才服务体系等提出提升肉牛产业发展的建议,以期为肉牛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产业 区位 地理集中系数 PEST分析 普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