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7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2052阻尼合金化学镀Ni-Cu-P后摩擦磨损和冲刷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覃炳朝 刘雨杨 +1 位作者 王均 窦靖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7,共6页
在M2052阻尼合金上化学镀Ni-Cu-P镀层,1 h后获得了厚度为9.2μm的非晶镀层。随后分析了镀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元素组成和相结构。对比了施镀前后样品的表面能、摩擦磨损性能和耐冲刷腐蚀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化学镀Ni-Cu-P之后,M205... 在M2052阻尼合金上化学镀Ni-Cu-P镀层,1 h后获得了厚度为9.2μm的非晶镀层。随后分析了镀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元素组成和相结构。对比了施镀前后样品的表面能、摩擦磨损性能和耐冲刷腐蚀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化学镀Ni-Cu-P之后,M2052合金的耐蚀性能提高,与基体相比,施镀后样品的耐磨性能和耐冲刷腐蚀性能有极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052阻尼合金 ni-cu-p镀层 耐蚀性 摩擦磨损 冲刷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铝合金化学镀Ni-Cu-P性能研究
2
作者 任鑫 初鑫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2-133,136,共3页
采用直接化学镀Ni-Cu-P工艺对ZL104合金的耐蚀和耐磨性能进行研究;与化学镀Ni-P二元镀层相比,利用恒电位仪、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计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镀层的性能。结果表明:Ni-P-Cu三元合金镀层的耐蚀性、硬度、耐磨性等性能都优于Ni-... 采用直接化学镀Ni-Cu-P工艺对ZL104合金的耐蚀和耐磨性能进行研究;与化学镀Ni-P二元镀层相比,利用恒电位仪、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计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镀层的性能。结果表明:Ni-P-Cu三元合金镀层的耐蚀性、硬度、耐磨性等性能都优于Ni-P合金镀层,对ZL104合金起到了更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L104合金 耐蚀性 化学镀ni-cu-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纤维表面化学镀Ni-Cu-P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蒋先万 方东升 +3 位作者 杨雅琪 马旭霞 沈雪青 段永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98,共3页
采用化学镀技术,实现了芳纶纤维表面Ni-Cu-P的合金化处理,利用SEM、EDS和XRD分别对芳纶纤维原始样品、粗化后及施镀后的表面形貌、原始纤维及镀层的成分和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用冷热循环法对合金化后的芳纶纤维进行了结合力测试... 采用化学镀技术,实现了芳纶纤维表面Ni-Cu-P的合金化处理,利用SEM、EDS和XRD分别对芳纶纤维原始样品、粗化后及施镀后的表面形貌、原始纤维及镀层的成分和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用冷热循环法对合金化后的芳纶纤维进行了结合力测试。结果表明:芳纶纤维表面化学镀Ni-Cu-P后呈灰色,镀层与基体结合力较好,镀层中Ni的质量含量为5.44%,Cu的为18.57%,P的为6.39%,且镀层以Cu、Ni3P、Cu3P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纤维 表面改性 化学镀ni-cu-p 结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Cu-P镀液组成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波 黄燕滨 +3 位作者 张平 刘德刚 许晓丽 孟昭福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6-39,共4页
应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Ni–Cu–P化学镀液主要成分对化学沉积Ni–Cu–P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对Ni–Cu–P镀液体系进行了优化,获得了外观平滑、光亮和耐蚀性能好的Ni–Cu–P三元合金镀层。复合络合剂的加入有效抑制了铜的优先析出,获得... 应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Ni–Cu–P化学镀液主要成分对化学沉积Ni–Cu–P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对Ni–Cu–P镀液体系进行了优化,获得了外观平滑、光亮和耐蚀性能好的Ni–Cu–P三元合金镀层。复合络合剂的加入有效抑制了铜的优先析出,获得了具有优异结合力的镀层。经X射线衍射分析可知,当镀液中硫酸铜的量小于0.5g/L时所得镀层为非晶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cu-p 耐蚀性 结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FeB磁性材料化学镀Ni-Cu-P合金沉积机理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憨鹰 陈焕铭 +1 位作者 徐靖 孙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9年第1期50-53,共4页
通过对不同时间序列(0.5、1、10、20、40、60min)镀层的深入研究,提出Ni-Cu-P非晶态合金镀层形核与长大过程的沉积模型,并对不同时间序列非晶态合金镀层的形貌和结构研究表明:在施镀初期,Ni、Cu原子团优先沉积于基体表面能量较高的部位... 通过对不同时间序列(0.5、1、10、20、40、60min)镀层的深入研究,提出Ni-Cu-P非晶态合金镀层形核与长大过程的沉积模型,并对不同时间序列非晶态合金镀层的形貌和结构研究表明:在施镀初期,Ni、Cu原子团优先沉积于基体表面能量较高的部位,并开始形核且以不规则形态长大;在施镀后期,随着P含量的不断增加,镀层形貌逐渐由不规则形态变为规则胞状形态,直至形成光滑平整的非晶态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cu-p合金 沉积过程 优先沉积 非晶态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含量对镁合金化学镀Ni-Cu-P镀层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马壮 王茺 李智超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4-36,共3页
为研究镀液中不同铜离子含量对镁合金AZ91D化学镀Ni-Cu-P镀层性能的影响,采用硫酸镍为镍源,在镁合金化学镀Ni-P的镀液中加入不同含量的铜离子,可直接得到不同的Ni-Cu-P镀层,但都较均匀致密,结合力良好。经过耐醋酸腐蚀、磨粒磨损试验,... 为研究镀液中不同铜离子含量对镁合金AZ91D化学镀Ni-Cu-P镀层性能的影响,采用硫酸镍为镍源,在镁合金化学镀Ni-P的镀液中加入不同含量的铜离子,可直接得到不同的Ni-Cu-P镀层,但都较均匀致密,结合力良好。经过耐醋酸腐蚀、磨粒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在硫酸铜含量为0.5g/L的镀液中获得的Ni-Cu-P镀层,较基体的耐蚀性提高了0.84倍,耐磨性提高了0.56倍。由此得出结论:镀液中硫酸铜含量为0.5g/L,所得到的镀层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化学镀 ni-cu-p 耐磨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Cu-P合金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徐瑞东 郭忠诚 +1 位作者 王军丽 薛方勤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7,共3页
 研究了化学镀Ni Cu P合金镀液组成及操作条件对镀层厚度及硬度的影响。筛选出了体系的最佳工艺条件,获得了82.391%Ni 10.298%P 5.297%Cu的合金镀层,其硬度在450~500HV之间。X射线衍射表明:Ni Cu P合金镀层在镀态下为非晶态结构,但镀...  研究了化学镀Ni Cu P合金镀液组成及操作条件对镀层厚度及硬度的影响。筛选出了体系的最佳工艺条件,获得了82.391%Ni 10.298%P 5.297%Cu的合金镀层,其硬度在450~500HV之间。X射线衍射表明:Ni Cu P合金镀层在镀态下为非晶态结构,但镀层经400℃和600℃热处理后,其结晶区域有Ni3P、Cu3P等特征的衍射峰出现,表明镀层为晶态结构。此外,研究表明:镀层厚度随硫酸镍浓度、次亚磷酸钠浓度、镀液温度及pH值的升高而增加,随硫酸铜浓度、络合剂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cu-p合金镀层 镀层厚度 硬度 晶态结构 残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Cu-P合金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朝阳 魏锡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31,35,共4页
 以金属共沉积理论为依据,对Cu2+、Ni2+共沉积进行计算,结果发现,理论计算值与实际工艺参数值之间存在极大差异。表明在化学沉积Ni Cu P合金过程中,由于Ni2+的重要作用———诱导在活性表面上放电及维持表面活性,使得Cu2+、Ni2+的共沉...  以金属共沉积理论为依据,对Cu2+、Ni2+共沉积进行计算,结果发现,理论计算值与实际工艺参数值之间存在极大差异。表明在化学沉积Ni Cu P合金过程中,由于Ni2+的重要作用———诱导在活性表面上放电及维持表面活性,使得Cu2+、Ni2+的共沉积不同于一般阴电极上金属共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cu-p合金 共沉积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Nd-Fe-B永磁体化学镀Ni-Cu-P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于升学 宋伟明 邵光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42,共2页
通过适当的预处理工艺 ,在烧结 Nd- Fe- B永磁体表面直接实现化学镀 Ni- Cu- P,不需要预镀处理。用 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分析了镀层的结构和表面形貌 ,测试了镀层的耐蚀性能和结合强度。结果表明 ,Nd- Fe- B永磁体经化学镀 Ni- Cu- P... 通过适当的预处理工艺 ,在烧结 Nd- Fe- B永磁体表面直接实现化学镀 Ni- Cu- P,不需要预镀处理。用 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分析了镀层的结构和表面形貌 ,测试了镀层的耐蚀性能和结合强度。结果表明 ,Nd- Fe- B永磁体经化学镀 Ni- Cu- P后 ,可以获得与基体结合良好、孔隙率低、耐蚀性高的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体 ni-cu-p合金 化学镀 耐蚀性 永磁材料 烧结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含量对NdFeB磁性材料表面化学镀Ni-Cu-P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憨鹰 李增生 +1 位作者 王兆华 陈焕铭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54,共5页
为研究P含量对Ni-Cu-P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采用化学镀方法获得4种不同Ni、Cu、P含量的Ni-Cu-P合金镀层,研究4种镀层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镀层表面形貌呈致密胞状结构,Ni、Cu、P元素分布均匀,镀层结构分别由晶态... 为研究P含量对Ni-Cu-P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采用化学镀方法获得4种不同Ni、Cu、P含量的Ni-Cu-P合金镀层,研究4种镀层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镀层表面形貌呈致密胞状结构,Ni、Cu、P元素分布均匀,镀层结构分别由晶态、混晶态和非晶态组成;Ni-Cu-P镀层的耐腐蚀性能随镀层中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4种镀层中,非晶态镀层的耐腐蚀性能最好(P含量约占12%),晶态镀层的耐腐蚀性能最差(P含量约占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cu-p合金 微观形貌 晶体结构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中温酸性化学镀Ni-Cu-P合金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亢淑梅 孙思航 +1 位作者 陈婷婷 陈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08-110,共3页
采用中温酸性化学镀在Q235B钢基体上制备了Ni-Cu-P非晶态合金镀层,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结构、硬度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升高,Ni-Cu-P合金镀层由非晶态结构向晶态结构转变;合金镀层的硬度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先增加后降... 采用中温酸性化学镀在Q235B钢基体上制备了Ni-Cu-P非晶态合金镀层,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结构、硬度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升高,Ni-Cu-P合金镀层由非晶态结构向晶态结构转变;合金镀层的硬度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合金镀层经300℃热处理1 h后耐蚀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化学镀 ni-cu-p合金 热处理 硬度 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化学镀Ni-Cu-P合金耐磨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壮 王茺 李智超 《电镀与精饰》 CAS 2008年第5期4-6,共3页
在AZ91D镁合金上直接化学镀Ni-Cu-P合金,得到了均匀、致密的镀层,有良好的结合力,其耐磨试验结果表明:Ni-Cu-P镀层的磨损量仅为基体的43%。X-射线衍射图表明热处理后,Ni-Cu-P合金镀层结构发生了变化,耐磨性有所提高,其磨损量仅为基体的... 在AZ91D镁合金上直接化学镀Ni-Cu-P合金,得到了均匀、致密的镀层,有良好的结合力,其耐磨试验结果表明:Ni-Cu-P镀层的磨损量仅为基体的43%。X-射线衍射图表明热处理后,Ni-Cu-P合金镀层结构发生了变化,耐磨性有所提高,其磨损量仅为基体的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化学镀 ni-cu-p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Cu-P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玲 沈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213-3215,共3页
通过对化学镀Ni-Cu-P合金工艺配方的研究,确定较佳的工艺配方,探讨各种因素对化学镀层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CuSO4的含量对镀层黑度的影响较大.该工艺具有能耗低、工艺简单、不污染环境、成本低等优点.
关键词 化学镀 ni-cu-p三元合金 镀层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曲柳单板表面化学镀Ni-Cu-P三元合金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坚 王立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9-92,共4页
利用化学镀方法在水曲柳单板表面沉积Ni-Cu-P三元合金,考察镀液pH值和施镀温度对镀后单板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能谱(EDS)分析各镀层的组织结构和成分含量,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镀后单板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镀液... 利用化学镀方法在水曲柳单板表面沉积Ni-Cu-P三元合金,考察镀液pH值和施镀温度对镀后单板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能谱(EDS)分析各镀层的组织结构和成分含量,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镀后单板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镀液的pH值在8.5~9.5范围内,所得各镀层均为微晶态,但Cu和P的含量有所差异。镀液的pH值为9.25时,镀后单板的电磁屏蔽效能在9kHz~1.5GHz频段达50dB,镀层中Cu和P的含量分别为9.73%和1.70%;镀液的pH值恒定,施镀温度由60℃升高至72℃,所得镀层均为微晶镀层,其中63℃施镀单板的电磁屏蔽效能最高。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木材表面完全被均匀、致密、连续的镀层覆盖,具有显著的金属光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板 化学镀 ni-cu-p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化学镀Ni-Cu-P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鹏 黄英 +1 位作者 熊佳 王琦洁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0-632,636,共4页
为制备新型吸波材料,用化学镀方法在玻璃纤维表面沉积了N i-Cu-P合金.用钯盐法测试镀液的稳定性、扫描电镜(SEM)观察镀层的表面形貌、X射线能谱仪(EDS)对镀层成分含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镀液稳定性好;镀层表面连续光滑,且镀合金玻璃纤... 为制备新型吸波材料,用化学镀方法在玻璃纤维表面沉积了N i-Cu-P合金.用钯盐法测试镀液的稳定性、扫描电镜(SEM)观察镀层的表面形貌、X射线能谱仪(EDS)对镀层成分含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镀液稳定性好;镀层表面连续光滑,且镀合金玻璃纤维经热震实验后表面无鼓泡、起皮现象,说明镀层的结合力好;镀层中铜的质量含量最大可达12.99%,此时导电玻璃纤维的电阻率为4×10-4Ω.?.对N i-Cu-P合金玻璃纤维的电磁参数进行了初步的测定分析,所得导电玻璃纤维的介电损耗为0.8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化学镀 导电 电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对铝基化学镀Ni-Cu-P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黄亮 高岩 +1 位作者 郑志军 李浩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3-687,共5页
采用直接镀工艺,在铝基体上获得了化学镀N-P、Ni-Cu-P各种结构镀层。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镀层结构;用SEM观察了各种结构镀层的表面形貌;测定了各种结构镀层的镀速和结合力;利用线性极化和阳极极化曲线分析了各种结构镀层的耐蚀性能。结果... 采用直接镀工艺,在铝基体上获得了化学镀N-P、Ni-Cu-P各种结构镀层。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镀层结构;用SEM观察了各种结构镀层的表面形貌;测定了各种结构镀层的镀速和结合力;利用线性极化和阳极极化曲线分析了各种结构镀层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利用直接化学镀工艺可以在铝基上获得结合力良好的镀层;通过控制络合剂的用量可以得到不同结构和不同铜含量的Ni-Cu-P镀层;当镀层达到一定厚度后,Cu元素可以显著提高镀层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 化学镀 结合力 铜元素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Cu-P镀层在3种腐蚀介质中冲蚀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何素珍 黄新民 +3 位作者 郑华明 李鹏 林志平 单传丽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2-367,共6页
通过改变冲蚀介质的种类与浓度、冲蚀介质流速、冲蚀时间、冲蚀攻角等,研究了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的耐冲蚀性能.结果表明:在(wt%)2%的氢氧化钠介质中,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耐冲蚀性能最佳;在稀盐酸中冲蚀有以下规律:随着盐酸浓度的增... 通过改变冲蚀介质的种类与浓度、冲蚀介质流速、冲蚀时间、冲蚀攻角等,研究了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的耐冲蚀性能.结果表明:在(wt%)2%的氢氧化钠介质中,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耐冲蚀性能最佳;在稀盐酸中冲蚀有以下规律: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加,冲蚀失重逐渐增加;随着冲蚀速度的增大,试样的冲蚀失重逐渐增加,二者之间符合指数关系,冲蚀失重的变化有一临界液体流速;在攻角为45°时冲蚀失重最大.相比化学镀Ni-P镀层,化学镀N i-Cu-P镀层具有更好的耐冲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蚀 化学镀 Ni—Cu—P 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Cu-P合金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叶栩青 罗守福 王永瑞 《腐蚀与防护》 CAS 2000年第3期126-128,139,共4页
通过实验数据及图表论述了化学镀 Ni- Cu- P的工艺条件 ,探讨了镀液的主要组成成分、镀液的 p H值、施镀时间对镀层中 Ni、Cu、P质量百分含量、镀层的沉积速度的影响 。
关键词 化学镀 镀层 成分 工艺 电镀 镀合金 镍铜磷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耐蚀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燕滨 赵艺伟 +2 位作者 刘波 刘菲菲 孟昭福 《电镀与精饰》 CAS 2007年第3期7-9,17,共4页
采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法,与Ni-P合金镀层对比,研究了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在3.5%NaCl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极化曲线结果表明,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4.037μA/cm2)远远小于Ni-P合金镀层,说明Ni-Cu-P合金镀层的耐... 采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法,与Ni-P合金镀层对比,研究了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在3.5%NaCl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极化曲线结果表明,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4.037μA/cm2)远远小于Ni-P合金镀层,说明Ni-Cu-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比Ni-P合金镀层好。在交流阻抗谱图中,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在整个浸泡过程中仅出现一个时间常数的单容抗弧,镀层电阻不断的增大,表明镀层有钝化膜不断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Cu—P合金镀层 耐蚀性 钝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FeB磁性材料化学镀Ni-Cu-P合金沉积过程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憨鹰 陈焕铭 +1 位作者 徐靖 孙安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2-13,17,共3页
通过SEM观察Ni-Cu-P合金沉积过程的形貌,提出了Ni-Cu-P非晶态合金镀层形核与长大过程的沉积模型。结果表明:初期沉积过程具有明显的择优倾向和不均匀性,原子并非以单个原子的形式沉积于基体表面,而是还原后的原子在固-液界面处首先形成... 通过SEM观察Ni-Cu-P合金沉积过程的形貌,提出了Ni-Cu-P非晶态合金镀层形核与长大过程的沉积模型。结果表明:初期沉积过程具有明显的择优倾向和不均匀性,原子并非以单个原子的形式沉积于基体表面,而是还原后的原子在固-液界面处首先形成原子团,然后在基体表面的高能量区域优先沉积,并开始形核且以不规则形态长大;在施镀后期,随着P含量的不断增加,镀层形貌逐渐由不规则形态变为规则胞状形态,直至形成光滑平整的非晶态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Cu—P合金 沉积过程 优先沉积 非晶态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