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机复合材料对赣西镉地质高背景区水田镉污染的钝化效果
1
作者 张娟 程慧明 +2 位作者 姜宏裕 符海明 张涛亮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63-66,77,共5页
为明确无机复合材料对赣西镉地质高背景区镉污染的钝化效果,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镉地质高背景区为研究区,采用大田试验,分析了无机材料硅灰石、镁质黏土、白云石、石灰的组合处理在3种添加量(2252、5630、11261 kg/hm^(2))下对土壤pH... 为明确无机复合材料对赣西镉地质高背景区镉污染的钝化效果,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镉地质高背景区为研究区,采用大田试验,分析了无机材料硅灰石、镁质黏土、白云石、石灰的组合处理在3种添加量(2252、5630、11261 kg/hm^(2))下对土壤pH、土壤中可利用态镉含量占比与糙米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复合材料在3种添加量下均能明显提升土壤pH,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提高0.64~1.19,平均增幅10.90%~20.27%;土壤中可利用态镉含量占比显著降低,平均降幅分别为24.31%、28.90%、29.82%;糙米镉含量平均降幅分别高达60.51%、66.98%、81.04%,且均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限值(Cd≤0.2 mg/kg)。无机复合材料的钝化效果与添加量呈正比,2252 kg/hm^(2)可推荐作为研究区经济型修复无机复合材料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高背景区 无机复合材料 化效果 赣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中铅赋存形态及其钝化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刘辽源 《土壤与作物》 2025年第2期235-245,共11页
为明确不同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中铅(Pb)赋存形态及其钝化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受Pb污染弱酸性耕地土壤为材料,采用盆栽实验,添加石灰粉、白云石粉、牡蛎壳粉、泥炭土、硅钙镁钾肥等5种调理剂,监测了试验后60d土壤中5种赋存形态Pb含量... 为明确不同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中铅(Pb)赋存形态及其钝化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受Pb污染弱酸性耕地土壤为材料,采用盆栽实验,添加石灰粉、白云石粉、牡蛎壳粉、泥炭土、硅钙镁钾肥等5种调理剂,监测了试验后60d土壤中5种赋存形态Pb含量与土壤pH的变化,分析其钝化土壤中Pb污染的效果。结果显示,土壤中5种赋存形态Pb以可还原态、残渣态Pb为主,其后依次为弱酸提取态、可氧化态和水溶态Pb。添加石灰粉、白云石粉、牡蛎壳粉、泥炭土、硅钙镁钾肥试验后60d,与CK相比,土壤pH分别提高了1.81、1.49、1.17、0.48和0.60个单位(P<0.05);水溶态分布系数分别显著降低了92.5%、92.5%、90.0%、57.5%和37.5%,弱酸提取态Pb分布系数分别降低了87.2%、73.7%、77.3%、26.7%和44.9%,可氧化态Pb分布系数分别提高了7.63%、7.90%、17.2%、40.1%和31.9%;而可还原态和残渣态Pb分布系数除了泥炭土与CK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pH与其钝化效果具有抛物线型变化关系,相关系数(r)为0.9735(P<0.01)。5种调理剂具有降低土壤中有效态Pb,并提高潜在有效态和不可利用态Pb的作用;钝化土壤中Pb污染的效果分别为87.2%、73.6%、77.3%、26.7%和44.9%。应用这5种调理剂及适宜施用量,钝化修复酸性土壤中Pb污染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安全利用技术措施,值得在进一步大田试验验证后进行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酸性土壤 赋存形态 生物有效性 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钝化剂对原位镉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及其对白菜镉富集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冯继红 何季 +4 位作者 吴传美 李龙贵 祖罡 罗雪 宋理洪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4-1093,共10页
探究复合钝化剂对原位镉(Cd)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及其对白菜吸收积累Cd的影响,为中轻度Cd污染农田土壤的治理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以赤泥+石灰+磷矿粉(T_(1))、赤泥+石灰+生物炭(T_(2))、石灰+腐殖酸+海泡石(T_(3))、海泡石+生物炭+赤泥(T_... 探究复合钝化剂对原位镉(Cd)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及其对白菜吸收积累Cd的影响,为中轻度Cd污染农田土壤的治理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以赤泥+石灰+磷矿粉(T_(1))、赤泥+石灰+生物炭(T_(2))、石灰+腐殖酸+海泡石(T_(3))、海泡石+生物炭+赤泥(T_(4))、海泡石+生物炭+磷矿粉(T_(5))共5种复合钝化剂在原位Cd污染农田土壤中开展田间试验,研究5种复合钝化剂对耕作层土壤中各形态Cd含量、酶活性、微生物碳(MBC)、微生物氮(MBN)和白菜各部位吸收积累Cd的影响。结果表明:(1)5种复合钝化剂能不同程度提高土壤pH,降低耕作层土壤中Cd的有效性,T_(3)、T_(4)、T_(5)处理的土壤pH显著高于CK,T_(2)、T_(3)、T_(4)、T_(5)处理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显著低于CK,在Cd的各个形态中,T_(5)处理的弱酸提取态Cd含量、可还原态Cd含量显著低于CK,而残渣态Cd含量显著高于CK;(2)T_(1)、T_(3)、T_(4)、T_(5)处理的土壤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CK显著提高42.06%~152.46%、15.95%~26.48%,T_(1)、T_(2)、T_(3)、T_(4)处理的脲酶活性比CK显著提高18.43%~35.19%,T_(3)、T_(4)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比CK显著提高18.78%~19.01%,T_(1)、T_(2)、T_(3)处理的土壤MBC含量比CK显著提高31.83%~53.19%,T_(2)、T_(3)、T_(4)处理的土壤MBN含量比CK显著提高19.14%~59.89%;(3)不同处理对白菜各部位吸收积累Cd的影响有一定差异,与CK相比,T_(1)、T_(4)、T_(5)处理显著降低根部、茎部的Cd含量,5种处理均显著降低叶部的Cd含量,且白菜叶部富集、转运Cd的能力大于茎部和根部。综合钝化效果,T_(4)、T_(5)处理即海泡石+生物炭+赤泥(3∶5∶3)、海泡石+生物炭+磷矿粉(3∶5∶3)在原位钝化修复中轻度Cd污染农田土壤中的钝化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植物对土壤重金属Cd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污染 土壤修复 复合钝 白菜 土壤酶活性 化效果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配钝化剂对设施土壤污染镉的钝化效果及植株富集镉的影响
4
作者 李浩 张敏硕 +2 位作者 郭艳杰 李博文 王小敏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1期86-93,共8页
为明确组配钝化剂对设施土壤污染镉的钝化效果,采用生物模拟方法,以外源添加镉的设施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骨炭粉、生物炭、纳米腐殖质组配钝化剂对设施土壤污染镉的钝化效果和对小白菜富集镉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当骨炭粉、生... 为明确组配钝化剂对设施土壤污染镉的钝化效果,采用生物模拟方法,以外源添加镉的设施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骨炭粉、生物炭、纳米腐殖质组配钝化剂对设施土壤污染镉的钝化效果和对小白菜富集镉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当骨炭粉、生物炭和纳米腐殖质总添加量为2%、5%,配施比例为1∶5∶2时,钝化效果最为显著。土壤有效态Cd含量显著降低,降幅为12.72%~15.73%,更易使Cd形态从弱酸提取态转化为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土壤pH值显著升高0.22~0.34个单位,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增长15.28%~23.73%,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显著升高,增幅分别为23.21%~52.98%、57.75%~67.75%。添加量为5%时,小白菜地上部Cd含量显著降低14.67%;总添加量为2%时,小白菜根部Cd含量显著降低14.47%。(2)其他处理也表现出了一定的钝化效果。总添加量为5%,配施比例为1∶2∶2时,土壤的有效态Cd含量显著降低了10.93%。总添加量为2%、5%,配施比例为1∶5∶5时,土壤有效态Cd含量显著降低,降幅为7.49%~7.56%。(3)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土壤的pH值升高会降低土壤的有效态Cd含量,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过氧化氢酶及脲酶活性;土壤有效态Cd含量升高会使小白菜地上部Cd含量升高,同时使土壤有效磷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有效态Cd含量降低会使小白菜地上部Cd含量降低。综上所述,组配钝化剂在不同添加量及配施比例下,总体上可以有效提高土壤pH值、有效磷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降低土壤的有效态Cd含量和小白菜Cd含量。此外,进一步从节约经济成本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推荐骨炭粉、生物炭、纳米腐殖质总添加量为2%,配施比例为1∶5∶2,对Cd污染设施土壤的钝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炭粉 生物炭 纳米腐殖质 组配钝 小白菜镉含量 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热失控爆炸超压及液氮惰化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少禹 王玥 +1 位作者 董海斌 陈晔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4,共6页
为明确液氮对280 Ah储能锂电池热失控燃爆的惰化效果,在试验分析电池热失控气体成分和爆炸极限的基础上,利用火焰加速模拟(FLACS)软件模拟计算储能集装箱内电池热失控气体爆炸超压后果,并开展标准试验和实体试验,分析液氮对电池热失控... 为明确液氮对280 Ah储能锂电池热失控燃爆的惰化效果,在试验分析电池热失控气体成分和爆炸极限的基础上,利用火焰加速模拟(FLACS)软件模拟计算储能集装箱内电池热失控气体爆炸超压后果,并开展标准试验和实体试验,分析液氮对电池热失控气体的惰化抑爆效果。结果表明:热失控气体爆炸超压随着自身体积的增多逐渐升高,点燃超过1.1 m^(3)热失控气体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单个100%充电状态的280 Ah磷酸铁锂电池,真空状态下加热可触发电池热失控,并产生134.6 L以CO_(2)、H_(2)、CO、CH_(4)和C_(2)H_(4)为主要成分的热失控气体。热失控气体为可燃气体,爆炸极限范围为8.5%~45.5%;N_(2)能够有效惰化热失控气体,并显著减小热失控气体爆炸极限范围,极限N_(2)体积分数为84.7%;向35 m^(3)储能集装箱内喷射69 kg液氮惰化电池热失控气体,当箱内N_(2)体积分数高于极限N_(2)体积分数时能够有效惰化电池热失控气体,有效保护时间为220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热失控 爆炸超压 液氮 化效果 火焰加速模拟(FLA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壳粉对土壤中铅赋存形态的影响及其钝化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辽源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6期91-95,129,共6页
为探明牡蛎壳粉钝化修复土壤中铅(Pb)污染的效果,以及在受染耕地安全利用上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受Pb污染的弱酸性水田土壤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及通过监测分析每盆(2.0 kg土壤)添加牡蛎壳粉0(OSP0,CK)、0.40 g(OSP4)、0.80 g(OSP8)、1.20... 为探明牡蛎壳粉钝化修复土壤中铅(Pb)污染的效果,以及在受染耕地安全利用上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受Pb污染的弱酸性水田土壤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及通过监测分析每盆(2.0 kg土壤)添加牡蛎壳粉0(OSP0,CK)、0.40 g(OSP4)、0.80 g(OSP8)、1.20 g(OSP12)、1.60 g(OSP16)后,不同添加量对土壤pH及土壤中Pb赋存形态的分布特征、生物有效性的变化及其纯化效果。结果表明,处理60 d后OSP4、OSP8、OSP12、OSP16与OSP0比较,土壤pH分别增加了0.50个、0.83个、1.10个和1.31个单位;土壤中赋存形态Pb的分配系数水溶态均下降≥0.36%(P<0.05),弱酸提取态分别下降了2.86%、6.97%、7.74%和8.23%(P<0.05),还原态分别提高了0.83%、1.84%、1.88%和2.37%,可氧化态分别提高了0.17%、1.25%、1.45%和1.23%,残渣态分别提高了1.86%、3.88%、4.41%和4.64%,这表明添加适量的牡蛎壳粉具有降低土壤中有效态Pb,并提高不可利用态、潜在有效态Pb的效果(P<0.05)。OSP4、OSP8、OSP12、OSP16对土壤中Pb污染的钝化效果分别为28.78%、70.09%、77.76%和82.64%(P<0.05),同时添加量(x)与钝化效果(y)具有“y=-5.8171x^(2)+56.329x-53.144”抛物线型变化关系,相关系数(r)为0.9895(P<0.01)。因此,施用适量的牡蛎壳粉对钝化修复酸性水田土壤中Pb污染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大田生产上进一步验证后进行示范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土壤 牡蛎壳粉 赋存形态 生物有效性 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壳粉施用量对酸性耕地土壤中砷、铬的钝化效果初探
7
作者 刘辽源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4期46-50,共5页
为了将漳州市丰富的牡蛎壳资源充分应用于钝化修复酸性耕地土壤中砷(As)、铬(Cr)污染,以受As、Cr污染的弱酸性耕地土壤为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牡蛎壳粉施用量对土壤中As、Cr污染的钝化效果,试验设置5个牡蛎壳粉施用量梯度:0(CK)、0.2(A... 为了将漳州市丰富的牡蛎壳资源充分应用于钝化修复酸性耕地土壤中砷(As)、铬(Cr)污染,以受As、Cr污染的弱酸性耕地土壤为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牡蛎壳粉施用量对土壤中As、Cr污染的钝化效果,试验设置5个牡蛎壳粉施用量梯度:0(CK)、0.2(Atr 1)、0.4(Atr 2)、0.6(Atr 3)、0.8 g·kg^(−1)(Atr 4)。结果表明:酸性耕地土壤经牡蛎壳粉处理后,随施用时间的推移土壤pH值呈增加趋势;施用后60 d,Atr 1、Atr 2、Atr 3、Atr 4处理土壤pH值分别比CK增加0.50、0.83、1.10和1.31个单位,牡蛎壳粉施用量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线性关系(P<0.01)。牡蛎壳粉处理对土壤中As、Cr全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可显著降低土壤中As、Cr的生物有效性(P<0.05),Atr 1、Atr 2、Atr 3、Atr 4处理同CK比较,土壤中有效态As比率分别下降2.45%、3.37%、3.48%和3.66%,有效态Cr比率分别下降1.82%、2.99%、3.06%和3.52%。Atr 1、Atr 2、Atr 3、Atr 4处理修复土壤中As污染的钝化效果分别为30.21%、41.83%、42.90%和45.03%,Cr污染的钝化效果分别为44.01%、68.42%、70.10%和80.47%;牡蛎壳粉施用量与钝化土壤中As、Cr污染的效果具有抛物线型变化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61和0.9893(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牡蛎壳粉对酸性耕地土壤中As、Cr污染均有良好的钝化效果,施用量分别为0.62 g·kg^(−1)和0.69 g·kg^(−1)土壤时,钝化修复土壤中As、Cr污染的效果最佳达47.06%和79.06%。本研究结果还需在大田生产上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壳粉 酸性耕地土壤 生物有效性 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汁对猪肉的嫩化效果 被引量:11
8
作者 唐晓珍 黄雪松 +2 位作者 王明林 刘敬方 孙淑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9-60,共2页
本文研究了生姜汁对猪肉的嫩化效果,对其用量、pH值、预处理温度进行了测试对比。结果表明:生姜汁对猪肉的嫩化效果十分显著,姜汁最佳用量5%,最佳pH为7.0,最佳预处理温度为40℃。
关键词 生姜汁 猪肉 用量 PH值 预处理温度 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幼化效果的山杏组培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董胜君 刘明国 +2 位作者 郑可 魏菊 张云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5-601,共7页
以山杏为试验材料,选取不同部位、不同树龄、不同继代次数的组培苗,研究基于丛生芽诱导率和组培苗生根率、形态指标、生理指标3个层次的幼化效果。结果显示:(1)随着山杏外植体取材部位从树冠上部、中部、下部的依次下降,其丛生芽诱导率... 以山杏为试验材料,选取不同部位、不同树龄、不同继代次数的组培苗,研究基于丛生芽诱导率和组培苗生根率、形态指标、生理指标3个层次的幼化效果。结果显示:(1)随着山杏外植体取材部位从树冠上部、中部、下部的依次下降,其丛生芽诱导率和组培苗生根率依次升高且部位间差异显著,其组培苗的株高、叶长、叶宽、根系数量和根系长度也随外植体取材部位下降而增加,但仅根系数量和根系长度在部位间差异显著,但其组培苗和母树叶片SOD活性、POD活性和MDA含量却逐渐降低,且组培苗叶片始终低于母树叶片。(2)随着取材母树的树龄从10a、4a、1a的不断降低,组培苗上述各项指标值均依次升高,1a树龄丛生芽诱导率及组培苗生根率、根系数量、根系长度分别为80%、96.6%、4.3条、2.40cm,极显著高于相应的10a和4a树龄的组培苗。(3)从初代培养到1次、2次继代培养,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各类组培苗的丛生芽诱导率、株高、叶长和叶宽值不断增大,且以2次继代培养的增幅较大;同时相应组培苗叶片SOD活性、MDA含量和POD活性则呈下降趋势,但仍表现为2次继代的组培苗幼化效果较好。研究认为,各层次幼化效果指标在组培苗中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随着外植体在母树上取材部位的下移、取材母树年龄的降低以及组培苗继代次数的增加,山杏丛生芽诱导率和组培苗生根率、形态指标、生理指标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其组培幼化效果愈来愈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杏 组培繁殖 取材部位 取材树龄 继代次数 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蛋白酶和生姜汁对猪肉嫩化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2
10
作者 唐晓珍 黄雪松 +2 位作者 王明林 马明 李坤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18,23,共5页
本文研究了生姜蛋白酶及生姜汁对猪肉的嫩化效果 ,对其用量、pH值、预处理温度进行了测试对比。结果表明 :生姜蛋白酶及生姜汁对猪肉的嫩化效果十分显著 (P≤ 0 .0 1) ,生姜蛋白酶最佳用量为 0 .0 1% ,姜汁最佳用量 5 % ,最佳pH都为 7.... 本文研究了生姜蛋白酶及生姜汁对猪肉的嫩化效果 ,对其用量、pH值、预处理温度进行了测试对比。结果表明 :生姜蛋白酶及生姜汁对猪肉的嫩化效果十分显著 (P≤ 0 .0 1) ,生姜蛋白酶最佳用量为 0 .0 1% ,姜汁最佳用量 5 % ,最佳pH都为 7.0 ,最佳预处理温度生姜蛋白酶为 30℃ ,生姜汁为 4 0℃ ;并且生姜蛋白酶及生姜汁对猪肉的嫩化效果极为相似 ,可以证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蛋白酶 生姜汁 猪肉 化效果 巯醇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盆栽月季矮化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武荣花 李东东 +2 位作者 张晶 王升 牛小花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1-145,共5页
以盆栽月季春之舞为试材,研究了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和缩节胺(DPC)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盆栽月季的矮化效果。结果表明:在适宜浓度梯度范围内,随着植物生长延缓剂施用剂量的加大,矮化效果增强。在浓度相同条件下,灌根比叶喷矮化... 以盆栽月季春之舞为试材,研究了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和缩节胺(DPC)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盆栽月季的矮化效果。结果表明:在适宜浓度梯度范围内,随着植物生长延缓剂施用剂量的加大,矮化效果增强。在浓度相同条件下,灌根比叶喷矮化效果好。其中300mg/L PP333灌根和700mg/L PP333叶喷处理的月季节间长分别比清水对照缩短44.51%和45.70%、株高降低38.09%和39.92%、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加35.64%和34.65%、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5.87%和30.9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57.10%和120.64%、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36.01%和106.83%。300mg/L PP333灌根和700mg/L PP333叶喷处理月季矮化效果最好,叶色浓绿,株型饱满,观赏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栽月季 多效唑 矮壮素 缩节胺 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效唑对姜荷花的矮化效果及组织解剖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丁华侨 刘建新 +1 位作者 王炜勇 邹清成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75-979,共5页
为改变姜荷花主要切花品种清迈粉存在的花茎细长、易倒伏等缺点,使之适合盆栽化需求,并对其矮化过程中的组织结构进行解剖分析。以烯效唑处理姜荷花植株后,株高、花茎长明显变短,而茎粗以及花茎粗仅有轻微的增加,效果并不显著;此外,150 ... 为改变姜荷花主要切花品种清迈粉存在的花茎细长、易倒伏等缺点,使之适合盆栽化需求,并对其矮化过程中的组织结构进行解剖分析。以烯效唑处理姜荷花植株后,株高、花茎长明显变短,而茎粗以及花茎粗仅有轻微的增加,效果并不显著;此外,150 mg·L-1烯效唑处理对分蘖数有明显的增加作用。对其进行组织解剖分析可知,花茎的变短变粗与花茎细胞纵向长度变短、横向长度变大有关,对叶片表皮细胞分析可知,烯效唑处理可以使得姜荷花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都变小,而气孔数增多,同时上表皮的气孔变小,而下表皮气孔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荷花 烯效唑 化效果 组织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壮素对盆栽黄芩的矮化效果 被引量:7
13
作者 谢利娟 韩蕾 +1 位作者 李永红 徐惠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2-93,共2页
为探明矮壮素对盆栽黄芩的矮化效果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矮壮素拌土、叶面喷施、根部浇灌 3种处理方式对矮壮素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0 .0 2~ 0 .0 6mg/盆的矮壮素拌土处理 ,可使盆栽黄芩株型矮化 ,生长势减弱 ,叶面厚度增加 ,... 为探明矮壮素对盆栽黄芩的矮化效果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矮壮素拌土、叶面喷施、根部浇灌 3种处理方式对矮壮素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0 .0 2~ 0 .0 6mg/盆的矮壮素拌土处理 ,可使盆栽黄芩株型矮化 ,生长势减弱 ,叶面厚度增加 ,叶面积减小 ,叶片绿色加深 ,根系活力增加 ,能有效提高盆栽黄芩的观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壮素 盆栽黄芩 化效果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酸性物质对石灰性土壤的酸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姚晓芹 马文奇 楚建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68-71,共4页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酸性物质对石灰性土壤的酸化效果。结果表明,磷酸能有效地降低石灰性土壤的pH,要使土壤pH由8.89降至6.0左右,最佳酸用量为3.27g/100g土。对于pH较高的石灰性土壤,只用低pH(pH=5.5)的酸水溶液在短时间内降低土壤p...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酸性物质对石灰性土壤的酸化效果。结果表明,磷酸能有效地降低石灰性土壤的pH,要使土壤pH由8.89降至6.0左右,最佳酸用量为3.27g/100g土。对于pH较高的石灰性土壤,只用低pH(pH=5.5)的酸水溶液在短时间内降低土壤pH是不切实际的。磷酸二氢铵不仅具有很好的酸化效果,且具有很好的缓冲性能,每100g土壤加入2.3g磷酸二氢铵可使石灰性土壤pH从8.89降低到6.39,并能维持较长的酸性环境。施用5%的硫磺可在30d内使土壤pH降低到7.0~7.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物质 化效果 石灰性土壤 缓冲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和粗钙激活因子活性的测定及其与牛肉嫩化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马美湖 唐晓峰 林亲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6-41,共6页
本试验采用宰后向牛的股二头肌注射CaCl2溶液和木瓜蛋白酶来嫩化牛肉,并于后熟24h左右进行了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粗钙激活因子活性(CAF)和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等指标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宰后注射CaCl2溶液和木瓜蛋白酶,显著降低... 本试验采用宰后向牛的股二头肌注射CaCl2溶液和木瓜蛋白酶来嫩化牛肉,并于后熟24h左右进行了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粗钙激活因子活性(CAF)和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等指标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宰后注射CaCl2溶液和木瓜蛋白酶,显著降低了股二头肌的剪切力。注射3%CaCl2溶液导致CAF活性比对照组显著增强。试样的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与剪切力相关性显著(r=-0.96)。对照组MFI与相应的剪切力相关显著(r=-0.736)。因此,MFI可作为衡量常规方法后熟或注射CaCl2牛肉的嫩度的方法。对于采用注射植物蛋白酶嫩化的牛肉,测量其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对于预测嫩度具有重要意义。而CAF活性的测定则可衡量常规方法后熟或注射CaCl2溶液的牛肉后熟的程度及其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 肌原纤维小片指数 测定 牛肉 化效果 MFI CA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氢酸体系酸化效果的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郭文英 赵立强 +2 位作者 陈冀嵋 刘平礼 曾晓慧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CAS 2007年第1期52-55,共4页
针对渤海辽东湾某区域油井采用常规酸液体系进行酸化处理效果不佳的现状,开展了多氢酸氢离子浓度测定以及多氢酸体系的溶蚀率、润湿性、流动效果等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多氢酸原液的氢离子浓度较高,可以保证酸液体系中具有充足的氢... 针对渤海辽东湾某区域油井采用常规酸液体系进行酸化处理效果不佳的现状,开展了多氢酸氢离子浓度测定以及多氢酸体系的溶蚀率、润湿性、流动效果等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多氢酸原液的氢离子浓度较高,可以保证酸液体系中具有充足的氢离子与氟盐反应生成氢氟酸;多氢酸体系对石英的溶蚀率大大高于土酸和氟硼酸体系,而且对粘土矿物具有抑制反应速度的作用;多氢酸体系可以保持地层的水湿性质,不会对储层的油气渗流产生不利影响;多氢酸体系对砂岩储层的酸化效果要好于土酸和氟硼酸等常规酸液体系,应用多氢酸体系进行酸化处理后的岩心渗透率比可达3.0。采用本次试验研制的新型多氢酸体系对渤海辽东湾3口油井进行酸化处理,单井增油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氢酸体系 化效果 室内试验 氢离子浓度 溶蚀率 润湿性 流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对盆栽花叶美人蕉的矮化效果 被引量:34
17
作者 吕长平 陈海霞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0,共2页
为探明多效唑对花叶美人蕉的矮化效果,采用不同质量浓度50,100,200,300,500mg/L多效唑溶液叶面喷施盆栽花叶美人蕉.结果表明,50~100mg/L多效唑处理可使盆栽花叶美人蕉株形矮化,生长势减弱,叶片厚度增加,叶面积减小,叶片绿色加深,能有... 为探明多效唑对花叶美人蕉的矮化效果,采用不同质量浓度50,100,200,300,500mg/L多效唑溶液叶面喷施盆栽花叶美人蕉.结果表明,50~100mg/L多效唑处理可使盆栽花叶美人蕉株形矮化,生长势减弱,叶片厚度增加,叶面积减小,叶片绿色加深,能有效提高盆栽花叶美人蕉的观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叶美人蕉 多效唑 化效果 盆栽花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老剂甲的分散性 对煤炭自燃阻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于水军 张如意 +2 位作者 阳虹 杨运良 樊小利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3-24,共2页
研究了不同分散性的防老剂甲对义马耿村矿长焰煤自燃的化学阻化作用。结果表明,防老剂甲对耿村长焰煤自燃有显著的阻化作用,且防老剂甲的阻化效果随其分散程度的增加而提高,使用分散剂的0.5 % 防老剂甲对煤氧化的阻化效果高于2... 研究了不同分散性的防老剂甲对义马耿村矿长焰煤自燃的化学阻化作用。结果表明,防老剂甲对耿村长焰煤自燃有显著的阻化作用,且防老剂甲的阻化效果随其分散程度的增加而提高,使用分散剂的0.5 % 防老剂甲对煤氧化的阻化效果高于20 % 氯化镁,仅比未使用分散剂的5 % 防老剂甲略差。使用分散剂后,防老剂甲的使用量和成本有较大程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老剂甲 分散性 煤炭自燃 分散剂 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和矮壮素对金花茶的矮化效果 被引量:11
19
作者 史艳财 蒋立全 +4 位作者 邹蓉 唐健民 熊忠臣 蒋运生 韦记青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0期168-170,共3页
以1年生、3年生金花茶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类植物生长抑制剂、不同浓度、不同施用方式和施用次数对金花茶的矮化效果。结果表明,多效唑对1年生、3年生金花茶株高影响较矮壮素更为明显。低浓度矮壮素处理的基径相对较粗,高浓度叶... 以1年生、3年生金花茶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类植物生长抑制剂、不同浓度、不同施用方式和施用次数对金花茶的矮化效果。结果表明,多效唑对1年生、3年生金花茶株高影响较矮壮素更为明显。低浓度矮壮素处理的基径相对较粗,高浓度叶面喷施和根施可降低径粗,多效唑降低径粗更为明显。叶面喷施、根施低浓度的矮壮素对1年生金花茶冠幅抑制作用较小,根施多效唑影响较为明显。1年生、3年生金花茶苗经矮壮素和多效唑处理后叶绿素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少,施用2次多效唑后金花茶的株高、冠幅、基径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较为合适。综合考虑金花茶生长特性和观赏价值,根施2次250 mg/L多效唑是控制盆栽金花茶的较好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植物生长抑制剂 多效唑 矮壮素 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雾化效果的检测及流体力学模拟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婧元 楼佳明 +3 位作者 黄正梁 王靖岱 蒋斌波 阳永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8-225,共8页
为获得一种快速灵敏的液体雾化效果检测方法,利用置于挡板后方的声发射传感器,采集液体喷雾撞击挡板产生的声信号并进行多次扫描累加的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不同流量下的声能量值和功率谱图.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临界良好雾化状态... 为获得一种快速灵敏的液体雾化效果检测方法,利用置于挡板后方的声发射传感器,采集液体喷雾撞击挡板产生的声信号并进行多次扫描累加的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不同流量下的声能量值和功率谱图.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临界良好雾化状态的声能量判据,即随着流量的增加,当液滴撞击挡板产生的声能量趋于平稳并开始缓慢上升,雾化准数由缓慢增加转变为迅速增大以及声能量均方差开始上升并趋于平稳时,液体喷雾处于良好雾化的临界状态,进一步增大流量,雾化效果的提升不明显.同时,对雾化效果采用摄像法测定和基于Eulerian-La-grangian耦合算法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结果与声发射实验的结果吻合很好,由此说明采用声发射方法对液体雾化效果进行定性检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化效果 功率谱 计算流体力学(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