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草化感自毒作用与其连作障碍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重义 谢小波 +4 位作者 王毅 陈冬梅 习向银 陈新建 林文雄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1年第4期88-92,共5页
介绍了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概念、产生机理和作用特点,对烟草连作导致其产量和品质下降,土壤营养失衡和病虫害的发生进行了综述,认为烟草的品质成分与化感自毒物质的同质性是烟草栽培中连作障碍与化感自毒作用更强烈的根本原因。提出了... 介绍了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概念、产生机理和作用特点,对烟草连作导致其产量和品质下降,土壤营养失衡和病虫害的发生进行了综述,认为烟草的品质成分与化感自毒物质的同质性是烟草栽培中连作障碍与化感自毒作用更强烈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深化烟草化感自毒作用研究,强化栽培技术的"地域性",构建现代烟草农业的生态格局等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化感自毒作用 连作障碍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化感自毒作用响应基因的cDNA-AFLP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志忠 孙志浩 +1 位作者 陈文辉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14-1520,共7页
本研究以甜瓜种质"新银辉"为试验材料,利用浓度为0.03 g.mL 1的新鲜甜瓜植株水浸提液处理甜瓜幼苗,通过cDNA-AFLP技术分析甜瓜化感自毒作用相关基因及其表达情况。试验中利用82对引物进行扩增,共获得3 600多条差异表达转录衍生片段(T... 本研究以甜瓜种质"新银辉"为试验材料,利用浓度为0.03 g.mL 1的新鲜甜瓜植株水浸提液处理甜瓜幼苗,通过cDNA-AFLP技术分析甜瓜化感自毒作用相关基因及其表达情况。试验中利用82对引物进行扩增,共获得3 600多条差异表达转录衍生片段(TDFs),平均每个引物组合可扩增出30~50条条带,片段大小集中在50~800 bp之间,根据条带强弱和有无的变化,其表达模式可以分为持续表达、瞬时表达、上调表达和下调表达4种情况。选取其中103条TDFs进行回收、测序,共获得75条有效序列,其中上调表达39条,下调表达21条,瞬时表达15条。BLAST结果分析显示其中55条与已知功能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选取其中10条TDFs,以甜瓜Actin基因为内参照,对其在不同胁迫处理时间的表达情况进行半定量RT-PCR验证,分析结果与cDNA-AFLP结果基本吻合,表明cDNA-AFLP技术是研究甜瓜化感自毒作用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有效方法。55条TDFs的BLAST结果显示,甜瓜自毒作用涉及到的基因表达情况较为复杂,与信号转导、能量代谢、蛋白合成、离子运输、逆境响应和转录调控等过程均有关系,这一结果为探讨甜瓜化感自毒作用的分子机理和相关基因的克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化感自毒作用 CDNA-AFLP 差异表达转录衍生片段 半定量RT-PCR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薇甘菊化感自毒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徐高峰 张付斗 +2 位作者 李天林 张云 张玉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220-224,共5页
化感自毒作用是同种植物个体之间的一种化学作用,是植物经过长期适应环境和进化选择而获得的一种种内有序竞争机制。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三种有机溶剂和水分别对薇甘菊(M ikania m icranthaH.B.K)地表茎叶和地下根系进行梯度... 化感自毒作用是同种植物个体之间的一种化学作用,是植物经过长期适应环境和进化选择而获得的一种种内有序竞争机制。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三种有机溶剂和水分别对薇甘菊(M ikania m icranthaH.B.K)地表茎叶和地下根系进行梯度提取并配制成一定质量浓度的营养液,后采用营养液扦插法培养薇甘菊幼苗,12 d后测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薇甘菊不同部位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其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但茎叶和根系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其幼苗生长的综合抑制效应对应一致,幼苗受抑制程度均为:乙酸乙酯>乙醇>水>正己烷。薇甘菊不同部位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其幼苗新生根长、新生株高和新增鲜质量之间的抑制率存在差异,三者受抑制程度总体表现为:新生株高>新生根长>新增鲜质量;且地表茎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其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其对应的根系提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化感自毒作用 种内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障碍消减措施对棉花产量形成和化感自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雪花 支金虎 +6 位作者 柴朝晖 王德胜 姚永生 王远 唐梦 宋伞伞 郑森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9-520,共12页
【目的】研究新疆塔里木盆地棉花在不同连作障碍消减措施下的化感自毒效应和评价方式。【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消减措施对塔里木盆地棉花土壤养分净变化、植株生长、产量、种子发芽的化感自毒效应。【结果】不同的消减措施... 【目的】研究新疆塔里木盆地棉花在不同连作障碍消减措施下的化感自毒效应和评价方式。【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消减措施对塔里木盆地棉花土壤养分净变化、植株生长、产量、种子发芽的化感自毒效应。【结果】不同的消减措施对棉花各项指标和化感综合指数有显著差异;CRI处理后土壤中碱解氮净变值最小,CRR处理后土壤速效磷减少量最大,而速效钾则是RIM处理下减少量最大,不论是0~20cm土层还是20~40cm土层均是如此;RIM和CM对棉花株高、果枝台数、籽棉产量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RIM对棉花单铃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微生物肥料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碱解氮的净变值与棉花籽棉产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净变值则与棉花籽棉产量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二次多项式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将选择的各指标按公式进行RIs计算和比较,发现各消减措施都能表现出一定的化感促进作用,其中以RIM处理(棉花-油菜间作+微生物肥料)下的RIs最大,化感促进作用最强,而不同浸提浓度下则以1:10表现的最佳,RIs均为正值且化感综合指数最大。【结论】生产中采用棉花-油菜间作+微生物肥料是减轻棉花连作障碍有效和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连作障碍 消减措施 生长 化感自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剑 罗光明 +5 位作者 杨雅琴 左月明 熊诗华 王蒙 黄弦 蔡财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7期9257-9259,9261,共4页
对目前药用植物化感作用的基本概念及相关基础研究、化感自毒作用和综合应用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其在药用植物中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物质 化感自毒作用 综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尔甘草化感自毒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智龙 马淼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4-570,共7页
本研究以乌拉尔甘草作为试验对象,探究其各器官(根、茎、叶和根状茎)是否存在化感自毒作用。利用乌拉尔甘草各器官不同浓度(0、0.025、0.1 g/mL)的水浸提液开展种子萌发试验,以模拟研究甘草根系分泌物及茎叶淋溶物对自身种子的化感自毒... 本研究以乌拉尔甘草作为试验对象,探究其各器官(根、茎、叶和根状茎)是否存在化感自毒作用。利用乌拉尔甘草各器官不同浓度(0、0.025、0.1 g/mL)的水浸提液开展种子萌发试验,以模拟研究甘草根系分泌物及茎叶淋溶物对自身种子的化感自毒潜力,并将各器官粉末与土壤混合作为栽培基质开展盆栽试验,以评价甘草残茬和凋落物对幼苗生长的化感自毒效应。结果表明:所有器官的水浸提液均显著地降低了甘草种子的萌发指数,并表现出显著的浓度依赖效应,即水浸提液浓度越高,则对种子萌发指数的抑制效果越明显;茎、叶和根状茎高浓度水浸提液(0.1 g/mL)处理下的甘草种子最终萌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11.1%、17.3%和11.1%;所有处理组的种子均存在延迟萌发现象,并且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提高,种子萌发的延迟效应愈加显著。在幼苗盆栽试验中,所有处理组均对乌拉尔甘草幼苗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添加甘草根、茎和根状茎粉末的处理完全抑制了幼苗根状茎的发育。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根、茎、叶和根状茎粉末处理的幼苗地下器官甘草酸含量分别降低70.9%、21.5%、49.3%、62.5%,总黄酮含量分别降低46.4%、34.9%、30.7%和35.1%。因此,乌拉尔甘草根系分泌物、茎叶雨水淋溶物、根系残茬以及地上凋落物对其自身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具有显著的自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化感自毒作用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对纹党生长、生理特性及自毒物质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邱亚娟 邵晓龄 +6 位作者 陈莺宇 黄钰芳 陈红刚 杨扶德 高素芳 袁菊丽 高健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为探究纹党连作障碍效应及发生机制,以正茬(CK)和连作1年(CC1)、连作2年(CC2)及连作3年(CC3)土壤为试验对象,开展盆栽试验,动态研究连作对纹党生长、抗氧化酶系统及叶绿素的影响,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不同连作年限... 为探究纹党连作障碍效应及发生机制,以正茬(CK)和连作1年(CC1)、连作2年(CC2)及连作3年(CC3)土壤为试验对象,开展盆栽试验,动态研究连作对纹党生长、抗氧化酶系统及叶绿素的影响,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中自毒物质的种类及含量。结果显示,苗期、开花期、生长旺盛期及收获期各个生育时期内,连作对纹党的生长均存在抑制作用,且随连作年限的延长作用逐渐加强;同一连作年限,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增加后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下降后增加再下降,但在同一生长阶段,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随连作年限增加逐年下降,而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逐年增加;从CK、CC1、CC2和CC3中分别鉴定出5、17、13和4种化学物质,主要包括: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丙酸乙酯和油酸酰胺等物质,其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在各种处理土壤中均存在,其相对含量均较高。连作可以通过破坏纹党植株中抗氧化酶系统,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抑制纹党生长,产生连作障碍;连作条件下自毒作用是导致纹党发生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党 连作障碍 生理生 化感自毒作用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调控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高华 涂昊泽 +5 位作者 赵钰湲 孔雯 夏文建 王飞儿 Muhammad Shaaban 林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我国是中药材种植大国,但不合理的栽培方式和管理措施导致中药材连作障碍在种植区普遍存在,造成药材减产变质、道地产区转移、资源保护与利用不协调等,严重影响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因此对中药材连作土壤进行修复是解决中药材连作障碍的... 我国是中药材种植大国,但不合理的栽培方式和管理措施导致中药材连作障碍在种植区普遍存在,造成药材减产变质、道地产区转移、资源保护与利用不协调等,严重影响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因此对中药材连作土壤进行修复是解决中药材连作障碍的一个关键措施。生物质炭一般呈碱性,是一种良好的土壤改良剂,能够增加土壤养分、改良酸化土壤、提升植物品质,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因此利用生物质炭作为调理剂来缓解中药材连作障碍具有一定潜力。本文针对我国中药材连作障碍的可能成因及潜在危害,分析生物质炭在解决药用植物连作造成的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改变、化感自毒危害等问题上的作用,并对生物质炭在药用植物生产上的应用潜力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障碍 药用植物 生物质炭 土壤理性质 化感自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连作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罗梦香 张森 +4 位作者 周旺 王毅博 史明子 郝尚华 王明道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总结了连作障碍的危害、形成机制及消减策略,明确连作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为土壤理化性质劣化、土传病虫害加剧和化感自毒作用,是由地黄-土壤-微生物3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连作障碍,综述了选用抗连作优质品种、强还原土壤灭菌、土壤淹... 总结了连作障碍的危害、形成机制及消减策略,明确连作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为土壤理化性质劣化、土传病虫害加剧和化感自毒作用,是由地黄-土壤-微生物3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连作障碍,综述了选用抗连作优质品种、强还原土壤灭菌、土壤淹水处理、添加食用菌菌渣、施加修复微生物菌剂等方法进行防控与缓解,以期为解决连作障碍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连作障碍 化感自毒作用 根际微生物 消减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连作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成 李润孜 +5 位作者 周益权 欧阳金 熊政委 熊云 冉家华 冉昕禾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102-107,共6页
黄连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中医药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且其药用历史源远流长。然而,随着黄连种植年限的延长,连作障碍日益凸显,对黄连的产量与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进而影响了整个黄连产业的稳健发展。本文深入探讨了黄连连作所... 黄连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中医药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且其药用历史源远流长。然而,随着黄连种植年限的延长,连作障碍日益凸显,对黄连的产量与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进而影响了整个黄连产业的稳健发展。本文深入探讨了黄连连作所带来的潜在危害,详细分析了连作障碍形成的深层原因,并针对性地总结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缓解措施。研究表明,土壤理化性质的逐渐劣化、土传病虫害的不断加剧,以及黄连自身的化感自毒效应,是导致连作障碍的三大主导因素。这些因素的产生与黄连、土壤及微生物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应从优化栽培措施,落实土壤微环境修复,加速抗性品种选育一系列措施综合管理,进而促进黄连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连作障碍 化感自毒作用 根际微生物 缓解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百合连作障碍效应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黄钰芳 张恩和 +4 位作者 张新慧 王惠珍 王琦 刘青林 石雨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6-155,共10页
为探讨兰州百合连作障碍效应及作用机制,以正茬及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为试验对象,利用盆栽试验,动态研究了连作对百合生长、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并利用GC-MS技术分析了正茬及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中自毒成分的种类及含量。结果显示,... 为探讨兰州百合连作障碍效应及作用机制,以正茬及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为试验对象,利用盆栽试验,动态研究了连作对百合生长、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并利用GC-MS技术分析了正茬及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中自毒成分的种类及含量。结果显示,苗期、鳞茎膨大期及成熟期连作对百合的生长均存在抑制作用,且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作用程度增强。同一生长阶段,随连作年限的增加,百合植株中CAT和SOD含量逐渐下降,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持续升高。叶绿素总量(Chl)、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及蒸腾速率(T_r)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_2浓度(C_i)持续升高。从正茬、连作2年和连作4年土壤中分别鉴定出9种、15种、17种化感自毒物质,主要包括:2,3-丁二醇、间苯二甲酸二辛酯、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和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其中,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在连作2年和4年土壤中含量均达最高值,分别为33.24%和41.43%。连作通过影响百合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破坏抗氧化酶代谢平衡,从而抑制百合植株的生长,导致连作障碍的发生;连作条件下多种次生代谢物引起的自毒作用是导致兰州百合连作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连作障碍 光合特性 抗氧 化感自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2
作者 顾艳 梅瑜 +5 位作者 徐世强 孙铭阳 张闻婷 周芳 李静宇 王继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2期162-173,共12页
中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和产业,优质中药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中药材需求的日益增长,人工栽培药用植物的种类和面积大幅增加,由于耕地有限、种植条件及道地性等因素的限制,在药用植物集约化种植过程中,... 中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和产业,优质中药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中药材需求的日益增长,人工栽培药用植物的种类和面积大幅增加,由于耕地有限、种植条件及道地性等因素的限制,在药用植物集约化种植过程中,普遍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在以块根类入药的药用植物上表现尤为严重。目前连作障碍已经成为制约中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严重阻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从药用植物连作障碍危害、形成机理以及调控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指出连作障碍问题主要是植物-土壤-微生物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了当前药用植物连作障碍形成的3个主要原因,包括土壤养分亏缺和失衡、化感自毒作用以及根际微生态破坏导致土传病害加重。提出了连作障碍的调控措施,包括优良品系选育、土壤灭菌、建立合理的耕种制度、施用微生物菌肥,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克服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连作障碍 物质 化感自毒作用 根际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凋落叶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管国伟 廖周瑜 +3 位作者 陈鹏 王邵军 丁重飞 韦畅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23,共4页
以云南松种子为受体,研究了云南松凋落叶的水浸提液和乙醇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从化感作用的角度探讨云南松天然林更新困难的成因。结果表明:云南松凋落叶水和乙醇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产生化感抑制作用(SEI&l... 以云南松种子为受体,研究了云南松凋落叶的水浸提液和乙醇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从化感作用的角度探讨云南松天然林更新困难的成因。结果表明:云南松凋落叶水和乙醇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产生化感抑制作用(SEI<0),而且抑制强度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大致呈增强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松凋落叶具有化感自毒作用,这也是导致云南松天然林更新困难的重要成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凋落叶 化感自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根际微生物和连作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黄菊英 崔东 +3 位作者 刘玉珊 刘云国 杨美娟 韩庆典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5,共8页
丹参是我国常用的大宗药材之一,其干燥的根和根茎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丹参需求的日益增加,丹参种植面积逐渐扩大,限于环境因子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存在一定的制约性,适合丹参栽培的土地面积十分有限,道地产区逐渐开始出... 丹参是我国常用的大宗药材之一,其干燥的根和根茎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丹参需求的日益增加,丹参种植面积逐渐扩大,限于环境因子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存在一定的制约性,适合丹参栽培的土地面积十分有限,道地产区逐渐开始出现连作障碍,而连作障碍的发生严重制约着丹参的产量和品质。笔者将根据近几年对丹参根际微生物和连作障碍的研究,从丹参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丹参与根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丹参连作障碍的产生机制及防治措施4个方面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丹参根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优势菌属和丹参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的影响;阐述了造成丹参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包括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化感自毒作用和根际微生物环境失衡,明确了丹参连作障碍的发生是丹参-土壤-根际微生物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指出连作障碍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择抗性品种、改变种植模式、施用微生物菌肥和土壤消毒。最后提出丹参根际微生物和连作障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展望,以期为缓解连作障碍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根际微生物 连作障碍 化感自毒作用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